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3在乙型肝炎感染相关性肝病的横断面调查

2015-03-21 00:25:57丁佳臣何小敏何小峰
肝脏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外周血肝硬化

丁佳臣 何小敏 何小峰

·临床与基础研究·

维生素D3在乙型肝炎感染相关性肝病的横断面调查

丁佳臣何小敏何小峰

目的调查维生素D3在HBV感染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随机对我院乙型肝炎患者共12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7例,原发性肝癌17例,检测外周血中维生素D3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行HBe Ag定量,HBV DNA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肝癌组的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50 nmol/mL的比例分别是23%(18/78)、15%(4/27)、0%(0/17)。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中,维生素D3差异性分析(T=0.882,P=0.381),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中HBV DNA阳性组与HBV DNA<检出限组中,维生素D3差异性分析(T=0.631,P=0.63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维生素D3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降低(肝癌组<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在慢性乙型肝炎中,HBe Ag阳性组与HBe Ag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阳性组与HBV DNA<检出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维生素D3;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Be Ag定量;HBV DNA

维生素D是一种前类固醇激素,既往对该物质的认识主要为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近来的研究发现其是重要的免疫调质,与多种肿瘤及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

近几年有关维生素D与慢性肝病相关性研究的报道不断增多,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维生素D水平高者,肝纤维化和炎症程度多较低,预后和结局亦有所不同[2]。对乙型肝炎相关研究不多,其血清水平与病毒复制相关因素以及与疾病进展阶段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我们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外周血中25-羟基维生素D[25 (OH)D]3的水平进行检测,横断面观察分析该指标与HBV感染的不同阶段之间的相关性。

资料和方法

一、基本资料

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2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7例,原发性肝癌17例,其中男100例(81.9%),女22例(18.1%),平均年龄42.9岁。排除近3月内服用维生素D制剂患者。

二、方法

(一)维生素D3采用ELISA法,按25(OH) VITD3检测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二)HBV-M用罗氏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查,试剂盒厂家配套。

(三)HBV DNA美国Stratagen MS3000P PCR扩增仪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三、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 16.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美国内分泌学会将血清25(OH)D水平低于50 nmol/m L定义为维生素缺乏,介于50~75 nmol/m L之间定义为维生素D不足[3]。

一、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维生素D3水平比较

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50 nmol/m L的比例是23%(18/78)。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50 nmol/m L的比例是15%(4/27),肝癌组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50 nmol/m L的比例是0%(0/17)。

二、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维生素D3水平比较

HBeAg阳性组维生素D3为29.99±23.85 nmol/mL,HBeAg阴性组维生素D3为25.18±29.28 nmol/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2,P=0.381)。

三、HBV DNA阳性与阴性患者维生素D3水平比较

HBV DNA阳性患者维生素D3为30.25±23.11 nmol/m L,HBVDNA<检出限组中维生素D3为26.95±22.54 nmol/m 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631,P=0.631)。

讨 论

食物中的维生素D在肠道被吸收,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生成维生素D,从而进入血液循环。在肝脏中,维生素D进一步水解活化形成25-(OH)维生素D;在肾脏中,形成代谢活性物质1,25(OH)2维生素D3。实验室检测外周血浆中25-(OH)D3水平能稳定反映体内维生素D的储备[4]。同时肝细胞又是维生素D活性形式1,25(OH)2D3调控的靶细胞。维生素D吸收入血后,转运到肝脏后在微粒体中经25-羟化酶转化生成25-羟基维生素D3,血液中25-(OH)D3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相结合,是维生素D在机体的储存形式,与肝脏功能有明显的相关性,肝脏的储备功能实际上完全可能直接影响胆固醇的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产生,可以容易解释不同的病情及肝脏储备功能,所以维生素D会在HBV感染的不同病理结局中表现出差异。

维生素D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激素,对细胞免疫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以及胸腺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和这些细胞功能的影响等[5]。现已发现维生素D与肝病自发性腹膜炎感染及肝性脑病发生有关,提示其在肠道微生态与抗感染免疫之中发挥作用。慢性肝病患者均存在血清维生素D缺乏,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患者肝细胞损伤及肝脏纤维化加重[6]。本研究发现,慢性HBV感染相关疾病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下降,且随着病程的发展,维生素D水平更低,提示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能反映肝脏损伤严重程度,与既往的研究一致[7,8]。本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中HBe Ag阳性、HBe Ag阴性患者中维生素D进行分析发现无差异性,同时对HBV DNA阳性、HBV DNA<检出限患者中的维生素D水平进行分析亦无差异性,提示病毒复制状态与维生素D无直接影响,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可预测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效果[9],提示它可能在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效应中发挥作用,也提示与干扰素作用之间可能有协同或增敏可能。慢性HBV感染患者维生素D绝对不足,同样可能影响内源性干扰素对病毒复制的控制。我们没有观察到病毒载量与维生素D水平之间相关,亦提示维生素D不是孤立的影响免疫抑制病毒。

虽然多个研究观察到维生素D在不同疾病阶段的血清水平差异,但是仍然不能够明确这种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是疾病发生发展的结果,还是原因。本研究只是一个横断面的调查,不能回答其因果关系,只是发现其水平与HBV感染不同阶段有明确的相关性,要分析其因果还需要纳入更多病例的队列研究。补充维生素D是否可对HBV感染相关疾病获益尚不清楚,须进行相应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

1钟惠,洪建国.VitD与肺部疾病.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59—161.

2Gutierrez JA,Parikh N,Branch AD.Classical and emerging roles of vitamin D in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Semin Liver Dis,2011,31:387-398.

3Binkley N,Ramamurthy R,Krueger D.Low vitamin D status:definition,prevalence,consequences,and correction.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2010,39:287-301.

4Crawford BA,Labio ED,Strasser SI,et al.Vitamin D replacement for cirrhosis-related bone disease.Nat Clin Pract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3:689-699.

5宋亮年.1,25-二羟维生素D3的免疫调节作用.生理科学进展,1994,25:83-85.

6任雪平,张霁.维生素D3及其受体的生物学效应.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28:83-86.

7Schaalan MF,Mohamed WA,Amin HH,et al.Vitamin D deficiency:correlation to interleukin-17,interleukin-23 and PIIINP in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4.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3738-3744.

8EI Husseiny NM,Fahmy HM,Mohamed WA,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vitamin D and IL-23,IL-17And macrophag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as markers of fibrosis in hepatitis C virus Egyptians.World J Hepatol,2012,4:242-247.

9Petta S,Camma C,Scazzone C,et al.Low vitamin D serum level is related to severe fibrosis and low responsiveness to interferonbased therapy in genotype 1 chronic hepatitis C.Hepatology,2010,51:1158-1167.

2015-06-26)

(本文编辑:易玲)

225400 江苏 泰兴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何小敏,Email:hsmlq@163.com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外周血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6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34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