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民族团结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全面渗透

2015-03-26 22:35蔡诗敏
关键词:民族团结思政课理论课

蔡诗敏

(1.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昌理工学院 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浅论民族团结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全面渗透

蔡诗敏1,2

(1.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昌理工学院 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民族团结教育是应对西方和平演变、解决民族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手段。要凝聚大学生的民族团结的正能量,必须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中,并且通过构建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框架以及课堂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的三维教学模式,切实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民族团结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渗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事关国家主权、社会和谐和各民族平等及其共同繁荣与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团结已成为各民族的共同愿望与一致行为。但由于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下,国内少数民族极端势力和国际敌对势力相勾结,使我国的民族矛盾也进入了凸显期、多发期。民族团结,匹夫有责。大学生作为社会优秀群体之一,必须高度凝聚他们民族团结的正能量。为此,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重要阵地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全面渗透于该课各门具体课程之中,从思想上进一步筑牢抵制民族分裂的战略防线。

一、认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一)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打着“帮助弱小民族自决”的幌子,积极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进行侵略和渗透,从而使我国不断出现边疆危机。蒙古问题、新疆问题和西藏问题,都是它们蓄意侵略我国的产物。西方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始终未曾改变,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级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反而愈演愈烈。在西方列强的煽动和支持下,我国长期存在的一小撮分裂势力不断从事分裂国家的活动,西藏“3. 14”事件、新疆“7.5”事件以及昆明“3.01”事件,都是我国国内民族分裂势力同国际敌对势力相互勾结的结果。这些分裂活动严重影响了我国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也严重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此,“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1]

在高校校园内,多民族学生齐聚一校,他们经济状况、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均存在很大差异,存在着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课程,必须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反渗透、反分裂、反颠覆的重要武器,因此,民族团结教育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内容和当然的主题。没有民族团结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不能反映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政局的稳定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二)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众多,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民族团结史教育。两千多年来,中华各族儿女团结一致、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对外共同抵御外侮,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共同奋斗,这是一部民族团结的斗争史,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自身也成为了一个休戚与共、自觉的民族实体[2]。开展民族团结史教育,阐明民族团结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使命感。

第二,民族理论教育。民族理论主要包括民族产生和发展史,民族与国家、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宗教的关系理论,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理论。开展民族理论宣传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宗教观。

第三,民族政策教育。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基本民族政策。开展民族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三大民族政策的重要意义,了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障,从而自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积极支持发展少数民族各项事业。

第四,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孕育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分析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观。

第五,民族法律法规教育。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统帅,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以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主要内容,包括民族方面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等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3]开展民族法律法规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从而自觉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尊重其自治权利。

第六,民族发展成就教育。中华各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中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就。宣传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的发展成就,让大学生理解我国民族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本文详细描述了智慧校园环境下高校网上校务服务平台设计过程和实践内容,基于开放式流程平台构建高校网上办事中心的应用系统建设模式,梳理优化了学校校务服务流程,真正实现了网上“一站式”校务服务,提高了部门协同服务效率,提升了师生信息化服务体验。

以上内容是民族团结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各有侧重,但相互配合,密不可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稳定压倒一切意识、民族法律意识和民族责任意识,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祖国统一的促进者。

二、找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薄弱环节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当前,高校借助学校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积极稳妥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总体而言,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教师和学生重视不够

对于以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全国各高校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民族院校以及民族地区的高校相对比较重视,不仅在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民族团结教育,而且还开设有诸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宗教观。

而在非民族院校和非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整体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当前来看,部分非民族院校和非民族地区的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校内校外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较少,形式比较单一,就算有些文化娱乐活动,少数民族元素也少之甚少,整体缺乏民族团结教育的氛围;有些思政教师涉及到民族团结教育授课内容时,觉得内容过于简单,往往一带而过,使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多数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有较强的民族团结意识,对民族分裂行为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反对分裂和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存在错误认识,没有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在牵涉到个人利益的民族政策方面,有些汉族大学生的认可度不高,比如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在升学考试中的加分政策,有些同学就表现出不理解,缺乏认同感。很多学生对参加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态度冷漠,不愿涉足。

(二)教育内容体系性不强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门思想政治课应该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功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促进民族团结的使命。从当前高校开设的四门主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来看,除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向大学生介绍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祖国和平统一的构想,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扬,有较系统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之外,其它三门课程均缺乏与该门课地位相当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通篇没有向我们介绍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宏观方面向大学生介绍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但没有从微观上深度阐明中华各民族如何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因此没有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功能,用之教育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则无往不胜,民族分裂则倒退必败;民族团结是人心所向的主流,民族分裂是永无天日的暗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期盼和幸福,民族分裂、国家动荡是各族人民的梦魇和灾难;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强调拥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是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但很少涉及民族法律相关知识。《民族区域自治法》、《反分裂国家法》等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法律,应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

(三)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高校主要通过加强理论教育,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却没有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很少有组织地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各民族语言文字、生活风俗、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了解,也很少通过除课堂之外的平台(如网络)让大学生感受党的民族工作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中国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和民族基本知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的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我国民族政策的精神实质,从而不利于增强他们对民族问题的辨别能力。民族团结理论教育必须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方能引导大学生自觉促进民族平等和共同繁荣发展。

三、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构想

针对上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体系不全,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的短板,搭建一个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向“思政课”全面渗透而又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创新一个课堂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模式体系,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初步构想。

(一)构建全面渗透的课程体系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要体现理论性特点即增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内容,从唯物史观的高度阐明民族平等的哲学依据,民族没有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阐述民族问题与阶级斗争问题的关系,重点阐释把民族问题完全归结为阶级斗争问题是错误的,同时指出,企图分裂的民族骚乱、暴乱事件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充分暴露了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反动本质。

第二,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要突出历史性特点,即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有关章节中,对近代以来各民族团结一心、反抗外族入侵、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进行梳理和总结,适当增加少数民族爱国救国史,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成功和建设的成就都是各族人民共同浴血奋战的结果,从而增进大学生对各少数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三,加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要突出时代性特点,即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解决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时代性课题。一方面要对已有的内容进行充实,例如阐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其优越性,重点阐释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国家学说,而且符合我国国情,为构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制度基础;另一方面要增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从纵向把握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的发展,要把各民族的协调发展提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各民族的和睦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第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要突出思想道德与法律的认同性特点,既要深度挖掘各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增加大学生对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的认同,又要补充《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反分裂国家法》等专门内容,加深大学生对民族法律法规的了解,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法律意识。

第五,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要突出现实性特点。要增加有关当前国内外民族热点问题的专题教学,重点讲授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特别是反对“藏独”、“疆独”、“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民族团结危机意识和爱国热情,从而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该门课的时事性和政策性。

此外,还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实现民族团结教育渠道的多元化,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多样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新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需大力探索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归纳为三种具体的模式,即课堂教学模式、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和校外实践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主是一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渠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可能在大学生头脑中先天形成,必须依靠外在的理论灌输,因此民族团结教育必须首先充分重视理论教学环节,通过课堂理论讲授,把民族团结教育的各项内容,如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史讲清楚,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法律观和历史观。

课堂理论教学必须以实践教学为补充,否则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分离。课堂实践教学不拘一格,形式灵活多样,常见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有专题讨论、即兴演讲、模拟教学和案例分析等。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天安门金水桥事件、新疆“7.5”事件和昆明“3.01”事件,可以邀请专家来学校做报告,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甚至辩论,以便厘清事实真相,看清民族分裂势力的分裂图谋。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爱国主义内容时,可以让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讲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生产生活、发展状况,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能让各民族相互了解,友好交流。

2.校内实践教学模式

校内实践教学俗称“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的具有一定教学目的的课外实践活动。它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课外学习小组、学习竞赛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校内实践教学模式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平台。

课外学习小组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成立的或者学生自发成立的各种政治理论学习小组,如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时事政治研讨会等,这些学习小组在学习时如能融入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就能使他们的理论学习更加深入,民族团结教育更加自觉和自主。学习竞赛活动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能极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结合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内容,可以组织各类知识竞赛和论文评选活动,引导大学生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地学习和钻研民族理论。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有力举措,比如利用广播、报刊、网络、橱窗等校园媒介资源既可以宣传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又可以营造各民族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3.校外实践教学模式

校外实践教学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计划,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深化认识、探求答案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是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第三课堂”。它要求紧密结合我国的民族热点问题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而进行,其主要方式包括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开展民族问题调查等。校外实践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对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必要的补充和延伸,是民族团结理论向民族团结实践转化的桥梁。

[1] 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5-28.

[2] 孙秋云.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6(2).

[3] 刘作翔.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体系的设想[J].法学杂志,2001(6).

责任编辑:胡 晓

2015-01-02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项目之成果(项目编号:2014B303)。

蔡诗敏(1978- ),女,湖北恩施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

G75

A

1004-941(2015)02-0173-04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思政课理论课
民族团结之歌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