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华
(苏州工业园区第六中学,江苏 苏州215021)
捕捉课堂生成,催生智慧花朵
尹新华
(苏州工业园区第六中学,江苏 苏州215021)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过分强调课前预设与课堂控制,这种传统教学方式,让课堂失去活力和生命力。随着课改的深入,注重课堂生成不仅是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更是值得教师深思和突破的问题。老师应该转变思想,突破自我,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善于捕捉课堂自然生成的东西,从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和智慧的活力。
课前预设文本解读教师引导人格培养
课堂生成就像是一朵神秘的花,它悄悄地开放,带着浅浅的幽香和淡淡的光泽,让你敬畏,又想探知这种未知的奥秘。若处理得当,课堂就会绽放魅力,反之则会使课堂毫无生机。所以,教师要善于遵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随时调整教学策略,不唯教案是尊,适当引导,真正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中,进行课堂教学的预设,就好比为课堂生成提供了可以呼吸的空气。它为课堂生成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功力,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可能是盲目的、没有价值的。教师只有在备课中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有效地引导课堂的动态生成,让课堂生成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最终形成有效性。
首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智慧,选取更有学习价值和思考价值的内容,从而形成有特色和有个性的教案。
其次,教师要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整体,但又立足个体,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丰富的、有层次的、有效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教师应设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疑惑,并在可能出现的问题上多下工夫考虑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同时,教师必须结合本班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生发问题、思考和解读。
例如我们在学习关于长征这一单元的文章时,就要想到这样的历史背景离学生的真实生活遥远,他们肯定会对文章的思想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笔者在备课的时候,就注意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和问题,在课堂上跟学生一起探讨,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去理解:尽管长征中红军吃的苦我们没有体验过,但我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一定的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在解决的过程中你是怎么思考的?解决之后你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通过这样的预设,就把课文和学生生活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够认识到: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想办法去克服,发扬不怕难的精神。
语文课本中的一切文本内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编辑的,遵循了学生的成长和思维规律。要想获得有效的课堂生成,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上能够开花结果,就必须重视对文本内容的解读。文本内容是催生一切思想的宝贵的土壤资源,为学生的思考和理解提供了一切可能性,既包括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又包括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比如学习《安恩和奶牛》一文时,我在认真解读之后,有了新的感受。作者不仅仅通过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刻画安恩的朴素勤劳,后面几个买牛人的描写实际也起到了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一个牲口交易市场,毫无疑问,作者安排这样一个地方作为故事的场景是有他的用意的,在这样的地方,人们想的念的无非就是“交易”二字,所以尽管那几个买牛人的形象有所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即每个人都想买到最好的奶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市场上,人们几乎是拿金钱引诱着安恩这位看起来并不富裕的老太太。可是安恩每次都是坚定的,毫无商量余地、没有丝毫动心地重复一句话:“它是不卖的。”这句话既是矛盾激化的导火索,同时是安恩内心的真实写照。当她诚恳地解释了不卖奶牛的原因之后,我们不由得为她高尚的人格而鼓掌。一个几乎是贫穷的老太太,只为给自己孤独的奶牛散散心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理由,就能坚守自己的信条,丝毫不为金钱所动。这该让那些交易场的人们何等地羞愧啊!这该让我们这些现实社会中只为利益而驱动的人们何等地无地自容啊!作者不只是在讲述一个人与奶牛的故事,更是在讴歌一种世间博大的爱,一种珍贵的人性的美。老师在解读文本时,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去感染学生。
教师是不能照搬一切现成的经验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应对一切问题的经验和勇气。比如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与众不同的问题,甚至有学生坚持自己错误的认知的时候,教师要善于从这些问题中,捕捉有价值的,使其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高超的评价激励艺术,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掌握,并让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因此,老师在课堂的正确和有效的引导是课堂生成的阳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能收获丰富的知识,又能培养正确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首先,巧用问题。在授课中,教师首先需要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但不能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他们有问题、有思考、有疑惑的时候,老师要善于去捕捉,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营造一个动态的语文课堂。如果老师一味地压制学生的问题,那么课堂必将成为一潭死水。
其次,妙用学生的错误。托兰斯说:“要尊重儿童出现的任何问题,甚至是幼稚、荒诞的问题。”课堂上,一位有素养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展示学生优秀的一面,更要懂得巧妙处理学生犯的错误。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错误,教师如果处理得当,影响的不仅是犯错的这位同学,整个班级都会形成一种正确的共识;如果教师仅是简单的、粗暴的批评,那么结果可能会很糟糕,既损伤了犯错同学的自尊心,同时会抑制其他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课堂必然沉闷。
在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时,笔者将“五律”板书在黑板上,等讲到“风烟望五津”这一句的时候,一位同学抬头看了一会黑板,突然对笔者说:“老师,你的‘津'写错了,应该是三点水旁的。”笔者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他刚才没有认真听讲,现在才回过神来,其他同学也是一阵轻笑。这位同学平时基础比较薄弱,经常有默写不过关的情况,如果这时笔者忽略他这句话,或者批评他不认真听讲,他自己跟其他同学都可以接受,但笔者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棒的契机。于是,笔者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微笑着表示认可:“大家看,顾露露同学基础掌握得很牢固。确实,如果是‘五津'的话,就一定要写成三点水了。不过这里我写的 ‘五律'是指——”笔者停顿了一下,示意大家回答,“这首诗是五言律诗。”这样的处理,让同学们在辨错、改错中获得了知识,同时,没有伤害犯错同学的尊严,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具有一种人性之美。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是叫人变的,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叫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关注课堂生成并灵活处理的课堂即是这种 “活教育”。生成性理念的当代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对话、互动,并且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有效活动。语文课堂,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文本进行生成性的解读。这样的课堂必然是一个活的、流动的、充满灵性的“新鲜世界”,是一个充满人的情感,有着独特审美情趣的,有时会“出人意料”的探险过程。这样的课堂,因为关注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语言、形象、变通等因素,而变得充满生命的活力。长此以往,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必然会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有效的课堂生成,让语文课堂上开出了美丽的智慧花朵。
首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课堂上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生成性的问题,除了教师的课前预设之外,学生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是来自于他们自己的思考。所以,教师重视了课堂生成,再加上有效指导,必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培养了学生勇于表达的习惯。语文课堂上,往往学生积极发言的不多,这是由语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它往往强调的是学生的书写、思考习惯,却经常忽略学生的说话能力的训练。如果教师讲得多,或者忽略课堂生成,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自由表达的机会就不多。教师一旦重视了课堂的许多生成性的东西,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必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势必能够培养学生勇于说话,勇于表达的习惯。
综上所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树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捕捉课堂生成,催生智慧花朵、课前下足研究的工夫,课堂上才能不拘泥于形式,把握课堂中的闪光点,灵活调整,形成灵动的课堂,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追求生成性的课堂,使语文课堂迸发出真正的生命力和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大放异彩,用他们的智慧成就精彩的语文课堂。
[1]雷玲.好课是怎样炼成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78-80,170-172.
[2]万伟.动态生成的理论解读与案例剖析[J].江苏教育研究,2003,(4).
[3]高文.教育中的若干建构主义范型[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3-9.
[4][美]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