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钦
外科手术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观察
刘 钦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应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50例患者入院后在经补液,抗感染,抗休克等常规治疗后,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半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该50例患者治愈40例,好转6例,死亡4例。3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例发生腹膜感染,1例有胆管结石残留,均经抗感染和二次手术治愈。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不可逆性休克死亡。结论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选择正确的术前治疗、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能够提高外科手术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愈率。
手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疗效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严重的急性胆管炎[1],主要由胆道梗阻,胆汁淤积引发的急性化脓性胆道感染,如不能及时清除梗阻,消灭感染,极易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并发症。该病在临床上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的特点[2],尤其在基层医院病死率高[3],属于胆道外科疾病中的危重症。因此,把握合理的治疗方法,选择准确的手术时机,对于提高治愈率,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外科手术运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男23例,女27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6.4±11.2)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的时间为2~58h,平均时间(27.1±8.7)h。症状:右上腹持续疼痛11例;寒战高热伴右上腹压痛15例;黄疸8例;黄疸,寒战高热伴右上腹压痛三联征16例。其他症状有休克1例,精神模糊1例。致病原因:胆总管结石19例,肝内外胆道结石15例,胆道蛔虫病10例,胆道狭隘4例,胆总管癌2例。胆道病史:31例患者为二次胆道手术,45例患者存在胆道疾病史。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50例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和常规检查被确诊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具体的诊断标准为:白细胞计数(WBC)在20×109以上;患者呈现阻塞性黄疸的特征;血清碱性磷酸酶呈显著升高,血清转氨酶呈轻度升高;血液和胆汁细菌培养为阳性且细菌种类一致;经B超和CT检查确定梗阻原因和位置。
1.2.2 手术方法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外科手术主要是对胆道结石和胆道蛔虫进行彻底清除,从而引流出胆道中脓性的胆汁,恢复胆道畅通。手术分为术前的一般治疗和具体的手术方法。
(1)术前治疗 排除需马上手术的患者,其余患者经确诊后即给予对症非手术治疗,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为顺利进行外科手术做准备。对疼痛严重患者给予解痉镇痛药物治疗。对发热寒战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同时做好抗休克,抗感染和抗炎治疗,及时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或输血补充患者血容量,使用多巴胺等升压药物维持患者血压;使用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抗感染;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缓解胆道炎症,治疗患者的中毒性休克。另外给予患者吸氧,畅通呼吸道等常规术前准备。
(2)手术方法 经术前治疗的3~6h后,根据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症状的不同分别运用以下的几种方法实施手术: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减压引流合并胆囊切除术。②胆总管切开取蛔虫,T管减压引流合并胆囊切除术。③肝切开取石,T管减压引流合并胆囊切除术。④胆总管切开,T管减压引流术。⑤胆囊造瘘术。
外科手术最好选择在患者经术前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但是对于以下几种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手术:(1)患者黄疸症状持续加重,出现中毒性休克,高热寒战需立即进行手术解除的。(2)出现胆汁性腹膜炎的患者。(3)出现精神症状的患者。(4)胆道出血,周围血液中有胆沙出现的患者。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该50例患者治愈40例(80.0%),好转6例(12.0%),死亡4例(8.0%),其中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不可逆性休克死亡。患者术后并发症6例,其中有3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例发生腹膜感染,1例患者因症状未完全缓解经检查存在胆管结石残留,但均经抗感染和二次手术后治愈。
3.1 发病原因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在临床上属于重症急性胆管炎。胆道梗阻,胆汁淤积,细菌滋生感染可引发一系列严重的肝胆或其他系统器官的并发症。其发病多由胆结石,胆道寄生虫,胆肿瘤或胆道狭隘引起。细菌感染是继发于这些胆道疾病梗阻基础之上的[4]。因此,临床上将解除胆道的梗阻,减轻胆道内压力,引流脓性胆汁作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5],采用外科手术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因治疗。
3.2 治疗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 如果胆道梗阻不能及时解除,胆内压持续性升高,就会造成肝内毛细胆管上皮脱落,毛细胆管破裂,胆汁渗出入血,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因此,临床上常将高胆红素血症作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之一。毛细胆管破裂的同时,胆汁中细菌还可随淋巴或静脉血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血液细菌感染,造成菌血症或败血症,以及全身多器官炎症的发生[6]。因此,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临床上在行外科手术治疗前,往往需先针对患者症状进行抗感染和抗炎的对症治疗[7],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缓解患者的并发症,再进行解除梗阻,引流胆汁的对因治疗。但是,当患者年龄大,病情重,有多次胆道手术史,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8]或经术前治疗后黄疸,休克等症状不能得到缓解的,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因为只有解除胆道梗阻,才能有效纠正休克等症状。
3.3 手术效果分析 本研究中,治愈40例,好转6例,死亡4例。有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不可逆性休克死亡。资料显示,死亡患者均为发病后未及时就医,症状严重或发生休克时才送往医院救治。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道梗阻以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肝脓肿为主要的严重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病凶猛且进展迅速。因此,把握治疗时机非常重要。另外有3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例发生腹膜感染,1例有胆管结石残留,但是经抗感染和二次手术后治愈,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选择正确的术前治疗和手术时机,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能够提高外科手术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韩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110-111.
[2] 刘锋,李忠爱.高龄患者重症急性胆管炎125例手术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6)∶92-93.
[3] 王跃.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19-120.
[4] 胡春.开腹与内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3,19(29)∶95.
[5] 史力军,杨玉龙,范明慧,等.损伤控制性理念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外科处理[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5(1)∶28-32.
[6] 郭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外科手术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78-79.
[7] 秦元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外科手术治疗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2969.
[8] 毛敬海.急性重症胆管炎32例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 2010,16(25)∶95-96.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5.13.051
江西 333001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刘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