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中表达主体的话语形式在身份建构中的选择

2015-03-22 10:20
关键词:言语身份话语

刘 琳 琪

(北京邮电大学 人文学院英语系,北京 100876)

言语交际中表达主体的话语形式在身份建构中的选择

刘 琳 琪

(北京邮电大学 人文学院英语系,北京 100876)

言语交际中,话语形式在身份建构和身份类型中的选择问题受到语言学、社会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表达主体的界定和身份建构的阐释,重点研究表达主体通过话语形式的改变,不断进行自我身份的建构,用以突出其权势地位、职业特征、性别差异和性格情绪等方面。同时,也可以借助模糊的语言表达形式,模糊的指称对象以及模糊的指涉范围,在自我身份的建构中刻意模糊身份。而这些建构的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在动态的交际语境中发生变化。

表达主体;话语形式;身份建构;突显;模糊

一、引 言

言语交际中表达主体的话语形式是表达主体的交际凭借手段,是表达主体言语的具体应用方式,也是表达主体意图的外在体现形式。表达主体的话语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达主体的社会身份和话语身份。在实际的交际中,我们发现,表达主体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身份,有些身份是客观存在的,有些身份是在言语交际中建构或虚构的。那么,表达主体在交际语境中,如何从多种身份中选择合适的话语身份,其身份建构对于交际意图的作用是如何实现的,将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二、表达主体与身份建构

首先对本文研究的表达主体进行界定。言语交际是一个多层次、多方向、多角度、复杂的动态综合系统,是双向信息交流的交互运动过程。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等。言语交际的主体指语言交际活动中交际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即表达主体与接受主体[1]。从信息论的角度讲,言语交际的过程可以经过5个步骤,即编码(表达者)、发送、传递、接收、解码(接受者)。这是言语交际中的表达主体的一次话语建构,当接受者做出反馈,它又成为表达者,逆向重复进行的这一流程,形成新的话语建构,如此循环往复,使言语交际沿着这条路径不断进行下去[2]。在这个过程中,表达主体可以界定为说话人。

表达主体需要通过话语形式在言语交际中进行自我身份的定位和构建。表达主体为了突显某一特定的身份特征会根据实际交际需要而进行顺应性选择。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学的角度来说,语言交际的表达主体就是具体交际过程中所充当的具有某种身份意味的“自我”,而表达主体的话语形式就是在交际过程中不断构建“自我”身份的映射表现。

马克思认为,身份(identity)是指“人的出身、地位和资格,是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因而人人皆有身份。”[3]从社会交往和身份的关系来看,社会身份指的是社会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属性,如一个人的年龄、性别、出身等,或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或地位(如职位、资格),或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4],体现出社会角色的划分,或个体在社区里与其他个体的成员关系(如朋友、同学、同乡等)[5]27-32。社会身份体现出的是某人所属的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而这一身份对于该成员来说在情感上和价值观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因此,交际主体和社会关系具有不可分割性,交际主体必须在社会群体这个系统中定位,确定相对应的身份。

从话语使用和身份的关系来看,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语用身份。语用身份是指特定的社会身份在言语交际语境中的实际体现、运用甚至虚构。换言之,我们从言语交际或话语角度,关注表达主体发出特定话语所选择的特定(一个或多个)身份,接受主体在理解特定话语所选择的特定身份,甚至是表达主体发出特定话语中所提及的特定(一个或多个)身份[5]27-32。陈新仁将这种语境化的、语言使用者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自我或对方身份,以及表达主体在其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他者身份统称为语用身份(pragmatic identity 或者identity in use)[5]27-32。应该说,社会身份在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进行话语交际前,已经客观存在,而交际过程中,某些相关的语用身份会临时建构起来或者虚构出来,并体现出实际交际的属性。

表达主体的身份建构是指表达主体在交际语境中通过与自我身份意识相关的描述,或者借助交际话题保护或增强自我身份意识。表达主体的身份建构一方面能引起接受主体的关注,另一方面能帮助其维系和定位与接受主体的关系。身份建构的过程是动态的,表达主体可以通过话语形式的改变,在不同的语境中建构出新的自我身份,是表达主体不断的自我定义和修正的过程。

三、表达主体的身份突显

表达主体通过话语形式的改变,在言语交际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身份的建构,用以突出其权势地位、职业特征、性别差异和性格情绪等诸多方面。表达主体在言语交际中建构令自己处于强势地位的身份特征,希望接受主体满足和完成其交际意图。

(一)权势地位的突显

例1:杜逢时:“知道知道,我早知道。瞧您,又不是金家人,可一张嘴就是‘金府的规矩’……嘁!”

杨妈:“这是金府的规矩!”

杜逢时只好从命,把一大抱草药包子放在了门外,嘟囔着:“瞧您这神神鬼鬼的,有什么大不得了的!”

杨妈:“你少费话!我是金府的老妈子,不错,可是呀,除了金老爷子和我杨妈之外,谁也没资格进这三间屋。”[7]

例2:总司令近乎发怒的状态,厉声说道“这是总司令(=我)的命令!快去执行!”

从例1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杨妈虽不是金家人,但是在金家的地位可见一斑,同时,已经建构出了杨妈这个不是金家人却处处维护金家利益的守护者的身份形象。接着,杨妈作为表达主体,通过话语形式的使用和改变,特别是用“我杨妈”强调了自我指称,引起接受主体的关注,突显了自己在金府的身份地位。例2,表达主体用职位头衔“总司令”作为自我指称,直接在交际场中建构出强势的话语身份,更加突显了其相应的社会身份。表达主体选择突显权势地位的话语形式,同时也是在提示接受主体强化和意识到此时此刻表达主体所建构的身份地位。

(二)职业特征的突显

例3:赵老师说:“赵老师(=我)很看好你噢,这次比赛可不要让老师(=我)失望哦。”

例4:肖律师苦口婆心地劝解当事人,“都什么时候啦,这回你就听律师(=我)一句话吧!”

表达主体突显职业特称,建构职业身份,最核心的目标是让接受主体认同表达主体的职业特点,并屈从于该职业特点带来的意图效应。例3中,老师对学生参加比赛表达出积极的态度,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准备比赛。老师在学生眼中一般都是令人敬畏的角色,老师的肯定,是学生最希望听到的鼓励。因此,表达主体两次使用“老师”作为自我指称的话语形式,突显职业特征,表达对接受主体的鼓励和认同。例4,律师的职业特点是公平、正义和专业性。一般提到“律师”的意见,当事人多会持听取的态度。而此句中,接受主体开始的态度是拒绝听取他人意见的,因此表达主体立刻建构并强调“律师”的职业身份,期望接受主体正视并听取律师的意见。

(三)性别差异突显

例5:丈夫回家,发现妻子没做饭,躺在沙发上,略带不满地问到,“怎么还不做饭?”

妻子瞥了丈夫一眼,叹了口气,“人家(=我)单位加班,下了班,作为儿媳(=我),刚去医院看了你妈。一会还得做个好妈妈(=我),辅导你儿子学习。”

妻子作为表达主体,在同一句话中换用三个不同的话语形式,“人家”、“儿媳”、“好妈妈”。这三个自我指称的性别指向性很强,建构出与表达主体截然不同的性别差异,用以突显自己的身份特点。“人家”作为旁称代词,作为话语形式,一般女性使用较多。“儿媳”和“好妈妈”是比较突出的女性使用的话语形式。表达主体通过具有性别特点的话语形式依次建构出职场女性的身份,孝顺的儿媳身份和尽责的妈妈身份,这三个不同的身份突出的同一特征就是性别特征。言外之意就是,“我干了这么多事情,哪有时间做饭?”此时,身份建构的过程就是言语交际意图表达的过程。多重身份建构完成,言语交际意图完成。

(四)性格情绪突显

例6:自己的孩子,我这当妈的(=我)却一点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什么都得听孩子奶奶的?儿媳妇(=我)也不是天生就是忍耐的命。我忍,不是我没脾气,是我顾全大局!

性格情绪是情感身份的体现。表达主体通过话语形式来突显其在交际语境中的情绪心态,以此表达出其情感体验。自我指称“我这当妈的”替代“我”,已经表现出不满意的情绪成分在里面。按照常理,妈妈对孩子是有基本决策权的,而强烈的对比“自己的孩子”和“我这当妈的”,建构出此时此刻的话语身份,令接受主体的心理倾向于表达主体的情感意识,理解表达主体的性格情绪。由话语形式“我这当妈的”转换到“儿媳妇”,进一步提升了不满和不公的情绪,突显出表达主体的性格特点。因此,表达主体的话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和突显出其主观想法和情绪身份。

四、表达主体的身份模糊

从另一方面,表达主体通过话语形式的改变,在言语交际中,借助模糊的语言表达形式,模糊的指称对象,以及模糊的指涉范围,在自我身份的建构中刻意模糊身份,从而在特定环境和场合下,满足表达主体的需要,完成其交际意图。

(一)职位等级的模糊

例7:车间工人老李:“张总找我有事?”

张总经理:“大家自己人(=我们),别叫我张总,叫我老张!”

例8:张汀溪见老同学吴波来了,连忙吩咐秘书倒茶进来。

吴波一开口就叫了声“张总”。

张汀溪一脸严肃地打住他,“老同学面前没有‘张总’,叫汀溪。上学时,你排行老三,我排行老五,叫‘老五’也行啊!”

例7中表达主体“张总”采用亲和方式,刻意回避总经理的职位头衔,选择“大家自己人”的话语形式,力图模糊和缩减与接受主体“老李”之间的身份差距,建构出平易近人的朋友身份,模糊了权高位重的总经理身份。表达主体通过自我指称的改变,利用实际的社会身份“总经理”和当时语境中的话语身份“老张”的反差,尝试让接受主体“老李”放下拘谨戒备之心,拉近距离,更有效地进行言语沟通。例8中吴波有求于老同学张汀溪,刻意表达出尊敬之意,称其为“张总”。而此时,表达主体“张总”刻意模糊总经理的职位头衔,首先用名字作为自我指称,接着用当年上学时的宿舍排行“老五”作为自我指称,更进一步建构了同学的身份,模糊了总经理的身份。表达主体对于职位等级的模糊,主要是试图营造出同窗情谊的氛围,拉近和接受主体之间的关系。

(二)年龄辈分的模糊

例9:哥(=我)吃的不是面,而是寂寞。

例10:不要迷恋哥(=我),哥(=我)只是个传说。

例11:如果你爱姐(=我),姐(=我)总有一天会让你后悔。如果你不爱姐(=我),姐(=我)现在就让你后悔。

这种形式的话语方式多见于网络语言,表达主体刻意模糊了年龄、辈分、亲属称谓的界限和语义范围。这里的“哥”“姐”并不是真正亲属关系中的“哥哥”、“姐姐”,只是一个泛称,意在模糊表达主体的身份。中国社会的传统基石是建立在姻亲血缘关系上,大众对于亲属类称呼的传统文化心理具有伦理性和亲密性,因此,“哥”、“姐”、“叔”等等之类的话语形式所建构的身份,只是借用亲属称谓之名,实际模糊了年龄辈分,给接受主体以亲属关系的感觉,拉近了和接受主体之间的距离。年龄辈分的身份模糊建构,令表达主体自我指称的活用形式更加丰富。

(三)转指称谓的模糊

例12:你有了很好的太太,还有了可爱的孩子了,何必再来破坏人家(=我)的幸福呢?[8]

例13:小茹提早回了宿舍,一推门,看见丹丹正在翻自己的抽屉,清了清嗓子,说,“哎,别人(=我)看到了哦!”

丹丹慌忙解释起来,“小茹,你别误会啊!”

例14:房间里没别人,资产处处长却没直说,绕着圈子说:“你这样说的话,有人(=我)可就不高兴了噢。”

转指称谓是通过旁称代词“人家”、“别人”,不定代词“有人”等形式,把表达主体的话语形式重点从“我”转指到了其他人身上,模糊了“我”的第一人称身份,建构出并不存在的旁观者身份。转指称谓的模糊,主要是表达主体从“面子”角度出发,试图用第三方的话语形式表达说话人的实际想法。例12,表达主体试图勾勒的是接受主体所拥有的幸福家庭的画面,同时又建构出模糊的第三方身份,借第三方之口要求接受主体远离自己的生活。例13,表达主体“小茹”同样是建构出模糊的“别人”身份。借别人之名,提醒接受主体自己也在现场。表达主体没有选择第一人称身份的责备和疑惑,而是选择模糊的第三人称的身份的间接告知,保护了接受主体的面子,避免了此时言语交际的尴尬。例14,表达主体“资产处处长”,选择模糊的不定指人称“有人”作为自指,试图建构的是模糊的第三方身份,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不高兴态度。转指称谓的模糊使用,所建构的模糊身份,实际上遵循了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在特定语境下,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表达意图。

五、结 语

表达主体意图的实现受话语形式的制约,而话语形式的实现又离不开表达主体交际预期意图的限约。表达主体的话语形式在身份建构中的选择,无论是意图突显身份还是模糊身份,都可以通过新的交际中建构出来。这些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很有可能会在动态的交际语境中发生变更;建构的新的话语身份不仅取决于表达主体本身,还依赖于接受主体。因此,在言语交际中,不仅要关注表达主体话语和身份的关系,还需要关注表达主体的话语形式在身份建构中选择的作用和意义。

[1] 刘琳琪. 自我指称在人物语言中的投射和移情[J]. 文艺争鸣,2014(3):248-253.

[2] 刘琳琪. 小说中表达主体的自我指称意图[J]. 文艺争鸣,2014(12):186-190.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8.

[4] Stryker,S. Identity theory: Developments and extensions [A].K. Yardley & T. Honess. Self and Identity: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C]. New York: Wiley,1987:89-103.

[5] 陈新仁. 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J]. 外语研究,2013(4).

[6] Tajfel,H.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J].AnnualReviewofPsychology,1982 (33): 24.

[7] 陈建功,赵大年. 皇城根[M].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

[8] 张伯江,方梅.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63.

Choices of Forms of Discourse in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Speech Communication

LIU Lin-qi

(School of Humanities,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Beijing 100876,China)

In speech communication,the choices of forms of discourse in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identity types get wide attention in linguistics,soci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s. By presenting the definition of expressive subjects and interpretation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changes in forms of discourse of expressive subject resulting in the ongoing construction of self-identity. On the one hand,it highlights the power status,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gender differences and personality in different moods. On the other hand,with the ambiguous expression,ambiguous referent,and ambiguous referential range,it deliberately makes self-identity in the ambiguous status. These constructed identities are not always stable,which will be changed in the dynamically communicative contexts.

Expressive Subject;Form of Discourse;Identity Construction;Highlight Strategy;Ambiguous Strategy

2015-03-02

北京邮电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2014BS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13YJC740056)。

刘琳琪(1980-),女,吉林长春人,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H0

A

1001-6201(2015)04-0132-04

[责任编辑:张树武]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4.024

猜你喜欢
言语身份话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