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课堂观察”做实校本研修

2015-03-20 19:05贺林卿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3期
关键词:观察点课堂观察观察者

贺林卿

贺林卿/安徽省定远县职教中心中学高级教师(安徽定远233200)。

在当前教师培训模式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已成为教师全员培训的首选模式,而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这三种培训方式当中,能解决学校和教师实际问题的方式当属校本研修,但目前大部分学校实施的校本研修却流于形式,不仅没有起到培训的实效,而且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如何才能杜绝这种现象做好校本研修?要教会学校、教师集研究、活动于一体的研修方法。

一、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的区别

课堂观察就是观察者通过对整个课堂运行状况的观察记录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谋求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课堂学习方法改善的一种研究方法;把课堂观察用于校本研修层面,关键是通过课堂观察教会教师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学校校本研修活动能够实实在在的解决学校和教师的问题。

课堂观察并不是传统听评课的翻版,它整个过程的实施更具备了研究、技术、合作等传统听评课不具有的元素。对于传统的听课而言,听课前基本没有指向性的目的,在听课过程中“听”的是课堂的整个环节,想记哪个环节就记哪个环节,想什么时候记就什么时候记,想怎么记就怎么记。对于传统的评课而言,大家都是对这节课的整体做评价,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

而课堂观察,是带着明确的目的,观察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某一点或某一环节的纵向性的过程,用预先设计好的工具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录,而非随意式地走马观花。它是在现场进行的研究活动,基于平等基础上的讨论,进而提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议与对策。

二、为什么说用课堂观察的方法可以做实校本研修

第一,课堂观察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察点,自己制定观察表,确定自己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观察,对观察到的情况要进行记录,要对观察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根据观察点呈现自己的观察结果;这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了整个观察过程,只要完成了这个过程,那么教师就必定要参与相应的活动。

第二,课堂观察活动是将要研究的问题细化为每个观察点,将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折分为每个时间单元,将课堂教学中复杂的情境拆解为每个空间单元,观察表的设计要考虑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通过对观察点的观察对每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然后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说课堂观察的过程,就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

第三,课堂观察过程是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个人或团队在进行。如进行观察活动时,两个教师可以就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进行观察,也可以两个教师观察同一个观察点,在课后会议中共同分析、探讨、呈现观察结果;课堂观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项互动的过程。就是说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同时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研修活动的具体操作流程

1.按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分组,选举组长。为便于教师之间随时随地的研讨、交流,可以按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成立合作组,对于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按学科分组,选定组长,合作组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固定。

2.确定授课教师与授课内容,明确观察主题。在合作组内确定一名授课教师,在每次活动中授课教师可以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确定好上课主题;上课主题可以根据学期教学内容、进度选定;合作组根据选定的上课主题共同讨论本主题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观察主题。

3.确定观察点、设计观察表。合作组讨论要根据选定的观察主题确定观察点,设计观察表;设计与观察的任务根据观察点的不同分工到人,明确责任,确定活动时间。

在观察活动中,问题是通过观察表中记录的数据呈现的,所以观察表的设计要考虑到此问题的方方面面,如观察“教师提问”,要先找出提问的要素: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认知层次(提的是什么样的问题),问题的目的指向(为什么提这个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学生回答的类型,教师解答的方式等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课的情境设计观察表,可以本着先“选用-修改使用-自己设计”的原则;设计好的观察表针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多次使用、反复使用。

4.授课人说课。授课人的说课时间无须太长,因为在上面的程序中教师之间已多次研讨,对于观察者已了解的信息可以不说,可以说一说对此次观察的问题拟采取哪些预设的方法;需要介绍本班学生的情况、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课堂氛围、提供本班学生的座位表并标明学困生与学优生的位置。

5.课中观察。观察者要提前进入课堂,根据设计好的观察量表、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及角度,如观察几个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观察者应选择离他们较近的位置,以便随时记录他们参与的频次与时间等;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记录所需要的数据、现象或话语,方式可采用录音、摄像、笔录等手段。课中观察是整个观察活动的主体部分,此时记录的资料是课后分析的基础,观察者需要集中注意力,保证记录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一般不要在观察过程中对现象进行分析或做出判断。

6.观察者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观察表是根据观察点设计的,数据记录后要把数据与观察点对应起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归类来说明存在哪些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

7.课后会议。最好能在当天下午或者第二天召开课后会议,会议包括授课人反思、观察者报告观察结果、结论和改进建议。

授课人的反思主要是谈谈预设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有无偏离自己的教学设计,为什么?观察者报告观察结果应紧紧围绕本次的观察点,无需对整节课进行全面的点评,要以记录的数据为证据呈现观察结果,如果是多人观察同一观察点,则必须在会前进行整理选一人来发言,报告过程中观察者和授课人可以相互讨论,挖掘出授课人的个人教学特色与教学风格,根据本课的主要问题,基于授课人的特点和本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提出明确的改进建议。

8.资料保存。每次活动后收集并保存以下材料:①课前会议记录;②授课人教学设计和说课稿;③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记录好的观察表;④课后会议记录;⑤授课人与观察者提交的课后分析报告;⑥组长就本次活动的收获与问题的综合报告。

四、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整个课堂观察活动过程中,重点是观察点的选取,观察点应该解决的是合作组教师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某个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观察活动的难点是观察量表的设计,只有设计出好的观察量表,才能通过观察活动真正解决问题,对于一次活动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观察量表,多次进行观察活动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学校在组织“课堂观察”活动前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和教师研讨的方式,让教师理解、研讨课堂观察的理念、技术、框架、观察表的设计以及合作组的组建等,加强教师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的技能;先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先选择研究能力较强的教研组或学科组进行研究活动,最后向全校各学科推广。

3.学校在做课堂观察活动时要考虑到校本研修的特点,以教师为参与的主体,本着方便、简单、便于参与的原则,着重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一次活动甚至两次活动能解决一个问题,那么,此类活动如果持续下去,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就会由“虚”向“实”发生质的改变。

[1]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慧娣.依托课堂观察 优化校本研修 促进专业发展[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2).

[3]宋林飞.校长听评课的一种站位与行动方式[J].中小学管理,2008(3).

猜你喜欢
观察点课堂观察观察者
我省4家农民合作社被列为部级观察点
“你看不见我”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清明节期间全国祭扫民众达1338.7万人次
观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委托与事件在观察者模式中的应用*
博士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