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激趣”教学浅释

2015-03-23 12:13黄文骞
师道·教研 2015年1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激趣乌鸦

黄文骞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况且,学生的注意力极为有限。如果学生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的话,他是不可能主动参与的。即使在形式上表现出在做这件事,那也是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迫不得已。由此看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很有必要。

一、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努力激活课堂,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新课标第十册第二十六课《少年闰土》时,我有意选择一个特殊的日子学习——6月2日。这是孩子们刚刚过了儿童节回来学校上课,我是趁热打铁,在他们的兴奋之情仍然处在较高之时,让孩子们共同在课堂上交流“六·一”的快乐。他们的快乐源泉一旦打开,便像滔滔的江水奔流不息,个个说得眉飞色舞,整个课堂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我趁机引入“鲁迅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感受一下。”如此一说就顺其自然地引出了课题,既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又把他们的注意力牵引到课文的学习上了,可谓是一举多得。当学习到“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这一部分时,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兴奋异常。我又不失时机地让部分有过捕鸟经历的学生说说他们的方法,再在课堂上和其他孩子一起比较和评论课文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思路,既使得孩子们理解了鲁迅的童年趣事,又使得孩子们对自己的生活又多了一份热爱。

二、因“趣”利导,激发学习热情

热情与兴趣都是学习积极性的心理成分。每个人只要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一定会表现出热情,有了热情,就会完成得很出色。小学生都具有好动、爱玩、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些潜在的兴趣倾向。在教学中,教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导,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程序、探索性的教学活动,积极把学生潜在的兴趣转化为现实。如:在教学新课标第十册《凡卡》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清晰而明朗的教学程序;写信前——写信时——写信后。“你喜欢文中的凡卡有一种什么感情?对鞋店的老板和伙计们呢?请说说你的想法。”这样,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激情并主动参与其中,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激发想象力,培养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多方推测、假想、寻求新设想。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我去湛江听了一节名师的观摩课,深受启发:在了解了《乌鸦喝水》的课文内容后,老师这样对孩子们说:“我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你们一定还能帮乌鸦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喝到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热烈地讨论着。有的说:“可以找一根吸管,像我们喝娃哈哈那样,就能喝到水了。”有的说:“乌鸦可以把翅膀当作手使用,将瓶子抱起来喝。”有的说:“乌鸦可以把旁边那些草摘一片下来,制作成一把小勺子的模样使用。”还有的说:“找块大一点的石头将瓶子砸烂,反正乌鸦又喝不了很多水呀,流出来赶紧喝点也就够了。”听着孩子们的想象,老师格外开心。而我也在这节课中寻找到了孩子们心中对知识的渴望,从而懂得了如何去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四、设计开篇谈话,诱发阅读兴趣

语言对人的心理具有暗示作用,会使人激起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具有更强的受暗示性,能够无意识地接受老师的启发、诱导。所以,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教师需设计优美精彩而又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如我在听了一位名师上的《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之后,深深感受到语言的设计对教学的重要性,语言的设计对孩子们的兴趣的激发。他是这样导入的:“我们的祖国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白浪滔天的万里大川,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土,有星罗棋布的岛屿湖泊……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南方,因山清水秀而闻名于世的地方,就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今天我们学习的《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将会把大家带到驰名天下的桂林。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桂林山水那秀丽多姿的风景吧。”几句意境开阔的导语,形象鲜明地把桂林山水推到学生面前,学生真恨不得马上飞到桂林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学生在感受、玩味美的语言的同时,必定直觉地感知教师的谈话动机,激起情感共鸣,形成阅读兴趣。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激趣乌鸦
桂林山水桂林人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轻轻松松聊汉语——桂林山水甲天下
小乌鸦
乌鸦喝水后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