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农村中学如何上好生物实验课

2015-03-25 13:13汪兰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

汪兰

摘 要:生命教育的课程应是基于增进学生体验、促进学生快乐成长的课程。一堂好的生物实验课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技能,培养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边远农村实际情况,从农村条件背景出发谈到了边远农村生物实验课应该遵循因地制宜,降低成本,就地选择材料,学生兴趣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农村生物实验课的实施与改进经验。

关键词:边远农村;生物实验 ;事实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当前,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普遍得到提高。但不可否认在边远农村中学在教学设施,特别是实验的配置方面和城市中学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而实验在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实验也不例外。因此,农村中学生物老师绝不能因学校条件差、实验器材配置不齐等原因而忽视生物实验课。

成功的一堂生物实验课笔者认为应做到:

1、实验前准备。实验前准备应包括教师工作和学生工作准备两方面。教师工作应首先备好教案熟悉教学内容实验目的等。对学生而言,实验前的主要工作是预习实验相关内容包括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方法、以及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2、注重实验中的指导关系。教师的指导与学生间的配合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学生才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只有教师引导好,学生才能成功的实验才能达到实验前的预期效果。

3、实验结果的评价。只有对一种行为做出了评价才能真正的明确这种行为的意义。这里的评价包括对实验的操作,实验的原理,实验的目的等方面的评价。

那么在农村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上好生物实验课呢?———充分利用优势,上好实验课对于农村中学,在生物实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资源能为生物实验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所以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有效利用身边的生活之源,让教学与生活结合。

一、因地制宜

农村中学在实验设施有限的条件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生活条件发挥农村生物复杂多样的优势。我校位于渝南部与贵州相接山地居多,在对物种的认识中我们把课题定位在《认识渝南部打通地区生物》,由老师带领,重点认识从学校到社区沿途的生物,对于不认识的生物通过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以及发动学生上网查阅等方法来了解,尽量交待其生物学名称而不是俗称,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写出生物调查表并把优秀报告张贴在墙报上。学生们在了解周围环境,就仿佛是参加了一次野外实习,非常兴奋。像这样,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实际水平,选择实验课题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符合一贯倡导的低起点、小台阶、体验成功、促进发展的生命教育思想。

二、因陋就简,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生物实验材料的获取是实验进行的前提。选择生物实验材料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易获取性。初中生物的实验范围涉及生物界各个方面,实验材料的获取直接影响实验的进行和参与面。例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中鼠妇这种小动物不太好找到满足全班学生做的量,我们发动学生寻找鼠妇和蚯蚓,改用两种动物来做实验,使全班每个组学生都能参与,两种动物对光反应都非常敏感,实验效果也非常明显。这对于初次接触探究实验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实验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全体学生的探究热情,否则就会使一部分学生陷入“实验与我无关”的放羊状态,放弃对实验课的兴趣。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探究实验中,教材上用的材料是彩色纸和各种颜色的小纸片,彩纸要用钱买而且小纸片太薄不好拿起来,为了节约成本且让实验做起来快速,我让学生收集四种颜色的粉笔头各25截充当“猎物”,既经济而且实验效果又好。还有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也是用两种颜色的粉笔头分别代表X和Y染色体,让学生通过实验明白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但实际含X和含Y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道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自己动手做实验,且兴致高涨,效果也明显。

2、可操作性。我们将容器改为自封袋,每组同学发四个,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设计并实施,有效化解了实验的难度,拓宽了实验的深度和广度,更人性化地选择实验材料,是探究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

三、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原则

在生物学中,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生物教学如果缺乏实验操作这一环节,学生学习生物就会枯燥无味,这样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能死背下来也记忆不深,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生物产生厌倦感。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实验教学必不可少。因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只要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步骤、方法、利用实验仪器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得到结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达到实验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来。但是,单纯由“实验”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要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就要善于“创造”种种诱因。比如,从身边环境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不断明确实验目的意义,不断提出学生感兴趣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等等。例如在让学生做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后,可以问学生:你想在显微镜下看到什么东西?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想看自己的头发,有的说想看纸上写的字,老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做,当学生看不到的时候,就会去思考,从而知道显微镜下要看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道理。通过这些手段,及时地把学生的直接兴趣发展为间接兴趣。

最后本课题探究在深度方面与广度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初中生物实验的题型及解法也不能以一概全,我在今后的教学及研究中更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正威、赵占良,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
一组利用矿泉水瓶和洗手液瓶开展的高中生物实验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多角度探究,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
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效率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