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兵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经济研究
经济危机与经济学的危机
霍 兵
(山东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经济危机的历史清晰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引领经济学理论潮流变革的鸟瞰图。每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就像一个助推器,推动着占主导地位经济学理论的革命或发革命。经济危机迫切需要经济科学对其原因、传导机制、后果提供规范的合理解释和可靠的治理措施。然而,经济学提供的一系列有关危机的观点都是高度分歧的,缺少一个被普遍接受的令人信服的统一结论,造成了社会公众、甚至经济学家本身对经济危机、经济理论的混淆。本文旨在探究经济危机与主流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结论是经济学不是造成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但经济危机的爆发与经济学固有的缺陷存在着密切相关性。
经济危机;经济学;缺陷
经济危机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便宜货币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投机和经济学家提供的不负责任的政策,引致资产价格泡沫以及随后的金融市场崩溃。经济危机迫切需要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原因、后果以及传导机制提供规范的合理解释和可靠的治理措施。 但在每个问题上经济学家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对经济危机的解释缺少一个被普遍接受的令人信服的统一结论。譬如,主流经济学理论对经济危机的诠释明显地分为两种观点。第一种是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包括货币主义学派、奥地利经济学派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这些理论专注于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的决策引致的经济危机。第二种主要是凯恩斯主义,它聚焦于消费和投资引发的经济危机。我们纵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其一个明显特征是不同经济学思想或流派的观点彼此之间不断冲突,在经济学发展史中经常提到的是经济学的革命和反革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受到这些经济学思想纷争的影响,导致错误的主流经济学观点经常被政府广泛地接受,经济政策不断的冲突和变化,使政府客观上难以选择最优的政策建议。
本文旨在探究经济危机与主流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结论是经济学不是造成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但经济危机的爆发与经济学固有的缺陷存在密切相关性。
下文我们从历史视角透视经济危机是如何导致占主导地位经济理论变革的。
20 世纪30年代之前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古典经济学派,它们的观点是:资本主义市场存在一个“无形的手”自行调节经济,总供求自动平衡,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的概率极小,市场不会出现经济危机。1929-1933 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彻底颠覆了正统的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古典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被凯恩斯主义取而代之,开始了其胜利之旅,并独领风骚至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国家经济出现滞涨为止。凯恩斯主义相信市场机制的作用,但认为市场是不完美的,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危机具有客观必然性,需要政府干预,危机时政府应起到最后贷款人的责任,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危机带来的恶果。
20世纪70 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滞胀,对此凯恩斯主义束手无策,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也无法提供相应的治理措施,甚至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滞胀正是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主义政策导致的,由此凯恩斯主义不断遭到质疑和否定,一场新的经济学革命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思想逐渐在经济学领域和政策制定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引领经济学的新潮流。新自由主义主要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新自由主义崇尚经济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经济是有效和稳定的,市场虽然会暂时、偶尔地偏离稳定和均衡,但它会不断自行调整从而达到均衡,先验的经济危机根本不存在。由此,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应从经济活动中全面退出、放松管制、让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经济生活。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因为这些政策会产生新的投机泡沫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等新的风险。此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也持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经济危机是由于政策的失误而不是市场失灵所导致的,国家的任何干预都会阻碍市场经济创新力量的发展。
2007-2009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学家阐释的有很多,但提到最多的一个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这一时期,美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实施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不管是在制度层面还是法律层面都放松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解除了许多金融业务和经营地域的限制。譬如美国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为保护公众该法律要求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分离)于1999年被废除。金融机构的逐利动机使它们扩大了非传统业务和加强了金融创新,特别是在资产证券化方面,这使得金融机构的债务杠杆过高和承担较多的系统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表面上源于金融产品创新过度,但实质上却与美国政府过度推崇新自由主义的放松管制让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政策密不可分。新自由主义高估了市场纠正失衡的能力,或者说至少低估了纠正失衡所导致的社会成本。
2008年金融危机后,几乎大多数国家都采取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减轻经济危机带来的恶果和缩短经济危机时间。凯恩斯主义的支持者已经开始庆祝和谈论其核心理论的重新回归,并对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建议进行了批评。例如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2009年曾表示:金融市场远不完美,易受到非凡的幻想与群众性癫狂影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仍然是我们理解经济衰退和萧条的最好框架。与此同时,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2009年也表达类似观点:无论如何,最近的危机表明,市场不是有效的,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国家的干预是必要的。他还影射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存在的。
上述简短的历史概观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就像一个助推器,推动着占主导地位经济理论的革命或反革命。然而,推动经济学思想进步的动力应该是人们思想和知识的创造活动,包括实证观察和理论研究、新的分析技术方法等,而不应该是经济危机。毋庸置疑,经济危机已导致经济科学的危机,尤其是在宏观经济领域,经济学的危机已通过广大民众和政治家对经济学的质疑、散漫的评论和玩笑、经济学家强烈的自我批评表现出来。一次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占主导地位经济学的不断变革给了我们强烈的启示,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建议远没有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做出规范的合理解释和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这与经济学固有的缺陷有关。
1、高度发散的观点。
经济学理论不管是因为不同流派的固执己见,还是因为分析视角或分析方法的不同,不同流派经济学的观点很难一致。例如对1929年经济危机原因的解释不同流派的观点一直在冲突,没有令人信服的被普遍承认的统一结论。新古典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是国家政策失误的结果,经济危机归因于市场缺乏灵活性和经济体系结构的脆弱性;奥地利学派认为产生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贬值,使得投机较为便捷;马克思主义辩称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运行具有先天的不稳定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与生俱来的,即经济体系具有结构性缺陷;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国家未能在金融市场上扮演一个监管者的角色,市场的不完美和国际市场的不平等导致了总需求降低。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如果经济和政治制度有效运行则不会出现经济危机。行为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人们的非理性引起的,即过多的风险投资行为和羊群效应。货币主义认为1929年的经济危机是政府政策失误造成的,当时的美国政府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给量的下降。有效市场理论则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不可能出现投机泡沫,而且只有经历过危机,市场才能更好的健康发展。
如何减轻危机带来的恶果和缩短经济危机时间,主流经济学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两种观点在竞争。第一种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要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轻危机造成的恶果。第二种观点是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在经济危机发生时他们反对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为这些政策会产生新的投机泡沫从而产生通货膨胀等新的风险。
总之,不同流派的经济学思想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的高度分歧,造成公众舆论、决策者和经济学家本身对经济危机和经济学理论的混淆。
2、新自由主义的缺陷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导了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会不断通过自我调节来实现经济均衡,危机不是先天存在的。新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干预、多重的市场规则、高税收、国家财政支出、外部保护主义等等会阻碍市场创新力量的成长和发展,这意味着政府必须放松管制,让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行,市场的稳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由此,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建议造成以下自相矛盾状况: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中央银行主要侧重于控制通货膨胀,不管金融市场的稳定;政府对银行实施严格监管,但对投资银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不足。最终导致监管不足的金融机构或市场的风险蔓延给受严格监管的机构,全面的经济危机爆发。长期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2009年承认新自由主义思想误导了他的想法,采取放任自由的监管政策对次贷危机的爆发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近的实证研究也表明: 监管强度与经济危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哪些金融监管强度较高的国家比那些几乎完全放松市场管制的国家有更少的麻烦。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现代一般均衡理论(MGET)是其核心,MGET被认为是经济学理论中最闪耀的成果之一,MGET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一般均衡存在的证明。 然而,MGET并不适用于实际的经济运行。MGET基于瓦尔拉斯不切实际的假设条件下(自由竞争、价格的统一性、没有税收、没有公共部门和国际贸易、免费商品概念等),最终推导出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市场自动出清达到瓦尔拉斯均衡。基于MGET可以推导出当商品过度供给时,其均衡价格必然为0,甚至等于负数。那么在一个有着高失业率的均衡经济下,工资必须等于零,这根本违背了现实。这使得MGET在不切实际假设的基础上证明了均衡的存在变得毫无意义。经济活动并不是在真空中运行的,是在具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下运转。
总而言之,占据主导地位的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机制是完美的,政府应放松管制,让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经济。与此同时,富有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对新自由主义的狂热也拒绝政府规范市场,特别反对政府对各种复杂的、不透明的、高风险的衍生金融产品的监管。金融衍生产品虽然创造了大量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财富,但却给经济结构的稳定带来巨大潜在风险。
3、凯恩斯主义的缺陷
首先,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是短期性的,支撑总需求的公共支出政策不可能长期持续,因为存在中-长期的财政约束。现实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公共债务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都已经接近或大于100%,持续增加财政赤字肯定会导致更严重的债务危机,希腊政府的债务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二,一定公共支出的上升不一定引起总需求增加,因为增加公共支出会导致借款利率上升和减少市场的整体流动性,替代私人的需求和投资。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经济社会中,公共支出的增加很有可能导致进口的增长,影响国内需求,公共支出和私人之间的需求替代机制会发挥作用,产生“挤出效应”。而且公共机构是否信息从分、理性和利他地来管理和分配公共支出也值得怀疑。事实上,公共资金很可能被浪费,产生错误的投资,引致经济运行扭曲。第三,现实经济中,凯恩斯主义解释经济衰退比解释经济增长更好,凯恩斯主义有处理经济衰退的政策建议,但没有成熟的理论来促进经济动态的增长,也不能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而且造成经济衰退和失业的原因可能是经济中内在的结构性因素,例如全要素生产率、制度等,在这种情况下,凭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提高需求将意味着打击的是症状而不是根本原因。
4、经济模型的影响
经济理论在过去40多年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复杂的数学模型建立,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因为风险在数量上可以进行控制,事实上现实中这种可靠性从未出现。经济学家开发的数学模型必须吻合或概括现实,在实践中可以观测和检验,但是模型极不现实的假设或限制,使之这些模型无法精确的符合现实,导致模型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同时,数学模型的简明、客观、严谨及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和资产定价工具数值的精确,倾向于隐匿这些模型的弱点和他们的基本假设,导致经济现象的复杂性被忽略,相关的社会和政治现象被忽视。此外,当经济模型建立时,虚拟的理性经济人标准被确立,真正的人性被忽略,模型最终得出的是超越现实的抽象结论,它再应用到实体经济中,会导致人们认知价值的错误。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模型采用历史数据是不可靠的,而且经济模型很难把一些概率极小的极端事件考虑在内,例如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厚尾,这意味着研究人员不得不依靠模拟技术处理数据,使得经济模型的验证存在问题。
5、忽视责任和道德风险。
每次危机都与所谓的道德风险相关(克鲁格曼,2009)。在新自由主义政策下,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金融市场已经运行的像个赌场,这与众多金融机构经理人的行为相关。产生回报的强烈动机使经理人愿意承担高风险,而且经理人的投资决策与个人承担的风险是隔离的,风险由出资者(股东,投资者,纳税人)承担,而收益却可以与出资者共享,造成了严重的逆选择和委托/代理问题,增加了金融机构倒闭的风险。此外,风险评估机制已变得如此复杂,监管当局很难评价和理解,却倾向于接受金融机构向他们提出的风险评估结果。另一个问题涉及非对称信息,金融机构知道如何隐瞒其真实恶化的财务状况,那些提供复杂的垃圾证券的机构比购买者更清醒地意识到风险的大小。譬如雷曼兄弟收到信用评级A后不久它就倒塌,这不是巧合。
6、 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缺陷。
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危机并不能充分分析,因为合适的解释工具根本不存在。首先,经济学不是在一个综合的系统下分析经济现象,也就是说,经济学没有考虑政治、社会和心理等经济系统中的其他因素,也没有将现实的人类行为如欺骗、群体行为、贪婪、信任、利他主义等纳入经济模型,但这些理性或非理性行为与它们背后的暗含动机对经济决策产生着重大影响。第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分析模型中对经济问题采用机械的分析方法,即仅基于单个理性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而这种从微观视角出发来诠释整体宏观经济体系是不适当的,这种分析方法无法解释整个系统内所有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第三,经济学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每个个体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假设所有个人遵循相同的行为方式,显然违背了真实世界,忽视多样化的个体行为分析得出的结论将必将远离现实。第四,标准和传统的主流经济模型主要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最优均衡问题,其中大部分的研究并不是针对社会最普遍的需求,相关的经济问题得不到解决,容易造成经济学缺乏远见和具有误导性。第五,宏观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分割是经济科学的又一基本弱点,金融学发展成一个被宏观经济学不接受的另外一种理论,宏观经济学家倾向认为金融是超出其研究范围的细枝末节问题。显然,宏观经济学缺少一种结合金融理论的整体分析方法,未能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见解或知识。
尽管经济学有不容置疑的缺陷,但也不能说它是导致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也不能全盘否定整个经济学科的声誉。经济学的预测能力糟糕失败,但其他学科(如地震,海洋,生物,流行病学,国际研究)也缺乏进行预测的能力。经济学虽然包括对现实过度的抽象,研究与实体经济没有密切联系的虚拟世界,以及无法验证政治、社会、制度和心理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等缺陷。但另一方面,不管怎么说,经济学中抽象的分析方法是必要的,经济学家不具备利用经济学实验构架一个额外世界的能力,使用任何分析方法都无法完全进行整体分析,而且经济模型对分析宏观经济必不可少。经济学中的数学分析是不能被抛弃的,没有数学工具,直观地证明理论假设的正确与否、理解经济运行的正常与否将非常困难。同时,经济学确实也有分析经济危机的方法和理论,尽管在危机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政策上观点有分歧,还是有很多从不同视角对经济危机研究的学术成果,如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行为经济学。事实上重要的问题不是缺乏解释经济危机的经济学理论,而是如何选择和利用这些经济学理论。
综上所述,经济危机和主流经济学理论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但经济科学显然没有造成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由投机和不负责任的政策造成的。在许多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和许多令人尊敬的经济学家提供的政策建议,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以及随后的金融市场崩溃和经济危机。经济学固有方法的缺陷如囿于陈旧价值观念的立场、对现实的过度抽象、不切实际的假设、机械的分析方法、缺少一个被普遍接受的令人信服的统一结论等经常阻碍经济学对实体经济的刻画,这些内在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制约经济科学对经济危机做出客观的结论。无论从那个层面探究,任何经济思想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义,而应该是一个面对不断发展世界的分析工具。经济学需要改进,经济学应该使用一个更全面的日臻完善的分析方法,如引入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学术研究成果,唯有如此才能使经济研究更加贴近现实,对经济危机提供规范的合理解释和可靠的治理措施,阻止经济危机的爆发,减少经济危机带来的恶果。
[1]林毅夫:《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东岳论丛》,2004年第5期。
[2][美国]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五版),朱隽,叶翔,李伟杰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版。
[3]Stiglitz J.E,The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and Lessons for Economic Theory,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2009,35(3),281-96.
[4] Krugman,P,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of 2008: A Systemic Crisis ofNeoliberal Capitalism’,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2009,41(3),305-17.
霍兵(1975-),男,金融学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F014.82
A
1003-8353(2015)06-01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