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胜
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综合应用学到的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目的与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特级教师张素英在“我们认识的数”这节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想、比较等数学活动,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增强了估算的意识,学会了估算的方法,发展了数感。
“说”数感知估算
(多媒体出示四个小朋友在班上谈话的场景图,同时播放四人的对话。)
师:这几句话中用到了哪些数?
生:42、24、56、75。
师:如果把这几句话中的数去掉再来读一读,现在的意思与原来的意思相同吗?
生:(学生边读边笑)不同。
师:小朋友们读这些话时有什么感觉?
生1: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用数来表示。
生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
师:小朋友们也能用100以内的数来说一句话吗?请先跟你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学生交流。)
生1:一盒水彩笔有24种颜色。
生2:我们的数学书有94页。
生3:一年有12个月。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数可以用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人和事,而且同一个数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示不同的人和事。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
生1:我今年8岁。
生2:我今年9岁。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大家的年龄一般是8岁、9岁。小朋友们都知道自己的的年龄,你们还知道家里人的年龄吗?请你说给同组的同学听一听。
师:谁能说出你家里人的年龄?
生1:我爸爸今年35岁。
生2:我奶奶今年63岁。
生3:我妈妈今年32岁。
师:大家了解得真多,我们的年龄都是用数来表示的,(多媒体出示第二幅场景图)这是小明的一家,小明的年龄和你们差不多,他家里有一个人今年64岁了,你能猜一猜这个人可能是谁吗?
生1:这个人可能是小明的爷爷。
生2:这个人可能是小明的奶奶。
生3:这个人也可能是小明的外公或外婆。
师:哇,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家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岁数比较大,一般在6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大约30多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今年还没到10岁。
张老师让学生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使学生知道这些信息都是借助数来表达的,然后要求学生省去具体的数进行描述,巧妙地制造出“病句”情境,凸显这些具体的数在表达信息时的作用,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量化意义。“小朋友们也能用100以内的数来说一句话吗?”让学生再次体会数的量化作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年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对自己的年龄是清楚的,但对家人的年龄可能并不清楚。如“你今年几岁了”从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说”起,层层推进。这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年龄是用数来表示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像爸爸、妈妈这样的中年人和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的年龄是不同的,从而增强了估算意识,发展了数感。
“猜”数感知估算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不错!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些蚕豆,我张开大手用力抓了满满的一把,请大家猜猜大约有多少粒?
生1:我估计可能抓了39粒。
生2:我估计可能抓了30粒。
生3:我估计可能抓了21粒。
师:究竟有多少粒呢?我们来数一数。你打算怎样数?
生1:一粒一粒地数。
生2:二粒二粒地数。
生3:五粒五粒地数。
师:真棒!如果让你抓一把,猜一猜可能抓了多少粒?
生:我估计可能抓了15粒。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我的手比老师的手小,所以我抓的蚕豆粒数就比老师少。
师:真棒!
生:我估计可能抓了10粒。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我们的手比老师的手小得多,所以我们抓的蚕豆的粒数就比老师少得多。
师:哇,真棒!小朋友们喜欢这个游戏吗?
生:喜欢。
师:这个游戏需要组长和组员合作完成,要求每个组员抓满满的一把蚕豆,先猜一猜,再数一数,数好后有次序地告诉组长,并请组长把每个组员猜数、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师:你抓满满的一把蚕豆大约有几粒?
生1:我抓满满的一把蚕豆有10粒。
生2:我抓满满的一把蚕豆有12粒。
生3:我抓满满的一把蚕豆有15粒。
师:咦!他们怎么抓得不一样多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讨论)
生1:因为我们每个人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抓得就不一样多。
生2:因为蚕豆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抓得也不一样多。
生3:因为我们每个人手的抓法不一样,有的紧一些,有的松一些,所以抓得也不一样多。
师:哇,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看来,你们抓一把蚕豆大约有12粒。如果让你抓一把花生米,先猜猜大约有多少粒?把你估计的结果告诉组长记录下来,然后再数一数,把数的结果也告诉组长并记录下来。
师:你抓满满的一把花生米大约有几粒?
生1:我抓满满的一把花生米有21粒。
生2:我抓满满的一把花生米有25粒。
生3:我抓满满的一把花生米有29粒。
师:你估计得怎么样?
(小组交流)
师:由此可以看出,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数都要比抓一把蚕豆的粒数多,这是为什么呢?
(小组同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生:因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蚕豆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就要比一把蚕豆的粒数多一些。
师:如果让你抓一把黄豆,你估计有多少粒?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一粒黄豆比一粒花生米小一些,所以一把黄豆的粒数就要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多一些。
师:如果让你抓一把桂圆,你估计有多少粒?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一粒桂圆比一粒蚕豆大一些,所以一把桂圆的粒数就要比一把蚕豆的粒数少一些。
师:通过刚才猜一猜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生1:在估计一把能抓到多少个东西时,要看所抓东西的大小,并比较抓过的东西,才能估计得准一些。
生2:抓的东西越大,抓一把的个数就越少,抓的东西越小,抓一把的个数就越多。
师:真棒!
在本教学片段中,张老师寓实践活动于游戏之中, 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不断体验,学生在活动中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经验。“我张开大手用力抓了满满的一把,请大家猜一猜大约有多少粒?”引导学生观察、模仿、认识“一大把”,再让学生猜一猜、数一数,数出了一把蚕豆的粒数。再追问:“如果让你抓一把,猜一猜可能抓了多少粒?”这就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学生依据教师一把蚕豆的粒数,估计自己一把蚕豆的粒数。再加上“你是怎样想的?”就又激活了学生思维,学生从中体会到估算的方法。接着又分别猜、数出了一把花生米、黄豆、桂圆的粒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想、比较等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动,在不断地“猜一猜”“数一数”中,逐步调整估算的策略,体会比较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估算的技能。学生在愉悦的游戏中增强了估算的意识,学会了估算的方法,提高了估算的能力,发展了数感。
“数”数感知估算
师:刚才我们用认识的数,了解了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且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你能再用认识的数数一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吗?在我们的教室里可以数出哪些物体的个数呢?
(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数一数。)
师:(多媒体出示课本中第四幅图)小朋友们在校园里数些什么?
生1:树的棵树。
生2:楼梯的台阶。
生3:篮球场长的步数。
师:如果我们也到校园里数一数,你想数些什么呢?
生1:教学楼的层数。
生2:花圃的个数。
生3:方砖的块数。
师:我们的校园是一个美丽的校园,它高雅有魅力,蕴含着无穷的知识,让我们再去校园细心参观一下好吗?不过老师希望大家做个有心人,学会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你看到了什么?就把它数一数。请小朋友们走出教室,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里估一估并数一数,五分钟以后回到教室跟你同组的同学交流。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估算技能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从课堂实践与应用向课外延伸:“让我们再去校园细心参观一下好吗?”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热情,学生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估一估、数一数,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估一估”“数一数”是获得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学会自觉地接受生活中的数学,提高自觉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了估算意识,发展了数感。(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jz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