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敏 包洁 梅丽君 汪琴静 谢志军 范永升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上火”的概念来源于传统中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1],指人体阴阳失衡,表现为一系列热象的病症,一般把目赤、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痛、口干、尿赤、大便干燥等称为“上火”[2]。现代医学对“上火”还没有统一认识,一般认为是人体各器官之间不协调所造成,医学上也称之为应激性疾病[3]。
“火”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其中论述“火”的病机有五条:“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傈,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腑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自古以来历代中医家非常重视对“火”的认识和研究,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火”理论的形成阶段,《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中对“火”就有初步的认识。宋金元时期是“火”理论的全面发展阶段,以刘完素对“火”为病的论述为多,他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痢论》曰:“夏月火热极甚,则天气熏和,而万物反润,以水出液,林木津流,及体热极而反汗液出,是火极而反兼水化。”明清时期是“火”理论的完善阶段[4],张景岳在《类经》曰:“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从中医上来讲,“上火”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当、六淫侵袭、七情妄动、劳逸失度、先天禀赋、药邪与医过等,根据其基本病机又可分为虚实之火、肺腑之火、六经之火、卫气营血三焦之火、无形有形之火等[1]。
饮食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所需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指出火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东西,饮食是火的主要来源,但不可偏亢,如饮食不节,就出现内多滞热的热性病变现象。吴金飞[5]等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58名志愿者进行调查,发现“上火”原因的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是食物、劳累、环境、精神压力、情绪、感冒、烟酒。林富祥[6]等对105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上火”问卷调查,发现嗜食辛辣食物(59.1%)的学生易出现“上火”症状。柯李晶[7]等以4名志愿者摄入烧烤食品作为热性饮食诱导的“上火”模型,通过考察血液中多项指标,发现热性饮食诱导可造成口干、咽痛等典型“上火”症状。因此可知,饮食与“上火”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导致“上火”的重要原因。
《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僻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宋·严用和《济生方》:“善摄生者,谨于和调,使一饮一食,入于胃中,随消随化,则无留滞为患。”李东垣认为:“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耗伤元气,即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均可见饮食适度是生存的必要保障,暴饮暴食可致气机逆乱,损伤脾胃,妨碍脾胃的升清与降浊功能,脾胃升降失常,可致积食停滞,饮食水谷不能化生气血津液,反生湿浊,湿邪郁滞,营卫不能布化,化热生火。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也指出[8]:“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阳明太阴湿久郁生热,热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里上下充斥肆逆。”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任国谱[9]等在研究牛乳引起“上火”的原因时,发现营养成分过剩或不足可导致人体不适,从而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可能是引起“上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素问·生气通天论》:“高粱之变,足生大丁。”清·薛雪在《医经原旨》中指出:“足,多也,能也,厚味太过,蓄为内热,其变多生大疔。”唐·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清代《医宗金鉴》曰:“夫疔疮者,乃火毒也。”均指出过食厚味,可阻碍气机升降,肠胃湿热,蕴久成内火,火邪上攻,溢于肌表,甚至发生疗疮等疾病。过食辛辣、煎炸熏烤食物、过量饮酒等也易聚湿生痰化热,特别是辛辣饮食,辣味性热,生火燥肺[2],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易出现目赤、咽痛等“上火”症状。此外,胃虚者如过食冷物,易抑遏脾阳而形成虚火。在现代医学研究中认为,辣椒等辛辣食物,能直接刺激口腔、胃肠道,引起牙痛、咽痛等不适,热性饮食能上调嗜中性粒细胞数(平均升高36.3%)及其比率、白细胞(平均升高26.2%),提高了血浆内毒素和5-羟色胺水平[7],易引起“上火”。曾荣今[10]等通过炒花生实验发现炒花生可导致花生中氢键破坏、结合水丢失,当我们摄入炒花生时,可造成口腔表面短时间内出现局部过剩能量的状况;同时在恢复结合水的过程中,还会在消耗口腔的自由水,造成自由水分暂时相对短缺,导致能量代谢过旺,产热增多,局部的能量过剩,过量摄入炒花生,可引起“上火”。
防治“上火”,总体原则要注重整体观念,消除“上火”的根本因素,标本兼治。中医理论认为,食物有性味,包括寒、热、温、凉之性,辛、甘、酸、苦、咸之味,必须寒热温凉搭配,五味必须调和,《素问》曰:“医食同源。”若偏食某种食物,易造成疾病[11]。《本草蒙筌》曰:“若研末鸡清调稠,可敷上火疮取效”,这是最早关于“上火”的饮食治疗方面的记载,指出鸡蛋清可以治疗“上火”引起的疮疾。本文认为,可以从饮食习惯、药食同源这两方面对“上火”进行防治。
平时尽量避免或少吃像辣椒、花椒、胡椒、姜、蒜、葱、白酒等辛辣燥烈物品及爆烤煎炸一类难消化的油腻之品,以免生热助火,耗损津液。应多摄入水分,脾胃弱者则要控制食量,饮食有节,不宜过饱或过饥,忌食难以消化的食物,禁用或少用生冷食物,以适应脾胃运化。
饮食中根据其降火功效可分为苦寒泻火类、清热解毒类、利湿降火类、凉血敛血类、攻下实火类、滋阴降火类、补脏降火类等。针对口干口苦、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等实火症状,也选用苦瓜、苦菜、丝瓜等苦寒泻火类;菊花、绿豆、板蓝根、马齿苋等清热解毒类;薏苡仁、冬瓜、西瓜等利湿泻火类;香蕉、桃仁、白萝卜等攻下实火类。针对牙龈出血、鼻衄等血热情况,可选用莲藕、梨、生地、玉米须、竹叶、白茅根、马齿苋等凉血敛血类。针对五心烦热、阴虚火旺等症状,可选用甲鱼、乌鸡、蛤蜊、银耳等滋阴降火类。针对因脏腑虚损所致的虚火症,可选用黑豆、花生、山药、桑椹、韭菜等补脏熄火类。不过要注重“辨证施食”,分清“上火”虚实,有针对性地选择清热降火的食物,否则就会出现“火上烧油”的情况。
患者,男,25岁,2014年7月就诊。因近期食辣椒、烧烤等辛热饮食,出现面部痤疮,牙龈肿痛,2个口腔溃疡,直径约为2~3mm,自诉疼痛较剧,进食时尤甚,口干,大便燥结,症见: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辨证为胃火上炎(实火症),治拟清热降火。处方:黄连5g,生地黄15g,牡丹皮12g,当归10g,升麻10g,桃仁10g,甘草12g,蒲公英30g。每日1剂,水煎服。嘱患者忌辛热饮食,可多食绿豆、藕、黄瓜、苦瓜、香蕉、西瓜等蔬菜水果。二诊:服上药7剂后,面部痤疮已部分消退,便秘情况明显好转,口腔溃疡消失,舌淡红,苔薄,脉数。治拟以饮食调理为主。处方:金银花6g,菊花6g,生甘草3克。上述3物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半月余后患者面部痤疮消失,嘱平日多食苦瓜、苦菜、丝瓜、菊花、绿豆、马齿苋、薏苡仁、冬瓜、西瓜、香蕉、桃仁、白萝卜等,尽量避免或少吃辛辣燥烈之品。随访半年无复发。
[1]谢志军,王伟杰.上火病因病机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3):226-228.
[2]何淼泉,鲍玺,温成平.火热证候的临床特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3):791-792
[3]唐晓阳,谢冠群,范永升.现代医学对上火的认识及其对中医治疗的启示[J].2013.15(3):389-390.
[4]谢冠群,韩春雯,范永升.中医“火”源流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3):591-594.
[5]吴金飞,梁嵘,王盛花,等.758例体检者“上火”体验的回顾性调查[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5):39-44.
[6]林富祥,陈玮莹.1051例大学生“上火”的调查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1):1306-1310.
[7]柯李晶,郭静科,林希贤,等.1种凉茶饮料预防饮食诱导“上火”功效的人体观察[J].中国食品学报,2012,12(10):34-39.
[8]清·王孟英.温热经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1.
[9]任国谱,张人明,彭灿,等.牛乳“上火”机理探讨[J].中国乳业,2003,(11):17-19.
[10]曾荣今,陈云.食物“上火”与水分子氢键的关系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1):33-35.
[11]杨丽红.饮食与疾病的关系[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