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践教学,加强高职高专学生技能培养*

2015-03-21 07:53程雪利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技能型毕业设计夹具

程雪利,梁 萍,李 媛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机械工程系,河南 新乡 453000)

0 引言

加强高职高专学生技能教育,必须通过改革及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计划是相一致的。教育部“质量工程”强调,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是教育部在政策上直接要求将实践教学环节放在目前首要地位,并明确指出新阶段教改过程中的新目标即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在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实践证明,实践教学中,大学生能较好地消化专业知识,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无形中培养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学习效率比单一课堂要高。大学生是否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发展竞争中是否占据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1]。本文结合我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了高职高专素质教育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我校机制专业实践教学的举措和所取得的良好实践教学效果。

1 机制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条件

1.1 学生的专业知识普遍薄弱

大专生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时,由于受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又不受外界特殊压力,学生一般都能认真学习基础课,掌握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进入专业课学习以后,学生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专业兴趣骤然下降。特别是在大三找工作阶段,大部分学生放松了对专业课的学习,不求成绩优良只求能够及格,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找工作或外语、数学等专升本考试课程上,使专业知识相对薄弱,这使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具备了一定难度。

1.2 实践环节松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学生从入校以来,虽然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多个实践环节,但对学生来讲受到的实际锻炼并不多。认识实习是用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便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这个阶段还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生产实习的开始正处于找工作的初始阶段,学生做简历、应聘,不能安心实习;另外,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生产实习过程的辛苦使得许多学生在生产车间不能认真实习,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所以这个阶段也难于达到预期效果。在专业实验课中,由于仪器设备有限,学生实际操作较少,只是看实验老师操作,实验课成了观摩课;加上有些学生对实验课本身不重视,在实验老师讲解和操作过程中,不能认真听和看,故更达不到真正的实际锻炼的目的。这些因素就造成了一些大专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这在工作以后的实习期内表现得特别突出。

1.3 实验室建设滞后,实验条件差

目前大部分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实验设备都相对老化,且数量较少,一般只能做一些基本实验。即使新建的一些实训基地,设备数量也不能满足4到5人一组的实验实训开课率。这样使得大多数学生不能亲自动手进行相应的实践锻炼,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这就说明,目前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已不满足学生实践教学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急需加强机制专业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

由于上述原因,使得许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这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更是相差甚远,如此下去必然会影响毕业生的能力和技能,影响高职高专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机制专业的毕业生质量。因此,急切需要对实践教学做出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综合素质的措施

2.1 落实实践教学体系的改进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已经发现的规律、定理为经济社会提供直接服务。可以说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区别于普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层次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在实践教学改革进程中,为了打造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专业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力度,创建生产实训基地和工厂联合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又优先于社会需求;在教学内容上,建立了一个理实一体化、工学交替的教学体系[2]。实践教学分为分散性实践教学、集中性实践教学和职业拓展实践教学,由课程实验、专业实训实践等环节来连接这三大模块,最后通过专业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来评定学生最终学习成果。同时我专业要求学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拿到至少双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技能竞赛等,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在教学时间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例如2011年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比重达到54.4%,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践作业机会。

2.2 加大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改革力度

(1)分散性实践教学具有明显的时效性[3],同时讲求理实一体化教学,主抓课程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辅助理论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因此,要求实验指导老师安排实验课程时,必须与理论教学同步,这也是我校一直提倡的“做中学”。一般情况下,我们安排实验课程紧随理论教学之后,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同时又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切削变形”实验,这个实验主要目的有三点:①研究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②研究切削用量、刀具角度等因素对切削变形的影响规律;③掌握计算变形系数法和测量切削变形的方法。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更加易懂易学,教学结果收效明显。

(2)集中性实践教学主抓工程实践。①认识实习提高新生对专业领域的积极性。我校对大一新生上理论教学前先安排认识实习,通过对机床、机械制造方法等实地认识以及指导老师现场操作讲解,使学生能够顺利跨入所学专业门槛,通过调研发现,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②项目教学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我专业对大二学生会给定一个实际操作加工的项目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工件。例如数控编程,用数控机床加工一指定工件,给学生任务卡,让学生自己制定工艺、加工程序、操作机床。在完成任务卡过程中,学生不仅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比如程序的编写以及输入,还学会了如何操作数控机床,比如装夹刀具与工件、对刀等。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学习结束后由学生和指导老师共同评价得出总成绩。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工程意识,有利于学生就业[4]。③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例如机械制造技术的专用夹具课程设计,以小组形式,题目由指导老师给定,最终除做出夹具设计外,还有给出工艺卡片。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种分组合作的方式加强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④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增加学生就业资本。我校顶岗实习是教学改革的一项突破,它分为两个模式,一个是在企业做与毕业设计相关岗位相结合,在企业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完成,比如我校机械专业的学生下工厂实习工作,解决工厂实际问题作为毕业设计内容;另一个是先进行顶岗实习,再进行毕业设计,其设计内容来源可以是顶岗或是由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给定,例如我校汽车专业去一汽大众实习,学生不仅能得到实习工资,更重要的是拥有在大企业工作经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提前就业。2008年以来,提前就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生产实践的比例保持在60%以上。

(3)职业拓展能力重点放在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竞赛活动,包括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另外我专业执行毕业生双证书制度,即学生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需拿到至少一个职业技能证书,如钳工、车工、机械制图员等。同时,我校正在试推行第二课堂学分制,要求毕业学生的第二课堂满12学分,而以上职业拓展竞赛、证书等都是加分项目。据统计,近三年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证书获证率超过95%,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3 机制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示例与成效

下面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为例,说明我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示例1: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该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针对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进行工艺规程设计及专用机床夹具设计。为了提高课程设计效果,将课程设计环节与实训环节相结合。要求学生把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设计好以后,根据图纸将工件和夹具零件加工出来,然后再把夹具各个零件装配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床夹具,并用该夹具保证零件某道加工工序的加工精度要求。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我们提出了一个综合性课程设计模式,如图1所示[5]。

图1 课程设计流程图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改革,突破旧的课程设计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意识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以工程人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示例2: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实验。首先实验指导教师在采用传统实验教学讲授方式和三维设计软件讲解实验内容和步骤;然后让指导学生运用刀具测角仪测量车刀的六个独立角度(即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后角、副后角和刃倾角);最终完成实验报告和刀具测角仪三维模型的绘制。

这种教学课堂较为轻松有趣,抽象的理论变为直观实践,学生较为容易接受更多更新的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们正在讨论一种新的理实教学方法,即将理论课搬到实验室上,例如“刀具角度的测量”实验,让学生在刀具实验室拿着刀具来听理论+实践课,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理解刀具的几何参数角度及各种参考坐标平面、概念,同时掌握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和刃磨方法。

近多年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环节与学生就业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灵活转变充分体现其时效性。近年来,不断提升的就业率就是这一成果直接验证。

总之,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我校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同时 鼓励每一位教师在这一教学模式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摸索出一条更适合于当下学生和社会市场需求的实践方法。这种重视与鼓励激励每一位教师“产、学、研”的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1]张文峰.机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9,(2):112-114.

[2]段维峰,翟德梅.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127-128.

[3]张爱梅.新时期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9(26):161-162.

[4]张玉平.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浅谈[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3(7):188-189.

[5]程雪利,安林超,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19):97-99

猜你喜欢
技能型毕业设计夹具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方形夹具在线切割切槽的应用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变速器输入外轴内外圆磨削夹具的缺陷改造
基于CATIA V5夹具零件库的建立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基于知识的组合机床夹具可扩充标准件库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