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强
摘要:认清中国经济新常态对于提出解决中国经济存在问题具有深刻指导意义。中国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改变过去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而凯恩斯主义主导的需求侧管理并不是解决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良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需求侧管理为辅,顺应当下转型升级的特点,解决了中国短期转型升级与中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凯恩斯主义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01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
(一)经济新常态主要特点
关于经济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作了系统性阐述:一是经济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
(二)经济呈现结构性减速为经济新常态主要特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大多数年份都保持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不过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增速尽管在4万亿刺激下出现短暂反弹,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下行通道,经济增速从2011年9.5%降至2015年7%以下。据中国社科院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为结构性减速,并预测在2011-2015、2016-2020、2021-2030年的三个时间段内,中国潜在增长率分别为7.8%-8.7%、5.7-6.6%和5.4-6.3%[1]。经济增速由原来高速转为中高速成为经济新常态。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第三产业、消费对于经济的贡献度作为参考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自2001年来再次超过第二产业,其GDP贡献率达到48.1%。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减少对于投资的依赖程度,加大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以2014年为例,消费和投资对GDP贡献度分别为50.2%和48.5%,上年为48.2%和54.2%。但相较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于经济的贡献度,仍相去甚远,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四)创新驱动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变,我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降低市场准入壁垒等政策改善创新制度与环境,2014年新修改的公司法取消了对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等,激活了大量创新主体;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一)凯恩斯主义不能解决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问题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有效需求不足,主张政府从需求侧管理来解决宏观经济增长问题,但是需求侧管理强调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刺激经济,适用于短中期调控。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采取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但是该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中国经济结构出现恶化,行业产能过剩加剧。而中国经济问题本质是结构性的,即中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有效供给却不足。因此,单纯运用凯恩斯主义进行需求侧管理并不能解决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表明了凯恩斯主义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同样存在局限性。
(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本身问题是经济模式不可持续,即低要素成本及高投资驱动很难再持续,要求改变过去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形成追求效益、节约式可持续增长模式,特别是在中国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不断上涨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已形成倒逼机制。正基于此,中国经济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本质是供给创造需求。中国经济要向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对于创新具有实质意义,这在于中国是后发、转轨的经济体,以制度供给统领的全面改革式创新驱动,必然成为其可持续增长的现代化过程能否如愿实现的“关键一招”。[2]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中等收入以前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对经济促进作用非常大,但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要激活科技创新、制度两大要素,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确定了中国改革的基调,采用“供给侧为主,需求管理为辅”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以供给侧为主,意味着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但不放弃需求侧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然产物,其中需求侧管理解决短期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两者完美结合,相得益彰[3]。
供给侧改革如何部署?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用“加减乘除”布局供给侧改革。加法主要指补短板,发展新兴产业和扩大有效供给;减主要指简政放权、淘汰落后产能、降低企业成本,并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乘就是要鼓励创新,发展新产业,实现经济增长“乘数效应”;除包括破除垄断、放松管制、减税,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等[4]。
不过供给侧改革也有局限性:在中国,减少行政性干预和让市场化发挥更大作用是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但是由于中国的行政习惯与思维方式非常适合凯恩斯主义;而供给侧改革会存在触动很多人利益以及见效可能很缓慢的双重问题[5]。
参考文献:
[1]李扬,张晓晶.论新常态[R].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研究报告系列,2014.
[2]贾康,苏京春.突破需求管理局限推进供给侧研究创新[N].中国证券报,2015-11-17(10).
[3]张银平.“供给侧改革”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J].上海企业,2015(12):39-41.
[4]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J].中国发展观察,2015 (11):1.
[5]徐冰.供给侧改革面临的挑战[J].中国经济报告,2015(12):06.
作者简介:庞 强(1985-),男,汉,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