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研究*
——以楚雄州南华县一所乡镇初级中学为例

2015-05-06 06:48马媛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彝族交际语言

马媛萍,周 莉

(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彝族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研究*
——以楚雄州南华县一所乡镇初级中学为例

马媛萍,周 莉

(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以及访谈法对楚雄州南华县一所乡镇初级中学的80名彝族学生进行了语用能力的调查,发现彝族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现象比较严重。笔者分析了彝族学生英语语用失误原因,并提出几点帮助彝族学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的建议。

彝族学生;语用失误;建议

一、引 言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作用日益凸显。同时,社会的发展对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因此不断提高,能否运用流利的外语与外界交往成为考察工作能力的必要指标。[1]顺应时代的发展,学会正确使用英语与英语本族语者交流是新时代的要求与必备的技能。作为英语教育者研究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1983年,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Thomas)在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跨文化语用失误》中首次提出“语用失误”这一概念,她把语用失误定义为“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2](P92)何自然认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的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符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败。”[1](P205)钱冠连认为,“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语用失误。”[4](P205)Thomas把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指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这类失误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违反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其二是不懂英语的表达式,按母语的语义或结构套英语。社交语用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的失误,他与谈话双方的身份、语域、对话题的熟悉程度有关。[3]托马斯提出“语用失误”这一概念为中国的学者提供了一种研究语言的新视角。经黄次栋、何自然、钱冠连等学者介绍进中国之后,学者们运用这一理论对中国学生的英语语用失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5](P3)最初的研究主要在于概念的引入、分析。之后有学者[6]研究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调查与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有学者探讨导致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的原因并提出对策。[7]有学者[8]-[10]从认知角度、顺应理论、图式理论研究语用失误。而且学者们的研究不仅限于英语口语方面,还扩展到了研究英语写作、翻译、广告语言中的语用失误。

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几乎没有学者专门针对少数民族,特别是彝族学生的英语语用失误进行研究。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从彝族学生的视角切入,试图从彝族学生的英语语用失误中发现彝族学生英语学习所遇到的独有的困难,有针对性的探索解决的途径。

二、彝族学生英语语用失误调查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楚雄州南华县一所乡镇初级中学的彝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该中学共有16个教学班级,共有学生847名,其中彝族学生有544名,占总学生人数的64.2%。初三年级共有学生340人,其中彝族学生237人,占69.7%。彝族学生大多来自比较落后的山区,会讲彝族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课堂观摩)、访谈法开展研究。本调查所使用的调查表参考何自然先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调查表编制。调查表共有30个题。每题前面都附有对话情景的描写,并注明谈话双方的社会关系及谈话的地点、环境等。测试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包括“问候”、“告别”、“称呼”、“致谢”、“道歉”、“祝福”、“邀请”、“提议”等。为了避免学生因不认识单词理解困难而降低调查的信度,笔者把每题的背景描述和身份介绍、题干翻译成中文。因为学生从初中才开始学英语,所以我们只选择初三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笔者征得两名英语教师的同意深入课堂进行课堂观摩,实地收集数据。最后对5名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听取她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在初三年级的彝族学生中展开,共发出80份调查表,回收8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卷有80份,有效率为100%。

调查卷回收后,笔者用洪仔评分系统、SPSS11.5软件和Microsoft Excel2010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

彝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卷成绩频数统计表

调查卷共30题,每题一分,总分30分。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平均成绩仅有9.2分,最高分16分,最低分3分,而及格成绩应为18,可见学生们的及格率为0%。标准差为2.48,数值不大,说明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不明显。

另外,笔者征得学校英语老师的同意,进入课堂听课,在课堂上收集了一些师生的对话,发现学生的口语中出现了非常多的语用失误。例如,在课堂上教师提问:

“It isn’t right,is it?”(这不对,是吗?)

学生答:

“Yes.”(是)

而实际上通过了解,学生真正想回答的是“是,不对。”英语回答应该是“No,it isn’t.”因为学生按照中文的习惯回答,却不知道中英文的反义疑问句的回答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他们的回答让教师感到很迷惑,要解释半天才真正弄明白学生们的意图。

从以上的调查和观察所收集到的数据来看,可以看到彝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非常低下,语用失误比较严重。

(三)造成彝族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的原因

经过对调查表、听课记录进行认真分析,结合英语教师访谈,笔者认为造成彝族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的原因主要有:

1.语言、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吕文华、鲁健骥认为学生的母语语用规则和文化因素是自幼习得的,已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这容易对学习和使用外语形成干扰。[11]戴炜栋、张红玲指出“文化迁移是指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干扰”[5](P2),它表现在跨文化交际或英语学习时,人们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学生在用目的语交流中对语用策略的掌握上有较大问题。在语义和句法上寻求与母语对等的现象比较严重。[12]对于大多数彝族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英语属于第三语言,在学习英语时受到彝语和汉语的双重干扰。在访谈中,该中学的英语教师告诉我们很大一部分彝族学生说彝语很流利,但说汉语还表达不畅,比起其他汉族学生,彝族学生学习英语更困难。彝族学生在用英语交谈时总是用中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来回答。比如调查卷的第一题:

One day,when an American lady accidentally bumped into Wei Lin.

Lady:I’m terribly sorry

Wei Lin: A)It doesn’t matter.

B)Never mind.

C)That’s all right.

D)Don’t worry.

这一题的错误率达到75%。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就是按照中文的表达方式来回答(没关系或别担心),而按照英语的习惯,回答别人的道歉时应该说“That’s all right.”。

2.缺乏语言运用的环境。

学语言的目的在于运用,也只有在实际的运用中才知道怎么才能表达得体。然而中国的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而没有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机会。特别是像本研究所调查这样的地区乡镇中学。在这里大部分的彝族学生来自于偏远的山区,英语的学习时间基本上只限于学校,而在学校学习三年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以英语为母语的交流者,平常的生活中除了课堂上使用少量的英语外,基本上不说英语,所以他们不知道在特定的社交场合应该怎样表达。比如第16题:

On the way to the school cinema,Li saw Professor Blake walking to the cinema,too.

Li: A)Good afternoon,Professor Blake.

B)Are you going to the film?

C)Where are you going?

D)You’re going to the film,aren't you?

这题的错误率达到63%。虽然学生们在初中英语课本上学过类似的情景对话,但是因为他们没有和说英语为母语的人有过接触或交往,自然不知道学以致用,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是简单的一句招呼“Good afternoon,Professor Blake.”就很得体。

3.学生自身的消极的学习态度和不良学习习惯。

根据调查和访谈了解到彝族学生多数来自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信息闭塞,父母文化程度低,在学习上给予孩子的指导不多。而且长期受当地民族习惯、观念的影响,对学习、特别是英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态度。彝族学生大多数从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因为受彝语和汉语的双重干扰,学习英语比较困难,当遇到困难,又由于自卑、胆怯等心理,不愿意向老师讨教,结果越来越学不好,也就对英语越来越不感兴趣。学生自己也不会使用一些恰当的学习策略来调整学习,自然学不好。

4.师资力量薄弱。

在本研究所调查的中学,专职英语教师有9名,全部为函授本科毕业,其中只有两名英语教师是英语专业毕业,另外7名教师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来担任英语教师。经过调查,几乎所有的英语教师都没有专门地学过语用学、二语习得理论。而且由于工作繁重,多数英语教师至少承担2个班级的英语课,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在50人以上,周课时从16节到22节不等。由于师资匮乏,大部分英语教师几乎没有机会外出进修学习。

5.传统教育方式仍是主导。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学校已经启用教材:人教版新目标英语Go for it!此套教材采用(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但教师的讲授还只是仅仅围绕考试进行。阅读训练、题海战术仍是重头戏。课堂用语是中文,鲜有教师在词汇、对话教学时教授语用知识。据教师反映,教师在上课时虽然也兼顾听说读写,但大多还是围绕考试内容进行。

三、建议与对策

要避免语用失误,就要提高学生们的语用能力。[13]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包括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语法能力是指抽象的或零语境下的语音、语调、语义、句法知识;而语用能力是指有效地运用语言知识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和理解特定场景中话语的能力。学生们即使掌握了完整的英语语法规则,能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也不一定就能说出地道的英语。这就是为什么学生们学了那么长时间的英语但仍然不能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顺畅地交流的原因。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光教授学生们语法词汇知识是不够的。还要传授语用知识,帮助他们提高语用能力。针对以上造成彝族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的原因,笔者就如何提高彝族学生们的英语语用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利用现有资源传授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实际上,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中语用失误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这一点已得到大部分语用失误研究学者的认同。由于学习者不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导致不知道交际时应该怎样表现得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一方(或双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交际双方各持不同的文化观点参与跨文化交际,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揣度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结果两种文化观念不能相互融合,发现与自己的预期不同,就会产生文化冲突,出现不恰当的言行[14]。所以,在教授英语的时候,教师不能仅限于词汇、语法结构的讲解,同时还要向学生们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外语教学必须将文化教学同语言教学统一起来。这不仅符合语言教学的本质(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同时也是信息社会的需要。”[5](P7)当然在教授文化知识的时候不能简单带过或流于表面。洪刚认为“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授以下方面的内容:特定的习俗化的语言形式;汉英实现言语行为和理解言语行为的差异;英语中禁忌话题以及有损听话人面子的言语行为;汉英文化间谈话双方的主从地位或谈话双方的社会距离的差异;汉英文化价值观念和语用原则上的差异。”[6](P59-60)像本研究所调查的这样的乡镇中学,由于环境和设施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可利用的资源的确有限,但如果学校、教师能够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英语教学有所改观。学校配备有实验室一间,7间多媒体教室,可以上网。虽然实验室主要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英语原声电影、英语歌曲、新闻等资源提供给学生用于课后的学习,长此以往肯定会收到效果。

其次,教会学生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英语学习。

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交流的环境中,学生们的学习仅限于有限的课堂,而课堂教学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再有,几乎很大一部分的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针对考试。对于提高学生们的英语语用能力作用甚小,而彝族学生因为特殊的环境,英语学习兴趣不高,且大多数不知道课后该如何学习英语,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各种渠道学习英语。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即使在彝族聚居的山区,部分地区已经开通网络,一部分彝族学生家庭已可以利用电脑、手机上网,一部分学生有MP3、MP4等工具,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工具在课外学习英语。比如观看英语原声电影、收听英语广播、下载英语材料随时随地学习都是很好的提高英语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再有,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应该提供机会让老师外出学习或参加培训,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及英语语用能力。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来源,教师的学识、能力决定着学生们的知识水平。要让学生学好,首先得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要帮助学生提高语用能力,教师更应该提高自身的英语语用能力。[7]提高教师自身的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除了教师自身应该不断努力学习以外,学校应该支持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有条件的当然是让教师出国访学,让教师亲身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语言交流。从访谈中了解到,教师们迫切希望有机会出去进修、学习,希望能得到外语教学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培训,只是学校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不能提供适当的机会。希望以后这方面会得到改善。除此之外,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驾驭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最后,要根据彝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彝族学生因为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学习的个性,教师应当根据彝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彝族学生自信心不足,有畏难情绪、厌学情绪。对于彝族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启迪,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学习策略上给予适当的指导。

结束语

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彝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十分低下,语用失误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语言文化负迁移、彝族学生自身比较消极的学习观念、不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环境所造成的。为了帮助彝族学生提高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英语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根据彝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相信这样能帮助彝族学生一步步提高英语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

[1]刘润清.关于英语教学大纲改革——从分离式教学大纲到统一的课程标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2]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J].Applied Linguistics,1983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5]戴炜栋,张红玲.外语交际中的文化迁移及其对外语教改的启示[J].外语界,2000,(8).

[6]洪刚.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4).

[7]李春芳.近20年国内语用失误研究的走向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3,(6).

[8]孙亚.从认知角度看语用失误[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6).

[9]胡庚申.国际交流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张丽.基于顺应理论的高职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2,(1).

[11]吕文华,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J].汉语学习,1993,(1).

[12]田有兰,刘明,原一川.英语学习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语用迁移的对比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07,(5).

[13]何自然.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3).

[14]王得杏.跨文化的语用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

(责任编辑 徐彩玲)

A Study on Yi Students’ Pragmatic Failure in Oral English—— A Case of a Junior Middle School In Nanhua

MA Yuanping & ZHOU Li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ChuxiongNormal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YunnanProvince)

The authors conducted a study on Yi students’ pragmatic failure in oral English. After the study, the authors found that Yi students committed a lot of pragmatic failures in their oral English. By analyzing the reasons that led to Yi students’ pragmatic failure in oral English,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help Yi students improve their pragmatic competence.

pragmatic failure;reasons; suggestions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楚雄州彝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项目编号:07Y41831。

2015 - 07 - 30

马媛萍(1978—),女,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H314

A

1671 - 7406(2015)010 - 0098 - 06

猜你喜欢
彝族交际语言
情景交际
彝族海菜腔
交际羊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语言是刀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