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及历史贡献

2015-03-26 22:50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萧军副刊左翼

刘 红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及历史贡献

刘 红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

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是我国抗战史上开始最早、历时最长的文化战线反日斗争,是具有爱国思想和情怀的文化战士在党的领导下以笔做刀枪,以革命刊物、文化团体、文艺舞台为阵地,通过开展反日文学、文艺创作活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唤起民众民族意识,激发民众抗日热情的抗日爱国活动,是与群众和抗日联军的武装抗日斗争相配合的另一条战线的抗日斗争,为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历史贡献

一、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

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是在日寇侵略、奴役我东北人民的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下,在思想文化战线开展的反日爱国行动。这些活动集中体现在:

(一)创建反日活动场地,凝聚左翼文化力量

东北沦陷后,日本为强化其殖民统治,一面实行惨无人道的军事统治,一面又推行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一时间特务横行,哈尔滨的进步文化人士的任何思想动态以及社会活动都受到严密监视,一旦发现进步文化人士有“不良”思想倾向,或有不符合他们要求的文化活动,立刻加以残酷的镇压。为尽可能多地团结左翼爱国文化人士,开展积极的革命文艺工作,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在中共哈尔滨市委的指示下,1931年,中共党员金剑啸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十三道街路北33号院内一栋四层楼房的阁楼上创办了一家“天马广告社”作为活动场所,团结了萧军、萧红、罗烽等左翼作家。天马广告社通过承揽广告业务,经济逐渐好转,不仅补贴了金剑啸从事革命宣传的费用,更周济了很多左翼文人和革命者,也为生活艰难的中共地下党员提供联络和吃饭的费用。当时,许多地下党员遇到问题都来找“天马”。

1932年哈尔滨发生洪灾,金剑啸和左翼文化人士一起以天马广告社名义举办画展,举行赈灾活动,黄吟秋、萧红都参加了画展,萧军还写了一篇文章进行宣传。画展受到民众的好评,同时也团结培养了一批美术界的青年。

1932年冬,中共满洲省委委派金伯阳联络哈尔滨的左翼文化人刘昨非、白涛、王关石、裴馨园、冯咏秋、黄田等人集资,在道里中国四道街(今道里区西四道街)路北5号开了一家“一毛钱饭馆”。开办“一毛钱饭馆”的主要目的是为生活困顿的左翼文化人解决生计来源,使进步的文化人有聚会交流的地方。因此,服务人员都由文化人轮流担任,很多的文化人慕名而来。“一毛钱饭馆”存在的两年,正是我党团结哈尔滨市左翼作家开展反日斗争最活跃的两年。

“牵牛坊”是哈尔滨三十年代左翼文化人的另一个经常聚会活动的场地。在“牵牛坊”中左翼文化人士谈论人生、研究文学、关注国家命运。左翼文化人中,金剑啸、罗烽、舒群都是中共党员,他们利用左翼文化人士聚会的机会,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很多进步青年正是在牵牛坊听到抗日游击队的战斗事迹后,走上革命道路。

(二)创办报纸副刊,开拓反日文化阵地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日伪严厉的“新闻统制”下,国人报刊饱受摧残,凡是具有民族意识的、革命的、抗日的书刊一律禁绝。据《满洲年鉴》记载,一九三五至一九三八年间,伪满禁止发行的报纸达七千四百四十五份。

为扩大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团结进步文化人士共同战斗,中共哈尔滨市委指示在哈的中共党员利用报纸,同日伪进行隐秘的斗争。1932年4月,中国共产党派人进入《哈尔滨新报》,创办《新潮》副刊,这是哈尔滨沦陷后展开抗日活动的第一个副刊。通过发表一些具有鲜明倾向性和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宣传反帝反封建革命思想,揭露日本统治的反动和黑暗。1932年夏由于报馆被洪水冲垮,《新潮》停刊。

1933年8月,金剑啸、罗烽通过日伪官办的《大同报》编辑陈华的关系,在《大同报》创办副刊《夜哨》。金剑啸、罗烽、舒群、萧军、萧红、白朗、梁山丁、孙陵等在《夜哨》上发表了大量有进步倾向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以隐晦的笔触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指出了斗争方向和前途的光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到《夜哨》出版的日子,《大同报》报馆门前就聚集着等着买报的群众。《夜哨》出刊21期后,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为避免危险被迫停刊。

1934年春,在哈尔滨市委的指导下,白朗负责的《国际协报》副刊,成为向日寇战斗的新阵地。左翼作家罗烽、金剑啸、萧军、萧红、梁山丁等人在副刊发表了很多进步作品,如《黄昏的庄上》、《逃亡日记》、《患难中》、《银子的故事》等等,反映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动乱与苦难,描绘了人民的不满和抗争。后来由于敌人统治的日益严酷,进步作家频遭迫害,东北各地报纸上的文学副刊有的被查禁,有的为敌人所用,名存实亡。1934年底《国际协报》文艺副刊在出完第47期后也被迫停刊。

1935年金剑啸转战到齐齐哈尔,在《黑龙江民报》创办文艺副刊《芜田》,并在《芜田》上发表了《兴安岭的风雪》等歌颂东北人民及抗日联军反抗侵略,艰苦抗战的诗篇。这首诗引起敌人注意,为躲过敌人的追捕,金剑啸返回哈尔滨。1936年4月,金剑啸在哈尔滨利用《大北新报画刊》由日本人主办,内容不受日伪机关审查的背景,租用该画刊的主编权,在画刊上刊登诗歌、文章、照片、漫画,隐晦地揭露日伪的黑暗统治,唤起民众对侵略者的仇恨。1936年6月10日出版的画刊刊登了高尔基逝世的消息并且配发了高尔基的头像,日本人认为这是共产党所为,13日,日本特务逮捕了金剑啸,封闭了画刊部,次年金剑啸惨遭敌人杀害。

1937年,左翼作家在《大北新报》创办了四个副刊:《大北风》、《松江半月刊》、《北地人语》和《南北极》。这些副刊在反日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连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副刊是在利用满洲的中文报纸广泛地开展启蒙运动,文艺副刊所发表的作品对启发大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斗争意志有很大的影响,在驱逐日本势力上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组建抗日文化团体,宣扬抗日爱国思想

日伪统治下的哈尔滨,人民的思想文化活动受到严酷钳制。针对日伪当局利用戏剧进行反动宣传,哈尔滨地下党组织、进步的文化人士积极创办文艺社团,创作、演出反满抗日的剧目,揭露和抨击日寇对东北人民的欺压、奴役和蹂躏,动员东北人民同日伪进行斗争。

1933年7月,金剑啸和罗烽领导成立了“星星剧团”。罗烽以洛虹为笔名在伪《大同报》副刊《夜哨》第一期上,公开发表题为《从星星剧团的出现说到哈尔滨戏剧的将来》文章,指出星星剧团的使命就是“在黑暗的时刻……凭着那些微弱的光辉……整个地贯注于人们心目中”。星星剧团“在枯寂若死的哈尔滨,真是一个先锋的团体结合”[1]。舒群、萧军、萧红、白朗、白涛、徐志、刘毓竹等满怀爱国热情投入到剧团的创作、演出和宣传活动中。他们排演的进步短剧《居住二楼的人》、《娘姨》、《一代不如一代》反响非常好。然而,剧团的进步倾向遭到了日伪当局的破坏,不久,徐志被捕,剧团被迫解散。

1935年4月哈尔滨口琴社成立。这是在哈尔滨党组织领导下开辟的又一个新的文艺阵地。口琴社团结了一批有文化、有爱国思想的进步青年 ,名义上是教授口琴、排演节目,实际上是通过演奏的曲目,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1935年秋,口琴社应邀到哈尔滨放送局演出。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听到思想性、战斗性很强的乐曲,口琴社用改换曲名的办法,把《义勇军进行曲》改成《乘风破浪》、把控诉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偷袭北大营,对中国人民烧杀抢掠罪行的《沈阳月》改成《战月场》,瞒过日本人的审查而成功使放送局播出。这些乐曲奏出了人民仇恨日寇,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心声。乐曲很快传遍东北大地。之后口琴社又举办了几次音乐会,演奏了聂耳的《大路歌》、《开路先锋》等反映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英勇抗战的音乐。日伪当局视口琴社为反日组织,1937年4月将侯小古等12人逮捕,7月26日侯小古就义。

1937年,关毓华、王忠生、关沫南等在哈尔滨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每周聚在一起,学习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和进步理论书籍,探讨对日斗争形势,交流文艺创作心得,创作文艺作品揭露社会的黑暗和日伪的反动统治。到1939年,学习小组规模扩大,道里和道外都成立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在宣传进步思想,团结鼓励青年,为革命准备力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 创作反日文学作品,抒发民族正气

金剑啸是当时剧本创作最多的一个作家,他所创作的《云姑的母亲》、《咖啡馆》、《穷教员》、《谁是骗子》、《艺术家与洋车夫》等独幕剧,反映了国破家亡下遭受日伪残酷统治的底层百姓的困苦生活,疾呼大家要觉醒,要敢于斗争,推翻日伪政权,其思想启迪和教育意义非常深刻。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通过描写沦陷区几个孩子失去祖国后的苦难遭遇,以及对看到祖国的国旗升起的渴望,体现了蕴藏在东北人民心中的真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罗烽创作的独幕剧《两个阵营的对峙》、《现在晚了》借剧中人物之口呐喊出“起来,全世界的奴隶!起来,全世界的罪人”,表达了不当亡国奴,要起来反抗的心声。

在小说的创作上,哈尔滨的进步文化人士撰写并发表了一系列从不同角度反映日伪残害我同胞的罪恶,表现人民的反抗和斗争的有影响的作品。如萧红的《王阿嫂的死》、《两个青蛙》、《哑老人》、《麦场》,罗烽的《第七个坑》、陈隄的《云子姑娘》、萧军的《证据》、姜椿芳的《春天》、《烽火》、《东北风云》等,这些作品传达着异族欺凌下的民族苦难和觉醒的好作品。

二、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的历史贡献

(一)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是全国抗战文化的先声

“九一八”事变启动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机器。日本对东北的侵略,不仅是军事、政治、经济的侵略,还包括文化侵略,施行法西斯文化统治。沦陷后的东北,除了日伪主办的报刊,其他报刊几乎全部停刊,整个文坛被日伪控制和利用的御用文人推行的殖民文化、封建文化所霸占,被汉奸文学所充斥,他们粉饰太平,曲意逢迎,美化侵略统治,对进步文学作者冠上思想犯、政治犯的罪名,予以逮捕、监禁、屠杀,妄图消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把东北人民变成他们殖民统治的驯服工具 。这种情况下,开展文化反日斗争,揭露日伪“王道乐土”的险恶与黑暗,在精神上拯救人民、唤醒民族意识,鼓舞人民的斗志,成为与武装抗日同样重要的另一条战线的艰苦战斗。

在东北,哈尔滨最先承担起了这样的历史使命。早在1932年1月,中共哈尔滨道外区委书记张贯一即派地下党员罗烽、金剑啸出版反日报纸《民众报》,面向广大市民进行反日宣传。无论在报纸宣传上、在文学创作上、在文化活动上,哈尔滨的党组织、党员、进步文化人士自觉地投身于反日抗日的文化斗争中。萧军、萧红、白朗、梁山丁、姜椿芳等具有爱国思想的左翼作家,以报纸的文艺副刊为阵地,以文艺作品为武器,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以戏剧演出为手段,揭露日寇对东北人民的欺凌,揭露日伪的黑暗统治。他们的文化抗争,犹如黑夜里的灯光,沉寂中的呐喊,不同程度地给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显示着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大潮在沦陷区的东北并未中断,即使沦为潜流吧,它也是在滚动着,前进着,呼啸着”,形成了一种反日抗日的文化力量,这种反日文化力量不仅影响着东北,影响和带动着全国其他地区的人们,勇敢地拿起笔墨向日寇宣战,也为沦陷区以及之后全面抗战开始后的敌占区的抗日斗争提供了经验。沦陷时期哈尔滨的进步文化,在东北现代文学史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光辉的一页,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有力地配合和推动了东北地区抗日革命斗争的开展

1932年1月,日寇开始向哈尔滨进犯。哈尔滨市人民怀着与敌人不共戴天的仇恨,组成义勇军,走上了反满抗日的道路。1935年东北抗日联军成立,成为东北抗战的主力。东北抗联给了日伪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而他们转战深山、爬冰卧雪的抗战事迹更是可歌可泣,令人赞叹。然而,当时日伪对新闻出版的控制,对来自抗日力量的消息的封锁,让人们无法了解来自正义反抗的任何信息。哈尔滨的进步文化活动,不仅为抗日文化开展开辟了新的阵地,而且为哈尔滨乃至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有利条件。金剑啸发表在文艺副刊《芜田》上的长篇叙事诗《兴安岭的风雪》,讲述抗联战士在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的大兴安岭上战斗的故事;萧军以东北磐石一带抗日游击队的事迹为题材,创作著名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生动描写东北人民军自称的人民革命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牺牲,英勇抗战,抗日救亡。这样的诗篇,这样的作品,无疑对东北沦陷区的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给了人们支持抗战,坚持抗战,赶走日寇的希望和勇气。鲁迅给予《八月的乡村》很高的评价,胡乔木在1936年9月25日出版的《时事新报》中发表评论说:“中国文坛上也有过写满洲的作品,也有过写战争的作品,都不曾有过一部作品是把满洲和战争一道写的;中国文坛也有许多作品写过革命的战争,却不曾有一部从正面写,像这本书的样子。这本书使人们看到了在满洲的革命战争的真实图画……凡是这些都是目前中国人民所急于明白的,而这本书采用生动热烈的笔调报告了出来。”认为这部小说“说明了革命战争过程中无比的艰难,这艰难却不使读者害怕,只使读者抛弃了各种和平美丽的幻想,进一步认识出自由的必要代价,揭示出为自由而战的战士们英雄精神”[2]。进步报刊上发表的新闻消息、诗歌、小说,包括活跃在乡村的反映抗日的戏剧等反日文化活动,给了人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让人民了解到我们的国没有亡,战斗仍在继续,促使人们以各种方式和渠道支援抗战,从而在城市和乡村形成了与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相配合的另一条战线的对日战斗。进步文化活动还给予了爱国青年以思想启蒙,正是在抗日文化的影响和教育下爱国青年们走上抗日的道路,这无疑是对抗战的巨大支持。

(三)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培育了负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力量

哈尔滨的文化抗战活动是党领导下的进步作家和爱国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战线开辟的第二战场。它的全部活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战斗性。金剑啸、萧军、萧红、罗烽、白朗、梁山丁、关沫南、舒群、陈隄、姜椿芳等东北左翼作家群体,以他们饱蘸爱国深情的笔触书写的一篇篇战斗檄文,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影响,是战斗的武器,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后来在整个中国文坛上以鲜明的反帝主题确立了东北作家群地位的两部重要小说,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萧红的《生死场》,不仅显示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而且也给了我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起到了动员人们起来同日寇战斗到底的作用。1935年,萧军发表的著名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让人们看到了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的真实图画。哈尔滨抗战文化活动还引导和培养了一批热血青年投身抗日文化运动中,姜椿芳、萧军、关沫南、舒群、白朗、梁山丁、陈隄等不仅是当时进步文化活动的骨干,有的后来还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

[1]东北文学史研究史料:第5辑[M].哈尔滨:哈尔滨文学院出版社,1987:92.

[2]时事新报[N].1936,(32).

[责任编辑:孙 霁]

2015-04-28

刘红(196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

K265

A

1008-8520(2015)04-0004-04

猜你喜欢
萧军副刊左翼
萧军
萧军纪念馆
江南书院
萧军和艾芜小说中的侠文化比较分析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法国左翼阵线的演进、问题与大选前景
忆青年萧军二三事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