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美国农业部12月份供需报告解读
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12月份供需报告平淡无奇。美国大豆、豆粕和小麦供需数据未做任何调整。玉米需求略有调整,但基本在预期内。基于近期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公布的生物柴油强制添加政策,美国豆油工业需求量上调。整体看,报告未改变美国及全球玉米、小麦及豆类市场供需格局。后市,全球谷物和豆类市场将维持振荡偏空走势。
大豆:美豆数据未调,豆油需求上调
本月报告中性偏空。美国大豆和豆粕供需数据未调整。美豆年终库存仍在4.65亿蒲式耳的9年高位,年比增加1倍以上。南美产量和中国进口预测未调整。目前南美天气整体良好继续提振丰产预期,这将抑制美豆未来出口。
在11月末美国EPA发布生物柴油强制添加政策后,美国豆油供需数据调整令人关注。USDA将用于生物柴油生产的豆油需求量上调2亿磅,达到54亿磅,年比增加7.2%,但上调幅度低于市场预期。在未来需求看好的情况下,豆油工业需求或仍有上调空间。本月美国豆油进口下调5 000万磅,由此导致豆油年终库存下调1.5亿磅,降至21.45亿磅,但仍高于上年度的18.2亿磅,相比2年前仍增加近1倍。因此,目前来看,美国豆油库存还未降至令人担忧的水平。不过,如果未来工业用量和出口量继续增加,则供应格局将发生转变。本月未调整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但将阿根廷大豆出口量上调50万吨。中国大豆供需数据未调整。天气干旱导致印度大豆产量下调150万吨。全球大豆产量略下调90万吨,降至3.201亿吨。全球大豆库存略下调30万吨,降至8 260万吨,但产量和库存仍为纪录水平。此外,印尼和马来西亚棕油产量分别下调200万吨和50万吨,全球植物油库存下调230万吨,降至1 610万吨。植物油供应正逐渐由宽松向偏紧格局转变。未来重点关注南美天气、阿根廷减税后出口变化、中国采购需求以及厄尔尼诺天气对植物油产量的影响。
玉米:美国玉米库存继续上调
本月报告中性偏空。基于出口销售持续疲软,美国玉米出口量相应下调5 000万蒲式耳,年比下降6%。不过,在本年度出口销量持续保持低迷及预期未来6周巴西玉米出口将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美国玉米出口仍有下调风险。基于美国EPA近期公布的2016年乙醇强制添加政策,USDA将美国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需求量上调2 500万蒲式耳。预期在美国可再生能源政策持续利好的提振下,未来玉米工业需求用量仍有上调空间。本月预测美国2015-2016年度玉米年终库存量为17.85亿蒲式耳,高于上月和市场平均预期的17.6亿蒲式耳,略高于上年度的17.31亿蒲式耳,为2005-2006年度以来最高水平。美国玉米供应压力仍较大。未来重点关注工业用量和饲用需求的变化。全球玉米数据调整非常有限,巴西、阿根廷、中国和乌克兰供需数据未调整。全球2015-2016年度玉米年终库存仍维持2.119亿吨,高于上年度的2.082亿吨。报告显示,全球玉米供应宽松格局未变,继续关注需求变化及南美生长情况。
小麦:美麦数据未调,全球库存再创新高
本月报告中性偏空。美国小麦供需数据未调整,预测年终库存仍为9.11亿蒲式耳,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9.18亿蒲式耳,但仍为15年来最高水平。在出口竞争激烈及美麦价格相对仍高企的情况下,美麦未来出口前景仍黯淡。虽然出口已调降至40年来最低水平,但未来或仍有下调空间。
全球方面,加拿大小麦产量预测上调160万吨,阿根廷小麦出口上调100万吨,欧盟出口下调100万吨。乌克兰和俄罗斯供需数据未调整。全球年终库存进一步上调260万吨,达到2.299亿吨的创纪录新高,年比增幅7%,全球供应仍保持宽裕。继续关注美国冬小麦生长及主要出口国需求变化,同时关注阿根廷关税调整后对出口的影响。
历来12月和1月是年内需求旺季,也是年内屠宰量偏大的时期。根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4 000家规模厂屠宰量自9月份开始节节攀升,10月份屠宰量已升至1 817万头。进入11月,因需求缓慢回升,而生猪供应因基数偏低,难以跟上,导致猪价企稳回升,而白条肉价格也跟随逐步企稳回升。截止到12月上旬,全国白条肉批发价格为22.15元/千克,涨幅有所扩大,反映了需求缓慢好转的事实。
而从各地市场反映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屠宰厂屠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东北及华北在11月份均有部分储备冻肉出库,9月份及10月份各地也均有小部分冻肉出库,只有双节前10.2万吨出库量相对较大。通常情况下,冻肉是淡季储存,旺季出售,这是一般的规模。而自3月份金锣事件开启猪价上涨之路以来,猪肉价格一路上涨,到6月末就进入价格高位,7-8月份猪价飞涨,8-11月份高位调整,11月下旬进入新一轮上涨。猪肉价格高位及价格上涨时期,冻肉储备增加数量及概率均不大。而只有在3月中旬之前,猪价处于历史低位,企业增加冻肉储备的概率较大。因此,整体来看,今年企业冻肉储备普遍不大。
随着冷库增多及冷链发展,冻肉消费增加是趋势。而今年企业冻肉储备不大,则使鲜销和屠宰量的数量增加。而从农业部和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屠宰量和猪肉产量第四季度环比增幅扩大,同比降幅缩小,部分反映了国内第四季度猪肉产量及屠宰量偏大的事实,预计12月份规模厂屠宰量有望突破2 000万头,预计第四季度屠宰量为6 900万头,第一季度为7 200万头。在生猪供应量一定的情况下,屠宰量大小和猪价有直接的关系。而今年冻肉储备量普遍不大,导致需求旺季的屠宰量偏大(而去年是冻肉储备量偏大的年份),对国内猪价利好。今年需求旺季供应量增幅有限,导致需求旺季猪价进入新一轮涨势。
受美国生物柴油政策调整影响,美豆大幅反弹,大连豆粕期货在11月下旬低探后迅速回升,走出深“V”反转行情。但在高位横盘近一周后,在原油暴跌拖累下,再度下跌。展望后市,豆粕供应压力不减,需求持续低迷,豆粕期货可继续逢高做空。
由于上季南美大豆丰收,至今南美大豆出口量依旧偏大。特别是阿根廷,在新政府班子上台后,承诺降低大豆出口关税,以刺激大豆出口。而目前阿根廷尚有相当于年总产量近一半的庞大库存。在南美大豆出口的挤压下,美豆出口步伐远远落后于往年水平,截至上周,美豆出口量比上年同期低16%。美豆完成出口目标的难度增大。
目前仍处于南美大豆集中播种期,由于晴雨适当,南美大豆播种进度加快。据巴西农业咨询机构称,巴西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完成87%,其中,主产区第一大州马托格罗索州大豆播种工作完成97%,第二大州帕拉纳州播种工作完成95%。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发布的周度报告显示,截至12月初,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相当于全国计划播种面积的54.4%。由于当前处于厄尔尼诺气候模式,南美地区有望出现丰沛的降雨。因此,未来几个月,市场将很大可能掀起对南美天气的炒作。在南美大豆播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目前农作物研究机构纷纷预测南美大豆将继续丰产。
由于豆油和豆粕同为大豆压榨的下游产品,二者价格有明显的跷跷板效应。9月中旬以来,随着国内外豆油消费进入传统旺季,豆油、豆粕比价不断走高。豆油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豆粕价格。一是美国出台的生物柴油政策利多豆油。美国环保署拟在2016年继续提高生物柴油使用量。另外,政府将原本给生物柴油掺兑商的补贴改变为对生物柴油生产商进行补贴,这将刺激生产商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在原油大幅走低的情况下,生物柴油生产依旧有利润,从而扩大豆油使用量。二是国际油脂供需面好于粕类。就油料来看,国际市场供需依旧宽松,但含油较高的油料品种,比如油菜籽、亚麻籽等产量下降,而含油较低的大豆产量剧增,这使得油脂过剩程度远低于粕类。三是国内豆油进入传统需求旺季。由于节日多、气温低,每年四季度都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在此阶段,油厂开工率高,豆油库存下降,油脂价格易于走强,而豆粕库存增大,价格趋弱。
由于油脂走货较好,港口油厂大豆加工有一定利润,近期港口油厂开工率保持在近60%的偏高水平。但豆粕销售偏差,部分油厂出现豆粕胀库而停产。短期内豆粕需求仍难以转旺。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带动养猪业扩大存栏量。但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滑,生猪存栏量恢复极为缓慢。而且四季度是猪肉需求高峰期,生猪将会集中出栏,小猪存栏占比增加,对饲料的需求并不会因总存栏量的增加而同步上升。其他养殖方面,蛋鸡存栏量环比下降,水产养殖进入传统淡季,均不利于豆粕的需求。除此之外,冬春季为禽流感高发期,一旦出现大规模疫情,将对豆粕价格带来致命威胁。
近日赖氨酸市场小幅上涨,98%含量报价多在7.8~8.1元/千克,70%含量报价多在4.9~5.1元/千克,成交议价,现货市场供应紧张。厂家报价98%含量赖氨酸集中在7.6~7.7元/千克,70%含量赖氨酸集中在4.6~4.8元/千克。华北天气好转令玉米价格承压,赖氨酸厂家货紧挺价,下游库存低位,其中南方地区现货市场货紧情况更为明显,报价偏高,现货市场供应紧张,短期支撑赖氨酸市场偏强运行。
欧洲市场稳定,欧洲绝大部分西方货源远期报价最低范围在10.05~10.61元/千克,但是目前鲜有成交,一些终端用户表示贸易商报价范围在9.73~9.97元/千克,一些西方生产商暗示明年一季度新合同的目标价格范围在10.61~10.77元/千克。整体而言,欧洲市场已备货至明年一季度中后期。
鸡蛋市场:近期,鸡蛋期价反弹遇阻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前期雨雪天气好转,地区间鸡蛋运输及供应回归正常;二是前期流感事件未出现规模扩散,市场对其敏感性和关注度略有降低;三是10月存栏数据继续向好;四是豆粕等饲料原料成本下降。
现货方面,11月下旬以来,蛋价震荡偏强,短期蛋价以稳为主。从供应方面来看,受今年夏季补栏较差影响,目前在产蛋鸡存栏量出现断栏期,市场上小蛋占比非常少,但由于受秋季补栏积极性高影响,同时受蛋鸡饲料养殖成本较低影响,目前蛋鸡养殖利润较高,养殖户淘汰意愿不强,后市在产蛋鸡存栏量还将继续增加。从短期来看,部分地区雨雪、雾霾天气影响鸡蛋运输,进而影响短期鸡蛋供应,目前大部分地区收货正常偏容易。
从需求方面来看,受元旦、春节节日提振影响,鸡蛋需求相比前期有所好转,但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提振效果恐将有限。目前大部分地区走货较慢。
肉鸡市场:随着晴冷天气到来,晒鸡、酱鸡制作需求启动,中旬有望实现反弹走势;下旬临近“冬至”、“元旦”等节日,对肉鸡销量会产生有效带动;天气转冷,肉鸡长速会有所减慢,总体供应量相对来说会略有减少;12月份民间的喜庆日子比较多,婚宴和喜庆节日里的户外肉类消费都会对肉鸡的量价带来积极影响。在多方面利好因素影响下,12月份肉鸡行情或将低开高走之势,综合均价预计略好于11月份。
东北产区:贸易商观望态度加重。近期东北地区玉米行情震荡运行,价格涨跌幅度较大,致农户心理两极分化,其中一部分农户仍旧存在惜售心理,持粮观望;另一部分则因年底急需用钱,要尽快出售手中余粮。贸易商收购积极性减弱,基层农户反映近期收购贸易商明显少于前期,购销表现不积极。本月是玉米上量高峰期,现货市场仍有下行风险,预计玉米行情将维持弱势震荡。
华北产区:供应量逐渐增加。近期华北玉米价格普遍下降,农户有惜售情绪,市场干粮数量仍旧偏低,优质玉米价格较为坚挺。随着华北天气开始好转,干粮数量将陆续恢复,企业收购意愿较为积极,玉米价格或保持平稳偏弱行情。本周华北仍现雾霾天气,对玉米保存及运输产生不利因素,从今天起雾霾天气逐渐消散,后期关注华北地区天气变化。
南方销区:下游需求恢复缓慢。近期销区玉米价格窄幅震荡,产区玉米运往销区到站价格有所下调,下游企业购销不畅,对玉米需求量偏低,企业备库意愿不强,加之产区供应量陆续增加,价格波动频繁,预计短期内销区玉米价格将以弱势运行为主,上涨动力不足。
南北港口:广东港价格或将走弱。目前锦州港玉米价格较为稳定,近日主流价格为2 040~2 045元/吨,粮源多以辽宁和内蒙古为主,港口贸易商收购不积极。近期受产区价格下跌影响,广东港成交价格走弱,各主体均对后期市场不看好,加之港口库存陆续回升,短期内广东港价格或仍有下调空间。
饲料养殖:南方腊肉制作进入旺季。全国生猪价格整体延续震荡调整的态势,总体表现较为稳定。南方地区需求略有恢复,腊肉制作即将进旺季,养殖户压栏心理较强,支撑价上涨,上涨速度快于北方地区。方地区随着天气逐渐好转,屠宰厂压价严重,猪价小幅下调,但因冬季需求有所好转,预计后期北方猪价仍有上行空间。
深加工:国产与进口DDGS价差缩小。近期国产DDGS与进口DDGS价差逐渐缩小,国产DDGS整体表现稳定,受库存下降影响,个别地区价格回调。酒精方面,因原料价格波动频繁,个别地区价格有所上涨,整体表现稳定,需求仍未恢复,预计短期内仍以弱势运行为主。
东北玉米价格涨跌幅较大,局部地区玉米价格已经高于临储玉米价格,但随着供应量不断增加,预计东北粮价将保持弱势震荡。华北粮价不断走低,拉开与东北玉米间价差,外流优势增加,但短期内干粮上量较为艰难,且多数企业对干粮需求较大,预计后期干粮与潮粮价格或呈两极分化的态势。仍需关注华北玉米涨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