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2015-03-20 15:32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译者译文跨文化

唐 琳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唐 琳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频繁,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要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交织对人际交流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人群互动就是跨文化交际,这一过程的实施需要由翻译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需要彰显译者的主体性,将译者的主体地位置于跨文化语境下,才能全面了解跨文化与译者主体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跨文化;译者;主体性

一、跨文化概念的界定

跨文化现象是指不同文化背景和内涵的互通交流。文化是一种主观现象,更是一种精神的提升,《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追踪,可以发现,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所以文化现象也是伴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不同文化也产生了不同的语言,而不同的语言交流也就形成了跨文化交际,这一过程伴随着跨文化深度和广度的变化而不断地融合渗透,使不同民族形成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的差异。然而,这种互相学习和了解就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手段,翻译自然成了重要的交流工具。通过翻译才能了解和学习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能使这些差异在转译和传递中逐渐消失,使其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1]。

当然,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跨文化也涉及更多细节性的问题,能不能在跨文化语境下使原文化通顺地再现,能不能在互译的过程中使译出和译入语言都能够被深刻理解和领悟,还需要把握翻译与跨文化之间的关系,即翻译活动和翻译结果要受到跨文化语境的制约或支配,而翻译活动自身又包含着跨文化语境的内容,二者之间具有绝对的相通性,因此,单纯地把“跨文化”的含义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交际过程未免有些偏颇,跨文化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理解“跨文化”的含义时,要把跨文化与翻译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说跨文化是译者主体性的再现和发挥。那么,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会受到跨文化语境的制约,而不能随心所欲,否则使译入和译出不匹配,不仅达不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还会影响相互之间的理解,甚至造成误解。

既然跨文化与译者主体性发挥相关联,那么如何进一步理解跨文化,就需要考虑到跨文化的目的,其目的是要通过“跨”来凸显文化的本质,如果没有文化现象的“跨出去”,也就是所谓的“文化交流”,那么自然没有文化的交际现象,这一点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译出的材料和文本基本都被“忠实”地保留了,也就是所谓的直译、硬译,使译入的文字和语言显得比较生硬刻板、没有生气,读起来也没有新意和兴致,根本无法再现原材料的艺术性,也没有体现出原文的文化精髓,跨文化交际效果也没有全面地展现出来,译入材料也因很难表现文化的本质而显得毫无生命力。

通过以上分析,对跨文化概念的界定应与翻译过程即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联系在一起,可以这样来理解,跨文化就是通过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再现,使一国的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文化现象得以转译并传入另一国的文化视野,实现文化的交融并促进双方之间的合理交流[2]。

二、译者主体性的阐释和定位

译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主体性的发挥对跨文化现象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跨文化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最终实现,这就要充分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译者主体性。

查明建和田雨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3]可以说,译者要顺利完成翻译,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是译者主体性最突出的特征;但是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其实践性不但要受到客体,即原文的影响和制约,还要受到客观环境的约束,说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在一定限制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其主体性也渗透着受动性因素,即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语言与文化的特点及转换规律,译者所处的具体语境和翻译观念的束缚等,当然也包含着为我性的因素,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翻译的目的[3]。

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看,所有的翻译实践都是在某种文化的影响下确立翻译的目的,让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按照自己所意识到的译入语文化逐渐转换到翻译的选择和策略,可见,译者的翻译活动要通过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等凸显其主体地位。国内翻译界并没有准确定位译者主体性,其内涵和外延仍然很大。为深入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保证跨文化交际目的的实现,译者的主体性就可以定位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跨文化语境和翻译对象的前提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以实现预期翻译目的。

译者的主体性要与跨文化交际联系起来分析,才能更凸显译者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当然,译者主体性又是与跨文化语境相互独立的。可以说,译者发挥主体性既要在一定的跨文化语境下,又不完全再现跨文化的语境与内容,这主要是因为,译者处于不同的文化氛围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跨文化的环境和氛围也会不断变化,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有所处的时代文化语境、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念与其掌握的文化信息、持有的认同态度相符,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实现译者思维与文化语境的呼应,译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翻译的成果才能得到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认可,译者主体性也才能充分得以彰显。

可见,对译者主体性不能仅仅定位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对应翻译,也不能定位为打破常规,实现灵活自如翻译的过程,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和时代特征等多种因素,才能深刻理解译者主体性的科学释义[4]。

三、译者主体性发挥过程中的文化因素

既然译者主体性与跨文化语境、文化信息的掌握、文学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有较大的联系,那么,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必然要考虑具体的文化因素。尽管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不完全由文化影响,文化也不一定是译者主体性的全部表现形式,但文化因素却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经潜移默化地规定和制约着译者主体性其他方面的表现,因此,了解译者的主体性,还要从跨文化中的“文化”视角做进一步分析[5]。

1.文化因素影响译者对原文的选择

在对文字材料翻译的过程中,对原文的选择也反映出译者对特定时期文化需求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即有需求才会选择翻译原文,原文的文化精髓吸引译者的注意力并为译者所获取,译者必然会积极主动发挥其能动性,采取措施对原文进行翻译。我国晚清时期的翻译大师严复,针对晚清我国社会的现实情况,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没落愚昧,也发现中国文化缺少科学民主的精神,深刻感觉到孔孟之道的文化品质无法使中国摆脱危机,于是潜心挖掘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使他发奋图强,翻译了大量西方的著作,以求改变中国的没落情况,并通过对西方文献的翻译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这种文化的渴求促使译者选择对原文进行翻译,这正是文化因素影响的表现。

2.文化因素制约译者的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即译者在翻译的具体环节中采取的翻译手段和方式,当译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相对封闭而稳定,译者多采用“归化”策略来翻译其他文字材料,从而使翻译的作品更好地被译入语文化领悟和接受。而当译入语文化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或环境极为不稳定时,译者由于受到相对强势文化作品的渗透和影响,更倾向于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从而顺应趋势使译文符合大多数人的品位。我国五四时期落后的社会现实使我国传统文化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造就了翻译中的异化策略,也由此出现了“费厄泼赖”之类的外来词,尽管后来鲁迅刻意强调要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句型结构,但却被讥为“硬译”而不得不随着时代潮流而改变,这种策略的选择就是对外来文化认同和对本土文化批判中出现的。

3.译者译文的风格凸显了文化因素的客观影响

译者译文的风格并非是固定的,往往是译者主观性的外在表现,译文的风格是在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由译者呈现出来的成果形式,这种译文的最终表现形式也代表了译者所处社会的文化主流,或者是对主流社会占绝大多数文化品位的诠释。晚清严复的译文采用文言文翻译,就是由于当时文化氛围中文言文占绝对的主流地位,译文就会由文言文形式来表现。严复也认为上层社会的力量才能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他坚持用文言文翻译来迎合上层文人和士大夫阶层,以便使译文被他们所接受,从而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他的译文符合主流文化的要求,也是文化背景的全面反映。

4.译者解读原文也是译入文化因素的再现

可以说,译者对文本材料的解读也是译者思维再现译入文化因素的过程,在译入语中由译者通过本国文化因素表现外来文化。阐释学认为:理解是一种特定“视域的融合”,其中文化因素构成的环境又是构成译者“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对原文字材料解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本国文化作为翻译的参考,受本国文化因素的熏陶和感染再去翻译和理解外国的文字材料,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译者所翻译出的作品就可以理解为对原文字材料的文化阐释,这也是译者文化角色和身份的客观反映,充分说明了文化因素在译者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5.译者翻译内容的调整要在文化框架内实施

译者在对原文字材料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原文字材料内容与译入语文化的冲突,这种情况下,译者往往会以一种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的主体性,扭曲原文字材料的内容而适应译入语文化。美国翻译家伊文·金曾经翻译过老舍的《骆驼祥子》,在美国风靡一时,但翻译后却把原作悲剧性结尾改变为美国式的团圆式结尾,这符合美国人的文化品位;丹麦的《安徒生童话》,英文版和法文版的翻译结果也大相径庭,很多内容都存在着对原作的篡改和扭曲,译者这样翻译也是为了使译作更符合译入语文化,以便使翻译来的作品更符合本国的文化特征。

四、跨文化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通过以上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必然受到一定文化的制约,在翻译过程中,跨文化的影响对译者的翻译具有直接意义,因此,翻译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目的在于通过翻译突破语言障碍,促进人类的文化交流。译者在翻译中不断努力,尽量将先进的文化译入到本国文化中。在信息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带动下,翻译对文化交融和扩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使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不断冲击,不同民族感受到先进文化的精髓,也间接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以便更好地与世界接轨。译者在其中不断地通过自身主体性的表现和发挥实现文化的交融,而跨文化的氛围又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赖以存在的土壤。跨文化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6]:

1.对译文材料的取舍

译者对原文翻译的结果和译者本身的知识结构、性格气质、生活阅历、学识水平等有直接关系,也和译者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审美态度和文化心理结构有关,翻译的作品必然反映出时代的特点,并由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译者翻译的作品必须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在翻译中不断寻求自我、选择适当的文本题材,才能取得成功,可见,译者翻译的文本与自己熟悉的文化内容、体验深刻的生活内容相关,翻译效果就好,翻译成功的概率越大。正如1957年傅雷在《翻译经验点滴》中说过的一句话:“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与我格格不入,那就不必勉强;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说明了对译文的取舍正是在跨文化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重要表现。

2.对翻译策略的选择

翻译就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就是对文化认识的差异和差异文化边缘化的纠正,而翻译在联系不同文化阅读体验的过程中,也是在尊重两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相互交流,在此过程中,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主要有改写、重构、增减、直译、意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等,这些策略的重点不同、使用不同、技巧不同,都是从不同的层面表现翻译的结果,经过译者巧妙地运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减少外来文化理解的阻碍,使其成为受译入语文化系统欢迎的文化表现形式,而不至于造成理解的扭曲和接受的反感。消除文化陌生和不必要的异国文化排斥,符合文化交流中的规范,所以,译者在跨文化视角下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也是主体性发挥的表现。

3.对翻译行为的审视

翻译行为就是译者将翻译的理念、认识等加以实践和具体化的过程。译者本身在翻译中的行为受其思想意识支配和操纵,在此影响下,译者必然会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理解融入自己的翻译理念和准则中,进而进入自己的翻译行为。对译者来说,当他进行自己的翻译行为时,首先要理解翻译中所传递的文化现象,其次要选择翻译手法、技巧,比如,误译、漏译、编译等。但对词语的翻译,译者往往会做出如下的行为,或者把原文词语在译入语中给予语气的加强,使其读起来更有挑衅性,或者采取淡化或遮蔽的手段,使内容读起来更平和,也可能采取中性化、古词语化、概括或者省略等行为,把译者认为可能影响翻译或表达效果的词语更改,从而在选词炼句上具有译者的主观性,译者对自己翻译行为的审视势必受跨文化的影响。

译者作为翻译环节的活跃因素,其主体性的表现和发挥必然受其所在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影响成分,长期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从跨文化视角理解译者主体性,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翻译的具体过程,译者在翻译中根据服务对象文化背景处理译文,也使译文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和理解,更有利于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1] 王宁.翻译与跨文化阐释[J].中国翻译,2014,(2):5-12.

[2] 孙艺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J].中国翻译,2012,(1):16-23.

[3]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4] 刘玉娟.译者主体性研究[J].群文天地,2012,(6):57.

[5] 韩德英.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及翻译策略的选择[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8-80.

[6] 胡庚申.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J].中国翻译,2014,(1):29-35.

【责任编辑 贺 晴】

A Study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Culture

TANG Li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 has a more and more frequent connection with the world. While China is coming into the world, its culture can be fully learned by the world. Different cultures interweave together, they propose a new challenge for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interaction among peopl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can be calle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cess, not only does translation need to play its own important role, but also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 needs highlighting. Putting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under the cross-cultural context can make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understood fully.

cross culture; translator; subjectivity

H315.9

A

1009-5128(2015)20-0057-04

2015-03-15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史记》英译过程中默认值的显化研究(15SKYB10)

唐琳(1981—),女,甘肃金昌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译者译文跨文化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I Like Thinking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