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苏娜
【摘要】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过程伴随着思维等心智活动,也是一种智力的锻炼和开发。学生如果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将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重视预习来营造阅读氛围,在有效教学中渗透阅读方法,借助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达到最终目的——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 预习;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自有它的目的,主要在真正地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及学习能力。
语文教材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凭借,理解课文是训练自主读书的重要手段,如何利用好教材,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重视预习,营造阅读氛围
“预习”就是提前学习和学前准备,是学生以自学形式进入正式学习的预备环节。学生通过预习,能扫清阅读障碍,了解与所要学的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同时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充分感受成功的乐趣。这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它为课堂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氛围,这样课堂上就能形成真正的师生互动,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思路是最重要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因此,学习一篇文章,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自由地读,整体感悟文章的线索,领悟作者的情感。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二、落实教学,渗透阅读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阅读教学如果不进行细致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和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因此,我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如何迅速捕捉文中关键的词、句、段;如何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深究关键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匠心;如何理解关键的语句、语段对表达主题的重要作用;如何理解文章各层次间的关系,用心揣摸作者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独到之处,努力做到灵活迁移,学以致用。
如教学《赵州桥》一课,从学情看,学生对赵州桥知之甚少,我在课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赵州桥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为课文的学习积累信息,丰富知识背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之后,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将学生的难点和本课的重点结合起来,将教学的目标确定为:理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然后,放手让学生静心读书,勾画出能体现“创举”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在小组上交流。接着,组织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围绕“创举”深入阅读讨论,用读、画、讲的方式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突破了难点。最后,引导学生模拟游客参观赵州桥,使他们在有趣的情境中多向互动,深化了对“创举”的认识,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提高了阅读能力。
如此教学,变教师对课文的繁琐分析为学生对课文的钻研、理解,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这不仅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理解的逐层深化中学有所依,学有所得。当然,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经历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反复运用,逐步巩固熟练,最终形成能力。我们的语文教材把各种阅读方法设计为一个个训练目标。每个单元围绕一个目标,把若干篇课文组合在一起。有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基础训练、口语交际等几个部分,体现了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的训练过程。如果我们按照教材设计的这种思路循序渐进地加以指导,便比较容易使学生一步步地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怎样读书。
三、注重实践,提高阅读能力
丰富有效的阅读实践活动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重要载体。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正是学好语文的体现。在教学中,老师应当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尤其是课堂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使学生真正的“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目前阅读教学基本上是在教师引领下,通过师生互动对话的形式,在字词句、篇章结构的模式中游走,学生自主阅读的经历不多。我在保证精读课的基础上,尝试开展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训练,根据文本特点设计(如表格、补白、练笔等),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给学生更多的阅读实践机会;还可以进行“基于教材,辐射课外”的阅读课型,引进《同步阅读》等水平相当的材料,促进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向文章阅读能力转化,这也是阅读教学提优增效的重要方式。
总之,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凭借这些课文训练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触类旁通地独立阅读、理解教材以外的书籍报刊,达到最终目的——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卢小刚.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J].教育论文,2011(2).
[3]徐华军.中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索和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0(6).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