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的构建*

2015-03-20 11:17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理工科生态化英语课堂

陈 嵘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81)

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及其周围生存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将生态学与相关的教育学理论相联系,即形成了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通过对教育生态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教师,学生,课程和教学环境等)的相互间的联系的分析,揭示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机制和发展规律,最终达到优化教育生态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探索,教育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已广为人们接受,并广泛应用于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从而为生态化课堂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大学英语的教学也不例外,教育生态学的理念也逐渐被外语教学工作者接受并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本文结合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实践,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对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的构建加以研究,并针对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的构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教育生态学研究回顾

生态学的概念最早在1866年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提出。1935年英国的生态学家A.G.Tansley又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国外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而“教育生态学”概念是在1976年,由美国学者Lawre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的,由此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开始运用到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李芳媛,2011)。2001年,Tudor出版了《语言课堂之动态性》,而在2003年,Leather出版了《语言习得生态学》专著,这标志着生态外语课堂教学正在形成,体现了生态学应用于外语教学领域的探索成果。

国内对教育生态学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较快,并出版了一系列论著。但对教育系统的层次生态,如高等教育的生态研究尚未形成体系。从1990至2000年,吴鼎福、任凯、范国睿等学者相继出版了《教育生态学》专著。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关注的都是生态教育研究的宏观层面,多是对生态教学理论的研究。对于生态教育的微观层面,如对具体的教学课堂中各个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等问题研究不多,缺乏对于生态教学理论作为教学策略的深入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学者们主要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化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如安琦(2009)进行了以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改革为目的的实证研究,提出外语改革需要生态化系统的建立。李芳媛(2011)从生态学视角出发,以大学英语课程平台系统为中心,从课程构成、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评估体系等几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构成模式,对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师琳(2012)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以认知主体为核心的生态交互模式,以优化网络虚拟教学环境。李恩光(2013)以生态学的思维方式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设立动态的分级教学的模式以及建构多元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型大学英语课堂的建构问题。这些研究标志着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化建设的探索从宏观层面的研究扩展到实际的大学英语课堂,但是从微观的层面,这些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二、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是针对所有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英语课程。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五个基本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于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加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得到了普遍重视。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学英语的教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毋容置疑的。大学英语课堂一改往日注重读写,轻视听说的传统教学模式,转而注重学生的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教学改革的进步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学英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解决。

(一)大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是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较差

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病,更加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能力的发展。很多高校都将大学英语课细分为听说课和读写课,体现了对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视,由此使得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是从各类考试的结果分析,学生尤其在写作和翻译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仍然较差。

(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理工科专业相关性不大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种类很多,如《新视野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时代交互英语》(清华大学出版社),《大学体验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复旦大学出版社),《新理念大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教材种类的多样性给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但是这些教材虽然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教学内容上多为人文科普类文章,与理工科专业相关性不大。英语的工具性功能凸显不够,极大地削弱了理工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积极性(徐锦芬,2011)。

(三)对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不当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信息技术辅助外语课程教学已成为现实。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课外网络自主学习平台都给教与学带来了便利。但是有的教师过于依赖计算机辅助教学,大量使用PPT等多谋体教学,却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有的教师过分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侧重学生间的互动以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却忽略了语言知识的传授,这势必阻碍学生输出语言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停滞不前。

三、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的构建

从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组成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师、学生、课程和教学环境等多个生态因子间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因而构建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堂存在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树立生态外语教学观

生态化外语教学观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可以细分为生态外语教学环境观、生态外语教学语言教学观、生态外语教学互动发展观和生态外语教学科学发展观(李恩光,2013)。在生态化教学中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加以准确地定位,树立科学的生态化教学观。将科学的生态化外语教学观用于英语教学实践,将有助于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倡导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需要,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针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明确提出“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发展的需要”。

生态化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个性化,尊重学校的学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同类别的高校应该建立不同生态结构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理工科院校应充分考虑学科专业要求和学生个体差异,设置合适的大学英语课程。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目的除了提高英语的语言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特长,在工作中如鱼得水,事半功倍。他们在工作中对英语的使用主要体现在阅读专业性的英语科技文献资料和从事科技口译等。科技文献具有专业性和逻辑性较强、术语概念繁多、句子结构复杂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增加专业英语的教学,帮助学生积累专业词汇,分析科技文献的行文特点,传授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鼓励学生课后积极阅读原版专业期刊和文献资料,由易到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将课堂所学的阅读技巧用于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这样的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增加了他们的专业知识的储备,势必会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多元化的网络资源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网络资源虽然内容丰富,却种类繁多,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作为教师应该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引导学生选取高质高效的素材加以学习。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可适当添加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方面的学习资料。另外,可以结合理工科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建立与理工科学科知识相关的语料库。课堂上教师应精心准备PPT辅助教学,而不是一味地依赖PPT照本宣科似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要确保他们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不至于出现只是课堂气氛活跃、实际收获甚微的情况。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应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力争构建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间的生态平衡。

(四)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担任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老师多为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且年轻教师居多,他们的研究方向多为语言学、文学、翻译、教学法等方面,普遍缺乏科技专业知识,对理工科的专业词汇积累较少。因此,承担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的老师应有意识地多关注国外的科技期刊及文献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科技类专业词汇的特点、词汇搭配规律、科技文献的阐述方式、常用的专业缩略语等。同时,理工科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学科专业确定研究方向,鼓励教师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提升讲授特殊用途英语或专业英语的能力。多元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为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顺应改革的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将所学用于教学实践(韩戈玲等,2011)。教师在教学中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应突出英语的工具性,使理工科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语

根据生态教育学的观点,大学英语的课堂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它由英语教师、学生、课程和教学环境等多个生态因子组成。这些生态因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多方的良性互动中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生态整体。只有各个生态因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使整个课程得以兼容,动态、和谐地发展(陈坚林,2010)。倘若某一个因子出现差错,势必导致整个课堂生态系统的失衡。理工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所存在的问题与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的失衡有一定关联。鉴于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的现状,只有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实施教程改革和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努力,才能更好地维持外语教学课堂的生态平衡,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3).

[3]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李恩光.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模式建构探讨[J].中国电力育,2013,(4).

[5]李芳媛.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化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1,(7).

[6]徐锦芬.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外语研究,2011,(10).

猜你喜欢
理工科生态化英语课堂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