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萍
(中央民族大学 法学院,北京 100081)
随着电子、计算机、光纤以及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互联网+”这个新概念提出之后,它在不同的应用领域迅猛发展,也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并步入了一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互联网络时代。“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尝试,是对传统的学校课堂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手段,有着大规模共享、获取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等优越性”;互联网+教育”同时也催生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和创课的出现,开启了全新的教育模式,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面对着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催生的形势,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策略和定位。民族院校除了具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共性外,还具有其特殊性:受历史、地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相对而言较为滞后,民族院校肩负着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备有专业知识人才的使命。但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教育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民族院校发展的综合实力与全国高等院校平均水平相比还比较薄弱,少数民族学生未必适应运用网络高科技手段丰富学业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民族院校,使得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产生了新的议题。笔者以民族院校为背景,探析“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对民族教育的影响,以及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民族院校和民族院校教育工作者该做哪些策略性调整。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完全顾及到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兴趣,而是面向全班同学统一进度的知识传授,教师始终处于主动和突出地位,即“以教师为中心”。“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师生可以平等获取信息,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角色,而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获取信息的导航者、逻辑思维的引领者,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理念,促使其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伴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日趋完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资料、学习进度、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大量数据被网络教学系统记录下来,教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反思教学过程,有助个性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学形式大多是教师在固定的场所(比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利用简单的教学手段和教具对学生进行单向输入式教学。往往是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见到老师,课下很难见到教师,师生之间的交流,受到场所、时间等因素的限制,而不能够建立便捷的沟通渠道。随着多媒体网络化教育的普遍应用,教育形式已向着现代网络化、多媒体应用形式化转变。目前网络教学分为同步讲授和异步讲授。无论同步讲授或异步讲授,学习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自己选择学习内容,既可以学习指定的教材,又可以方便地通过论坛、电子邮件、QQ群和远程协助等方式即时地向一些“素未谋面”的专家请教,提高学习效率。这种网络教学模式突破了封闭的校园教育概念,以信息网络为载体,使得课堂学习因图文、声情并茂而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或通过网络视频聆听世界一流教师的讲课,向最好的专家请教,实施开放式教育,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依靠书本和老师课堂传授的学习模式。
随着移动技术的进步,多样化教学模式又添新的一员,即移动学习,APP(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是4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学习模式,即可以让学习者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从任何人那里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
众多的传统教育资源(比如: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融合电子、信息化和互联网络技术,以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微课堂和电子书等形式通过网络资源共享的形式呈现于学习者面前,形成了新型的网络教育资源。这种网络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公开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上可以被无限次传播、共享并重复使用。更重要的是,一些知名教授、专家和重点高等学校在多年教育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教育,提供给受教育者。使得教育达到充分使用和广泛的共享,消除了由于地域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所造成的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差异性。
互联网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科研机构、情报机构和信息中心等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以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影像等构成的、无所不包的网络数字资源库。丰富和充实了海量的教学资源,[1]让学习者得以通过网络以离线或在线方式获取自己需求的信息,实现学习知识的目的,也便于教育工作者获取更丰富以及全面的教学资源。
尽管“互联网+教育”催生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可共享的海量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成为实现教育目的中知识传授和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拓宽了实现教育目的的知识能力培养环境。但“互联网+教育”带来的优越性能否对教育产生良好的效果,关键是如何面对客观现实,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科学的有效措施。这一点对民族院校尤为显得重要,因此,民族院校也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民族院校学生接受互“联网+教育”的水平和能力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和形式,体现出其群体的局限性、特殊性。
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文化素养、信息储备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参差不齐。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学系统获取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和大量的学习过程动态数据,对这些数据按民族成分、民族地区进行综合分析,反思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地调整教学思路、内容和方法。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其特殊性,既保证在完成专业学习课时的同时又结合藏语言文学系的课程安排,既兼顾专业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又考虑其知识面的拓宽。培养过程中,发现95%以上的学生入学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学习,因而在培养方案中融入并加强了计算机、互联网的学习与应用,目的是让同学们尽快地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教育学习环境。
目前,就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来看,“互联网+教育”只是为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供了一种有效实现途径。但对民族院校来讲,学生多数来自民族地区,甚至偏远落后的山区,学生的成长受到地域环境、民族风俗、礼仪、宗教、文化、经济等因素的熏陶与影响,传统的口口传授教与学的模式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并已经形成比较习惯的方式,他们的生活、学习、行为乃至思维方式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有习惯和定式,不少学生陌生于崭新的学习方式与模式。因此,“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简单的先学后教,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认识和基本技能问题,以及怎么找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式方法。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个人所需的教育资源,体现了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消除了由于地域性等因素所造成的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这对文化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民族地区来讲确实是难得的机遇。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现有的网络教育资源很少应用民族语言录制与制作,致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利用网络对本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学习与传承找不到学习平台,更不能够将本专业的学习与本民族的语言相结合。以少数民族双语课程教育资源为例,[2]国家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高度重视,并从人力和物力给予支持,但从其发展状况来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双语课程资源匮乏是影响双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缺乏既懂少数民族语言又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教师与授课者。
“互联网+教育”是大学生知识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比如:查阅资料、完成作业)是学生向专家请教、了解所学专业领域最前沿知识与信息的主要手段。由于网络传输空间的无界性、传输时间的无限性、传输内容的广泛性(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新闻等),互联网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便捷途径和大量信息。但不同的信息提供者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风俗背景和目的,导致这些信息良莠不齐,需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检才能为我所用。互联网已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我国周边一些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实施分化中国的渗透手段,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正是他们渗透的重点对象之一。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甄别力和信息免疫能力,以便在大数据环境中获取自己有用信息,抵御不良信息。
1.理念更新。无论是网络教育还是传统教育,都各有所长,也有明显不足。但只要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教育本质,接纳互联网络时代,专注服务学生,扬长避短,教育的新时代一定会来临。围绕着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3]综合考虑民族院校的特点,科学定位实现“互联网+教育”在民族院校的发展进程,把互联网技术与民族教育、文化、语言相结合,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接纳“互联网络+教育”时代,落实现代教育设施用于教学实践,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推进民族教育信息化。
2.构建良好的网络教学云平台,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模式、调整课程内容体系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和特点,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网络教学系统记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大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和特点,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实现“因材施教”。
3.将信息技术(微信平台、手机报等)融入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电子的、面对面的、移动的、固定的、种类多样的校园文化综合平台,营造出良好的、具有信息特色的育人环境。
1.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模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老师应该有时代感,面对“互联网+”时代给出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勇敢接受,不断学习教学软件,提高制作课件及运用互联网工具的能力,同步于网络教育时代的步伐。利用已拥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以教师职业所肩负的使命,更好地服务学生。在更加灵活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保持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育人方向。
2.“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应对受教育对象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有效的策略和实施措施。针对民族院校的学生还要:(1)加强计算机和网络基础学习的强化训练,尽快使他们达到掌握与应用的水平;(2)在授课初始,可先采用“先教后学”,随着教学过程的递进,逐步融入“先学后教” 的教学模式,既考虑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知识的传统定式,又引领他们尝试新的教学模式;(3)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教师都应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特殊的文化心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和已具有的专业知识,利用教师自己的专业积累、实践经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制作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课件、设计课堂问题。
3.面对网络环境中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实,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和检索知识,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知识、组织知识、整合知识;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完成知识的内化;网络环境中知识、信息激增的大数据,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引导他们在网络法治法规约束下,实施自己的网络行为;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是非辨别能力,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信息海洋中汲取对自己有用、有利的良性信息。
4.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理念,促使其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教学管理的“统治者”变为学习材料的编辑和制作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和监督者。[4]民族院校组织专业教师团队,针对所设课程,研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资源(课件、微课、创课、教具等),特别是双语教学资源;组织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民族语言的教师,对现行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移植,编译成本民族语言的教学版本。便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使用,提高他们网络学习的主动性,发挥网络学习的效能。
5.作为教师,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神圣的职责要求教师要不断地、终身学习,更新知识。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必须要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充实自己。除了接受业务和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外,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及运用能力,紧紧跟踪教育技术现代化引导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6]
[1]李林荣.试论网络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D].硕士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4.
[2]安富海.加强少数民族双语课程资源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8-06.
[3]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
[4]游永恒.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目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5(2):35-40,2004.
[5]熊曙初.论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3):18-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