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和现实的差距:制约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问题梳理

2015-03-26 08:32王凡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校企

摘要: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这一人才培养理念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识和指导性理念,但是在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校企合作教育的成果却乏善可陈,而且也缺乏一种有效的模式和成熟的机制,校企合作教育依然处在探索阶段,影响其发展的一些制约性问题还没有被认识或解决。比如校企合作教育的理念变迁问题,校企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问题,以及校企合作教育的社会环境问题。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5)02-0167-05

作者简介:王凡(1966—),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南阳理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关键问题研究”(2012SJGLX039)阶段性成果。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与企业建立某种形式的合作关系,纵览世界各国的合作教育,尽管在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其目的是一样的:即通过校企合作教育,将学校和企业两种风格迥异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按照企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共同培养适应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双赢。 [1](p24-25)对于校企合作教育问题,国内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者和具体实践者一直没有停止过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校企合作教育的理念已经被众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所接受,并以此作为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指导型理念,但一种新理念、新模式的运行,无论是渐变式还是断裂式的,必然与原有的理念和模式产生摩擦,总有一些制约性的问题存在。本文试图对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起到关键制约作用的相关问题进行搜寻和筛选,试图为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研究及改革实践提供一些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切入点。

一、校企合作教育的理念变迁问题

校企合作教育理念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理论的新发展。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潘懋元先生指出:“无论是产还是学和研,本质上都是知识运行的活动形式。产,即应用知识;学,即传承知识;研,指创新知识”, [2](p16)阐明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指向,即:仍然是围绕着知识传授型的人才培养而开展的教育活动,主体在学校。洪林、马培培、许劲松等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的变迁分析,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应当理解为: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各自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以及三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与作用,把传统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方式的学校教育模式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 [3](p7)因此,产学研结合教育并不一定是指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都要实质性参与具体的合作,也可以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学校建立接近于真实工程环境的实习实训场所,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企业工程环境的实践,甚至是真题真做。如张伟就认为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有校内产学研结合和校外产学研结合两种模式。 [4](p36)因此,在我国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实际上是贯彻了一个教育思想或者说是人才培养理念,即: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所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仍然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只是在提供实习场地方面予以有限度的配合,更深层次的合作也不过是所谓的“订单式”培养。在培养目标确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标准、课程和教材开发、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缺乏深层次的合作。 [5](p63)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对合作教育的基本界定是:“合作教育是把课堂学习与通过相关领域中生产性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性教育策略,合作教育是学生、教育机构和雇主间的一种伙伴关系,参与的各方有自己特定的责任”。 [6](p64)校企合作教育的教育主体就不仅仅是学校一家了,企业也要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企业也将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所以校企合作教育应该是:课堂的知识传授与实际工程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不仅仅是要学通理论知识(这一过程仍然是要依靠学校常规的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工作实践,将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带回学校,再进一步去学习和理解学科知识理论,从而促进教与学共同发展。目前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按照校企深度合作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思想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并不是实践教育的全部,所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学校学习,主要是奠定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一是企业学习,就是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规范,企业的工艺和技术,企业的管理和文化,使理论和实践能够衔接起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校企合作教育并不等同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而是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与升华,所以不能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来指导校企合作教育、解决校企合作教育运行中的问题,必须要有新的合作教育理论来解决校企合作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这是制约校企合作教育的首要问题。

二、校企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问题

校企合作教育是复杂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是由学校、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的模式,同时,作为人才培养共同主体的校企双方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不同,对于人才培养的认识、理念、动机、利益各不相同。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学校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追求目标的不同必然使各自的运行机制不同,简单的组合式合作是难以取得效果的。构建校企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十分必要。

(一)合作的动力:校企合作教育的利益机制。

利益永远是合作者之间最好的融合剂,任何一种合作的内在动力都来源于共同的利益,没有利益的驱动,合作不可能深入,更不可能长久。 [7](p12)校企合作教育既要求合作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也要保证双方应有的利益。不承担责任而获取利益是不道德的,而没有利益的责任也是无法维系的。利益的驱使是行为的最好动力,共同的利益是校企合作双方的牢固纽带。校企合作教育的双方共为人才培养主体,都要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校企合作教育首先要构建责任和利益相一致的利益机制,这是校企合作教育顺利实现的前提。

(二)运行的基础:校企合作教育机制的整合机制。

企业和高等学校在社会体系中处于不同的系统,组织发展的结构、目标、文化、运行机制各不相同。承担专业基础知识传授的高等学校采用的依然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以完整学科知识体系为基本内容,以教师课堂讲授为基本方法的教学模式,是结构性知识构建过程;承担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企业采用的是在现场生产环境和具体的管理事务环境下,在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直接参与具体的生产或管理事务,通过直接的工作来进行学习与锻炼,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现能力,构建学生的非结构性知识。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境背后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运作规则。学校的学习更注意学生的系统思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而企业更强调员工的协同意识、团队合作和遵守纪律,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体系内必然要产生碰撞。所以,建立整合机制,有效整合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预防与有效解决校企合作教育过程中的不适应因素,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巩固与融合:校企合作教育的沟通机制。

虽然要建立校企双主体的合作教育机制,但是在组织形式上建立独立设置的合作教育机构是不现实的,这必然会使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点进行,这就使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承担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的高校教师们并不熟悉企业生产和管理运作,也不完全掌握企业实际生产和管理对人才知识结构的明细要求;而企业承担实践指导任务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不够。这种情况是现实存在的,与校企双方的合作意愿无关,是由于长期条块分割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高等教育封闭办学所造成的。当然,这也包括知识拥有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的沟通。所以没有及时、系统、准确、全面的信息传递就不可能使校企合作教育顺畅进行,构建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三、校企合作教育的社会环境问题

在社会体系中,当一种模式成熟并稳固地运行后,必然会与周边的环境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并且其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会默契地维护这种平衡,直至一种新的因素出现打破这种平衡,这种新因素出现之初,总会与原来固有的已经平衡而稳固的因素产生博弈,其结果不是新因素被赶出去,就是被环境所接受而产生新的平衡。校企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原来的人才培养环境并非为这样一种新模式准备,必然在其运行发展环境方面有着许多与现实不适应的地方。

(一)高等学校的教学环境问题。

1.教学管理体制问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的构建、教学资源的配备、教学监测指标的设定等教学管理要素均是以现有的人才培养理论和机制为基础的,并按照教师、教室、教材三中心教学模式运作的,已经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予以固化,而且还在不断的以管理规范化的名义完善着。其中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态依然是围绕班级授课制构建的,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态下,需要统一时间、同一地点、统一内容、统一考核,由于受教育成本的制约,必须组建一定规模的班级(一般不少于30人,艺术类除外,但在新建本科院校以规模获取效益的环境下,班级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在企业学习阶段,一般情况下企业无法提供规模相当的管理或技术岗位(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所合作的中小型企业),这就会造成以往的走马观花式的所谓“实习、实训”依然是企业学习阶段的主要形式, [8](p114)或者是成为简单重复操作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线上的廉价劳力(这根本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所需要的能力),根本解决不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管理现行机制与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不匹配问题对校企合作教育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师资队伍匹配问题。

校企合作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路径选择理念,但是在校企合作教育的很多方面也仅仅是停留在理念上,师资队伍的建设思想、理念、文化和制度无一不受学术性标准的影响和制约,教师的选聘条件、工作量计算、薪酬设计、业绩考评、职称评定等相关制度设计均朝向传统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总体来说,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依然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并且有加强的趋势。而无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还是校企合作教育,需要的都是有明显工程特性的师资队伍,非如此则无法实现对人才工程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所以师资队伍匹配问题也已经成为影响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而且是直接影响到校企合作教育理念能否真正实现的问题。

3.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问题。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者基本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区别是能力导向和学术导向的区别。这种认识不仅出现在相关的研究文献中,更多的是已经成为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管理者的人才培养实践的指导性思想。但是这种认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选择上却无法使人感知到它的存在。人才培养方案还是按照完整学科知识体系的要求来制定,教学内容基本上还是依照教材来选定(而且公共课还是全国通用教材),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依然是在固定教室里,老师讲、学生听,若一定要说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最多就是将学生带到工程现场,然后老师讲、学生听,或者改由学生代替老师讲、学生听,自始至终学生在教与学的舞台上似乎就是一个旁观者,最好也不过是一个“跑龙套”。所以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就陷入了一个误区:所谓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就是将原来固有的几门课程重新摆布,所谓教学内容改革就是编教材,所谓教学方法改革就是展示教学技巧。总是在固定的惯性思维圈子里面谈教学改革,这就阻碍了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标准向人才培养过程的延展和实现,从而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层面形成了滞留,无法有效的作用到人才培养的机制运行中,校企合作教育的作用更无法嵌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致使现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校企合作教育的结合点难以形成,即使形成也难以持续发展,只能是停留在传统的实习、实训层面,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局面难以打开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问题是影响其校企合作教育有效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企业的参与度问题。

企业参与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因素。没有企业的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理论原点就没有了。当企业参与了人才培养并成为人才培养的共同主体后,校企合作教育就开始启动了,所以企业对校企合作教育参与度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了校企合作教育的效果。但是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践,应该说目前的校企合作更多的表现为高校“一头热”,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不足、积极性普遍不高。 [9](p17)出现这种态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理念问题,在所有校企合作教育的话题中,我们谈论的都是校、企,而非企、校,也就是说在潜意识中对于合作双方就划定了主次。即:认为教育是由学校主导的事务,企业是配合方,需要按照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则来运行。而现实是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属于买方市场,拥有高校所需要的资源,可以自主挑选符合自己利益目标的合作者,可以对合作的参与程度不受约束的自主把控,而且企业并非公益组织,在明晰自己的利益目标之前,不会自觉而积极地扩大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事务。学校要求企业提高对校企合作教育的参与度,要求企业不仅仅是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还要参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开发、实践教学指导、创新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过程,这些要求实际上是将企业放置在从属并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层面,一厢情愿地为企业“安排布置”了一系列工作任务。这种安排既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组织特性和利益目标,也没有考虑到企业实际发展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照搬照套国外成熟的校企合作教育经验的思路,缺乏对我国企业发展和运行模式特点的研究,“南橘北枳”的历史警示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中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的思考。经济利益是企业在校企合作决策中首先考虑的要素,而学校关注的是非经济的社会效益,这种目标分歧是校企合作教育主要的制约和干扰因子。目前,很多校企合作的利益共同点仅仅是“学生”,但这种经济利益已无法刺激企业协同的意愿。 [10](p26)当企业能够在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人才和技术时,不可能为了某种责任或义务去付出更多的成本(不仅仅是财力,包括人力、物力和精力),甚至是技术、工艺机密泄露的危险或者是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的威胁,来参与校企合作教育,更谈不上投入极大的力量和热情了。所以企业的参与度是与校企合作的利益连结点相关联的,当企业面临低成本高收益时其参与度就高,反之则低。研究企业对校企合作教育的参与度问题,实质上就是研究企业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利益预期和利益保障问题,这也是保证校企合作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

(三)学生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认知问题。

虽然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们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搭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但是学生个体知识能力素质的建构既不决定于学校管理者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也不决定于教师的规划设定,而最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形成,还是要靠学生自身对所接受的知识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后形成的稳固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因此学生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因素决不可忽视。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在所有的教育活动设计中,都是将学生视之为“物”,在校企合作教育的众多研究文献和实践成果描述中,涉及到学生在校企合作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的很少。人才培养毕竟不是产品制造,没有学生自主意识的主动学习、思考,对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的兴趣和热爱,新建本科院校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所以,校企合作教育的效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生的认知和主动性上来。但是长期以来,被我们所忽视的是学生在社会环境影响下的思维,“学而优则仕”是社会、家长和学生共同的职业目标意识,到生产一线并不是大多数学生就业意愿的首选,所以考研热、考公务员热依然会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对于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感到会影响考研和理论课的学习,如某高校的卓越工程师学生选拔时出现了无人报名的尴尬局面。所以学生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认知程度、对企业实践教育的配合程度、对工作技能训练的接受程度、对工程环境的自觉融入意识都是需要认真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是梳理了影响或者是制约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发展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虽然没有给出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但也是为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研究提供一些切入点,毕竟提出问题是研究的开端。提出这些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笔者认为对于校企合作教育的理念已经不需要争论和反复呐喊了,目前我们需要的是冷静一下,为理念和目标实现搭建桥梁,破解制约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难题,拉近理念和现实的距离。

猜你喜欢
新建应用型校企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