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 官品佳
论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先锋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官品佳
学风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而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在高校创建优良学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实践表明,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创建优良学风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学生党员 学风建设 先锋作用
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心理意识、精神面貌、思想品格与行为表现的总和。学风体现了学校的学习之风、教学之风、学术之风,也是学校的办学之风。创建优良学风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除了依靠学校的管理工作之外,还应依靠师生全员参与。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不仅自己要形成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风气,还应在班级、学院乃至全校中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本研究向高校大学生发放200份学风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3份,有效率91.5%。经过2013~2014学年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得出当前高校学风现状如下:
1.1出勤率低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高校专业课迟到早退现象较少,出勤率较高,但公共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出勤率较低。问卷显示,64.22%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学上课更应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71.81%的受访学生表示曾经有过迟到、早退、缺勤的经历。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对科目的喜爱程度与出勤率成正比。
1.2自制力欠佳
大学生虽是成年人,但心智不完全发育,自制能力较差。由于高校有别于中学,教学模式更自由,教育理念更开放,崇尚自学和体验,强制性的教学较少。因此从小适应班主任和教师课堂纪律严管的大学生瞬时得到了解放,上课时睡觉、玩手机等现象层出不穷。调查统计显示,75.12%受访学生认为上课睡觉、玩手机的行为是不对的,但89.53%受访学生表示曾经有在上课期间睡觉或是玩手机。
1.3主动性缺乏
调研发现,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平日里在教室进行晚自习的学生较少,只在临近考试时参加晚自习的学生人数才有所增加。此外,部分大学生对公共课和专业课存在区别对待心理,41.85%的受访学生认为公共课占用太多时间而且学无所用,尤其是像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偏难的公共课挂科率高,学生对其缺乏学习热情,作业应付了事,甚至抄袭他人的作业。
1.4学习目的功利性太强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求学精神和奋斗动力发生了动摇,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目的功利性过强。大多成绩好的学生认为成绩优异关系就业好坏,因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参加甚少;另一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认为只要能混到一本毕业证书就够了,高校学习好坏对其就业没有帮助等错误思想。
高校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大学生党员是同龄人中百里挑一的思想上进、学习优秀、工作突出的先锋者,但缺乏社会阅历的他们心理发育不够完善、思想认识不够全面,导致在某些问题上容易产生困惑和不解,因此提高对党的认识、强化党的观念、贯彻党的优秀作风,是大学生党员奋斗终生的使命。
2.1理论学习松懈
笔者作为党支部书记,经过多年观察发现,部分高校党员入党前认真学习党章,自主研究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各方面表现优秀,具备模范先锋的素质。但入党后思想松懈,学习积极性下降,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例行公事,搞形式主义,没有深层次挖掘思想政治理论的内涵,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1]。
2.2入党动机多元
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一部分深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导向等影响,对党充满崇敬和向往,认为入党是光荣而神圣的荣誉,但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刻,不理解党的章程和义务,存在追求的片面性和盲目的崇拜性。一部分学生认为党员如同光环一样,能够为今后就业提供帮助和支持,能够增加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想拼命挤进党员的队伍[2]。
2.3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当今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后自我意识强于集体意识,入党后往往产生一种优越感,缺乏党员意识,责任感不强,认为只要完成自己的学习工作,以自我为中心,把狭隘的个人利益作为行动的驱动力,缺乏带动能力和组织能力,先锋模范作用被弱化。因此,尽管他们成绩优异,但缺少在同学中引起共鸣的号召能力、带动作用,也难以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这对于自身和高校党支部发展都是一种弊端和缺失[3]。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远大的理想。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生活中团结他人,能为普通大学生做出表率,是优良学风的主要营造者,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主力军。
3.1加强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
本研究给高校学生党员发放50份学风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0%。通过对学生党员的调研发现,42%的党员认为自身学习成绩优异更为重要;只有30%的党员认为需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于服务于学风建设的工作,带领同学共同进步;28%的党员根本没有想到要服务于学风建设,认为此项工作与他们无关。党的基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生党员服务学风建设就是履行党的标准的大舞台,创新与拓宽学风建设服务平台,让这群先进分子大展才华和热情。
3.2组建“学习小组”,促进共同进步
针对高校学风建设,笔者认为高校党支部应该开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习帮扶模式,同一专业或者跨专业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日常应多帮助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进步,形成学习互助小组,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针对沉迷网络游戏、学习态度消沉的学生,学生党员应积极带动他们走出宿舍远离电脑,多参加体育锻炼,体会自由健康的娱乐方式,起到带动作用;针对部分热爱学习,勤奋学习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生党员应积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改善学习方法,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针对偏科严重的学生,学生党员应帮助他们合理分配时间,弥补自身学习的不足,起到引导的作用;针对忙于工作学习成绩较不稳定的学生,应正确指引他们衡量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起到指引的作用。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学习小组发挥学生党员互帮互助先锋带动作用,同时为鼓励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学校可以给予有突出进步的组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4]。
3.3推行“两早一晚”活动
“两早一晚”活动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良好学风养成的重要途径。高校建设难在实施过程,因此学生党员的表率作用对推进早读、早锻炼、晚自习活动,具有显著的带头引领的作用。调查表明,72%的学生党员认为学生党员带动“两早一晚”有利于学生延长有效学习时间,确保完成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锤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可行性较高。
3.4调动同学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3.4.1以身作则,积极参加活动
高校大学生参与活动普遍会出现跟风现象,调查表明,84%的学生党员认为学生党员在面对活动报名较少时应勇于尝鲜,带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带动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活动的参与度。
3.4.2鼓励配合,携手宣传活动
高校的部分活动宣传力度较弱,导致学生对活动本身了解不够全面,感觉自我没有足够的实力参与活动,从而望而却步。调查显示,78%的学生党员应主动沟通了解活动细则,与学生干部携手组织宣传,做好学生干部和同学的沟通纽带作用,鼓励有兴趣有热情的同学参与其中收获乐趣与荣誉。
3.4.3以点带面,全员参与活动
大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张扬,但实地调研却发现大学生在活动中更愿意仅仅作为一个被动的观众、旁观者,不是因为实力不够而是懒于表现、懒于筹备,因此错失展现自我的机会。问卷显示,有74%的学生党员认为应积极挖掘周围有实力的同学,鼓励参与其中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角[5]。
3.5完善学生党员服务学风建设的监督保障机制
调查表明,86%的学生党员认为高校党组织应多为学生党员提供文化氛围、财力物力、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的载体和阵地支持,完善教师与学生党员的沟通桥梁,以便能及时反馈。通过在学生党员中开展理论学习、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党员先锋作用,并给予相应的监督和奖励机制。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永恒而常新的主题,全面加强学风建设,创建校园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保证学生勤奋学习、全面成才的关键。而学生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
是学风建设成果的最终体现者。因此,在这一进程中应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与思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思想上要求上进、学习成绩优良的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组织与教师、学生无障碍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关系着大学思政工作的优异,在日渐难以推行的高校学风建设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之一。大学生党员自身也应树立良好形象,注重学习新时期的思想理论知识,身体力行地贯彻实施学风建设的方案,切实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起到表率作用、模范作用、带动作用[6],不断促进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1] 成永军.论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7): 121-124.
[2] 邱冠文. 角色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党员参与学风建设状况研究:基于对某高校480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J].文教资料,2013(19): 117-119
[3] 杨建涛. 大学生党员在创建优良学风过程中的作用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4(11): 113-114
[4] 周树银、姚桂兰, 等.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现状及其教育方法[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1): 57-59.
[5] 马安勤,张日新等.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 145-149.
[6] 王玉娇,王亦彤.浅析学生党员“一帮一活动”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 2009(4): 196-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