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番禺学校,广东 广州 511442)
中国民歌发展浅析
刘娜
(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番禺学校,广东 广州 511442)
中国民歌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对中国民歌的起源、主要发展阶段及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中国民歌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民歌 源流 发展 传承
我国民歌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据《中国民歌集》统计,各省市、自治区采集到的民歌平均达万首以上,全国共约30余万首。民歌和人民的生活有紧密联系。可以说,人民生活是土壤,民歌是这沃土中培育出来的花朵。民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反映了农民的生活,传播了他们的劳动经验和生产知识,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
但民歌与其他文献的保存不尽相同,因为民歌在民众中口耳相传,且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随着时代变迁,某些民歌被修改甚至遗忘,但一定会有一些民歌形式和内容不断更新,就像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有枝叶掉落,也不断有枝叶新生,总是保持枝繁叶茂的状态,这也是民歌发展的内在规律。
民歌的本义,是民间创作与流行的歌曲,可是其采集和整理却必得经过文人学士的笔,主流意识文化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发挥影响。
纵观中国民歌史,不难看出,中国民歌的地域特色十分鲜明,这一点在先秦时期已为人注意。民歌的某种空间特色往往与一定时间概念相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民歌此消彼长、各领风骚。
说起中国民歌,不能不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诗经》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民歌结集,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流行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距今至少三千年以上。但民歌的起源无疑更为久远。殷墟出图的甲骨文中已发现有成熟的民歌。但也不能说这就是中国民歌的源头。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中,引用一首两千年前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翻译为用竹子做成弹弓,弹出土块,驱赶偷吃尸体的野兽,这是描绘最古老的人们狩猎生活的民歌,被很多人认为是现存时代最早的民歌。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民歌占全书比例至少在一半左右。它所保存的基本是中原地区的民歌,其中民歌涉及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有的表现出欢乐的劳动气氛,有的唱出对家乡的怀念深情,有的诉说艰辛的劳作之苦与徭役之重,有的记录劳动者的愤怒与反抗,有的反映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的期盼……而为数最多的就是情歌。《诗经》开篇第一章《关雎》细腻描绘了君子思念淑女,昼夜不安,以及如何追求取悦她的情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脍炙人口的句子成为人们描述佳偶的名句。
《诗经》中以“风”作为各国民歌的总称,而“国风”意为地方音乐,所谓“十五国风”,都是以地域得名,也是以方言相区别。风的原意,一般认为是地方风俗、风土、风光,民歌中正反映出这些内容。其实曲调与方言的关系相当紧密,换个角度说,民歌的地域性正是因为各地方言不同而产生的。周振鹤、游汝杰先生在《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民歌的吟诵是以民间曲调为基础的,而各地曲调又与方言特点有关,汉语的特点对汉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有明显影响。汉语的每一个音节不但都有声调,而且它的声调是辨别意义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中国声乐作品的旋律是以字音声调为基础的。据此而言,古代民歌的词与曲之中都能反映出地域特色,所以《吕氏春秋·音初》篇中说:闻其声而知其风。我们现在所能接触到的古代歌曲已经只有歌词而没有曲调,只能从前人留下来的文字中描摹当年古人婉转歌唱的风姿。
春秋时期:公元前四世纪出现的民歌集《楚辞》是一部在长江中游古代巫歌的基础上,经过伟大诗人屈原整理加工而成的歌词集。楚辞作家屈原生活在战国后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采集整理过一些民歌,楚辞中的《九歌》、《大招》、《招魂》等用于祭祀的歌曲,通常认为是经过屈原整理的楚歌。楚辞的最大特色是富于幻想和热情,为我国民歌浪漫主义传统奠定最初的基础。《九歌》无疑是达到最高境界的楚歌,当中对恋人复杂心态的描写不亚于国风中的作品。今天人们时在口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就出于《少司命》,这种细腻温婉正是南方民歌的特色。
汉代:到了汉朝时期,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里,乐府产生于秦代。汉代“乐府”民歌实际是淮河流域、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各地民歌的汇合。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乐府官员李延年与司马相如。在乐府机构设置之后,采诗、献诗、陈诗等民歌采集、进程与整理工作,正式成为官方的一种有组织行为。汉代民歌可以用“四面楚歌”形容。汉代宫廷音乐都用楚歌,汉武帝时期战争给人们带来深重苦难,反映战争的民歌有《战南城》、《从军征》和《关山月》等。《关山月》是我国现见最早的一首边防战士歌曲。后来宫廷风气开始变化,人们不再欣赏豪放,转而追求典雅。汉代民歌《上邪》至今仍被传颂: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玉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隋唐时期:国家设有梨园。宫廷音乐、寺院音乐盛行。其中不少曲调来自民间歌曲“曲子”,歌词有整齐的五言、六言、七言,也有参差不齐的长短句,如《杨柳枝》,是隋炀帝时代民间的一首“怨调”(白居易《杨柳枝》二十韵)。中唐时期,曲子在乡间更为盛行,在踏歌及插秧劳动中都能听到它的声音。
现存唐代古歌以《阳关三叠》较为可靠。《阳关三叠》其歌词原是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之安西》,是诗人对一位远去边塞的挚友的别离之情的抒写。在艺术上,它以极其简朴的手法,通过对送别者眼前所见景色事物的精心描绘,创造一个感人至深的美的境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阳关三叠》在唐代曾经广泛传唱过。宋、元、明、清各代,此歌曾不断得到改编。目前只有从现存明初龚嵇古《浙音释字琴谱》保存的《阳关三叠》传谱对唐代《阳关》原曲的面貌做大致了解。唐代文人丰富的词曲创作,教坊乐工、民间艺人热情的配乐,使唐代歌曲艺术空前繁荣。
宋代:音乐主要有杂剧音乐和南戏音乐。杂剧音乐吸收了歌舞大曲、北方说唱音乐及民间小唱等音乐因素形成。南戏音乐则以当时南方民间流行的小曲、歌谣为主,吸收流行词调和歌舞大曲的音乐。全国性的南、北曲的两大巨流正在形成中。宋代的词曲特别发达,许多当时文学作品中都有记载,如岳飞的《满江红》,这是宋元时最流行的词牌之一,“三十年功尘与土,靖康之耻犹未雪”至今壮烈。
元代:元、明、清三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元代戏曲称为“元曲”,有杂剧与散曲之分。元曲音乐来源于唐宋词曲、大曲、诸宫调中名曲及北方民间流行乐曲。南方戏曲独称为“南戏”,戏曲由五声音阶的南曲构成。元代中期以后,杂剧戏曲南移,南北戏曲合流,形成“南北合套”的戏曲套数。
明、清代:封建社会的末期,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民思想异常活跃,民歌特别兴盛。这时已有半职业艺人演唱民歌小曲。仅清代民间文学家蒲松龄的“俚曲”中选用的民间歌曲就有五十多个。如“西江月”、“叠落桥”、“黄泥调”、“梆子腔”等,这些曲调一直流传至今。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民歌具有广泛的内容,清新、明快,形式比前代自由,曲调的表现能力有很大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着人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反封建、反抗外来侵略成了近代民歌的新特点。在革命根据地和工农革命运动中,群众所唱的革命歌曲较多地用民歌、小调曲调填词。如《八月桂花遍地开》、《十送红军》、《红军纪律歌》、《打开米脂城》、《纪念列宁》等。著名革命家瞿秋白除了翻译介绍《国际歌》之外,还亲自谱写了《赤潮歌》。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一批杰出的音乐家精英曾经写出大量歌颂人民力量、呼吁抗日救亡的群众歌曲,如聂耳的《大路先锋》、《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及冼星海创作的大型合唱《黄河大合唱》等。
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一批音乐家创作了许多革命群众歌曲,如《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翻身道情》、《南泥湾》、《解放区的天》等,还有民间歌手创作的新民歌,如李有源的《东方红》等。
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歌进入了崭新时期,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民歌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出来,如 《在希望的田野上》、《好日子》、《西部放歌》,等等,不但题材新颖,而且音乐格调更加活发、热烈、开朗、明快,充满向上的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今天的民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写照,成为人们精神追求的汇聚。
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媒介纷纷出现,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尤其在今天网络环境下,我们所能接触到的音乐类型变得五花八门,以前很多民歌在这个时代听起来或许显得有些落伍,所以在多样选择的今天,年轻人大多喜爱迷恋流行歌曲而不能自拔,流行歌曲固然好,旋律简洁朗朗上口,殊不知很多流行歌曲是在民歌基础上变化而来的,所以如何让我国古老民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是值得很多音乐人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我个人认为民歌重要性、普及性应当从“娃娃”抓起。在中学音乐阶段,正是学生形成个人音乐素养爱好的重要时期,老师的引导很重要,首先可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融入一些民歌的元素,使学生对民歌不再陌生,其次可以选择一些经典又易唱的民歌,进行深入学习和演唱,相信通过切身体会,能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民歌的艺术魅力,从心里慢慢接受并爱上民歌这种艺术形态。
综上所述,可见我国民歌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及丰富的艺术实践,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和研究,不仅了解我国古老的民歌,而且要在21世纪的今天,结合时代发展和特色,延续发展我国民歌艺术,让它成为我国代代相传的民族精华,在世界舞台绽放出独特光芒。
[1]陈四海编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2]薛冰编著.《风从民间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