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系统观的职前英语教师组块教育研究

2015-03-20 20:10:47屈社明谢红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组块技能语言

屈社明,谢红芳

(宝鸡文理学院 外语系,陕西 宝鸡 721013)

【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研究】

基于动态系统观的职前英语教师组块教育研究

屈社明,谢红芳

(宝鸡文理学院 外语系,陕西 宝鸡 721013)

动态系统观视域下的职前英语教师教育是语言知能、教学知能和实践知能等组块教育的动态生成过程。确立层第化教育目标、建立知能型教学团队、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多样化教育方式、构建三维式评价体系是提升职前英语教师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动态系统观;职前英语教师;知能;组块教育

语言观框架下的职前英语教师教育具有以下特征:教育目标旨在给职前英语教师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其语言技能水平,轻视教师语言水平的提高[1];课程设置以语言学课程为主,淡化教师教育类课程;教育方式以独白的理论灌输为主,忽视职前英语教师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和感悟[2]1;师资队伍结构以语言学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为辅;教育评价侧重于语言知能,忽视教学和实践知能等。显然,这样的教育范式凸显语言知识和能力(简称语言知能)发展,淡化其他相关知能发展,破坏了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使职前英语教师的“知”“行”教育失于有效合一。虽然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竭力予以修正,但迄今为止,仍未能形成一个中心理论来系统化地阐述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的本质、过程、框架、影响变量及其实现路径。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动态系统论,借鉴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的现有研究成果以及有关实证调查结果,尝试构建以语言知能、教学知能、实践知能为核心变量的职前英语教师组块教育模式,以期弥补本领域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指出其对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的启示性。

一、基于动态系统观的职前英语教师组块教育

源于应用数学的动态系统论以关注系统的演变规律为中心课题,强调系统组成要素间以及系统内外环境间的关联性和交互性。该理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多变量构成的,各变量自成体系,相互关联,永恒互动,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影响到系统中其他变量的变化,甚至会引发整个系统的变化。动态系统论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仅仅关注它的某一组成部分。[3-4]这一点很重要,它对教育者系统地认知职前英语教师教育影响变量、厘清影响变量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职前英语教师动态化的知能组块教育框架并实践探索其发展路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职前期是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的第一期,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初始阶段。”[5]在这个阶段,职前教师将奠定未来从教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知识包括公共知识和实践知识,公共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教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等;实践知识是职前教师基于公共知识和现实课堂教学环境,通过有效参与教学、积极体验教学而获取的具有个人化的知识形态。技能包括语言表达技能、教学认知技能、教学操作技能、教学监控技能等,是职前教师未来执教应掌握的初步教学操作能力。

职前英语教师教育有别于其他学科职前教师教育的特征之一是:职前英语教师在认知学科教学理论并生成个人教学实践知识之前,必须系统化地认知英语语言知识并发展英语语言综合应用技能。这样,职前英语教师必须历经英语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发展两个阶段。依据动态系统论,结合英语学科师范教育特点,职前英语教师教育可划分为语言知能、教学知能、实践知能三大组块,这三大组块协同交互构成了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的动态系统,阶梯化地推进职前英语教师教育发展。

语言知能教育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两大组块。语言知识包括语言本体,即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句法、篇章、语用,以及语言载体,即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以及语言所包含的人类智慧。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是学习者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手段;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帮助学习者表达思想。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

教学知能教育包含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两大组块。教学知识涵盖一般教学法知识、英语学科教学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包括教学本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理论、学习策略、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是英语教师将英语学科内容转化和表征为教学意义的形式,旨在适应不同能力和背景的学生,包括语言和语言学习、教学法类型、课程设计、课堂管理、语言技能教学理论、学生个体差异、学习资源等;相关学科知识包括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技术科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哲学等学科知识,这些学科知识为职前英语教师认知英语教学能力提供不同的视角,能帮助他们多角度地看待语言、观察语言和分析语言,如信息技术科学可以为职前英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英语信息、开发英语网络课程资源、设计英语网络教案等提供方法或者路径;心理语言学可以帮助职前英语教师了解学习者英语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及其加工机制,为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教学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监控能力等。认知能力是职前英语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教学情景和教学策略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体现在认知英语新课标的能力、处理英语教材的能力、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分析学生认知特点的能力、把握学生认知结构的能力;操作能力是指英语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呈现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材信息呈现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师生沟通能力等;监控能力是指英语教师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计划、检查、评价、控制、调节和反馈的能力[6]103-105,旨在确保教学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实践知能教育包括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性能力两大组块。实践性知识是职前英语教师以语言知能和教学知能为基础,通过实习和见习等教学实践活动,初步形成的英语教学观,包括英语教学信念、自我认知、人际认知、情境认知、批判性反思认知、策略性认知等。实践性知识呈内隐状态,具有隐蔽性、非系统性、缄默性特征[7],是职前英语教师坚信的、且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个体化知识,用于支配英语教师的教学心理及其教学行为。实践性能力是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用于开展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如自我掌控课堂教学的能力、灵活处置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能力、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等。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性能力是职前英语教师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沉积实践智慧、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

如果语言知能、教学知能、实践知能被划分为显性知能和隐性知能,那么,语言知能和教学知能属于显性知能,需要职前英语教师在科任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下,通过记忆、协同、交流、互动、感悟等方式,系统掌握,有效内化。实践知能则是一种隐性知能,是职前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知识信念和行为框架,需要职前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并内化。语言知能、教学知能、实践知能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语言知能教育是基础,教学知能教育是根本,实践知能教育是升华。它们在多层次、多维度下的交互协作构成了职前英语教师未来从教的知能图谱。

二、基于动态系统观的职前英语教师组块教育路径

1.确立层第化教育目标

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对职前英语教师的语言、教学、实践知能教育,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培养师德高尚、英语专业基础扎实、英语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较为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语言知能教育旨在建构职前英语教师陈述性语言知能框架,夯实其未来从教的语言知能基础;教学知能教育旨在建构职前英语教师未来从教的陈述性教学知能框架,奠定未来从教的教学知能基础;实践知能教育旨在为职前英语教师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和教学知能应用情景,促进语言知能、教学知能和实践知能有效对接,实现职前英语教师陈述性知能向程序性知能有效转化,奠定未来创新教育的基石。语言知能教育和教学知能教育属于基础性目标,实践知能教育则属于高阶性目标。

2.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体系由语言知能课程、教学知能课程、实践知能课程构成。语言知能课程包括语言知识课程和语言技能课程。语言知识课程涵盖语音、词汇、语法、语言学、语言和文化、语义学、语用学、英美文化概况等;语言能力课程涵盖听力、口头交际、阅读、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教学知能课程包括教学知识课程和教学技能课程。教学知识课程包括教学本质、教学法史、师生关系、新课标等;教学技能课程有课堂教学程序设计技能、组织技能、板书设计技能、师生沟通技能、言语表达技能、非言语表达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等。实践性知识和技能课程主要有中小学英语教学案例解析、中小学英语教学实地考察、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呈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经验研读、教学展示、实习和见习等。模块化课程体系内各课程比重要适当、结构要合理、理论与实践要深度融合。

3.建立知能型教学团队

职前英语教师教育是集多学科和多背景的教师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其效果取决于上述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和他们与职前英语教师的有效交互。多学科教师包括外语学科教师和相关学科教师。相关学科教师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哲学、汉语言文学等学科教师;多背景是指科任教师具有不同的工作背景,既要有高校教师,还要有中小学、教研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要求所有的科任教师协作开展教学,积极建立与职前英语教师的沟通机制,实现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以及教学情境知识的共享。有效交互要求所有科任教师和职前英语教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协同探讨教师教育问题,分享各自研究成果,各取所长,共同进步。为此,有必要整合相关学科师资力量,共建知能型教学团队。语言知能教学团队由英语专业教师构成,主要负责对职前英语教师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教学知能教学团队由英语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心理学、汉语言文学、哲学等学科教师构成,主要负责给职前英语教师传授与英语学科教学相关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英汉语言对比、语言教育智慧、信息技术应用策略、学生学习心理、教师教育心理、教育智慧等。实践知能教学团队由从事大学、中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研究的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构成,主要承担职前英语教师在课堂和课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任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学、科学认知教学、积极参与教学、深度体验教学,最终有效开展教学。

4.采用多样化教育方式

职前英语教师教育是师生在不同教学环境下协同开展的一种独特的心智和心灵沟通活动。教育方式是完成这一活动的具体方法或者实践路径。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式也不同。语言知能教育要以师生互动方式为主。基于使用的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基本过程不是简单地学习语法规则,或者剖析句法结构,而是通过逐步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说话方式学会说话。师生互动是学会说话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汉语环境下,学习者通过多元交互方式学习英语,既能赢得交流环境,又能体验、检验、修补、完善自我语言认知结构。师生互动的前提是双方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只有师生双方平等了,学生才敢于陈述自我观点,积极参与交互活动,与教师形成交互氛围。师生交互又是有效实现教学价值之关键所在[8]。为此,语言知能教育要遵循语言认知规律,了解学习者语言认知特点,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教学活动,使学生沉浸于英语互动环境之中,实践语言,发展语言。教学知能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理解并感悟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的过程。模拟课堂、案例分析、情境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有助于职前英语教师理解学科教学知识并感悟学科教学思想。实践知能教育注重实践性,亦即个体的亲身体验性和积极参与性。体验教学通过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提供亲身实践语言的机会,使职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或再现教学内容,实现深度理解、自主建构教学理论、发展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之教育目标。

5.构建三维式评价体系

三维式评价体系由语言知能、教学知能、实践知能评价体系构成。语言知能评价侧重于对职前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能发展状况进行评价,该体系在我国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基本上趋于成熟。教学知能评价侧重于评价职前英语教师对教学知能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理解能力是职前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基本概念或者理论体系内涵和外延的熟知和解读能力,如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是什么?外延又是什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它与交际教学法又有何区别?感悟能力是职前英语教师对教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感知和顿悟能力,如对英语教学法的历史沿革、类型、应用场景和应用方法等的感知和顿悟。常见的评价手段有测试、访谈、叙述、问卷调查、学习报告、概念地图等。实践知能评价侧重于对学生的教学体验能力评价,即学生对语言知能、教学知能和实际教学有效整合能力,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观察能力、体悟能力、板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师生沟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心理观察能力、自我教学反思能力、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能力等。常见的评价手段有反思、访谈、观察、叙述、问卷调查、实地录像等。构建职前英语教师教育三维评价体系,旨在通过科学的方式收集职前英语教师在语言知能、教学知能和实践知能等领域的发展信息,以便分门别类地评判职前英语教师知能发展状况,为职前英语教师准确地了解自我学业并科学定位自我未来就业领域提供帮助,同时为社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提供参考。

三、结语

语言知能、教学知能、实践知能教育构成了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的三大组块,这三大组块协同运作,阶梯化地推进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化的递推过程,既涉及职前英语教师对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认知和建构,又涉及职前英语教师对英语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认知和建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单纯强调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系统中的某一变量(如语言知能)的变化特征是难以完整地描述该系统的内在复杂性,科学地诠释该系统的运行规律,并准确地提出该系统的运行路径。所以说,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系统的运行效能完全取决于其影响变量间的动态交互性及其整合度。

[1] 夏纪梅.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综述[J].中国外语,2006,(1):62-65.

[2] 王强.教师胜任力发展模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De Bot K,W.Lowie,M Verspoor.A dynamic systems theory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07,10(1):7-21.

[4] De Bot K.Introduction: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as a dynamic proces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8,92(2):166-178.

[5] 郭新婕,王蔷.教育实习与职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关系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28-33.

[6] 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8] 熊匡汉.论师生互动与教学价值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09,(4):21-23.

【责任编辑 贺 晴】

Establishing a Modular Education Model for Pre-service English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ynamic System Theory

QU She-ming, XIE Hong-fa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 China)

A modular education model for pre-service English teachers, 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educational modules, 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language skills, teaching knowledge and teaching skills, practice knowledge and practice skills, is a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ree modules are closely linked and interplaying. The following four strategies can push the modular education model for pre-service English teachers forward: setting a layer educational goal, building a knowledge and skill-oriented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ng a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adopting a diverse education mode, and building a three-dimensional evaluation system.

Dynamic System Theory; pre-service English teachers; knowledge and skills; a modular education model

H315

A

1009-5128(2015)12-0047-04

2014-12-12

宝鸡文理学院重点教学改革项目:职前英语教师教学实践知能推进策略及其评量标准研究(13JG07)

屈社明(1965—),男,陕西眉县人,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教育硕士,主要从事二语认知、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谢红芳(1967—),女,陕西岐山人,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组块技能语言
高级技能
横浪作用下大型上部组块双船浮托安装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研究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陆丰7-2油田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低位浮托安装关键技术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