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2015-03-21 04:18蔡美兰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途径意义

蔡美兰(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

民族地区高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蔡美兰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群体的民族构成多样,使多元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沟通不仅成为理论问题,而且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建设多元共存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开发多元文化课程,是开展文化理解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当前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功能性、实用性为导向的形势下,外语课程作为为数不多的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思想和观点、分享感受和经验、宣泄情绪的平台,在文化理解教育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文化理解教育反过来也可以丰富外语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外语学习者心理健康和国际视野的培养。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意义;途径

1 引言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群体的民族构成多样特点使多元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沟通不仅成为理论问题,而且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构成了人类不同群体和社会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强调多元共生,是指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前提,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看待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价值观念,培养与其他各民族人民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与合作的观念,以及汲取民族文化和文明中精华的意识,寻找相互理解和交流对话的平台,塑造一种开放的民族心态,形成一种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在保持各个民族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将其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1]。

2 民族地区高校实施文化理解教育的意义

2.1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

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民族地区进入主流群体社会带来的文化适应问题,是国内很多民族问题、社会问题、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比如,马春花等(2011)调查了上海市三所大学中300名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发现宗教适应程度最高,生活适应程度最低,文化适应处于中等水平[2]。张劲梅(2008)从心理学研究视角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能力的建议[3]。杨萍通过对兰州市三所高校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大致要经历文化接触阶段、文化变化阶段和文化叠合阶段[4]。

那么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地区高校是否不存在文化适应问题?范璐璐(2013)调查了延边大学2011级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情况,发现“不会说朝鲜语的预科生学习适应极其显著地高于朝鲜语水平熟练和一般程度的预科生”[5]。这项研究表明来自聚居区、接受民族语言基础教育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没有脱离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生活上没有感受到进入异文化的冲击,但大学里学习环境尤其是学习语言的变化使他们与进入内地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一样,同样经历了痛苦的文化适应过程。在语言方面的问题造成学业困难的情况很多。当然这和进入民族地区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学学业水平也高度相关。以笔者所在的延边大学为例,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高校招生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的优惠政策使更多的朝鲜族学生(占全校本科生中40%)进入延边大学学习深造,加上每年招收的大约300名少数民族预科生中也以朝鲜族为主(以2011年为例,朝鲜族预科生占80.7%),实际上朝鲜族学生占50%。因此民族地区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问题,与内地大学一样同样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文化理解教育是其中重要的途径。

2.2增进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高校中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在交往意愿、交往频率、交往程度和交往类型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各民族大学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都存在民族取向,民族取向的产生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差异和语言使用差异相关联。不同民族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民族取向存在族际差异和个体差异(余玲,2010)[6]。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民族身份构成及文化背景与内地大学多有不同:来自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包括接受过民族语言基础教育和未接受民族语言基础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散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从其他省市进入民族高校的汉族学生。从全国各地进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汉族大学生,感受到最强烈的异域文化的冲击,从最初的新奇、主动感受转为平淡、消极感受。但汉族学生的学校适应良好,部分消解了生活方面、文化方面的不适应。接受汉语基础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聚居区的汉族学生文化适应问题相对较少。这些学生在接触过程中,既有个体的心态变化,又有群体特征。因此民族地区高校从学校文化、教师关爱、课程设置、教学行为等多方面出发进行文化理解教育,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促进民族团结。

2.3培养具有跨文化理解能力的世界公民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发展息息相关,个人与世界上其他人的关系更为密切,解决地区以及全球性的问题,有赖于各国人民的通力合作。通过世界公民教育提高所有人参与国家治理和全球共治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全球化进程朝良性方向发展,引导人们共同构建一个承认差异、多元互补、和谐共生的世界。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全球工作技能、能为世界和平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世界公民。这种国际化的能力和视野需要通过学校、课堂来构建。当学生能够从不同观点看世界时,学生的视野将得到扩展,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能力也会增强。

3 民族地区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途径

3.1建设多元共存的校园文化

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生活和存在方式的总和,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精神文化,是在大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精神文化“具体表现为师生共同享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文化传统、校园舆论、认同意识及各种流行的校园潮流”[7]。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应以民族文化为资源,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目的,既要继承优良文化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坚持特色办学,培养特色人才。同时弘扬大学精神,尊重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尊严和学术自由,满足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一员生存和发展需要,以及作为个体追求人生价值实现,与自己、他人和世界和谐相处等多样化需求,使校园成为师生一致认同和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3.2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和教育能力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多元文化教育学者赫南得兹(Hilda Hernandez)提出“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效果,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文化意识:第一是教师自身(作为个体和作为教师)的文化意识,这通常是接受文化差异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处理课堂教学中多样性问题的第一步。第二是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包括对学生个体的文化意识,以及学生作为某一族群成员的文化意识。为了理解文化如何影响到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具备族群的地方文化知识,包括该族群的历史、经济状况、宗教、社会组织、语言等。第三是社会文化意识,教师需要知道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了教学和学习过程,以及是如何影响的”[8]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专家班克斯(Banks)认为要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教师要具备以下四类知识:多元文化教育主要理论的知识,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概念的知识,主要族群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法知识[9]。

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不应只是文化的传播者,更应该是文化研究者,是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又要胜任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教育者。

3.3完善课程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3.1发挥文化多元的优势,进行文化理解教育

文化多样性在民族高校外语课上表现非常明显。以我校为例,来自民族聚居区接受过朝鲜语基础教育的朝鲜族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同时作为一个跨界民族又深受韩流的影响。这一特征在外语课堂个人展示中表现突出。笔者目前所教的班级中共有11名朝鲜族学生。在第一学期的个人自由展示中,有10名学生选择介绍朝鲜族或韩国的饮食文化、朝鲜族服饰、风俗习惯、韩国流行音乐、韩国艺人组合、韩国明星或韩国旅游城市。只有一名接受汉语基础教育、来自散居区的朝鲜族学生介绍了瑞典。而汉族学生则倾向于介绍自己家乡,包括建筑、历史古迹、饮食文化、风景、习俗、历史名人等,只有一名学生介绍了美国的一部电影。通过个人展示,各民族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本民族文化,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在个人展示评价阶段,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比较,学会用理性、欣赏、开放的心态了解和接受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学习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

文化理解教育的影响在第二学期的小组展示活动中往往会体现出来。不受限制的个人自由展示体现出的是学生最原始的文化偏好,而通过刻意安排组成的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组合的小组在集体展示活动的准备阶段通过积极互动、反复磨合,提炼出的展示题目已经较第一学期有了很大变化,反映出学生良好的文化整合能力。学生不再囿于本民族文化方面的题目,而是试图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放眼全球;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了解学习全世界不同的文化。

3.3.2创设跨文化交际环境,为文化理解教育提供平台

外语教育作为一个平台,为民族高校不同民族不同母语的大学生用同一种语言交流内心感受创造机会,使学生可以换一个角度,用更加平等、客观、中立的态度看待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性,用更加开放的、更加包容的心态对待国内其他民族和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文化,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一直以来,笔者所在的学校都秉持“多元共存、融汇创新”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拥有多元文化的优势,积极构建多元文化教育体系,并从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等方面开发、整合多元文化教育资源,改革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但是不同民族同学交往的平台主要是寝室、班级、学生会、社团等。有限的交往平台加上学生性格方面的差异和语言使用方面的偏好使许多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交往范围狭窄。只有接触和交往才能使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发现和学习彼此的优势和特点,逐步消除隔阂、偏见,使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处成为共识。因此外语课堂应该成为文化理解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拓宽学生交往的渠道,为不同民族学生创设良好的交际和交往的环境,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和共同进步。

3.3.3外语教学中重视目的语文化输入与母语文化的输出

传统的外语教学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学习,只重视介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概况,忽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过分强调外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忽视母语及母语文化对外语学习的积极影响,导致学生患上了“中国文化失语症”。当前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合作日益频繁,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外语教学需要反思现行的文化教学现状。在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框架内融入各民族间文化理解教育。母语文化是外语文化学习的桥梁而不是障碍,外语教学所要导入的文化背景,不只包括外语教学材料中相关的民族、国家的社会历史及其变迁,更包括当代世界发展的背景,即人类发展共同面对的时代背景、人类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与输出,可以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影响,形成文化平等意识,在识别和摒弃落后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加强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和世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4 结束语

民族地区高校通过构建多元共存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师多元文化意识、开发多元文化课程和利用课堂教学等途径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让各民族学生敞开胸怀,去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和观点,去了解其他民族不同的价值观,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中提升本民族及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存在感和自豪感,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自尊、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途径,也是培养各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和谐发展意识、国际视野和国际生存技能,成为全球化时代合格的世界公民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周传和.论民族高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途径[J].当代经济,2012(11).

[2]马春花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调查研究[J].校园心理,2011(12).

[3]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杨萍.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

[5]范璐璐.朝鲜族预科生的学校适应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13.

[6]余玲.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民族取向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7]李雅梅.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8][9]王艳玲.美国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3(9).

[责任编辑烽燧]

[作者简介]蔡美兰,女,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收稿日期]2015-06-15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5)03-0060-04

猜你喜欢
途径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有意义和无意义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