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困境与出路
——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2015-03-20 06:34杨海波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新建大学院校

何 清,杨海波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困境与出路
——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何 清,杨海波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遭遇了重重困境,挑战空前。本文借鉴CBI理论以及ESP模式,以需求为导向,把“按需施教”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完善大学英语教师管理制度,以新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针,强化师资建设;并根据现有教师教龄、学科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等优化组合,实现教师的“科研”和“学科英语教学”优势互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学英语教师团队。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困境;出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校培养大批能够直接参与国际事务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教育国际化包括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人才、研究合作及教育资源,[1](P48)而教育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国际化课程的开发上。[2]那么首先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结合培养目标和地方特色调整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大学英语教师树立教育国际化意识,提高业务素养,加强学习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及国内知名大学的教改新举措,使她/他们真正有能力教出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学生。

一、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阶段过渡的背景下产生的,大多从高职、高专升级而来,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办时间短、经验不足、生源质量低、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学缘结构单一等,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那么根据地方特色和优势科学设置大学英语课程,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就显得非常必要。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已在逐步改变原来的走“综合型、研究型”的路子,并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向“应用型”转变,即培养以改造世界为主要目的人才,如技术技能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3]故这类高校在服务对象、学科专业设置、招生和就业等诸多方面体现着明显的区域(行业)特色,为本地区的发展担负着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开发与新技术推广的责任。

那么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定位就是强化大学英语的“工具性”特征,即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为支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业界对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课程内容,逐步从以提高学生语言技能为目标的语言驱动模式转变到以通过英语获取信息、表达专业思想和使用专业知识的内容驱动模式(CBI)上来。[4]因为“以提高学生语言技能为目标”就仍然把基础英语教学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目标,尽管它曾经在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发挥过积极作用,可近年来在学生入学英语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实施“以提高语言技能”为目标的理念就难免“费时低效”,招致学生及其家长的不满,广大外语教师也被谴责为“大学生英语水平倒退”的罪魁祸首[5];而CBI则要全面贯彻基于内容和学科的教学理念。内容驱动式教学(CBI)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来的语言教育改革运动促使其形成并推动了围绕学生需要获得的内容或信息组织教学,[6]以使内容教学和语言教学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7]CBI的推广使用可以为高校大学英语的转型提供一种启示和努力方向。了解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困境,思考问题解决的途径,是高校建设和师资发展的重要一环。例如楚雄师范学院(成立于2001年,由原楚雄师专和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合并,融全日制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广播电大、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各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是“应用型为主(90%),学术型为辅(10%)”,那么作为全院大一、大二学生必修课的大学英语课程就非常有必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设置,选用与其专业发展相适应和所需要的教材,同时教师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能讲解所教学生专业知识的能力,才能实现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双赢,有效避免空洞的、无意义的机械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也才能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养成的科学统一,这不能不说是对英语教师的莫大挑战。当然,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学生的英语入学水平普遍还没有达到一本院校的水平,离省城二本院校也还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与211和985大学相提并论了。那么,尽管目前大学英语课还依然部分地担负着打牢英语基础的任务,可是离真正开始全面实施CBI教学理念也不遥远了。故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抓紧时间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让“基于学科内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各位教师认识到目前的困境和即将到来的危机,变压力为动力,从而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支持下各自挖掘潜力顺利走出以下困境。

二、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生态困境

1.网络媒体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再也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权威。课堂上教师讲着,学生在下面坐着边听还可以边上网查找、核实教师所讲的内容,与教师论争。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建立、大量英语学习网站和网络资源正在取代大学英语课堂以及教师,成为新的媒介。这便捷了师生的同时,也降低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且学生面对网络时空的随意性和便捷性,兴趣从课堂转向了网络。为此,教师们惶恐、无助和迷茫,担心“教学内容更新慢,讲的知识缺乏时效性和创新性,会引起学生自满、懈怠、学习兴趣下降、动力不足”[8]。

更为紧急的是,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将以学科知识为依托(CBI)的外语教学取代纯语言技能的外语教学,这样一来,公共英语也将在短时间内从教育部部分直属高校课程体系中退场[9],而这一现象在新建本科院校中也迟早会发生。而且随着我国语言政策的调整,英语在高校中的生存空间会变得越来越狭窄,专业英语教师也会出现“过剩”现象,高校英语教师必然面临各种生存危机。

2.学生学习功利化色彩的加强使得他们的学习过程只追求所以然而不追求其所依然,根本谈不上知识的内化和生成。很多时候,她/他们觉得英语不是自己的本专业,也许以后一辈子都用不到英语,因此根本不把大学英语课当回事。特别是艺体类学生,大部分人基础较差,大一刚开学的几个星期都想把英语基础补上来,但已经落下了六年的英语不是一下子就能补回来的,然后上英语课睡觉或者做别的事情的学生就越来越多,不回答问题、不做作业,就等着补考。这不但打击了教师的教学激情,还给班上其他的学生带来了恶劣影响。特别让笔者痛心的是,每一届所教的艺体生中每班都有那么一两个英语基础非常好的学生,但一两个学期之后就成泛泛之辈了(本校的其他教师也是如此反映)。这还只是大学英语教学让很多学生觉得“没学到什么甚至是水平倒退”的个案。[10]

(二)学科知识困境

1.由于1990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以及之前外语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数量较少,故与其他学科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外国语学院/系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例如,在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中,学科门类单一(以英语语言和文学为主,近5年来陆续引进了泰语教师和对外汉语)。外国语学院共有教师67人,但仅有一位教师有博士学位。尽管教师们的语言教育教学技能很强,新教师一般也一到两年就能熟练驾驭课堂。但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甚至跨学科知识却是一个硬伤。故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要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为本地输送能用英语表达专业思想和建议的人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学科知识的缺乏让英语教学没有依托的内容,一切师生交往互动的建构都是虚拟的空架子。没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无异于对大学生智商的侮辱,也是对学生兴趣的扼杀。[11]而且,这种没有学科支撑、也没有专业知识可期待的大学英语课跟学生已经上过6年的中学英语课是完全相同的套路,自然难以激起学习热情。

2.长期以来,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数量庞大,但授课量依然不小(平均每人每周13节),因此备课量和作业批改量也较大,加之还要参加各种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各种会议、活动,剩下的时间和精力实在不足以是教师们潜心研究学科知识,更谈不上进行跨学科学习。此外,中青年女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师中的比例很大(89%),结婚生子、教育孩子、照顾家庭都花去不少精力,但买房、物价上涨等经济压力又让她/他们想多上课挣钱养家。因而,种种挤兑之下用来自我充电的时间就少之又少。

但这种情况会逐渐转向另一个极端:由于英语的普及和工具性的凸显,英语专业学生面对既有专业知识又能自如运用英语的非英语专业竞争者,日益缺乏竞争力。这样的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走俏的场景,已是昨日黄花,故越来越多的新建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招生将会遇冷*辽宁科技学院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前景报告,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link? 2014. 8。大部分专业英语教师面临分流到大学英语教师的队伍中;而大学英语课时逐年缩减也会使得大学英语教师没有课上。这种情况前几年就在其他省份初露端倪。)而系部难以安排教师参加脱产的短期(一年半载)国内外进修以及各种学术年会,各种出版社组织的暑期教材培训班倒是每个假期都有几批,但意义不大,而且大外教师人数较多,部分教师也是很多年才能被安排到一次。总之,教师的观念更新、转变很难,而“观念却决定着行动”,这就使得大外教师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变得愈发困难。

(三)科研困境

1.由于我国高校的绝大多数外语教师都是通用型培养模式下的纯外语人才,虽然具有良好的语言技能、英语语言文学素养,但却是“没有学科内容”或“没有专业”的专业人才[12],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也不例外。因此,在研究方向上,对于多年来一直从事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还稍好一点,她/他们在教学中积淀了多年的专业知识,可以从具体的某一方面对“英语语言”本身进行研究,有研究的具体指向,容易找到突破口,也相对容易出成绩,只不过方向比相对单一而已。

但对于大外部教师来说,这就很难了。由于长期教授通识英语,做研究没有支撑,只能从教学方面入手,而有突破性的教学理论研究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历时的实证研究,开展研究仅从时空上来说都不现实,更别说需要高深的理论支撑。因此更多是停留在对异国理论的介绍和借鉴,并使之本土化的描述性研究上。此类成果一般很难有重大创建,也不在学科建设范畴,既不属于语言学也不属于教育学,不大受重视(除少量有数据佐证的实证研究外)。再者,涉及数据的统计学知识对大外教师又是“短板”。雪上加霜的是,国内外外语类核心刊物屈指可数,甚至部分一般刊物还公开声明不要教学类文章。这种偏见从每年国家社科基金中英语教学教法类项目的立项数量寥寥无几可见一斑。以上种种客观现状让大外教师在科研道路上四面楚歌,科研难出成果、难发表核心期刊文章。

2.高校扩招以来,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用于科研的时间很难保障;加之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科研与发展的重要性,科研主动性不足;另外,缺乏广泛的、多人次参与的与学术出版、学术会议、学术辩论、同行评议等学术框架在内的外部世界保持对话,难以了解学科建设前沿方向。再次,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不足,加之新建院校学术影响力不大,教师们很难参加到包含有不同学科领域科研人员的各种学术组织结构中。而且,作为一线教师,在研究中很难有条件控制各种变量,以客观的数据和分析验证某种假设或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13]学校也往往难以提供环境和平台上的有效支持,使他们的研究得到重复的验证和推广。此外,由于自身知识结构性欠缺,她/他们难以参加横向的学术研究,寻找跨学科视角。因而,难以采用有效地解答特定问题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如此一来,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之路困境重重。

三、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出路

如上所述,广大英语教师的生存发展和专业发展都陷入了种种困境,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专业特色、生源背景和当今就业市场的要求,决定了其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就业。那么,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围绕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师资培养方向,实现办学、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呢?笔者认为可以做如下几种尝试:

(一)以需求为导向,把“按需施教”和“因材施教”相结合

1.束定芳认为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14](P20)社会需求主要是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根据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培养目标,大学英语也要为这个目标服务。那么,做需求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就显得非常必要。个人需求则包括目标需求(学习者必学知识、欠缺知识、想学知识)和学习需求(学习条件、学习者知识技能、策略、动机)。[15](P26)简言之,就是要“按需施教”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对于市场需求,可以对上几届学生的就业/创业行业、方向做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对未来经济发展态势的预测和对相关行业英语技能需求状况的了解,作出判断并制定出各专业学生英语技能培养方向。

2.个人需求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哪些学生想在未来继续深造或者从事学术研究,哪些学生一毕业就入职场;对于后者还需了解其未来就业行业的意向,然后按相同专业和就业意向划分不同的英语教学班级。那么,英语教师们就可以根据社会不同行业学生英语技能要求,结合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或学术研究需要,进行“按需施教”和“因材施教”。当然要做好这点,教师必须以所教学生的专业知识为支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即以CBI或者是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模式来开展教学,实现英语技能、专业知识双赢。如开设计算机英语、外贸函电英语、新闻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机械英语、音乐英语、美术英语、体育英语等课程,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这样,以需求为导向,以内容为支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必然会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和办学效果。

(二)师资建设,实现优势互补

1.打破学科壁垒,以“英语表达专业思想和了解国外先进的专业见解”为媒介,增强大学英语教师与各专业教师的互助合作和互动学习,既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语言技能,又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跨学科知识。在此平台上,通过长期的相互学习,为以后根据英语教师所擅长的跨学科知识分流到各院系任教做好准备,也有利于互相参加到包含有不同学科领域科研团队中,寻找跨学科研究视角,提升教师科研素质。同时,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所在,既鼓励一部分教师攻读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增强自身科研实力,又鼓励另一部分教师攻读另一个专业的硕士学位,使其既有英语语言技能又有另外一门专业知识,完美地达到英语作为“工具”或“学科英语”与专业知识作为内容的完美结合,以此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全面开花。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开设选修课,达到教师确定和深化自己教学研究方向,同时又丰富校园文化和学生学习生活的效果。

2.从源头上积极采取“自救”措施——对于新教师招聘的学历要求都尽量控制在博士或双学位硕士标准上,而从生源和学缘方面来说,尽量选择外省籍学缘结构的应聘者。这样,既部分地从源头上解决专业内涵和从事学科英语教学的问题,又可以促使新老教师的思想理念、科研思路甚至教学教法相互取长补短,避免“同样的套路”代代相传。广大大学英语教师也要积极主动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变压力为动力,为转型期的到来做好准备。

(三)完善大学英语教师管理制度

1.针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团队专长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制度保障来促进各教学科研团队的长足发展。例如,对于教学团队,可以定期考核其教学水平、语言技能和专业素养等教师必备要素,合格的继续教学,不合格的转岗学习;而科研团队,对其年度或学期的科研成果,申报项目级别提出一定要求,超额完成的给予奖励,完不成工作量的给予批评甚至扣发绩效津贴。划拨科研专项基金,一部分用于与各学术团体的合作、资助几家有影响力的期刊,给教师增加学术交流和发表文章的机会。另一部分用于邀请业内专家不定期指导教师的课题申报、确定科研方向和选择研究范式等。同时,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重视新建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困境,为她/他们争取更多的国内外进修访学、观摩研讨的机会。

2.在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打散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课程安排划分,根据个人意愿、科研方向和知识结构特点,进行优化组合。科研团队重在搞科研,并从学术研究方面帮扶其他教师;教学团队分成两个方向搞教学:一个方向是从事本专业和基础英语技能教学,另一个方向从事跨学科的学科英语教学。这样从整体上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以地域性和学科性为纵轴,以需求性和前瞻性为横轴,以大学外语师资为保障线,在“两轴一线”的坐标中找准自身位置、科学定位。[16]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要走出教学生态困境、学科困境和科研困境,以需求为导向实现师资优势互补,向学科英语教师转型,除了教师们积极调整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实现顺利转型外,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当局考虑特色定位、制定发展战略,从制度和资金方面给予保障,从现有的条件和实力开始,走有地域特色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转型新路子。

[1]朴玉.高等教育国际化新进展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2).

[2]Cammarata,T.Negotiating curricular transitions: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Learning Experience with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J].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2009,(4).

[3]孙泽平,何万国 .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探析[J]. 教育探索,2010,(11).

[4]俞理明,邵军航.大学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5]刘毅.关于高校外语课程设置的思考[J].外语界,2001,(3).

[6]Richards,J.C.& Rodgers,T.S.Apprao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7]常俊悦,赵永青.学生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语言”融合的课程体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

[8]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9][12]郑磊.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期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困境与对策[A].俞理明,邵军航.大学外语教学研究论文集[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10]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4).

[11]袁平华.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和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0,(6).

[13]Kathleen M.Baley.Looking Back Down the Road:A Recent History of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China:Issu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Volume 1)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5.

[1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5]Hutchinso,T & Water,A: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UP,1987.

[16]丁仁伦,戴炜栋.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J].外语界,2013,(2).

(责任编辑 杨万斌)

Difficulties and Way out for EF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Newly-built Colle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E Qing & YANG Haibo

(ChuxiongNormal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YunnanProvince)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no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FL Teachers in newly-built college have encountered with great challenges in many aspects. Referring to CBI theory or ESP model, the thesis explored strategies under guidelines of teaching according to “needs analysis and students’ future development” to cultivate competitive EFL teachers. They are as the following: first, strengthening teacher construction by “new teacher employment policy and a full range of teacher training”; then complementing existing teachers’ advantages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ir age, title, pedagogical knowledge and so on.

newly-built college; EFL Teachers; difficulties; way out

2015 - 07 - 02

何 清(1978—),女,楚雄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G645.12

A

1671 - 7406(2015)10 - 0104 - 05

猜你喜欢
新建大学院校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留白”是个大学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