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视阈下创新型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2015-03-20 21:51杨小旭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闲暇终身教育助学

杨小旭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终身教育视阈下创新型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杨小旭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文章探讨了终身教育与诚信教育的关系,并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的现状,从终身教育视阈下寻找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希望通过积极关注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让大学生承担失信行为的主体责任,将诚信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诚信教育与当前社会信用制度保持一致等措施的有效实施,让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取得质的突破。

终身教育;诚信教育;失信

一、终身教育视阈下的诚信教育分析

(一)终身教育是培养终身“诚信人”的教育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终身教育对人成长以及终身学习中“学会做人”的重要意义。不管是“学会生存”“学会做事”还是“学会合作”,最终都要在“做人”上得以发挥并加以检验。常言道:“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诚信决定个人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存亡。因此,人的一生是为人处事的一生,是“做人”的一生,是必须做“诚信人”的一生。如今,人这一教育的主体已经被不断解构和重构,因此,终身教育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特定环境中的学校教育的内容,尤其是专业学习的内容,它涉及生活中的道德、情感、意志、认知、个性、能力等所有内容,简言之,终身教育要求我们不断完善自身,从物质自我满足上升到社会自我的满足,最终达到精神自我的满足,这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但却一生不懈追求的过程。人的一生是终身学习的一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人生,是在解决了物质自我基础上设计自己的一个完整的、向上的社会性自我,最终达到最高层次的精神自我的追求。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无法让自身逃离社会这一“场”,我们必须“在场”,“在场”的标志是不断获得的社会性自我。而社会性自我的构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个体内在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到家庭情况等外在条件,尤其是个体的诚信品质对社会性自我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终身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成长和成“人”,成为“诚信的人”。

(二)终身教育是诚信的终身教育

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最先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身心的不断发展变化,终身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所谓终身教育,就是从生命的形成至结束整个过程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其目的是培养“诚信人”,让生活更加充实及美好,进而维护社会安定、加快国家繁荣富强。人的一生需要终身学习,需要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是术业专攻所能达到的,而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尤其是学会做人,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一的诚信问题。诚信是人的一种品质,伴随人的一生。“学会做人”要求终其一生必须诚信并具有诚信的品质。因此,终身教育是诚信的终身教育,是一辈子都离不开的诚信教育。

(三)诚信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要生存、要获得正向的社会性自我就必须诚信,这样才有安身立命的空间与余地,因此,所有人都是诚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对象及主体,都必须接受终身诚信的教育。古今中外众多例子告诉我们,人要更好地生存及生活,都离不开终身教育与诚信教育这两个基石。诚信教育是实现理想生存和生活状态这一重要目标必不可少的途径,也是终身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依据之一。

二、大学生诚信现状及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诚信现状

大学生诚信已是大家普遍认识到的一个严重问题,它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从内容看主要是学习失信、生活失信及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失信。

1.学习失信

据某高校对学生作弊行为接受度及自己是否作弊调查结果表明,“50%的学生能认同并接受作弊行为,约有40%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通过对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大学生考试诚信度他评(监考老师、同一考场座位前后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优秀学生也存在考试作弊的事实,这种状态导致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把作弊当成了应付考试的快捷通道和救命稻草,这可从国家对考试作弊工具科技含量的检测和重视反映出来。同时,很多大学生对老师平时布置的作业或小论文都直接在网上原封不动地下载上交,以小组形式完成的作业基本都是一个人完成,对自己承担的小组角色、承诺完成的任务均不放在心上。学习方面的失信,反映了学生对待学习投机取巧的态度,直接降低了其学业成就的可信度。

2.生活失信

学生生活失信主要表现为通过虚构自己的家庭信息获得学校补助及国家助学金;向不同的人借钱不还;以他人身份信息分期付款、代签他人名字进行网络贷款、当高利贷质保人等。学生生活失信还表现在参加业余活动和集体活动等方面,前者大多通过投机取巧获得物质利益,如赌博;后者主要表现为不遵守自己的承诺,如迟到或不参加活动。以上行为的出现使学生的人品受到质疑,导致关系紧张、人情冷漠以及别人对他们的反感,最终导致人际关系不和并产生矛盾。

3.还款失信

“随着助学贷款偿还期的到来,由于借款学生违约率普遍较高,已有100余所高校被银行暂停发放贷款。我国助学贷款业务自1999年开办以来,国家助学贷款让贫困大学生完成了学业,但部分学生毕业后对国家助学还款不放在心上,认为即使他们不还款也没有多大影响,实在被迫要还时才履行还款行为,以上心理直接导致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增高。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诚信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诚信教育流于形式。比如,国家助学贷款要求学生的诚信教育网络答题分数必须在90分以上才能成功办理,使得一些学生只是为了顺利贷款才不得不去参与诚信教育答题活动,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去参与到诚信教育活动中去。第二,缺乏对学生自主诚信意识的引导,缺乏失信行为对伤害方的移情体会。第三,有效诚信教育的不足。许多高校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诚信教育,但诚信教育是否真正有效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更不要说高效的诚信教育。

从考试作弊、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到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失信行为,无一不让人们为诚信缺失的现状担忧。作为成长中的一代,大学生们肩负着自身发展、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昌盛的重担,这个过程均需要诚信作为基石,诚信的回归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前进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学生失信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不能一时消除,对未来各方面的发展均有恶劣的、连锁的、负面的影响。从时间上讲,不仅影响此时此刻的诚信,也会长时间甚至终身影响其诚信度;从失信影响的范围来看,不仅影响学习或生活方面,还会让他人对大学生人格及品质产生质疑。世界是联系的整体,个体也是不断发展的、联系的整体,不管是学生学习的失信、生活的失信还是国家助学还款的失信,都是学生连锁失信行为的反映,三者相互作用并影响一生中的方方面面。无论从失信行为对个体成长的影响范围还是对其影响的时间延伸性上来看,失信行为对个体终身发展均具有巨大的危害,因此,无论是从大学生诚信现状及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都急需终身诚信教育,帮助学生尽快地从“动物人”走向“完整人”。

三、终身教育视阈下创新型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从诚信教育的场景类型看,必须关注家庭、学校及社会对诚信的重视,尤其是重视学校教育中开展的显性诚信教育及校园文化中隐性的诚信教育。从显性诚信教育的角度出发,它具有不言而喻的价值。但是,过去的诚信教育忽略了对学生闲暇生活的诚信行为的研究,内容脱离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缺乏诚信的自省意识和自律意识。因此,学校诚信教育必须勇于创新,发挥其正向功能。

(一) 树立终身诚信的教育理念

树立终身诚信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必须关注学生闲暇时间的诚信行为。闲暇时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诚信教育重视显性的诚信教育,却忽略了隐性的诚信教育,主要表现为重视学生在正规场合表现出的诚信行为,很少关注学生闲暇时间的诚信行为及教育,大学生在学习中诚信,可能在生活上却是失信的,人在走向“完整”一生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诚信的完整性。因此,关注学生闲暇时间的诚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闲暇时间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闲暇时间的行为更能折射出个体的诚信品质。学生失信的原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闲暇时间的诚信行为应该且必须得到关注。因此,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对其诚信发展具有重要性,关注学生闲暇时间的诚信问题,是终身理念下诚信教育应有的视角。

(二)诚信教育必须“学生生活化”

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是一生不断经历的过程。我们永远需要诚信的生活,我们的一生应该是过着诚信生活的一生。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一个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诚信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其僵化的、硬生生的、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这种诚信教育让学生无法产生对诚信文化的认可,结果导致对诚信失信行为的漠视。诚信教育应该让学生投入到诚信生活中体验诚信和失信对人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诚信行为给自身会带来的好处;二是失信行为对学生自身产生的危害或后果。这样的诚信教育就是体验式的诚信教育,就是生活化的诚信教育。通过走进学生生活的诚信教育,就会不断培养学生诚信的素养并坚定自己所坚持的诚信信心,形成诚信文化认同意识,自觉养成诚信行为习惯并在现在及将来的生活中彰显诚信行为,使诚信内化为人的品质,诚信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学校诚信教育应与当前社会信用制度保持一致

从2004年开始,个人的信用记录在网络平台可以查询,这个记录将会影响还款后5至7年的信用,我们已逐渐进入了诚信数据时代。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对信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经济主体间必须依靠信用发生联系。每个个体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和主人,其信用指数最终影响个体的方方面面。因此,学校诚信教育对于国家关于信用的制度、政策应该及时向学生宣传,让学生在社会信用制度的规范下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诚信意识。比如对征信的宣传,尤其是征信不良记录对个体产生的影响,这样学生就会正确规避,同时还应让学生清楚征信并不仅仅涉及银行欠款,还包括手机资费、电费等等方面的信用,要让学生知道生活征信将跟随其一生的方方面面。只有了解了社会的信用制度,学生才不会“无知者无畏”而做出影响自身诚信度的事情,才会“知之而不为”。

(四)学生必须承担“诚信人”的主体责任

纵观古今,缺乏诚信的事例数不胜数,但也有许多通过诚信获得巨大利益的事例。从关于诚信的案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对人发展的终身意义。诚信缺失的原因在于对失信事件的容忍、忽视或默然的态度,也就是说,对于失信的人及事件,我们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变成了无动于衷的“常人”,这样的态度最终加速了诚信缺失时代的到来。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负责就必须承担起“诚信人”的责任,不再做那沉默的大多数。首先接受终身诚信的教育,努力做一个具有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的人,并且坚持一生。

终身教育应是终身诚信的教育,诚信影响人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个体的方方面面也影响到诚信的培养和发展。诚信本身是人的一种素养,是个体的一种良好品质,它与个体的态度、情感、认知、价值观具有紧密的联系。只有具备这种素养和心态的人,才会自觉培养自身的良好品质,才会严格要求自身。诚信素养的培养不是单一的诚信教育就可以达成的,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诚信就是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健康向上积极心态的具体化。要承担作为“诚信人”的主体责任,就必须有相应的诚信行为。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培养诚信的意识和认同感,更要把内化的诚信意识外化到自身的诚信行为中。因此,诚信行为本身既是对诚信教育的检验,也是诚信教育的最高目的。

诚信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人的积极向上发展离不开诚信。诚信教育高效功能的达成必须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及学生自身共同发挥,其正向功能才能真正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并贯穿一生。

刘玉瑛.诚信决定存亡.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大学生诚信调查[EB/OL].[2014-05-27].http://wenku.baidu.com/link?url=OzWo 5unJnK3IuU8iAEIKU6tO4oYzB_fU_i0mY0PL Gqem8rAQCPOcX1HWq0O4c0Ld47utLpL-kFAzfkgiuewbcJ22QLH2RomvUKy8OpVIlUa&qq-pf-to=pcqq.temporaryc2c.

广东省大学生助学贷款及诚信问题调查[EB/OL].[2014-10-06].http://wenku.baidu.com/link?url=bTsW3SWv6ffc 0i6SS704 HSf-H4Ub_iiORw5Ly1b5kgtXebA5s XBUk000tYl79om Gyn1lKBlVyETjJFOE7MrKtic9 U3YL3VdAG8XfL8O66IK.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王 丽)

Path Selections of Innovative Integrity Education from Lifelong Perspective

YANG Xiaoxu

(Gui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Guiyang 550023)

This paper explores into the rela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to integrity education, aiming to figure out the paths to integrity education from the lifelong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students. It has been pointed out in this thesis that by keeping a watchful eye on the integrity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making them the undertakers of their dishonest behaviors, integrating integrity education with their everyday study and life and making integrity education consistent with current social credit system, we might be able to make some breakthroughs in integrity education.

Lifelong Education; Integrity Education; Dishonesty

2015-11-04

杨小旭(1985—),女,贵州绥阳人,讲师。

本文系2015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自筹项目“提升高职学生诚信度的策略研究——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号:2015zc144)的阶段性成果。

1008—2573(2015)04—0024—04

猜你喜欢
闲暇终身教育助学
人在何时最清醒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闲暇拾笔寄娱情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