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理论思考

2015-03-23 01:32张昌文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突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对党和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必须坚持人的具体性原则,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必须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的具体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5-0020-06

一、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以人为本”理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以人为本界定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久党中央又把以人为本确定为执政治国的重要理念。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强调坚持以人本对党和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但理论界有一种观点,把我们今天讲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等同起来,反对批评西方人本主义的缺点,企图用西方人本主义来指导我们今天讲的“以人为本”。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

人本主义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所谓人本主义是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一种哲学理论。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人是万物的中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否有用,应该看是否对人有利。这可以看作是人本主义的源头。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18世纪法国启蒙学派的人道主义、19世纪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西方人本主义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态。人文主义偏重从情感上赞颂人的价值和完美,强调要关怀人。人道主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着重从理性上强调关心人。费尔巴哈把人本主义提到哲学高度,创立了人本学。他说:“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因而也将人本学连同自然科学当作普遍的科学。”费尔巴哈用自然界代替绝对观念,把理解人看作理解自然界的一把钥匙,在内容和方法上把人提到第一位,当作他整个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西方人本主义用“人本”来反对“神本”、反对宗教,用“民主”、“自由”、“平等”来反对封建专制,倡导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人的解放和发展,这些适应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要求,在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也适应人追求解放和幸福生活的要求。

但是,西方人本主义有着自己所处时代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存在显著缺陷:

第一,西方人本主义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不懂得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决定社会精神生活过程,不懂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而是用抽象的“人性”来解释历史,把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社会的矛盾归结为人性的异化和复归,把所谓人的“理性”或“善良天性”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从而,对社会发展与人发展的关系不能作出科学的说明。

第二,西方人本主义只重视人的“个性解放”而轻视社会解放,不懂得个人解放要依赖于社会解放。这种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第三,西方人本主义只重视人的政治解放,勿视人的经济、社会的解放,企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通过“选举权”平等、统治者“尊重人权”来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这种良好的愿望在实践上软弱无力,注定要落空。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它以前的西方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人的解放和发展的有价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人本主义有本质的区别。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解放谋发展的思想武器;而西方人本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在人学方面的体现,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是紧密联系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种实践性表现在它不仅科学地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它的理论要付诸实践改变世界,通过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建设新社会来实现全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还表现在它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上述的学习会上还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理论基础的。它与西方人本主义还有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西方人本主义强调以个人为本位,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而马克思主义主张以社会为本位,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把尊重社会与尊重个人统一起来,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一方面,个人要服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努力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而奋斗,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另一方面,社会要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社会成员的利益,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生存、发展、幸福等各种需要。

从以上看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只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而不能以西方人本主义为指导。只有在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才能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与尊重客观规律一致起来,把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统一起来,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把谋取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人的具体性原则,把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统一起来

在理论界有人认为,提出以人为本是对“抽象人”的肯定,他们大谈“抽象的人性”,批判“具体人性”论,甚至把“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对立起来,说什么坚持“以民为本”是“极左思维”。这些论点关系到人学的根本原则问题,必须争辩清楚。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坚持人的具体性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如何看待人的本质问题上,有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人的“类本质”的论断,另一个是人的“本质”的论断。

人的“类本质”即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费尔巴哈说:“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他还说:“人自己意识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费尔巴哈由于不懂得人的社会性和实践对人成为历史主体的伟大意义,他对什么是“人性”、人的“类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回答是错误的。所谓人性,是指人在外在方面与动物区别的各种属性、特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是指人区别于动物的间接的深藏于人内部的根据。马克思不满意费尔巴哈对抽象人崇拜的观点,在他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理解,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其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实践对人成为历史主体具有伟大意义,因而他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哲学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什么是人的“类本质”和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回答。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又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96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1]96

马克思运用实践的观点不仅科学地揭示出了人的“类本质”是生产劳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而且,以实践为基础进一步揭示出构成人类的单个人的本质。马克思写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思想、道德等关系,其中生产关系是基础,起着决定性作用,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社会关系造成不同的个人。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个人是归属一定阶级的,人性是有阶级性的。在谈到工人和资本家时,马克思指出:“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3]马克思不仅揭示了人的“类本质”是劳动、实践,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以实践为基础,揭示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一切社会关系是单个人的本质,把人与人区别开来。无论是实践,或者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关系,都是现实的、具体的,因为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抽象的实践是不存在的,而社会关系更是现实的、具体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在具体的实践基础上发生的,比较实践来说,社会关系更现实、更具体。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具体性决定了人的本质的具体性。马克思反对关于“抽象的人”、“抽象的人性”的议论,多次说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现实活动的人。恩格斯甚至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所以,坚持人的具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条根本原则。我们这样说,不是说人没有共同点和对人的共同点不能进行科学抽象。人是有共同点的,对人的共同点是可以进行科学抽象的。马克思关于劳动、实践是人的“类本质”的论断,就是对人的共同点的科学抽象。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人也是这样。对人的共同点进行科学抽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人的概念中有抽象的人。但普遍性是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的,在现实中没有脱离特殊性的普遍性,纯粹抽象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反对用人的某些共同属性否定人的具体性、人的阶级性;也反对以人的具体性、人的阶级性来否定人还有其他共同点。所谓“抽象人性论”是有其特定含义的:一是纯粹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看待人,认为“人性”就是这样的“人”生来就有的,不具有社会性;二是把“人性”、“人的本质”看做是某种观念的东西;三是认为人性是永恒不变的,用这种人性来解释历史,来说明现实的社会矛盾,认为“人性”决定社会发展变化;四是用永恒不变的抽象人性来否认人的具体性和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马克思、恩格斯对人学理论的一个革命性贡献,就是用现实的、具体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对抽象人的崇拜及其“抽象人性”的空泛议论。

(二)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是统一的

坚持人的具体性原则,在中国当前历史条件下,就是要把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统一起来,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人”,既可以指全体社会成员,也可以指“人民”。人民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包括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但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始终是人民的主体。在当代中国,人民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人民为本。所以,判定坚持“以民为本”是“极左思维”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试问,在中国当前历史条件下,以人为本如果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这样的“以人为本”有什么意义呢?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这就告诉我们,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精神实质完全是一致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坚持以人为本作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主要点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我们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践党的宗旨最大的事就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向人民群众学习,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发挥的作用;要珍惜和用好人民给予的权力,自觉让人民监督权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要弘扬焦裕禄精神,做人民的公仆,对人民群众要有感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作风问题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下最大气力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最高栽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如果脱离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要持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时清除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各种弊病,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同志以上论述,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唯物史观。

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魂牵梦萦,奋斗一生。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的,他们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尤其研究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宣示: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科学社会主义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也重视人的发展问题。在党的七大讲话中,毛泽东引用了《共产党宣言》中上述名言,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多次强调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并领导我们党制定了相关的方针政策。但由于对社会主义不甚了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人民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遭受了漠视人权的苦难。改革开放以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我们党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理念,继而创立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确定为社会主义最核心的理念,这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基本原理,是对中外优秀文化价值观的继承和弘扬,体现了时代进步精神。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价值观确立,为解决人与物的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等难题提供了正确指导。社会主义社会既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又要有发达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其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永无止境的。马克思揭示的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由前资本主义时期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原始丰富性”,进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期的“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进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个性”。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很发达,人口众多,还存在封建残余和严重的拜金主义,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途径,促进每一个人发展自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独立性,并使这种独立性逐步摆脱对物的依赖,发展成自由个性。

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又依赖于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说:“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4]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可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促进生产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不断改善人们吃、穿、住、行、用的条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相对地减少必要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使人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科研、社交、文娱、体育活动,促进人的素质(德、智、体、美等)全面提高;三是提高人的科技水平、劳动技能,增强人的创新能力,使人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四是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为人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社会关系和条件;五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为人的发展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习近平同志说,我们“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改革的体制建设和举措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增加。

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坚持执政为民、民生优先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需要问题。马克思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368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需要在当前最多的表现就是在民生方面,如公共教育问题、公共医疗卫生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通货膨胀问题等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抓手,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为民谋福祉的具体体现。努力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仅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优良条件,而且也促使党执政的基础更加巩固。

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维护和提升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就清楚说明了公平正义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维护公平正义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要促进人的发展必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成员的分层分群越来越复杂多样,不同的阶层和群体,对公平正义有不同的要求。而且,水涨船高,人们增加着新的期盼。实现和提升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任务,既具有迫切性,又具有长期性。这就要从实际出发,不懈地进行多方面努力逐步推进。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可以化解社会矛盾,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增添正能量,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公正是人发展的社会条件,具体到每一个人,由于素质的差异和努力程度不同,参与程度与发展结果是不同的。社会对素质不同、贡献不同的人区别对待,奖励先进,鞭策落后,是符合公正要求的。对个人来说,要努力提高自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奋斗中煅造绚丽人生和获得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07.

(执笔:张昌文)

责任编辑:刘遗伦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的当前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