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大会战扶贫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2015-03-25 11:58谭英俊,韦荣锋
桂海论丛 2015年1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广西

谭英俊,韦荣锋

摘 要:大会战扶贫模式是对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有效探索与创新。广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成功解决了长期严重制约东巴凤脱贫致富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实践证明,大会战扶贫模式是解决连片特困区域贫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大会战扶贫,发挥党委政府的坚强组织领导作用是根本保证,集中和整合人力物力财力是核心,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是重要保障,充分发动干群参与是重要条件,做好相关后续跟进工作是必要措施。

关键词:大会战扶贫模式;连片特困区域;基础设施;广西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5)01-0127-06

“会战”一词,本为军事术语,意思是指敌对双方主力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进行的决战。在和平建设时期,其含义被引申到生产建设领域,一般指集中有关力量,突击完成某项重大任务。大会战扶贫模式,顾名思义就是这种大会战组织形式在扶贫工作领域的运用。2003年至2005年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汇聚人力物力财力,在河池市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山县(简称东巴凤)三县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扶贫成就,为创新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值得认真总结和研究。

一、大会战扶贫模式实施前东巴凤三县的贫困状况

(一)东巴凤三县是特殊的集中连片特困区域

东巴凤三县地处广西西北部,位于云贵高原南缘,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三县同属广西河池市,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地形地貌相似,总面积61.24万公顷,大会战前辖37个乡镇346个村委会和8个社区,总人口为70.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22万人,占总人口的90.9%。三县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库”区,是全国18片贫困地区之一。东巴凤三县还是大石山区。区域内石山峰丛林立,山脉纵横,石山面积达25.48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1.6%。由于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东巴凤三县一直是广西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按照当时国家制定的贫困人口标准,大会战前三县有12.77万人处于温饱线以下。2001年,三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84元,远远低于全区4668元的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128元,比全区平均水平低816.3元[1]。

(二)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极端落后

东巴凤三县既是革命老区,又是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一直特别滞后。集中表现在:一是交通条件十分落后。大会战前,三县没有一条国家二级以上公路,县际公路全是等外砂石路,三县37个乡镇,只有8个乡镇通油路,占应通乡镇的21.6%,346个行政村、23个异地安置场,只有94个村通四级砂石路,占应通村的27.1%,里程仅为362公里,有近5000多个自然村屯没有通机动车[1]。二是群众饮水难问题突出。三县37个乡镇中只有22个乡镇政府所在地通自来水,还有12个乡镇6.96万人未能饮上自来水;农村还有42万人未从根本上解决饮水难问题。三是文化教育严重滞后。三县学校基础设施相当落后,许多学校房子低矮潮湿,横木陈腐,窗户破烂,教学设备十分简陋。有的学校由于校舍紧缺,学生寄宿条件差,教学条件严重不足,学生辍学率高。据统计,大会战前三县青少年初中升学率仅为37%左右,小学适龄儿童辍学率约达4.6%。四是医疗条件普遍差。三县卫生、计生的业务用房严重不足,仅危房就达2.54万平方米,病床为每千人0.68张,特别是乡镇级、村级卫生、计生基础设施更为缺乏,大多无独立业务用房,求医难长期困扰着群众。五是通信和用电十分困难。

二、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扶贫模式的实施

(一)精心调查研究,科学合理设定目标任务

1. 确定目标任务。经认真调查和科学论证,2003年4月,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在东巴凤三县开展为期两年左右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并确立了以下目标任务:经过两年的大会战,使东巴凤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总体上达到或超过全区“十五”期末的计划目标,达到或超过全区的平均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东巴凤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面貌,推进东巴凤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升东巴凤优势产业竞争力和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东巴凤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2]。并将大会战项目具体细分为包括交通、教育、卫生和计生、文化建设、广播电视、水利和人畜饮水、生态建设、民政福利、政法建设、电信工程、电力工程、市场建设等在内的12类34项75285个子项目。

2. 明确阶段目标。大会战分三个阶段进行:2003年5月底以前为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着重研究确定大会战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及资金筹措等,同时,各级各部门按基建程序完成项目的立项、可研、设计等审批工作。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为项目实施阶段,各类项目先后动工并基本完成任务。项目竣工一批、验收一批、投入使用一批。从2005年1月起为项目扫尾阶段,各级各部门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认真抓好项目的扫尾、补缺、完善等工作。

(二)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1. 强化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为加强组织领导,自治区成立了大会战指挥部,由时任自治区副主席周明甫担任指挥长,时任自治区副主席张文学、吴恒担任副指挥长。指挥部由自治区25个相关部门组成,下设办公室、项目协调组、资金协调组三个机构。其中,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自治区扶贫办,项目组设在自治区发改委,资金组设在自治区财政厅。河池市及东巴凤三县也都相应成立大会战指挥部,均由党政一把手领导担任指挥长,并抽调骨干力量到指挥部集中统一办公。自治区各有关项目主管部门也相应建立了项目建设办公室,自治区交通厅等任务较重的单位还成立了项目建设大会战指挥部。endprint

2. 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协调。自治区扶贫办负责牵头研究提出开展大会战的总体方案,再报自治区会战指挥部审定。自治区发改委根据自治区会战指挥部审定的项目,及时下达投资计划,自治区财政厅及各有关项目主管部门及时下拨资金,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在大会战实施过程中,各级各部门深入第一线,紧密配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指导、协调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时刻关注大会战进程,对大会战各项工作给予了及时的指导。河池市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发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及时地协调解决征地拆迁补偿、施工质量进度等具体问题。

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依法依规管理。为确保大会战巨额投资的安全,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和安全生产,会战之初,自治区就制定了《大会战实施方案》、《大会战项目管理办法》、《大会战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专项补助拨款及财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办法和规定。河池市和东巴凤三县根据自治区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具体实际,也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和规定,努力实现项目资金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全方位整合财力,着力突破资金瓶颈难题

资金是制约扶贫工作开展的最大瓶颈因素。为解决资金严重短缺的难题,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大会战指挥部在整合资金和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上作了有效的探索和努力。自治区在本级财力相当薄弱的情况下,采取整合资金的办法,广开门路,多方筹措资金,加快资金到位。经过努力,共整合了22亿多元的建设资金(见下表),比原计划多筹集了1亿多元。

(四)调动干部群众参与,汇聚力量狠抓落实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是一个政治性强、系统复杂的浩大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各级党委政府、会战指挥部高度重视发动干部群众参与。2003年4月23日,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电视电话会议,就会战的实施作了全面动员。之后,河池市、东巴凤三县也层层召开动员会,部署落实会战具体工作,开展大局观念宣传和发挥主人翁精神教育。在各级党委、政府、会战指挥部的组织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以主人翁的精神,坚决支持大会战,积极参与大会战,确保了会战的圆满完成。广大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据不完全统计,在大会战实施过程中,东巴凤三县群众累计为大会战建设投工投劳640多万个工日[3]。

(五)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凝心聚力推动落实

在大会战实施过程中,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具体部署和协调下,各级新闻媒体积极行动,组织记者深入东巴凤三县采访,板块推出,上下联动,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了宣传报道。《广西日报》先后推出了《走进东巴凤 关注大会战》、《广西处处是开发热土》、《河池处处焕新颜》等栏目,共发稿292篇。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先后推出了《东巴凤大会战见闻》、《告慰英烈谱新篇》等专栏和《深山里有个小康村》系列报道,共发稿150多篇。广西电视台开辟了《会战东巴凤》专栏,发稿100多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香港文汇报、凤凰卫视等境外媒体,上海电视台等省级媒体也积极报道了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把大会战的做法、经验以及成果推介到全国,推介给海外,展现了东巴凤革命老区的新形象。河池市、县两级宣传部门组织了东巴凤大会战“宣传战役”,市级媒体发稿1000多篇,县级媒体发稿2000多篇。文化部门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会战一线进行巡回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大会战。在大会战实施过程中,自治区、市、县三级会战指挥部办公室编发大会战简报500多期,发布消息3000多条[4]。通过广泛宣传,为大会战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取得的成效

经过两年零三个月的艰苦努力,截至2005年7月底,大会战的12类34项75312个子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取得显著成效。大会战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使东巴凤扶贫裂变效应不断凸显,为东巴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老百姓直接受益的项目为主,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通过大会战,三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如189个交通项目的完成,实现了县县通二级路、乡乡通油路的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三县的交通条件,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6万座沼气池建设,有效解决了石漠化生态建设问题,使近40万群众直接受益。1.45万个地头水柜及其他水利设施的兴建,既有效解决了三县人畜饮水难的问题,又每年可解放近万名挑水劳力转移到其他生产领域。村屯通电项目的投入使用,解决了边远山区近2万多群众的用电难问题。总之,大会战项目建设,全面改善了三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2012年,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到3771元、3831元、3950元,分别比会战前的2002年的1458元、1449元、1357元多出2313元、2382元、2593元,平均每年增长达15.86%、16.44%、19.11%,越来越多的农户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大会战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三县的投资环境,有力推动了三县的招商引资。仅2004年,三县就签订招商项目216个,总投资达142921万元。截止2014年8月,已经有一批知名大中型企业落户东巴凤,如巴马中脉投资、巴马三生投资、巴马寿乡集团、巴马丽琅矿泉水、广西月亮河、广西河丰药业、广西好山水控股集团,等等。另一方面,大会战项目的建设实施,为三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有力地拉动了三县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2012年,东巴凤三县GDP达59.34亿元,比会战前的2002年的15.74亿元多出43.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达27.7%;财政收入总额达4.37亿元,比会战前的2002年的1.73亿元多出2.6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达15.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47.58亿元,比2002年的13.7亿元增加了33.8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达24.73%。endprint

(三)改变了广大农村信息闭塞的落后状况。文化、广电、通信项目的实施,极大地丰富了老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加强三县与外界的联系提供便捷通道,促进了群众思想观念的改变,增强了人民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乡镇文化站及村村通广播电视项目的实施,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文化娱乐场所,成为农民群众获得科普信息、致富信息的重要窗口和渠道。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竣工后,三县350个行政村所在地群众可接收6套以上电视节目,电视覆盖率由会战前的51.1%提高到61.2%,三县分别达到62%、63%、57.95%[5]。广大农户通过广播电视了解到更多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各种商业信息,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有效激发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热情。乡镇通电话工程的交付使用,实现了三县乡乡通电话目标,解决了信息不灵及封闭状况,也拉动了通信消费。

4. 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提升。教育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三县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解决了上学难问题,提高了入学率,也降低了辍学率,加快了三县“普九”的进程,为提高三县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三县高中、乡镇初中、乡镇中心校、村完小项目的建成,三县新增中小学校舍面积130946平方米,基本解决了危房问题。党校教学综合楼建设,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人才提供了保证。卫生、计生项目的实施,为山区群众提供了便捷、经济、优质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三县的县乡医疗业务用房面积在会战后增加25121平方米,每千人口有床位数上升到1.5张,较好地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难问题。村卫生室、计生室的建立和完善,使农村“三级”保健网真正发挥“网底”作用,确保约70%以上的群众小病不用出村,90%以上的农民可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民政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民政事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办公用房的建成,使三县每个村的办公用房面积均达120平方米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干部无处办公问题,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

四、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扶贫实践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一)以大会战模式集中力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连片特困区域贫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对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有效探索与创新

东巴凤大会战扶贫模式集中和整合了省级以下各级各类资源,在两年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75312个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使东巴凤这块特困区域的交通、水利、农业、电力、广播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这种大会战扶贫模式对于解决连片特困区域贫困问题是很成功的。

首先,这种大会战扶贫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消除和缓解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施大会战扶贫模式,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某一区域或单个部门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独立解决的贫困难题,攻克了扶贫工作中的难点,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也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政治上能够获得贫困区域干部群众更多的拥护和支持。

其次,大会战扶贫模式具有最充分的社会动员能力。大会战扶贫模式所涉及的人员多,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大,同时牵涉到多个部门多个层面的协作。在社会动员方面,党委和政府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和强大的组织能力,只有以党委、政府为推动主体的大会战扶贫模式才有能力有效调动各有关方面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达到会聚各方力量的效果。比如在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中,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就动员和组织了广西25个区直相关部门组建了大会战指挥部,落实了22个区直单位为12类34大项项目的主管部门,并在河池市和东巴凤三县的县、乡、村层层建立指挥部和工作机构,形成了强大的组织指挥体系和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有人管事、有人做事。

再次,这种大会战扶贫模式具有最充分的资源整合效果。整合资源是大会战扶贫模式的内在优势和特点。从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我们看到,这次扶贫大会战共整合了各类资金投入达22亿多元。对于综合性、区域性贫困地区,以往“输血”式的扶贫方法,往往部门分割、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极易出现各自为战甚至重复建设,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而大会战扶贫模式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重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是大会战扶贫模式取得成功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大会战扶贫模式,其实质是汇聚公共资源或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进行集中供给,它意味着对资源进行“大整合”,是通过各种动员手段和途径把分散在各级机关、事业单位、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元素的一切可能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管理等资源,整合、集中起来对贫困地区进行供给的一种强有力的投入模式,它既是一种国家整合和社会动员,又是政府公共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形式。党委和政府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才有足够资格和能力整合和调动起这些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实践中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发挥了强大的资源整合和社会动员能力,协调组织各部门协同作战,把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资金集中整合使用,同时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补助资金,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大会战。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深入一线督促检查指导,遇到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组织研究解决,保证了会战顺利开展。因此,在大会战扶贫模式中,党委和政府在组织和动员上具有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是大会战扶贫模式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三)集中力量,整合资金资源是破解扶贫资金短缺瓶颈的有效措施,是大会战扶贫模式的内在要求和独特优势endprint

大会战扶贫模式是整合资源、集中力量解决某一区域某一方面或整体贫困问题的最好形式。随着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新的扶贫阶段的到来,贫困面正在缩小,集中连片解决贫困问题被摆上全国扶贫工作日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撒胡椒面式扶贫以及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标的救济式扶贫早已成为过去,以解决集中连片或者区域性贫困地区发展问题的扶贫模式越来越显得重要。在新阶段的扶贫工作中,在适度照顾全面的同时,采用大会战方式,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资金整合起来,专攻某一区域的贫困难题,可以实现扶贫效益的最大化[4]。东巴凤大会战平均每个县建设资金不到8亿元,却推动了交通、教育、卫生、文化、水利、生态、电力等方面的建设。正是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做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巴凤地区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面貌,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强有力的运行保障机制是大会战扶贫模式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西层层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组织体系和强有力的运行保障机制。一是建立有比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决策机构方面,自治区专门成立了由扶贫、发展与改革、财政、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20多个部门组成的大会战指挥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一组织指挥大会战工作。指挥部指挥长由自治区政府一名副主席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各个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组成。管理机构方面,成立有自治区、市、县(或部门)三级管理机构。各级管理机构下设置相应工作部门,并抽调各单位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形成了严密、完善的组织体系。二是建立有强有力的运行保障体系。比如落实责任方面,首先,明确各级指挥部的责任。自治区指挥部主要负责项目和资金的协调、计划,制定总的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及政策;市级指挥部负责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县级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具体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其次,明确协调部门的责任。在自治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扶贫部门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搞好综合协调;发展与改革部门负责项目计划的审批下达;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集、下拨、管理和检查。再次,明确项目主管部门的责任。各有关部门按照行业管理分工负责项目的前期准备,筹集部门项目资金,加强技术服务和组织验收。最后,明确服务部门的责任。国土、环保、工商、税务等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宣传部门组织好大会战工作的宣传报道;监察、审计等部门加强监督监察,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在制度保障方面,自治区制定下发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河池市及东巴凤三县、各有关部门相应制定了实施方案、项目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拨款及财务管理办法。

(五)重视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是顺利推进大会战扶贫模式的重要条件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主人,又是扶贫开发的受益者,也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力量。新时期的扶贫开发能不能顺利推进,关键在于群众支不支持、认不认可。特别是开展大会战扶贫模式,往往点多线长,涉及面广,投资大,规模大,情况错综复杂,工作难度也大,加上资金缺口,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没有群众的自觉自为意识,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而且离开了受益主体的扶贫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扶贫。因为贫困是一种经济社会的综合症,消除贫困是经济社会的系统工程,不是政府单一行动能够解决得了的,需要动员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支持,引导和提升群众自身的力量去推进脱贫致富,也要动员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级大会战指挥部的强有力组织动员下,东巴凤三县各级领导干部、各族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能动作用,坚决支持大会战,积极参与大会战,凝聚打造了伟大的大会战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推动了大会战深入推进。实践证明,在大规模的会战扶贫中,必须充分尊重干部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使之致力于共同的事业,大会战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产生预期的正效应。

(六)做好大会战扶贫的后续跟进工作是巩固大会战成果,促进大会战成果转化,最终实现贫困区域脱贫致富的必要措施

大会战扶贫是一种超常规的扶贫模式,这种扶贫模式对于短期内解决一些情况特殊、成因复杂、解决难度较大、解决时间紧迫的贫困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对于促进区域脱贫致富而言,此模式本身也并非能包医百病。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对于整个东巴凤区域来说要全面实现脱贫致富,还必须有强大的产业作支撑,有群众足够的自我发展能力作基础,有地方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作保障才能够实现,而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只是为之创造条件、消除制约。正如时任广西区党委书记曹伯纯所指出:“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目的,就是改善革命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加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创造条件。大会战各项任务完成后,交通方便了,生产条件改善了,就要充分利用大会战的成果,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6]因此,大会战扶贫结束后,进一步做好大会战扶贫成果的巩固并加强大会战扶贫成果的转化,促进大会战效能的持续发挥依然是重要的扶贫课题。据此,在后续扶贫中,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引入参与式扶贫、整村推进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科技扶贫、异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等其他扶贫模式,从而推动这些贫困区域最终全面实现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师小玲,覃坚谨,黄凤金.告慰先烈执政为民的伟大壮举——东巴凤基础设施大会战纪实[J].广西党史,2005(1):7-8.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03]79号)[EB/OL].(2003-04-30)http://www.110.com/fagui/law_46611.html.

[3]李甫春,等.东巴凤小康之路——东兰、巴马、凤山革命老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60.

[4]张文学.会战结硕果 老区展新颜——在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总结表彰会上的工作报告[EB/OL].(2005-09-07)http://www.gx.xinhuanet.com/misc/2005-09/07/content_5075378.htm.

[5]广西区扶贫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实现跨越式发展[EB/OL].(2011-05-10)http://www.qstheory.cn/dd/2011/gxdd/201105/t20110510_80027.htm.

[6]陈仕平.曹伯纯考察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N].广西日报,2004-06-19.

责任编辑 凌经球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广西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壮美广西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HU Wantai·TALK about Chongqing City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广西广西
论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广西尼的呀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