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新
(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江苏 常熟 215500)
打造物理高效课堂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傅国新
(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本文探讨了打造物理高效课堂的途径: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以探究创新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精彩展示,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及素质的主要阵地.课堂上,学生不应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必须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时间、空间、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是涛声依旧,不能是满堂灌、填鸭式;应转变角色观念和师生的关系,教师应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合作者,是导演.评价一堂物理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1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1)精心备课,确保课堂高效
教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做有效的整合,活化教材,把文本变为自己的东西,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和作业,并活化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呈现多样性、趣味性、情境性和探究性.
(2)精编导学案,确保课堂高效实施
导学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要求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情况,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其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2严格落实五环节,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1)自学探究
教师将导学案在课前的一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探究”内容.课上,教师从学生预习的内容入手,使之问题化,从问题入手,使之程序化.把握学生原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发有效的学习活动,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例如:笔者在上《牛顿第三定律》时,“自学探究”部分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油桶放在汽车上,汽车停于水平地面,试画出油桶和汽车的受力图,很多同学都漏画了桶对车的压力.说明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于力的相互性问题,还是没有很好的理解,为教师的教学埋下了伏笔,同时这个问题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合作学习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即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6—8人左右学习小组,针对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共同进行探究.在课堂上,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的导学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通过学生板演(板演的人数不少于5人次,充分利用前后两个黑板的空间)、学生互评、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方向关系时,分别给每个小组两把弹簧秤,由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进行实验探究,并且派代表把结论书写在黑板上.
(3)释疑点拨
本环节重点解决教学中的“五点”(重点、难点、热点、易错点、易混点),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宏观的角度构建学科知识系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规律和方法.对于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充、更正、评析.此类问题往往是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要求学生敢于质疑、争论,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必须紧紧抓住.
笔者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在得出作用力反作用力特点正确结论后,提出两个问题由学生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1:既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为啥鸡蛋碰石头,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却“安然无恙”?问题2:既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为啥马拉车,车跟着马走,而不是马跟着车走?
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质疑书本中的观点,甚至提出离奇古怪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学生讨论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通过讨论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必重复讲解.对于学生不能够解答的问题,可通过启发进行深入的讲解.
(4)拓展训练
本环节是在“释疑点拨”的基础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针对学案中的“能力训练”题进行当堂训练,重在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当堂训练的主要目标就是努力把知识化为能力,使感性上升为理性,形成规律,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堂训练要重在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深化.当堂练习的题量要适度,时间为15分钟以内,要象考试那样,要求学生在课内独立、按时地完成,培养学生在课上全神贯注、紧张积极的学习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地学习的能力,从而准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还有助于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预习新课创造条件.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点评和总结.
(5)总结提升
教师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课堂小结,小结要与目标相呼应,做到画龙点睛,分清主次,又要特别注意促使学生将本节所学内容化零为整,以达到条理化、系统化,并适时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使学生形成善于整合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需要做个有心人,做好五个环节的教学,打造好高效的物理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建中.生命课堂探索[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40-46.
[2]侯兴茂.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生态课堂[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6).
[3]吴志明.构建物理生态课堂的几点探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