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敏 刘秀华
(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4300)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主要病因为慢性HBV 感染以及长期大量饮酒。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常见和凶险的并发症,首次出血的病死率高达40 -70%[1]。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往往具有起病急骤,出血量大,进展迅速,病情凶险等特点,因此在临床给予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的同时,予以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控制出血及预防再出血,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急救护理: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时,可出现呕血、心率增快、血压迅速下降甚至休克等症状,此时应该让患者侧卧位平躺,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立即报告医生,及早建立大口径的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补充血容量,尽快给予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同时积极输血,补充红细胞或全血,根据需要补充血浆、血小板或冷沉淀;予以生长抑素、特利加压素等药物降低门脉压力,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采用止血敏、止血芳酸等止血药物。给予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24 小时出入量,患者因大量失血导致红细胞载氧减少,应予以吸氧。大部分患者在突发呕血时往往神志清晰,不可避免会有高度紧张和恐惧,应及时安抚患者紧张情绪,嘱平静休息以配合抢救,过分紧张恐惧、烦躁多动的患者应报告医生适当镇静处理。同时,医护人员此时应表现冷静、自信,保证抢救有条不紊的进行,以获取患者的信任。
再出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咽部发痒、恶心、欲吐等症状,通常提示有再呕血的风险;注意患者尿量变化,尿量减少往往提示有效血容量不足,尿量达35 -50ml/h 提示入量基本满足[2];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变化,患者诉心慌,监护提示血压改变超过10mmHg 伴心率每分钟增加20次表明出血量增加。出血停止48 -72 小时后,可开始进食少量温凉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此外,由于肠道积血使肠道产氨增多且回吸收增加易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因此出血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可采用乳果糖或白醋灌肠酸化肠道,能进食后可口服乳果糖。
再出血预防:报道显示饮食不当是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主要诱因,约占50%[3]。因此,加强患者饮食护理对预防再出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日常生活应避免进食油炸、坚果等较硬食物,鱼、排骨等具有细小骨头的食物,避免进食过烫和辛辣食物;食物选择以富含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4];少食多餐,避免过饱。经历过出血的患者心理负担较之前加重,应指导其家属多与患者沟通,给予其更多宽容理解;留意其情绪变化,及时疏导,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激动。此外,指导患者忌烟忌酒,注意休息,避免乘车震动,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导致腹腔压力骤然增高,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识别一些出血征象及应对措施。
因此,针对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采取一系列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用药和出院指导,控制和预防出血,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路军芬,李艳云.126 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5,2(1):13 -14.
[2] 周秀华.内外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9.
[3] 楼乐清.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44 -45.
[4] 王湘云.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703 -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