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视域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2015-03-20 11:16王文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建设路径校园文化

王文勇

(南昌师范学院 中文系,江西 南昌 330032)

“两种文化”视域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王文勇

(南昌师范学院 中文系,江西 南昌 330032)

摘要:如何有效地弥合高校校园“两种文化”的分裂,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两种文化”的视野,也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着力点:缓解文化主体的四组冲突关系,是从高校校园的“两种文化”走向和谐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融合文理分科的文化教育内涵,是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和谐生态的核心;平衡文化传播媒介的生态体系,是维护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场域的立足点。

关键词:两种文化;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王文勇(1979-),男,江西进贤人,文学博士,南昌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化及校园文化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6390(2015)02-0126-04

“由科学家与文学知识分子两个群体所构成的‘两种文化’,己经在人类的文化结构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分裂,影响到了人类及人类社会的进程与自我完善。”[1]确实,“两种文化”的分裂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视域之一。高校校园“两种文化”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文理分科的教育体系,是其“两种文化”分裂的核心因子。而高校师生的文化主体冲突,是其“两种文化”的现实形态。同时,实体化和虚拟化的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生态,是“两种文化”愈演愈烈的文化语境。

如何有效地弥合高校校园“两种文化”的分裂,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具体来说,高校校园文理分科的教育体系、文化主体的现实冲突及传播生态的失衡等,是高校校园“两种文化”的具体存在形态。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从上述三方面入手,有效地弥补文理分科的课程教育体系,加强文化主体的有效沟通,平衡校园文化传播的媒介生态等。

一、改革文理分科的课程教育体系

如何修正文理分科的课程教育体系,并弥补由此导致的教育弊端,是摆在高校文化教育方面的现实难题。因为文理分科的课程教育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高中文理分科由来已久,它与高校招生分科考试密切相关。自清末引入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后,我国开始接受西方知识分类系统,将其纳入系统化、学科化的教学之中,逐渐形成高校分科招生考试及中学文理分科制度。”[2]高中的文理分科,在其后的大学教育中,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学的专业化教育,在文理“界河”的两边,继续切割分块。在高校文化教育体系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得到更深层次的巩固与强化。事实上,“当美国高等教育进入大学时代之后,文理学院仍然保有精英特色,但其主导性地位逐渐转变为基础性地位”。[3]显然,当下贸然彻底地放弃文理分科的教育体系,不是现实可行的建设性措施。但是,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减少文理分科导致的不利影响,延缓“两种文化”分裂的速度,从而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赢得较为充裕的时间和空间。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有效地糅合文理分科的两个系统——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专业的细化固然不能完全改变,但高校教育还是可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尽量糅合文理分科的两个系统,一定程度上消除由此导致的不利文化传承的影响。高校的学分制是糅合文理分科的两个系统的重要突破口。在课程设置方面,理科教育可以尝试减少专业必修学分的比例,从而为文科教育腾出更多的选择空间。反之亦然。有学者认为,“大学课程设置门数每个专业应控制在55门课程左右,总学分控制在150~160之间,每个学分控制在15学时左右,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的比例应提高到30%以上。”[4]面对课程设置文理分科的弊端,高校的选修课程、实践课程还应该充分考虑其是否有利于“两种文化”的和谐共存。文科学生宜多选修或必修一些理科课程;理科学生应该多选修或必修一些文科课程。这将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教育评价方面,应该综合使用文理分离的两套方案——等级评估与百分制度。在科学文化教育方面,应该有意识地兼容人文文化的评价机制。等级评价与百分制的评价方式,不应该成为高校校园“两种文化”的各自专利,两者均应服务于高校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教育评价机制的多样性。“以往的教育评价范式主要建立在教育价值唯一或确定的基础上,现代教育价值趋于多元,教育评价范式面临全面转换的现实需要。”[5]人文文化的教育评价,就很难建立在确定性的教育价值之上,具有显著的教育多元性特征。所以,高校教育评价机制,应该走向多元化,更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第三,在教育传播方面,应该相互借鉴文理双线的两条路径——协作与导学。高校文化的教育传播,应该兼顾专业化教育的多样性特征。文化的逻辑体系,通过传统的导学式教育传播方式,确实达到了知识传承的目的。但是,文化传承的目的是文化的创新,这就需要协作式教育传播方式的积极介入。“当前迫切需要推进体制创新,加快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此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6]人文文化不能完全付诸理性方面的理解,还必须在身体力行中领悟。故而其教育传播方式,不能简单地付诸单线的导学,而应该重在教与学的双线协作。科学文化亦是如此:协作式的教育模式有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加强文化主体的有效沟通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文化主体的不断完善。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亦在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文化主体。然而,“两种文化”的分裂,却导致了高校校园文化主体分化成四个不同的群体,形成了四组显著的冲突关系:文科教师与理科教师、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文科教师与理科学生、理科教师与文科学生等。如何缓解这四组文化主体冲突,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直面的现实难题。毫无疑问,必须加强这四组文化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方能促进高校文化主体的和谐共存。“有效沟通可以成为平衡和调节心理的有力杠杆,促进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推动和谐校园环境和交往空间的构建,增强高校管理的执行力。”[7]

首先,在文科教师与理科教师之间,专业壁垒不应该成为两者沟通不畅的阻碍。“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及各因子水平在性别、职称、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和专业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8]显然,文理科教师具有不同工作方式、生活际遇和思维习惯等。但是,这些差异性均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得到彼此的理解与尊重。文理科教师有效沟通的主要障碍是各自隶属不同的话语体系。理科教师的话语体系侧重理性逻辑的建构;文科教师的话语环境较多的是感性直观的印象。两者可以求同存异,在相互感兴趣的事件和生活等领域,找到彼此话语之间相似或重叠之处,从而实现卓有成效的心理沟通。

其次,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的文化冲突关系,更多的是源于不同知识体系的价值取向。故而要加强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就应该有效地缓解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紧张关系。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均应该走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尝试接触众多未知或不熟悉的专业领域,从而取得一定的话语权。“在大学文科教育中开设《自然科学史》课程或系列讲座对于文科学生认识科学本质、培养怀疑与批判精神、提高创新素质与开拓思维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9]同样,高校理科学生亦应加强人文方面的素养,培育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情怀。如此,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完全可以跨越横亘在彼此之间的“两种文化”鸿沟,实现有效沟通。

第三,“两种文化”的分裂集中体现在某类专业的教师群体与另类专业定位的学生群体之间。一方面,文科教师与理科学生之间的专业鸿沟,导致两者之间的文化传承出现了不可回避的难题;另一方面,理科教师与文科学生,在理科课程的教育方面,亦出现了“两种文化”的视域局限。解决文理科师生之间的“两种文化”分裂的问题,还是要着力于相关课程的定位改革。高校课程过于偏重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文理通才的塑造。高校文科师生应该超越专业方面的既定领域,兼容彼此之间的知识体系,方可具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宏大视野。“专业是高校的课程体系,可以是精深的,也可以是广博的。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具体做法上,专业分化能够培养各种类型的文理通才、文科通才和理科通才,由此,它兼容和超越了文理分科仅仅培养一类文理通才,或者一类文科通才和一类理科通才的体制。”[10]高校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与学的信息传递的关系,而且是两个平等主体的交往关系。后者决定了高校文理师生之间存在超越彼此的可能性。而彼此的文化兼容则是高校师生超越“两种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必然选择。

三、平衡校园文化传播的媒介生态

高校校园文化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具有自己存在的动态场域,形成了一个整体传播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文化传播主体、文化传播内容和文化传播媒介等。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主体是被“两种文化”分裂了的师生,传播内容集中在文理分科的课程教育及其纵深辐射,传播媒介主要有以广播、墙报、社团、建筑等为代表的传统实体环境和以BBS、QQ群、网站等为代表的网络空间。显然,高校校园的“两种文化”的生态失衡,不仅源于文化传播主体和文化传播内容的分裂,而且因为文化传播媒介二元失衡的导向。“任何信息都是媒介中的信息,不存在媒介之外的自发、自在的信息。”[11]所以,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在有效地弥补文理分科的课程教育体系、加强文化主体的有效沟通的同时,还必须修补文化传播媒介的生态失衡。

首先,校园文化传播媒介的生态维护,应该平衡传统媒介环境的二元导向。广播、墙报、社团、建筑等,依然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实体传播环境。这些传播媒介,通过人们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传递了自身的文化信息。“媒介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各种思潮、时尚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媒介的影响。由于媒介文化属于大众文化,世俗、功利、肤浅、商业化等属性不同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文化的深邃遂与厚重,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不可避免。”[12]广播和墙报等文化传播媒介,虽然体现了对传统人文文化的自觉坚守,但在影视文化媒介的强势介入之下,却日渐式微。科学文化的功利性特征,使之与大众文化消费逐渐联姻,挤压了精英文化的人文坚守空间。文学社团的泛文化之势,逐渐淹没了经典人文的哀婉情调。校园建筑的文化导向,集中体现在其命名的价值选择。当理科楼的实验药剂冲淡了文科楼的书香气息时,“两种文化”的媒介导向不言而喻。所以,传统媒介环境的二元取向折射了“两种文化”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不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构。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不能忽视文化传播的传统环境失衡。

其次,校园文化传播媒介的生态维护,还要意识到网络等新媒介存在的文化内蕴。以网络虚拟空间为代表的新媒介文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存在。高校校园文化亦是如此。网站、微博、微信等不仅是师生交流沟通的平台,而且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新维度。所以,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联系,已经通过众多的新媒介传播,完全跨越了两者之间的高墙院落。由于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介对高校校园的文化建构作用已经难以撼动新媒介的强势地位。同时,随着文化传播媒介的变迁,校园文化也像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样,呈现出世俗化、功利性及碎片化的文化转型。“碎片艺术在形态上与媒体变革存在密切关联。”[13]人文文化的整体性与确定性意义,在科学文化的碎片化与不定性所指面前,已经明显地呈现出了“两种文化”的失衡。所以,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充分意识到网络等新媒介存在的文化特征与意义。

第三,校园文化传播媒介的生态维护,必须倡导“两种文化”和谐兼容的媒介选择意识。同样的文化体,可能由于传播媒介的不同,导致文化导向的巨大差异性。例如,小说的文学叙事文化,通过文字的传播媒介,可以传递出十分丰富的故事与人物内涵,甚至能够跨越科学文化的逻辑局限。而如果将其改变成电影,通过画面的传播媒介,则其视觉的暴力效果可能逐渐消解文学叙事中丰富的人文内蕴。同样,新媒介下的文化碎片化,可能消解传统媒介文化传播的整体意义。所以,同样的文化内涵,由于媒介选择的不同,从而导致文化传播效果的巨大差异性。“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媒介的作用是关键性的,自工业社会以来,西方的文化霸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传媒的霸权上,CNN、BBC等英语传媒机构,几乎操纵了整个世界的话语权。”[14]同样,跨越“两种文化”的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也离不开文化传播媒介的积极选择和有效使用。而要防范于未然,还必须从媒介选择的意识上,避免“两种文化”媒介的偏颇使用。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媒介使用,应该相互借鉴,并防止“两种文化”分裂的鸿沟进一步加深。

综上所述,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是人文文化的传承平台。“大学文化具有崇尚学术、理性批判、追求真理、自由包容、多元开放等特征。大学文化同样不仅发挥着育人、凝聚师生的校内功能,还发挥着传承人类文明、创新观念知识、引领社会精神的社会功能。”[15]高校广大师生在日益多样化的传播媒介的引领下,构建了日趋复杂多样的校园文化。“两种文化”可能衍生为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等的文化冲突。由此可见,“两种文化”视域下的文化主体、课程教育和传播媒介等,是切实推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路径。

参考文献:

[1]王文勇.论“两种文化”与生态文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53.

[2]张亚群.文理分科不应“文理分家”[N].光明日报,2009-04-22.

[3]雷洪德.美国文理学院:变革中的精英高校[J].高等教育研究,2013(10):89-95.

[4]张忠华,王超.论深化大学课程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J].高校教育管理,2011(6):69-74.

[5]戚业国,杜瑛.教育价值的多元与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11-18.

[6]孙崇文.“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10-14.

[7]武慧媛.有效沟通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2012(17):24-25.

[8]李力.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的差异性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11):60-66.

[9]王晓彤,王亚平.论高校文科的自然科学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168-169.

[10]冯生尧.专业分化:兼容和超越文理分合,培养各类通才专才[J].课程·教材·教法,2012(6):3-8.

[11]单小曦.媒介存在论——新媒介文艺研究的哲学基础[J].文艺理论研究,2013(2):178-191.

[12]马冬.文化批判视阈内的媒介文化[J].北方论丛,2006(5):57-60.

[13]黄鸣奋.碎片美学在“超现代”的呈现[J].学术月刊,2013(6):36-46.

[14]戴文红.媒介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J].传媒观察,2008(2):33-34.

[15]邸燕茹.大学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13(4):62-64.

[责任编辑于湘]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校园文化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路径分析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与研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