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振国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7)
国家提出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就是要落实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深刻理解所教学科,训练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追求丰富的教学层次,激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学习热情,实现深度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生本课堂,就是运用生命的本能,为学生乐学而创造的课堂,应该且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自我创造性和积极主动性,重视遵循学生个体的发展规律,高效率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根本上讲,教育的目的是绽放活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课堂理应是生命的滋养地。课堂上,学生因为成功而获得激励和鼓舞,进而激发其蓬勃向上生命力。所以,教师理应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发展、腾飞的平台,创造一个蓬勃发展的机会。[1]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内在活力,让每一堂课都可以让学生绽放激情和活力。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一个好公民,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考虑如何设计生本课堂,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绽放激情与活力。
儿童出生时,犹如新的电脑自带原始程序一样,具有语言、思维、学习、创造的本能。依靠这种本能,就可以把教师教知识转变为学生学知识,进而让原始教学模式转变成生本课堂。生本课堂强调学生本身积极努力完成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作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激励者,要充分遵循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合理地将教师教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前师本课堂是为教师方便教学而设计,主张教师作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现今,生本课堂是为学生设计,并让学生在乐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容易掌握知识技能而创造时,学生才算真正被称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才能在乐的环境中积极学习。首先,作为学生容易掌握知识而创造的课堂主要是从学生已掌握的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和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并且它居于首要地位。其次,生本课堂是技术与教育高度结合的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今,网上公开课等新的教学形态已从高等教育向初等教育蔓延,教育与技术由最初的单一融合正逐步走向高度融合,充分体现出个性化、合作化、创造性的学习。
学习活动规律包含个人和集体学习活动规律。新课改之前,对个体学习活动规律的利用相对于集体活动规律来说较多,而对于对集体学习活动规律利用则很少。学习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因而具有社会性和集体性,因此互动性、集体性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没有社会交往,一个人就不能有效学习,更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与学习者的互动,发现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课堂,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服务学生,让学生的发展更合理、规范。
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课桌的摆放始终千篇一律,横平竖直。这种摆放方式造就了中国独特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生本课堂的提出,首先需要改变的便是这种环境模式,改变以往的课桌摆放模式。课桌如何摆放,需要根据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学生而设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实施生本课堂之地,是一个体现合作氛围之地。[2]在合作的氛围里,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讲课热情和教学的最终质量会得到提高。教学合作的环境不是决定因素,而是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作为教的主体,主导课堂的发展方向。教师,从广义上说,是相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凡是对受教育者能产生影响的人都是教师。只是,我们有时候称呼不同,如师父、家师、先生等。狭义上说,教师就是专一负责在学校教学的人。本文所说的教师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
教师作为教的主体,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模式。每一位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途径上各不相同,教学质量也就有所差别,形成了所谓的中级、高级、特级教师。虽然这种等级标准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但也存在不合理之处,部分教师为了等级标准而“别开心裁”,只做表面文章。
学生作为学的主体,是社会学习者中的主力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动性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但学生尚未发展成熟,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明显存在。如自制力差、思维简单。作为生本课堂的学习主体,如若没有很好地把控课堂的进程,生本课堂的预期效果就没有达到,实施生本课堂就只是表面文章。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外在体现,认知过程是情感产生的必要过程,且对认知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满意程度是情感的重要体现。情感和其他心理过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保证了我们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并对学习力、记忆力、决策力等有重要影响。
教师作为生本课堂中的主导者,指引着课堂的发展方向。教师所具备的专业心理素质和情感很重要。生本课堂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师生关系是一个复杂且不断丰富变化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基本保障。在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密切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一方压抑一方。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与学生交往。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有自己独属的性格。在交往和沟通过程中,教师应保持平等态度。且在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感情投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充分信任学生。这里所说的信任,是指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他们可以在学习中取得成功。信任学生是教学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着力做到让学生在教学合作中可以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就会得到提高。
3.提高自我修养,健全自己人格,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师德、师知、师能、师心和师体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师德是重中之重。教师的师德作为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拥有良好的师德是教学合作的必要前提。同时,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完善自身人格,终生学习。[3]
生本课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4]这是根据学生的成长发规律而创造的课堂。学生成长规律中的不平衡性要求课堂中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生本课堂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意识,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意识,重视孩子质疑问题意识,强调孩子归纳知识意识。教师更应根据学生发展规律,运用学生成长规律,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教的主体,主导着课堂发展方向,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充分利用课堂老师所赋予的时间和权力,有效的学习,成功的完成生本课堂所赋予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
情感因素作为生本课堂中的一个变化因素,它对课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课堂教学合作中,教师应采取人文主义教学形式,投入真实感情,减轻学生的焦虑感,激活其学习动机,尊重学生自尊心。积极鼓励和培养学生采用社会情感方法,通过合作讨论或分组辩论等教学形式激活学习动力,调动个人和班级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通过分组学习法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交流思想,取长补短。倡导学生敢于创新学习方法,提高自信和自尊心,营造积极的课堂情感气氛。[5,6]
学习从外向内进行是压力,从里向外进行是动力。在生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生本课堂的优势,正确把握师生关系,认识生本课堂的特点,运用生本课堂的技巧,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做到“眼中有学生”“心里装学生”。老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开心。运用生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完成学生综合培养和教育的期望。
[1]苏保中. 生本课堂的内涵特征及其实践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2):51-53.
[2]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M]. 傅任敢,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
[3]南纪稳. 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地位的三维思考[J].教育研究,2001,(4):35-37,65.
[4]邹文婷. 浅析生本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2013,(14):106.
[5]张伟.论生本课堂的情绪管理[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2):60-64.
[6]徐静.情感因素在认知学习中的作用及情感能力培养[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