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婷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学生课堂走神问题研究概述
刘金婷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走神被教师认为是最普遍的课堂行为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学生课堂走神的教育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学生走神问题为中心,对走神的内涵做简要介绍,进而研究学生课堂走神研究的现状,最后从个人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分析课堂学生走神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为教师提出帮助学生应对走神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课堂走神 走神原因 注意力提高
在课堂中,细心的老师会发现,每节课上总是有那么几个学生会走神,他们仿佛是在认真地听讲,但根本没有融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尽管他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某处,但他们在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研究表明,上课走神会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会影响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和优秀习惯的养成。本文对学生的走神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走神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或进行与当前任务无关的思考(task unrelated thought,TUT)。Barron[1](2011)等人认为,走神是指一种注意意识的流失(或叫做注意的解耦合), 即注意脱离于当前的主要任务或外部任务,并指向内部生成的思考和想法的心理过程和状态。本文采用我国学者程凯和曹贵康[2](2014)的界定,走神是指注意从与任务相关的信息转向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而人们常常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意识到自己在走神。
关于走神的理论,包括解耦和假设和控制执行失败假设,还有注意力分散假设等理论。研究表明,不同的理论假设,在解释不同的走神现象和实验结果时,有各自优点与缺陷。
通过对中学教师进行访谈,黄英[3](2005)的访谈结果显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现象(58%)在课堂问题行为中占据第二位。张彩云和申继亮[4](2007)在对18位教师的访谈中,有17位教师都提到学生走神,不能专心听讲这种问题行为,其中有10位(55.5%)教师认为这是让他们最感头疼的行为。郎晓叶[5](2010)对10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年级小学生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在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中所占比重为18.8%。杨剑[6](2011)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中有32.02%的学生有时会不专心听讲,11.80%的学生有时会不做笔记。唐凤菊[7](2012)通过自编问卷对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有79.03%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有思想开小差的行为。由此可见,目前一些学校的学生在课堂中走神的频率高,比例大,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一)个人因素
1.学生对所学科目无兴趣,或不喜欢任课教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时,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走神。若学生对任课教师还有抵触心理,即使对该学科有兴趣,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戏其听课质量,出现走神现象。
2.学生身体状况不佳。为了在重点学校就读,许多学生不得不早起挤公交车,饿着肚子上课。为了取得好成绩及家长和老师的赞扬,学生不得不学习到深夜。不吃早饭、睡眠不足、生病等因素都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即使学生想认真听讲,这些客观因素也会妨碍他们学习。
3.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平衡。此时,自我意识的观念形成,有意注意的水平逐渐提升。即使在安静的课堂中,学生会出现分心现象,这是可以理解和通过训练改变的。
4.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接受能力弱。在学生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后,但教师传授的内容还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或是学生无法跟上进度时,学生会质疑自己的能力,放弃在该学科上应有的努力,进而出现走神等现象。
(二)教师因素
1.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对于英语等难以理解的学科,如果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差,学生就很容易不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以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学习,出现开小差现象。
2.教师对走神现象的忽视或过多重视。教师若对开小差不重视,就会造成学生经常性走神,久而久之养成一种坏习惯。但教师如果太关注学生开小差,则学生会通过这种方式吸引老师和同学注意,同时走神会影响课堂的教学秩序。
(三)环境因素
1.外界的不良诱惑。学生的好奇心强,渴望接触新鲜事物,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弱,抗干扰能力不足。面对当今社会吸引人眼球的大型网络游戏、暴力及色情电影和刊物、吸烟及酗酒等不良影响,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而是沉浸在对这些事物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2.不和谐的家庭氛围或人际关系。父母离异、朋友背叛等都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很大伤害。当教师在课堂中提及有关的情感体验时,学生很容易给自己贴上错误的标签,以至于陷在焦虑和恐惧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更不能专心听讲。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教师应帮助学生设立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广泛兴趣,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开小差的频率就会降低,从而对学习产生自信,并将正能量传递给他人。
(二)教学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表明,高年级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因此,教师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应将重点内容放在前面进行教授,留下10至15分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或是做一些练习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切不可以整节课都用来讲授知识,这样无法收到理想效果。
(三)教师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每个班级都会有优等生和后进生,教师无法完全顾忌所有学生的掌握进度,那么只能根据多数学生的反应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对于那些无法跟上课程、走神的少数同学,教师应在课后做好相关辅导工作,帮助他们赶上进度。
(四)教师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新异性的刺激会引起学生关注。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找错误、讲述幽默笑话、运用语调的高低变化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一旦教师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学生就能将注意力更好地集中起来,减少走神现象的出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走神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娄素娟(2013)将学生的走神类型分为兴趣索然型、青春萌动型、思维活跃型、迷茫混乱型和痛苦负重型五大类。针对这五种类型的不同表现特点,教师应因材施教,逐渐改善他们分心的现状。
(六)教师在课下与学生沟通,了解其走神的具体原因。若教师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批评走神学生,则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挫败感,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多多交流,弄清学生走神的原因是家庭因素还是教师能力因素,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
(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更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尊重和爱戴,使学生从心底喜欢教师。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聚精会神地听取教师讲解,给教师提出建议。该做法不但减少学生走神的发生,而且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八)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都会有某种程度上的从众,也就是说身边人的行为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当课堂氛围是愉快融洽的,多数学生会表现出集中注意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只有少数学生会走神。当他们回过神来时,也会受这种愉快融洽氛围的影响,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学习。
(九)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应对学生走神的问题。当教师发现有学生开小差时,可以通过近身暗示法、主动提问法、旁敲侧击法等方式纠正学生。当然,为不影响教学进度,教师应暂时允许个别学生走神,尽可能地不对学生进行批评与惩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十)教师应帮助学生抵制不良诱惑,提高抗干扰能力。青春期的特点就是易冲动,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渴望自由,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就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诱惑。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一定要重视,并加以说服教育,使学生回归到本职学习上来,切不可以让学生自暴自弃,荒废学业。
综上所述,学生课堂走神问题会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该问题应该引起教师的极大关注。但多数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外向性行为问题(上课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等)较关注,却忽视学生的内向性行为问题(上课走神、焦虑、恐惧等)。因为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内向性行为问题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长期的和破坏性的。21世纪的新型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从而与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
[1]Barron,E.,Riby,L.M.,Greer,J.,&Smallwood,J..Absorbed in thought:The effect of daydreaming on the processing of relevant and irrelevant events.Psychological Science,2011,22(5):596-601.
[2]程凯,曹贵康.走神的理论假设、影响因素及其神经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4,22(9):1435-1445.
[3]黄英.中学课堂问题行为与教师应对方式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4]张彩云,申继亮.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07,4:21-24.
[5]郎晓叶.高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应对策略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5.
[6]杨剑.初中生学校中问题行为特点研究—以大连市第39中学为例[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2.
[7]唐凤菊,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6.
[8]娄素娟.对严重“走神生”教育管理的心理学分析[J].校园心理,2013,11(3):180-181.
[9]蔡成翔.浅议课堂开小差的原因及对策[J].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1(1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