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忠诚 李敬会 何慧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湖北十堰 442000)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其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其核心突出一个“防”字,也是当今我国卫生工作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思想[1]。其指导我们疾病防治主要分3个层次:一为“未病先防”,即采取各种手段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二为“既病防变”,既已发生疾病,应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以防病情发展演变;三为“瘥后防复”,即病愈或病情稳定后,积极采取措施以防复发[2]。
中风多为现代医学脑血管意外,是临床常见病,发病急,病情重,合并症多,其致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均较高,多有后遗症,是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群健康及生存质量的疾病之一。一旦发生,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 500万左右,居各种死因首位[3],因此预防中风的发生对提高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及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中风的发病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变窄,血流量减少,引起脑供血不足,最终导致脑血管疾病。因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是预防中风的根本。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慢性过程,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而许多是人为因素。如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是可以自我控制的,还有某些疾病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通过积极干预也可延缓其进程,改善预后。总之,中风可防可治,临床上,我们吸取“治未病”思想精髓,将其用于中风防治全程,收效良好,浅谈如下。
未病先防,即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中风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内外因素密切相关,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针对造成中风的各种因素,早期进行积极干预,预防为先,就可以预防或延缓中风的发生。临床上中风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是多种慢性病的合并症及并发症,其发病与个人体质、饮食、生活方式、精神情志、疾病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故增强体质、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不良情绪、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是预防中风发生的关键。
1.1 固护正气,增强体质中风病机多为外风侵袭和正气不足2个方面。《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因此平时应结合自身体质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身体锻炼方式,持之以恒,即可增强体质,固护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各种病邪入侵,从而预防中风的发生。
1.2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作息规律及饮食起居有节,是保障身体健康的基础。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物质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很多人经常不注意作息规律,昼夜颠倒,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等,影响健康。中医学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起居不节日久,必然损伤脾胃,中州失调,脏腑气血生化乏源,终致生风动血,气血逆乱,上冲脑髓而发为中风。现代病理研究认为,吸烟、饮食结构不当等均会损伤血管内皮,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而中风的发病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可见,不良生活方式必然增加中风的发病率。相反,如果时常注重养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减少中风的发生。正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所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1.3 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中医历来重视七情对健康的影响,认为七情太过或不及,均会致病。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情志刺激下,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可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称为内伤七情。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产生各种病理变化,从而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因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可见,情志活动的异常,既能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时对已患的疾病可使病情加重,或加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中风的发生与情绪波动关系尤为密切,特别是与肝密不可分,肝风内动为中风的基本病机之一。肝在志为怒,大怒、过怒易伤肝,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肝血瘀阻,肝阳上亢等,使气血逆乱而发为中风。现代研究也表明,不良情绪反应作用于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等中枢神经,引起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紊乱,神经递质释放,可直接作用于器官、内分泌腺体,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导致多种疾病[4]。而长期反复情绪波动会使人易患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对已患有心脑血管病者,可导致病情加重,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临床上因情绪波动,而诱发中风的病例屡见不鲜,因而平时注意调节情绪,尽可能保持平和心态,对预防中风的发生至为重要。
1.4 早期发现和干预相关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等患者均是中风的高危人群,中风也是这些慢性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及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这些疾病对预防中风及减少发病率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早期筛查工作,因上述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一般认为,人40岁以后即开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故4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重点检查体质量、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血管超声等指标,发现异常者及时给予非药物或药物干预,以尽可能延缓上述慢性病的发生。
总之,未病先防的理念重在预防,即“防患于未然”。对医务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强化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养生防病常识,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慢性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已引起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原国家卫生部已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了中风筛查与防治工程,提倡对高危人群进行普遍筛查,广泛推行ABCDE防控策略(即A:降低血黏度;B:控制血压和体质量;C:降低胆固醇,戒烟,开展支架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D:控制糖尿病,饮食调整;E: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定期查体),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节约并控制医疗费用等资源,是探索我国慢性病防治新途径,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一大福音。正是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防重于治理念的直接体现。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如《难经·七十七难》曰“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又如清代温病学派创始人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均充分体现了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控制病势发展的思想,是既病防变原则临床应用的典范。中风的治疗如能合理贯彻此思想,大多预后良好。
临床中风多数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果断采取措施,就可避免许多危重症的发生。如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中风门》曰:“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内有中风之疾也。”又如清代李中梓《证治汇补·预防中风》曰:“平人手指麻木,不时晕眩,乃中风先兆也。”一旦出现中风先兆,及时干预,就可防止病情发作或加重。
临床上出现中风先兆者大多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先兆症状出现后,应积极干预,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如血压、血糖波动者,调整降压、降糖方案,酌情强化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治疗,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等,如临床常见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
中风先兆的中医治疗需辨证论治,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突发性、一过性头晕目眩,坐立不稳,甚或欲仆,呕吐,耳鸣,甚至黑曚,记忆力减退,失语或语言欠利,一侧肢体或者手足、舌体麻木感,属中医学眩晕、风眩、风癔、风痹范畴。其病机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风、火、痰、瘀相互为患,导致气机失调,血行滞涩,脉络不通,血瘀为患而致病,其中血瘀是关键。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发病为主,可分型治之,如肝阳上亢型,多以原发性高血压为基础病,予天麻钩藤饮化裁;气虚血瘀型,多以脑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病,予补阳还五汤加减;痰湿瘀阻型,多以高脂血症为基础病,予导痰汤化裁;肝肾阴虚型,多以糖尿病为基础病,予六味地黄汤加减等[5]。
瘥后防复就是指在中风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注意预防复发及促进后遗症逐渐恢复。一般中风患者初愈后,大多虚弱,应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并早期进行语言、吞咽功能、肢体功能训练,促进智力、语言及肢体功能恢复,达到邪祛病愈,防止出现永久残废等后遗症或痴呆等病变的目的。
3.1 辨证遣方,扶正御邪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由于血瘀、痰浊、毒邪未净,留于脑髓,使得脑气欲复未复,脏气欲平未平,气血虽顺而未畅,浊血不得复清,上下气化及水谷精微代谢受阻,脑之血液循环不畅,血管继续受损,中风随时有复起之势,如遇情志刺激、劳倦过甚、跌仆外伤或受风寒刺激、暑湿困扰等皆可引致中风复发[5]。同时因气机失畅,内生痰、瘀、浊、毒等诸多病理产物蓄积,反过来影响气血正常循行,造成机体缺乏足够的营养并逐渐受损,功能逐渐减弱,有的甚至造成永久性损伤(肢体残废或痴呆等)。
针对上述病理特点,临床遣方多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扶助正气为主,随证加减,佐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排毒、泄浊、开窍等药,使脉道得通,经气得行,机体功能得复,即可有效预防中风复发,促进各种后遗症恢复。
3.2 针对诱因,预防中风复发中风复发与中风形成的原始病因和诱发因素直接相关,而中风后6个月是复发高危阶段,应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如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遵从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劳逸结合,避风寒,饮食适宜,保持情绪稳定等,对预防中风复发至关重要。
3.3 规律服用相关西药进行预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不仅是中风易发的高危因素,同时也是中风复发的直接原因,因而中风恢复期应尽可能稳定血压及血糖,要坚持规律服用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兼非瓣膜病变性心房颤动诱发的心源性栓塞患者,还需正确使用华法林等药物抗凝治疗,均是预防中风复发的关键。
3.4 配合针灸按摩等非药物疗法中风恢复期部分患者有肢体麻木、偏瘫、言语不利、口角歪斜等后遗症,多由瘀阻血络,经脉不畅所致,除药物治疗外,针灸按摩等疗效显著,坚持治疗可促进相关后遗症恢复。常取三阴交、血海、太冲、太溪、大敦、关元、三阴交、血海等穴,采用适宜补泻法,可使经脉通畅,血得以养,体得以壮,正气得复,从而减少中风复发的几率[6]。
小结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内涵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和核心,其关于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综合防治理念、方法和手段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想(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并被广泛运用于防治多种疾患。世界卫生组织《迎接21世纪挑战》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人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8]。也就是说,医学的重心正逐渐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
随着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人类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宣传普及“治未病”思想势在必行,作为“治未病”思想的发源地,更应该深入探讨其丰富内涵,以充分发掘其在防病治病保健诸领域的优势。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9]。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防治形势严峻,相信通过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各级医院、卫生组织、广大患者的积极配合,我们一定会深刻体会和运用“治未病”思想在慢性病防治中的指导价值和重要地位,不断提高疾病早期防治和全民健康水平,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和新世纪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和创造更大的价值。
[1]胡晓洁,仉烈炜,王兴臣.从“治未病”浅论缺血性中风的二级预防[J].江苏中医药,2013,45(9):20-21.
[2]陈子睿,万沁清,王慧萍.“治未病”思想是防治缺血性卒中的精髓[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 (2):244-246.
[3]王南卜,曹梦函,王陵.“治未病”理论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13,34 (1):52-54.
[4]欧志斌,叶瑜.王清任气血辨证中治未病学术思想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4):371 -372.
[5]宋云娟.“治未病”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8):116-118.
[6]李丰,俞昌德.古医籍中针灸预防作用之启示[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3):41.
[7]眭蕴慧,殷海波,石白.从中医“治未病”探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防治[J].北京中医药,2013,32(1): 44-46.
[8]邹晓宁,张兰.从“治未病”角度探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5):145-146.
[9]吴申,周端.关于“治未病”思想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5):140-141.
(本文编辑:董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