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提学与康海交往简述

2015-03-20 17:29张秀兰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弘治督学陕西

张秀兰,李 波

(渭南师范学院 a.传媒工程学院;b.音乐舞蹈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秦地文化研究】

陕西提学与康海交往简述

张秀兰a,李 波b

(渭南师范学院 a.传媒工程学院;b.音乐舞蹈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明弘治、正德至嘉靖三朝间的陕西提学杨一清、沈文华、李昆、朱应登、何景明、唐龙等人,或以师长或以友朋的身份与关中状元作家康海均有交往。这些交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提学在陕的督学情况。而从文学层面而言,这种交往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明代陕西提学对关中文学复兴的积极推动作用。

陕西提学;康海;文学;交往

明代陕西文学一度复兴,尤其在正德、嘉靖年间,“一时号为极盛”[1]171。在这一过程中,总一方之学,为一方之师的提学则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陕西提学与关中文人作家的交往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而在明代陕西作家群当中,作为“在明代中期可以与李梦阳相提并论的文学家”[2],状元康海又无疑是一个杰出的代表*张治道《对山文集序》亦指出:“是时信阳何仲默,关中李献吉,王敬夫号为海内三才,而公尤独步,虽三君亦让其雄也。”。因而考察陕西提学与关中作家康海的交往便具有更为典型的意义。本文正是通过对陕西提学与康海交往活动的考察来说明陕西提学与关中文学的密切关系。下面以历任陕西提学在任的时间顺序,将其与康海的交往活动做一个初步地考察。

首先,为了便于确定与康海交往陕西提学的名单,有必要先对康海的生平事略作一简单介绍。康海(1475—1540),字德涵,号对山,陕西武功人。康海“出生于陕西武功县一个世代仕宦兼巨商的家里”[3],于成化十九年9岁时“受教于仕宦归来的内乡丞冯寅”[4]88,而在弘治元年14岁时又随其父旅居山西平阳,于弘治三年返回武功并拜牛经为师。“年十八,入为县学弟子员”[5]32,并受到督学杨一清的赏识。弘治十一年以《诗经》举乡试,第二年会试不第,到国子监游学。弘治十五年28岁时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正德五年,以刘瑾逆党之罪名被黜落为民。此后闲居乡里30年直到1540年去世。从康海的生平履历来看与其有交往的陕西提学最早的一位可能是马中锡。据《明孝宗实录》记载弘治二年“陕西按察司管粮佥事马中锡提调学校”[6]648,但是在弘治元年康海的父亲康镛因出任山西平阳知事一职,携康海居平阳,直到弘治三年才返还武功,且康海回乡先入私塾,直到弘治五年18岁时方才进入县学。而马中锡已于弘治四年初调离陕西提学任,故而其继任者杨一清才是与康海有真正交往的第一位陕西提学。

一、明代第一提学杨一清与康海的交往

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杨氏是明代最为著名的提学之一,《明一统志》称其“所拔士多,魁天下”[7]卷33。杨氏督学陕西的时间较为确切,据《明孝宗实录》记载杨氏于弘治四年三月出任陕西提学佥事,而此时康海已经随父由山西平阳归陕。又据康海密友王九思《明翰林院修撰儒林郎康公神道之碑》一文记载,康海于弘治五年入县学为生员。因为明代提学官员督学过程中有“岁试校文”的环节,所以以提学身份督学关中的杨一清与身为诸生的康海之间产生交往便也成为必然。实际上,身为县学生员的康海此时已经受到了杨一清的赏识,杨一清以地方之师的提学身份给康海以极大的鼓励:“杨邃庵督学陕西,亟以状元许之,然公实以此自负也。”[5]710王九思的记载也侧面说明了提学杨一清在康海最终成就举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毫无疑问,提学杨一清的推崇与赞许给康海以极强的自信。弘治九年,杨一清更是将康海选拔到由其一手创办的正学书院就读。康海本人也不无自豪地记述此事:“予为诸生时,邃庵先生提学关内,以予就业正学书院。”[8]卷40所以,康海视杨一清为业师并对其推崇备至。在《奉寿邃庵先生诗序》一文中称:“古今人以师道感服天下者,孔孟程朱之后,逮先生才五见耳。”[8]卷33把杨一清与孔孟程朱并列,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康海引用同乡马昊之言更能表达关中士子对这位提学的感激之意:“吾辈所以不辱乎先人之训,能自立于天壤之间者,先生之教泽也。”[8]卷33受其教导指点的缘故,关中士人对杨一清的评价很高,而备受赏识的康海对其业师的铭感之意更是不言而喻。康氏在《上邃庵先生》一文中写道:“今日所急在正士风,士风一正,则上可以正朝廷,下可以正天下。此吾师之所以教海,而海之所以学于吾师者也。”[8]卷9由此表明提学杨一清对康海等士子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据此也充分体现出提学官员作为地方之师的文化教育作用和贡献。

对于康海,杨一清也以高足、知己视之。其《翰撰康德涵谒予平凉行台》一文中有对康海“关西多士有龙头”的赞许和欣赏,而《送康状元德涵还京》一文“更是表达了对康海文章的肯定和鼓励”[9]43。在嘉靖四年年末由三边总制卸任而被召回内阁之际,他曾反复寄函召见康海:“如不见允,发第三疏,即飘然归江南耳!此非知己,不敢以告,亦孰肯信之哉?[10]547从对生员康海状元的期许,再到督陕时仍以政事相咨,以至到暮年辞别陕西时的一再约见,可以看出陕西提学杨一清与康海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可以说,在康海成为状元甚至是文坛知名作家的过程中,杨一清无疑是一位慧眼识珠的伯乐。而对康海而言,作为提学的杨一清对其更有教化培育之功。故此,康海在《送邃庵先生序》一文中就曾感慨地写道:“于戏,某之所以为某,皆先生之为也。”[8]卷28实际上在陕西提学杨一清的奖掖与扶持之下,还有诸如李梦阳、吕楠、马理、张璇等一批关中知名文人不断涌现,而康海只是提学杨一清培育的关中士人中的杰出代表而已。

二、王云凤、李逊学、沈文华与康海的交往

王云凤,字应韶,号虎谷,山西和顺人。王云凤曾两任陕西提学,第一次是在弘治十一年末杨一清卸任陕西提学副使之时。王云凤以佥事续任,此任截止到弘治十四年五月王氏升任本司兵备副使。第二次是在弘治十七年七月,在杨一清的推荐下由兵备副使改任提学副使,王氏此任直到正德二年春升任山东按察使方止。由此看来,王云凤到陕督学时,康海已举于乡且不久即到帝京参加会试,此后又游学国子监。故此,王云凤应该与其没有多少交往。但即便如此,康海与王云凤之间也有过接触。据康海《明故通议大夫四川按察司按察使马君墓志铭》一文记载:“虎谷继邃庵取君缉正学书院,予时已领乡举,或过长安,虎谷辄语予曰:‘马应龙,书院诸生未能或之先也。’”[8]卷19按常理,中举的康海与初次到陕的新任提学之间并无师生之义,故而难有交往。但康海路过长安之际,两人竟有会晤,而其中缘由康海在文中已予说明。即继杨一清创办正学书院后,陕西提学通过正学书院招揽、培育才俊并与关中士人进行交往、交流*《陕西通志》卷二十七记载:“弘治中提学王云凤建书楼于正学书院广收书籍以资诸生诵览。”。那么,作为就读正学书院而中举的康海与王云凤之间谈论诸生学业也就并不偶然了。

李逊学,字希贤,河南上蔡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李逊学督学陕西在弘治十四年五月至弘治十七年七月,在任有三年左右。康海此时正在京师任翰林修撰,与李逊学应该没有直接交往,但是《送李先生序》则是应关中诸生之请而作*金宁芬《康海研究》,崇文书局2004年版,第120页。。

沈文华,字崇实,湖广安陆人,弘治九年进士。沈氏于正德四年春由河南府知府升任陕西提学副使,正德五年“以忤权贵左迁参议,遂谢政归”[7]卷61。沈文华在陕督学时间较短,仅有一年左右。而这个时间恰巧也是康海由京师归葬其母于武功而后遭遇罢黜的时间。康海《答沈崇实》一文证明了两人交往的确存在。其文曰:“辱念隆笃,有国士之与,故敢率尔答谢,若他人则闭口矣。不能瞻送旌节,徒切倚望,伏惟为国自重,万万。”[8]卷10实际上,康海被罢黜之时也正是沈文华被降职贬谪之际。据此推测,两人当有同病相怜之意。从文中可知,提学沈文华对康海是极为推崇的,对于康海的遭遇也有声援,更有宽慰之辞,可惜沈氏也即将辞官而去。由此不难看出,提学沈文华与康海之间应属于志趣相投文人之间的交往。

三、李昆、朱应登与康海的交往

李昆,字承裕,山东高密人,弘治三年进士。据《山东通志》记载李昆于正德五年八月由汉中分巡道佥事改任提学。而据《明武宗实录》又知正德六年二月李昆升任“本司副使”,至于其具体职守则并未言明,但延平府知府朱应登与此同时升任陕西提学副使之事实则说明李昆已调离提学职任*《明武宗实录》卷七十二记载:“升延平府知府朱应登为陕西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时值正德六年二月。。虽然李昆在陕西提学任上的时间并不很长,但是因为他长期在陕为官,与康海的交往明显要更多一些。康海有《寄李承裕二首》《再寄李承裕》《再和东岗子席上二首》等诗作,还有应李昆之请为其所作《东岗记》等,由此可见李昆与康海的交情并非一般。康海对李昆的评价颇高,《送王克承序》一文中写道:“夫自明兴以来,承流宣化之臣,予于关中得二人焉,髙密李承裕与王先生耳。”[8]卷4此处王先生不可确考,但是李承裕则是李昆无疑。康海对李昆文武功业兼备的成就及其贵不易其贱的品质都极为推崇。而李昆则羡慕康海的悠闲生活:“美哉,子之居浒西也,洋洋乎不可得而系,休休焉其有余闲也。眂予,日走且驰。以哓哓于功名之间,不得恒守其庐,岂不大戾哉?”[8]卷5可以说两人是志趣相投的密友,故而在陕为官时的李昆也常是康海浒西别墅的座上宾。

朱应登,字升之,南直宝应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朱应登于正德六年三月经杨一清推荐由延平知府升任陕西提学副使。正德九年受人弹劾,言其“才力不及”而改任云南兵备副使。朱应登和李昆一样也是康海的密友,康海《于浒西别墅同承裕升之作》一诗曾写道:“义厚情自叶,道合契滋深。”[8]卷9明显是把李昆、朱应登视为情投意合的挚友。《有怀凌溪子》称朱应登“一代风流不数人,偶然相见即相亲”,甚至把作为诗人的朱应登与“曹刘”相提并论。“还望重来细讨论”,点明了与朱应登之间还有着诗友之间的切磋与探讨。另外,康海对作为提学的朱应登的评价也很高,其文曰:“曩凌溪子提学关内,勤勤恳恳,若将一变而至于道矣,加之以年,则学者诵习之力,岂或少让于浮梁君哉?”[8]卷11而朱应登也有《浒西山庄留别康修撰海》《奉赠对山康子之作》等诗作赠予康海,其中后一首有“避名只恐名将出,息马悬车徒自深”[11]429之句,其推崇康海之意同样溢于言表。朱应登作为弘治十才子之一,是当时著名的作家,是“南方诗坛的领军人物之一”[12]。故此康朱两人的交往不但是提学作家与本土文人的交往,其实也是一种南北诗坛的交流与对话。

四、何景明、唐龙与康海的交往

何景明,字仲默,河南信阳人,康海同年进士。何景明于正德十三年五月到陕督学,十六年七月以疾致仕。何景明与康海、李梦阳同为前七子领袖,何景明到陕督学之后与康海相互唱和更是壮大了前七子的声势。其实早在帝京任职期间何景明与康海等人就有交往唱和,乔世宁《何先生传》记载:“是时,北地李献吉,武功康德涵,户杜王敬夫,历下边庭实,皆好古文辞。”[13]667正史记载何景明与李梦阳交往更多,其实康海对何景明也有影响。王九思在《渼陂集自序》一文中就曾写道:“献吉改正予诗者,稿今尚在也。而文由德涵改正者尤多,然亦非独予也,惟仲默诸君子,亦二先生有以发之。”[5]885说明康海作为前七子领袖其实对何景明亦有一定的影响。故此何景明到关中督学的四年,其实也是七子派重新集结振兴的时期。何景明《寄康子》一诗更能表达相聚的欣喜及其重整七子声势的愿望:“十年朋辈飘零尽,海内兵戈战斗余。”[13]483康海也有类似之作,其《喜仲默至》则写道:“十年方邂逅,百岁几徜徉,词赋名须久,安危望已长。”[8]卷10其久违知己的喜悦不言而喻。经过康海与何景明的鼓噪,再一次壮大了七子派在关中的声势,关中也成了七子派影响最著、持续最久的区域,这一点可以从当时关中文坛作家的诗学取向上得到验证,即他们大多都是七子派的支持者,有着七子派的诗学倾向。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提学何景明当是康海的文坛盟友,并且以其提学官员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七子诗学在关中文坛的统治地位。

唐龙,字虞佐,浙江兰溪人。据《明实录》记载,唐龙在正德十六年七月由河南道监察御史升任陕西提学副使,嘉靖五年十一月升任山西按察使,在陕督学五年有余。又嘉靖十年九月出任三边总制直至嘉靖十四年七月,所以唐龙在陕为官的时间长达九年之久。唐龙在陕督学也颇有业绩,据《陕西通志》记载:“时士学趋诡异,乃新正学书院。选士群肄之,划其奇靡而约诸理,其所登进悉为名臣。”[14]卷51而康海与唐龙的交往也与后者的勤勉督学有关。在督学的过程中唐龙也有借机拜访康海的经历,如康海《喜虞佐过二首》一诗记载,“不睹唐夫子,劳劳又复春。……輶车何日到,目断浒西秋。”[15]186这正是唐龙督学关中时顺道拜访康海的真实写照。康海对唐龙的督学业绩也有直接的肯定和赞许。《赠渔石子序》又称:“关中名士,凡有与被渔石之教者,莫不渐德感化。钝者奋而利者惧,于是彬彬然,视往益懋。”[15]312康海作为关中名士代表且身为唐龙的朋友显然更能切身体会到唐龙给关中士风带来的积极影响。而唐龙对康海也是极为佩服的。其《寿太史对山六旬》写道:“鸿儒呈世瑞,豪气薄人寰。首对贤良策,分趋供奉班。宣麻传紫检,视草青纶,文采千官聋,声名百氏攀。”[15]480故此,唐龙视康海为关中鸿儒,对其文学才能也颇为服膺。唐氏《岐阳道中怀康对山》更有对康海悠闲生活的羡慕之意。另外,唐龙与康海的文学主张也几近相同。可以说,唐龙成了继何景明之后而与康海彼此呼应的文坛密友。不但如此,作为提学的唐龙还时常与康海品鉴关中士子才能。这一点在康海《明故霑化县儒学教谕赵公墓志铭》一文中得到侧面反映,其文有曰:“时春年十四,渔石唐公虞佐、石冈蔡公承之,为予道其才。”[8]卷5提学的主要职责就是识拔人才,而作为状元的关中名士,康海在评鉴当地才俊方面显然更有发言权,所以这也往往成为陕西提学与康海交往而时常谈论的话题,这当然也可以看作是陕西提学频与康海交流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刘天和、敖英、王邦瑞、孔天胤与康海的交往

刘天和,字养和,湖广麻城人。刘天和在嘉靖五年由山西提学改任陕西提学,在嘉靖六年十月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而离任。先是刘天和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巡按陕西,得罪宦官而下狱,故而在关中深得民心。因此刘天和到陕督学也受到士人推崇爱戴,康海作为关中士林领袖也乐于与其交往。故而在《寿刘母太夫人董氏七十诗序》中对其提拔张时济、许伯成等关中才俊的行为大加赞赏。

敖英,字子发,江西清江人。敖英在嘉靖六年末出任陕西提学佥事,嘉靖十年正月升任河南提学副使而离任。敖英作为一位用心校士的提学官员对关中状元康海也是特别关照。康海《答敖子发》记载:“执事在关中,以躬履之余诱掖多士……忽承佳贶,益重悚愧,使还先此布谢。”[8]卷10由文中可知,康海对敖英的督学实绩是颇为赞赏的,而提学敖英则主动向这位状元才子赠送礼物以示尊敬。提学官员对关中名士的特别优崇也由此可见一斑,这当然也是历任陕西提学总乐于与康海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邦瑞,字惟贤,河南宜阳人。王邦瑞在嘉靖十年正月出任陕西提学佥事一职,嘉靖十一年六月因“岁贡生员左经等十名”[16]卷1不合格而被降级改用。王邦瑞与康海的交往较少,在康海文集中仅有一次记载。《渔石类稿序》记载:“出以示陕西提学佥事凤泉王子惟贤,因刻之以传。谓予知唐子者,宜序诸其首。”[17]312王邦瑞为当时的陕西总制唐龙刻书邀请康海为之作序,至少在这件事上,说明两人因共筑文雅之事,有所来往。一方面该书作者是康海的好友,另一方面作为提学的王邦瑞为当地士人或在本地为官者刻书亦是其宣扬士教的职责所需。

孔天胤,字汝锡,山西汾州人。嘉靖十一年七月出任陕西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嘉靖十三年八月因降为祁州知州而离任,在任两年。孔天胤与康海的交往在康海《送文谷先生序》一文中有所交待。其文曰:“予以壬辰冬再诣长安,文谷子来访予,睹其人听其言有孚之君子也。”[8]卷13孔天胤主动拜访康海当然是倾慕其名声,亦有作为总一方之学的提学官对地方士林领袖的尊崇之意。而康海对这位榜眼提学的君子之器更是倍加赏识,两人的交往因其相互欣赏而开始。在孔天胤离任到康海去世的七年间,还有四位陕西提学王凤灵、汪文盛、龚守愚、龚辉曾先后到任,但他们与康海的交往却没有文献记载。一则可能是有的提学如前两任提学督学时间短暂,故而交往的机会少;另则是相关资料的缺乏,使后人还未完全了解到他们之间的交往历史。

六、结语

实际上,我们重点关注的还是陕西提学在职任上与康海的一些交往活动。从数量上来看,从杨一清算起,直到康海去世的嘉靖十九年共有18任陕西提学,与康海有过交往且有文可考的就有13人,大多数陕西提学都与康海有过直接的交往与交流,尤其是杨一清、李昆、朱应登、何景明、唐龙等人,可以说是康海交往群体中的重要人物。他们与康海的交往也不仅仅限于提学职任之内,因而他们的思想包括文学思想也会与康海产生交互的影响。而从陕西提学与康海交往的类型来看,有以师长身份培育其文学修养的杨一清等人,也有以同年友人、文坛盟友身份与其切磋文艺的朱应登、何景明等人,更有以地方宪学官员与其共筑文雅之事的李昆、王凤灵等人;亦有识鉴才俊而与其相互交流探讨的王云凤、唐龙等人;还有视康海为关中名士与鸿儒的敖英、王邦瑞、孔天胤等人。总之从这些提学与康海的交往来看,历任陕西提学无不以士教为己任,关中名士康海,更是他们热心交往的对象。他们试图通过与康海的交往,奖掖士子,宣扬文教。而从历任陕西提学的作家身份来看,他们与作为关中作家杰出代表的康海所进行的交往则是一种关外作家与关内作家之间的交流和切磋。这些拥有作家身份的提学官员很多即是当时的知名作家,他们与康海的交往与交流也代表了关中文学与其他地域文学的交流与互动。朱应登、何景明、唐龙等人,与康海之间都有不少诗友唱和之作。陕西提学参与到康海的文学交往活动之中,是康海与文人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康海的频频交往,陕西提学与地方文人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也得以呈现。他们参与地方文化、文学建构与建设的方式与内容也由此可见一斑。正是通过与陕西提学的交往与交流,康海的文学活动也更为丰富多样,其影响力也不仅仅局限于关中一隅。

[1] [清]万斯同.明史[M]//续修四库全书本:第33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 师海军.康海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明代中期的文学地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62-68.

[3] 焦文彬,张登第.康海评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9):91-95.

[4] 金宁芬.康海研究[M].北京:崇文书局,2004.

[5] 王九思.渼陂集[M].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

[6] 谢迁,李东阳.孝宗实录[M].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

[7] [明]李贤.明一统志[M/CD].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 [明]康海.康对山集[M/CD].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 盛林忠.杨一清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 唐景绅,谢玉杰.杨一清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1] [明]朱应登.凌溪先生集 [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51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12] 杨挺.明代诗人朱应登生平与创作考论[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8):22-24.

[13] 李淑毅.何大复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14] [明]刘于义.陕西通志[M/CD].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 [明]康海.康对山先生集[M]// 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5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6] 夏言.南宫奏稿[M/CD].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7] [明]唐龙.渔石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6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责任编辑 马 俊】

The Communion between Shaanxi Tixue and Kang Hai

ZHANG Xiu-lana, LI Bob

(a. School of Media Engineering, b. School of Music and Dance,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As the management of local school officials, Shaanxi Tixue such as Yang Yiqing, Shen Wenhua, Li Kun, Zhu Yingdeng, He Jingming and Tang Long who Lived during the periods of Hongzhi, Zhengde and Jiajing in Ming dynasty, and they were teachers or friends of Kang Hai who was the Champion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 celebrated writer in Guanzhong Regions. These communions also verify their activities in Shaanxi. From the literary point of view, these exchanges largely reflect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study of the Ming Dynasty in Shaanxi Guanzhong literary renaissance.

Shaanxi Tixue; Kang Hai; communion

2015-08-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明代提学官与地域文学研究(15XZW020);渭南师范学院人才基金项目:明代陕西提学与秦东作家关系研究(15SKRC05)

张秀兰(1980—),女,江西吉安人,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院讲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研究;李波(1980—),男,重庆人,渭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音乐文献学研究。

K248

A

1009-5128(2015)21-0016-05

猜你喜欢
弘治督学陕西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龙江剧《弘治私勘》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宪宗实录》成书时间考误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如何处理好督学与校长之间的关系
素秀至珍传世与出土的明弘治、正德瓷器
弘治帝先捧后杀除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