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箍围疗法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痛的临床观察

2015-03-20 07:39:46翟爱华吴荣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蝮蛇蛇毒肿痛

翟爱华 吴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毒蛇咬伤是我国南方地区夏秋季节常见急危重症,其中以蝮蛇咬伤最为常见,一旦被其咬伤,局部往往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即使已使用抗蛇毒血清和有效蛇药解除全身中毒后,而局部肿痛仍不易缓解。我院自2009年以来采用中药箍围治疗蝮蛇咬伤所致肢体肿痛,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参照蛇伤诊断流程[1],均判定为蝮蛇咬伤。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5~73岁,平均年龄(32.6±5.28)岁;就诊时间:咬伤后0.5~144h,其中48h内入院62例,超过48h入院6例;咬伤部位:上肢9例,下肢59例;参照毒蛇肿胀分度标准[2]:轻度肿胀:局部仅有轻度肿胀,范围为:上肢在肘以上,下肢在膝以下;中度肿胀:上肢达肩关节,下肢达髋关节,伤在头面肿胀颈部或影响五官功能;重度肿胀:肿达头面颈部或胸腹、躯干或对侧肢体。轻型58例,重型8例,危型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早期缚扎:在毒蛇咬伤的早期(一般12h以内),采用绳、带等在患肢的近心端上方进行缚扎,松紧适度,以阻断淋巴、静脉回流为宜,每隔15~30min放松1~2min。(2)扩创冲洗:伤口消毒后以牙痕为中心,将伤口作“+”或“++”形切开,深达皮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用1∶ 2 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湿敷。(3)局部环封:2%利多卡因溶液10mL加地塞米松5mg,加入生理盐水溶液中,于肿胀区上方4~5cm处皮下作环形注射。(4)早期、足量应用抗蝮蛇血清6 000U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应用前应做皮试。(5)对症处理:常规肌注破伤风抗毒素,应用对肝、肾功能毒性较小的抗生素防止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强机体对蛇毒的耐受能力。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箍围:根据患肢肿势范围,将金黄散(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 500g,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 000g,天花粉5 000g,共研细末而成。)与金银花露调制成糊状,敷于创口周围及肿胀处,外敷厚度1~3mm,范围超过肿势5~10cm为宜,外敷纱布1层,待药物略干时换药,1次/d。中药箍围时,应注意:(1)保持药料的新鲜和湿润。(2)暴露伤口,切勿敷于伤口表面,而妨碍引流。(3)保护伤口清洁,加强伤口换药。(4)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肿胀值:患肢肿胀最明显处周径与同一水平健肢周径之差。(2)疼痛指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根据疼痛程度分为:无(0分)、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d、6d、9d进行测量,10d为一疗程。

1.4 疗效标准[4]治愈: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伤口愈合,伤肢功能恢复;有效:全身和局部症状减轻,伤口未完全愈合;无效:全身和局部症状无改善并出现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描述用(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用Ra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肿胀值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肿胀值比较

2.2 两组患者疼痛指数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指数比较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肿痛是蝮蛇咬伤的常见症状。蝮蛇毒是由神经毒和血循毒组成的混合毒,含有蛋白水解酶、磷脂酶A2、神经毒素等多种毒性成分,可致血液内红细胞溶解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而引起患肢肿胀[5]。抗蝮蛇蛇毒血清虽是目前中和蝮蛇蛇毒最有效的药物,但由于其对于蛇毒已造成的病理损害疗效甚微。应用抗蝮蛇蛇毒血清后,中毒一般可得到控制,而肢体肿痛则成为最主要的症状,其消退的快慢往往决定着疗程的长短,因此,迅速消肿止痛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的关键。

中药箍围是按辨证论治原则选药组方后,将所选药物粉碎成细末,制成“围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赋形剂,敷于肌表,而起到箍集围聚、收束疮毒、清热疏风、祛瘀消肿、活血止痛、生肌排脓、温经散寒、化痰散结、理气通络等治疗效应的一种贴敷方法[6]。古称“敷帖药”、“帖熁药”。我科以金黄散作为“围药”,选用金银花露作为赋形剂,临床治疗蝮蛇咬伤所致肢体肿胀取得了满意疗效。金黄散方中以天花粉降火润燥、解毒消肿为君;黄柏、大黄苦寒,增强泻火毒、消痈肿作用为臣;佐以白芷、姜黄祛风活血通络而止痛,苍术、厚朴、陈皮、南星健脾燥湿、散结消肿;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合之,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7]。金银花露为新鲜金银花蕾经水蒸气蒸馏制得,银花中的黄酮具有广泛的抗菌谱,用其调制箍围药,能增强围药的清热解毒之功,且所调糊剂清凉,患者尤感舒适。

综上所述,使用中药箍围,可明显缓解肿胀、减轻疼痛、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在保证治疗方案最佳效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谢锐光,余培南.毒蛇咬伤中西医救治指南[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9-96.

[2] 余培南,钟汉,余永州,等.中国蛇伤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3.

[3] 李仲康.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8:205.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6.

[5] 蓝海,陈远聪.中国毒蛇及蛇伤救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51-452,281-301.

[6] 王吉匀,汤毅.中华独特疗法大成[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1997:119-120.

[7] 熊淑英.蛇伤外敷散治疗蝮蛇伤患肢的观察与护理[J].蛇志,2004(4):31.

猜你喜欢
蝮蛇蛇毒肿痛
蛇毒组学与抗毒素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抗蛇毒血清效价评估中的应用
蛇血蛇胆蛇毒引病来
基层中医药(2020年8期)2020-11-16 00:55:24
40年坚守只为2万条蝮蛇有个家
注射蛇毒却不死的人
快乐的发现
万蛇之岛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7-14 04:39:14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特别健康(2018年1期)2018-03-28 01:36:38
刺蛙的营救
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损伤肿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