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优势、困境与出路

2015-03-20 21:01王承清程双涛程墩明
文教资料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建办学评价

王承清程双涛程墩明

(1宁国市宁阳学校;2宁国市教师进修学校,安徽 宁国242300)

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优势、困境与出路

王承清1程双涛2程墩明2

(1宁国市宁阳学校;2宁国市教师进修学校,安徽 宁国242300)

九年一贯制是指小学和初级中学联体办学使九年义务教育成为一个连续、系统、整体的一种办学模式。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契合了社会、教育的需要。文章阐述了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整合、衔接、均衡的优势,分析了发展中面临的教学、学生、教师管理难度加大和学业评价等问题,最后指出了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可行出路。

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 优势 困境 出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是指小学和初级中学联体办学,使九年义务教育成为一个连续、系统、整体的一种办学模式[1]。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这一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目前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制基础之上的办学模式;为学校系统培养人才提供了可能性,为小学、初中的有机衔接创造了条件。然而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同时处在转型时期的社会结构,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声已经落地为生,那么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更好地契合社会、教育的需要则是其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分析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优势、困境与出路有其现实需要,也有其必然要求。

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优势

1.具有整合各项资源的优势,增强潜力,放大效益。

新建学校建成之后百业待兴,同时正是因为其新建可以高起点高标准定位功能发展与远景规划,可以做到整合课程资源、人力资源、育人资源等方面的协调一致,产生集聚效应,发挥应有功能。一方面,九年一贯制学校可以通过对校内资源和网络化资源的整合,不仅可以优化课程资源的配置,节省大量经费,而且可以使小学部与中学部在共享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资源使用率的同时,使校内资源和网络化资源能够得到较快的更新、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九年一贯制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科课程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从而突破九年义务教育的年级界限和学科界限。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建校至初。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减少人员编制,降低人力资源投入;通过整合人力资源,能够使“人尽其才”的目标更好地实现;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可以实现小学部与中学部的人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个最大最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其来自于内部的九年一贯制模式,其保持了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在育人目标、育人资源上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九年一致的 “直通车”效应,相对完整完善的外在内在环境资源保证了不断档,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2.具有磨合学段衔接的优势,自然过渡,有效衔接。

从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的过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中“中小衔接”的结合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2]。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设立,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将义务教育的九年看成一个整体、全面安排,顺利地解决了六、七年级的衔接关系,使学生从生理上、心理上向高年级顺利过渡。在小学阶段,可以强化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初中学习打下基础,还可以将初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提前渗透到小学教学中,为初中教学做好铺垫。另外,利用九年一贯制的教学资源优势和教师优势,经常性地开展中小学的互动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耳濡目染、身临其境,最终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在年级组管理上,可以打破年级限制,把小学六年级纳入初中部管理,使学生提前适应初中生活和学习环境[3]。此外,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没有对生活学习环境的陌生感,伴随升入中学之后生理上的快速发育,心理上有一个比较熟悉的外在环境的预期将大大缓解其心理上的不适应感。九年一贯制学校可以根据“三段一体”的特点,系统编制从小学直至中学的学生培养目标、要求及内容,由浅入深地实施一以贯之的系列活动,为学生奠定了思想意识形成和行为习惯转变的基础。关于中小学教学有机衔接,学校有充足的条件研究和实施中小学教育的各种衔接措施,如一至九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贯通始终的教研活动,可以对中小学教材有一个连贯的认识,把中小学的教学研讨全面融为一体,有利于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整合。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统整,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时间跨度上把九年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把握,避免了课程实施的不连续性和不完整性。在课程设置上,从九个年级的大空间整合,便于课程资源的共享。在教学质量上,不仅注重阶段性的教学质量,而且注重整体的教学质量[4]。

3.具有保证均衡发展的优势,降低择校,优化教改。

九年一贯制学校弥补了分散办学的不足,可以集中某个地区的办学优势,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集中资金投入,添置教学设备,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使经费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减少重复投资,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九年一贯制学校不仅遏制了小升初“择校热”,而且解决了初中部生源不足的问题,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矛盾,为学生减轻了小学升初中的过渡性压力和不适应心理,为家长减轻了后顾之忧。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所具备的优势不言而喻。一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人员指数减少,可以把更多的编制留给教学一线教师,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优化和竞争;二是任课教师可以实行优势互补、交叉代课。学校在用人上可以结合学校的需求和教师本身的素质,打破中、小学的界限重新优化配置;三是教学方法可以取长补短。小学教学直观,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初中的课程知识性强,结构严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因此,中小学教师通过互相听课、集体教研,教学方法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当前面临的困境

1.学校开办时间短,办学文化底蕴不足,认同感与归属感有待提升。

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面对全新的教育教学设施,硬件装备比较齐全,但是作为精神层面的能够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学校办学文化底蕴明显不足,当然这有其先天因素。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首要面对的就是师资队伍、生源结构的挑战,作为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新建的学校,从大局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教育科学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的水到渠成的产物,但是新建学校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的组建有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教师的思想观念、师德修养、业务水平、教科研能力与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和家长追求优质教育的期望尚有差距。教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待提升,学校的管理模式、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美。由于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及政策等原因,因此学校发展的自主性不足,教育经费不足。学校用于内部改革、考核激励、改善条件(教育设施虽较完善,但现代化水平不够)与大范围教师培训的经费严重缺乏。

2.教学、学生、教师、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学业评价与考评机制有待改进。

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管理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杜永强等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模式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5]。主要表现为一贯制学校的校长一般是由中学校长担任,由于自身缺乏对小学教育及其运行规律的了解,致使其工作重心偏向于初中阶段。其次是由于中小学联体办学,学生年龄跨度较大,因此客观上给学生宿舍管理和食堂管理带来困难。

在学生管理方面,九年一贯制学校,面对的是6到15岁的学生,年龄跨度大,无论是学生的生理还是心理,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学生管理的任务比单一的小学或者初中要重得多。在教师管理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完善。表现为教师考核制度形式单一,缺乏灵活多样的弹性机制;不同学段之间的教师流动不够畅通;师资结构不均衡,存在部分学科教师缺乏而整体数量超编的现象。

教师资格职称评聘制度不够完善,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课堂教学行为松弛的现象。杜永强等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实施九年一贯制后,小学升初中的压力减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学行为松弛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升学压力减轻,部分授课教师放松了对教学质量的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反映了实施“一贯制”后,学生成长评价体系不健全,使得教师教学中出现教学行为松弛现象[6]。此外,在学业评价和考评方面,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灵活化、评价方法的科学化、评价机制的制度化都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三、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方向

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怎样才能更好地站住脚、站稳脚,需要立体研究新形势下九年一贯制学校面临的学校管理、教师评价、学业测评与课程改革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单纯地把小学与初中合并无助于九年一贯制的顺利发展,用原来小学或者初中的模式管理九年一贯制都不利于九年一贯制的良性运行,也无益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7]。这正是现有九年一贯制所暴露出来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特提出如下发展策略。

1.打造两支队伍,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创新管理。

教育的发展依靠学校,学校的发展依靠教师。作为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之初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素质、观念、态度是学校良好发展的关键要素。实行九年一贯制以后,打破了以往小学六年或者初中三年的管理模式,学校领导需要统筹协调和整体进行学校管理。但是现在九年一贯制的校长主要来自以前的初中,他们对小学教学不甚了解。同时部分来自小学的校长管理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有不适应的过程。而且校长要么沿用以前的小学或初中模式进行管理,要么干脆放手不太管,这都不利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因此建议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素质,以便适应九年一贯制的办学需要。

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设立与定位,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眼当下、兼顾长远,在创办之初根据教育的社会性发展需要,明确目标,内分外合,立体分层;要精细管理,结合实际办出特色,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为将来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口碑基础。

要建立和健全教育教学常规制度和行政运行机制。围绕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架构,建立全面目标计划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全员业绩考评体系。三个体系相互衔接与相互联系。不断完善学校“统一领导、部本管理;求同求通、和谐相融”的管理机制。结合九年一贯制的特点,建立中、小学部一体化的管理网络和管理规章。

2.建立既相对分段又连贯一体的九年一贯制管理体制。

从当前的管理模式看,主要还是小学段管理小学,初中段管理初中,二者之间较为松散。下一步需要建立较为紧密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制度及其更为有效的运行机制。既然是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吸取先前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学部限制,理清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四大块的心理需求,制定从1-9年级一以贯之的德育体系和教学体系。在办学特色上,“九年一贯制、联体办学”与未联体的中、小学相比,在时间、空间上有更大优势。九年一贯制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基础与传统,主动寻找新的学校的生长点,构建更加开放、融合的学校文化,以及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模式,塑造教育特色,提升办学品位[8]。

3.完善教师管理与评价机制,搭建平台制度立足。

当前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对教师评价上主要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但是一至六年级和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知识与能力要求、思维水平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有明显不同[9]。

九年一贯制学校应重视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注重一专多能教师的培养,因此,在教师管理和考评机制上需要做好文章。要统筹考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的发展特点,打破原有的相对统一的标准考核评价教师的方式,要从顺应教育内部发展规律的角度、从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自身价值如何更好地实现的角度建立完善制度。因此,建议在有部分统一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段教学的要求及教师的教学任务,对不同学段的教师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4.建立九年一贯制学生成长评价体系,深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九年一贯制要求学生在同一所学校生活和学习九年,利用拓宽的时空,建立一贯制成长评价体系,有助于发现学生在学习品质、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通过分享优秀学习品质和个性特征,改进不良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进他们各方面的持续、健康与协调发展。同时重视学生和家长在学生成长评价体系中的价值,发挥他们在学生成长评价中的作用,强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优势。

不管是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还是普通学校,从发展的策略上看,都必须有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更重要的就是将正确的、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这就是“一贯”的另一个涵义。

[1]柳春霞.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的若干思考[J].教育科学与研究,2001,(10):27.

[2]金庆军,赵海涛.以沈阳市第七十三中学为例对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衔接”的实践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89-91.

[3]徐勤波.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1):12-13.

[4]高瑜,杨霖.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优势、困境与出路[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6):20-21.

[5][6][7]杜永强,沈海训.九年一贯制学校运行状况及其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2(1):107-110.

[8]关宝平.创建九年一贯制特色学校的思考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681-683.

[9]杜永强,沈海训.九年一贯制学校运行状况及其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2(1):107-110.

该文是安徽省宣城市地级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宣城市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宁国市课题名录第23号)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新建办学评价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