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资本全球化背景下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2015-03-25 11:57齐兰,刘琳
桂海论丛 2015年1期
关键词:全球化广西建设

齐兰,刘琳

摘 要:在垄断资本全球化和国家宏观战略背景下,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的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当前,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劣都比较势明显,需要在强化战略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加大跨境运输网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构建港口城市群的优势产业集群,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强化海洋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跨省跨境合作,力争在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赢得主动、跨越发展。

关键词:垄断资本全球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广西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5)01-0122-0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同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提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20世纪末叶突起的经济全球化,其实质是垄断资本的全球化[1]42。垄断资本的趋利和独裁本性,及其在核心领域加速垄断趋势,对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包围圈,“走出去”战略成为其突破围剿的重要措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无疑成为中国的重要战略。在垄断资本全球化视角下,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则具有重要的国家区域战略意义。

一、垄断资本全球化与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辩证关系

(一)垄断资本全球化及其利弊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垄断资本全球化是“资本高度集中形成的超大规模的资本集合,具有强大的综合优势和强烈的独霸偏好,主导与控制了全球的贸易、投资、市场和技术。”[2]83垄断资本全球化是以垄断资本为主导的全球化,它以金融资本、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来实现其对全球的有效控制。垄断资本全球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1]43。就垄断资本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而言,受益更多的无疑是发达国家,而受损较多的是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随着垄断资本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可谓是利弊兼有:有利影响主要是可以推动发展中国家的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不利影响主要体现为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行业垄断、对外技术依赖的进一步强化,以及产业和市场的风险增大,等等。如何利用垄断资本全球化的有利因素,规避其不利影响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继进入我国,“全球50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已有480 多家在华设立企业和机构,其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占90%以上。”[2]84垄断资本全球化及其最新发展态势对我国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产品贸易结构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积极因素方面来看,首先,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向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改进。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重点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不仅加快了我国产业的发展,还加速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其次,跨国公司大量在华投资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主要行业市场由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促进了我国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快了我国市场化进程,使市场化程度得到不断提高;再次,跨国公司的进入改善了我国的贸易结构,促进了我国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布局投资,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方式,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就负面影响而言,一是跨国公司的外包通过技术锁定,进一步强化了我国的技术依赖性,导致“有产业无技术”的后果;二是跨国公司在华以并购为主的投资方式的改变,尤其是对我国重要行业进行的条件极其苛刻的横向和纵向并购,导致了我国一些重要行业陷入“有市场无安全”的困境;三是跨国公司凭借其控制全球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的优势,将加工组装环节大规模转移到我国,迫使我国被动地进行大量的“贴牌生产”,不仅抑制了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还使我国陷入“有产品无品牌”的境地[2]87-91。

(二)垄断资本全球化对中国广西的影响

一方面,垄断资本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样,对广西产业发展也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是有利于促进广西本土企业与国际大企业、大集团接轨,加快企业之间的重组与联合,把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有利于广西加快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目前,广西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食品、机械制造、汽车、有色金属、建材等十大千亿元产业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涌现出玉柴发动机、柳微汽车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三是有利于广西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激发广西企业的竞争意识,提高广西产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垄断资本全球化对广西发展也存在诸多不利影响。一是产业技术的对外依赖性将会进一步强化。广西作为欠发达省份,和国内发达地区,尤其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显著。目前,广西人均GDP为国内发达地区1/4,资源型产业在广西产业中的比重大、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的下端。在垄断资本全球化加剧和资本逐利本性的驱动下,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在促进广西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也给广西企业在产品和技术创新方面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二是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广西区内企业的生存形成较大的压力。2011年,广西玉柴集团、广西建工集团、广西投资集团和柳工集团4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分列第215、318、334和418位,但是均无一家挤入世界500强。三是跨国公司对人才的强力吸纳给广西本土企业造成人才相对短缺。跨国公司进入广西后大都实施了本土化策略,其关键是人才本土化。跨国公司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理念、富有吸引力的待遇和灵活的用人机制,成为区内优秀人才的吸纳机器,给广西本地企业造成优秀人才流失和相对短缺。endprint

(三)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就是要积极利用垄断资本全球化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影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主要以南海为中心,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据《汉书·地理志》明确记载,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浦)、日南(今越南岘港)是汉帝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积极姿态融入垄断资本全球化,是广西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不二选择。一方面,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对开放带动战略的强化和完善。广西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和突出的战略地位,但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无疑成为广西赶超跨越发展的硬伤。为进一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家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战略方针,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全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广西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见》,同年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又强调,充分发挥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扩大开放合作,形成沿海、内陆、沿边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近几年来,广西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把“迎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为平台,务实地推进泛北部湾、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加快建设南宁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互利合作,形成开放发展共赢的新格局。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给广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拓展广西发展的空间,这实质上是广西开放带动战略的“升级版”。另一方面,广西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也是在全面融入垄断资本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新突破。垄断资本全球化加剧的背景下,逐利本性的垄断资本对落后地区必然实行战略性掠夺,这对发展相对滞后的广西而言,其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广西通过以“双核驱动”(北部湾经济区与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战场”,在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各国的开放合作中,实现“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三换”发展,这无疑是寻求规避垄断资本全球化技术锁定、市场风险等不利因素的一种战略突破。

二、垄断资本全球化视角下广西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一)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势条件

广西的区位、资源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广西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第一,区位优势。广西沿边沿海,地处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出口要塞,毗邻越南,守望北部湾,拥有沿边、沿江、沿海三位一体的区位优势,以沿海港口为龙头,以南昆铁路为骨干,以高等级公路、水运、航空和其他基础设施相配套的出海大通道框架已形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每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举办,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一系列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都深化了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使得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

第二,资源优势。广西有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与土地资源,海岸线位于我国海岸线的西南端,东与广东省廉江县英罗港交界,西与越南交接于北仑河口;大陆岸线长1595公里,在全国11个沿海省份排第6位,其中规划港口岸线228公里,目前已开发的还不到10%,沿海港口具有兴建年吞吐能力3亿吨以上的深水码头资源;海域面积约6.28万平方公里,占北部湾海域面积12.93万平方公里的48.6%。;可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开发的土地面积占经济区总面积的9%,目前只开发了2.18%;丰富的水能资源:年发电量811亿千瓦时,居全国第8位,是全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丰富的农业资源:地处亚热带的广西是国内水、土、热资源配合较好的地区之一,水果栽培面积1700多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500多万亩,广西作为世界10大产糖区之一,甘蔗种植面积1600万亩左右;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鱼类、海洋矿产资源、浅海海域石油和天然气等具有较大开发价值,潮汐能开发年发电量可达10.8亿千瓦时;丰富的旅游资源:广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已开发景区、景点400多处,其中列为国家级的11个。

第三,政策优势。广西同时享受少数民族地区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沿海地区开放政策、边境贸易优惠政策和边境地区开放政策,这是其他省份无法复制的。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尤为突出的是,广西在国家出台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后,根据国家赋予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限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涉及投资、税收、土地、矿产资源、价格和收费等六个方面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措施,以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改善投资软环境等四个重要文件,进一步明确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目前,广西各种优惠政策多重叠加,无疑给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二)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要劣势

第一,保税物流体系建设较晚。直到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北海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才相继获得国家批准,广西保税体系的基本框架才基本确立[4]。相比于我国最早成立的深圳沙头角保税区晚了17-21年(1987年12月创办、1991年5月28日由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同时,广西能够从保税体系中吸纳的红利已经非常微薄,加之广西经济基础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和经验不足等原因,目前尚远不能满足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需求。endprint

第二,港口吞吐能力不强。2013年,广西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仅为1.87亿吨(规模以上),为宁波舟山港的23.09%、上海港的24.35%,居全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第15位。

第三,对外贸易总量不足。2013年,广西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总值为328.37亿美元,仅为全国的0.79%。其中,对东盟国家进出口商品总值为159.15亿美元,仅占全国的3.59%。对外贸易总量不足,导致物流总量不足。

第四,海洋产业发展滞后。广西海洋经济发展落后,总量小、增长方式粗放、产业集中度低、科技力量薄弱等是影响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尤为突出,主要以传统海洋渔业、港口运输和滨海旅游为主;第一产业海洋渔业的产值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例在90%以上,远洋捕捞和深海养殖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很小;海洋第三产业不发达,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没有形成规模,第二产业与其他沿海省份比也相对滞后。

(三)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大机遇

第一,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战略构想是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着眼世界大局、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长远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构想,是构建和平稳定周边环境、深化改革开放、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沿线国家共同繁荣的历史选择,对于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亚太繁荣、推动全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既有我国国家层面的推动政策,又有东盟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的时代机遇。

第二,中国-东盟合作机制日益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重大决策及其实施,为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快速对接欧盟传统市场以及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最便捷的海上通道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第三,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香港和澳门,简称“9+2”。内地9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口占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三分之一,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区,泛珠三角在全国地位十分突出。广西是“泛珠三角”与东盟开展互利合作的地理中心和便捷通道,也是承接珠三角和东盟产业转移的最佳地区。泛珠三角区域所建立起来的共生共赢型经济体系,将为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重要内生支撑。

(四)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一,广西总体经济实力不强,面临激烈区域竞争。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太强,与我国其他经济区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北部湾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尚有差距,而北部湾非中心城市的发展程度则显得更为落后。

第二,广西沿海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高科技产业薄弱,污染密集型产业居多。目前,广西临海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大工业少,高新技术产业薄弱,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心城市带动。

第三,广西主要城市间的竞争性强,互补性不足。广西沿海城市由于区位的同一性,资源禀赋相似,而各市又都本着“比较优势”的原则来构建自己的产业结构,使得沿海城市间出现了明显的“产业雷同”现象。

第四,南海地区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南海地区安全成为影响亚洲经济乃至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南海地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影响,海上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三、垄断资本全球化视角下加快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对策

垄断资本全球化视角下,一方面,广西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积极参与发达国家主导的垄断资本全球化过程,杜绝过分强调垄断资本全球化的制度因素和发达国家的主观意图,理性应对垄断资本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垄断资本全球化而陷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意识形态陷阱,从而丧失有效应对垄断资本全球化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广西要在当今全球化格局中把握机会,在参与垄断资本全球化过程中防范风险、争取更多的利益,把参与垄断资本全球化负面效应降到最低限度。因此,广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一)科学确定战略定位

第一,打造我国中外合作、海陆统筹、东西并举的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坚持中国和东盟合作、海陆经济一体化联动发展、桂粤港澳东西并举联动战略,促进在产业布局、政策制定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第二,打造我国东南亚重要的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北部湾港-南海、珠江-西江港航资源和区位优势,努力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及与此相匹配的海陆联运网络与金融和信息支撑,加快推进以钦州、北海、防城港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贸易基地和港口建设,打造成我国东南亚重要的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

第三,打造我国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借鉴浙江舟山群岛、海南省等海岛开放开发经验,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体制机制创新,力争把涠洲岛及其周边岛屿群发展成为国际滨海旅游示范区和免税离岛示范区。

第四,打造我国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培育高科技海洋产业,将分散的产业聚集形成产业群,增强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五,打造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和清洁能源示范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北部湾海域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能源,努力创建清洁能源示范区;维护海洋可持续发展,建造人海和谐的宜居示范区和著名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二)加大跨境运输网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以路网优先的原则,以提升港口和海运运输能力为目标,加大对沿边地区港口、码头、场站、海运线路以及国际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新建、联建、修缮等方式,重点构建以南宁为物流出海核心城市的区内水路路网,构建以贵州、云南、湖南和重庆等腹地的物流出海通道,推动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endprint

(三)构建港口城市群的优势产业集群

扶持广西港口城市群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在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充分利用广西沿海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以发展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为突破口,在未来五年着力建设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和基地。以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纽带,继续完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小企业扶持的政策体系,发挥港口城市群优势,在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沿海城市打造20~30家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建成5~10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

(四)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以服务业开放为引领,着力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物流等服务业的有序开放。充分用好以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钦州保税港、北海保税出口加工中心和凭祥综合保税中心等为核心的保税政策,发展广西保税产业,提高保税产出和贡献率。充分借鉴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的成功经验,稳步推进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

(五)强化海洋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海洋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程,大力加强海洋重点实验室及重点学科建设,推动海洋基础与应用科学研究。整合以钦州学院的海洋学院,以及广西大学、电力和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相关海洋教育资源,全新筹建广西北部湾大学。建立健全海洋科技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激励和使用机制,以“不求所有,只求所用”思路,加强海洋方面的高层次科技研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产业技工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工作,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大胆引进具有海洋管理经验和能力的人员进入海洋行政职能部门,充实广西的海洋经济管理团队,逐步形成一支“开放、竞争、协作”的高素质海洋人才队伍。

(六)进一步推动跨省合作区建设

广西梧州市和广东肇庆市联合打造的跨省共建桂粤合作特别试验区,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建立统一管理的园区,将试验区建成东西部区域合作典范、两广经济一体化先行区和西江经济带新增长极,进一步推动了广(州)佛(山)肇(庆)梧(州)一体化融合发展。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要借鉴诸多成功经验,继续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按照贴边对接要求,加快跨境经济合作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强化与广东省跨省合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与澳门、香港以及海南省等沿海省际合作,大力推动与贵州、云南、湖南和重庆等省市的跨省内陆腹地的省际合作,为加快广西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渠道支持和资源支撑。

(七)构建多层次的跨境安全合作机制

中国与睦邻国家在南中国海构建了多层次合作机制,如东盟10+3机制、亚太经合组织和东亚峰会等框架。但马航MH370突然失联事件等,充分反映信息不对称下马航的应急处理机制以及跨国安全协调机制等问题,对地域安全的协调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构建全流程式航运、海运和陆运等方面的安全保障机制,要求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各方在有关公共安全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护卫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有关争议海域和公海上的航运等方面的安全。

(八)加强对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组织领导

强化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市县政府作为本地区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切实加强对战略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制订实施方案,推动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自治区对推进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推进自治区有关部门相互间的沟通、配合,形成推动广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要积极推动跨省、跨境的联动组织领导建设,为沟通交流合作打造有力渠道。

参考文献:

[1]齐 兰.垄断资本全球化问题理论探讨[J].教学与研究,2003(8).

[2]齐 兰.垄断资本全球化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3]吴锡民.合浦大汉古港对外交往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146-150.

[4]刘 琳,张建中.完善机制集约发展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建设[J].广西经济,2010(8):28-29.

责任编辑 何成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球化广西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全球化陷阱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