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觉得北大就合适 2008年,青海学生周浩高考以省理科前5名“被迫”进入北大生命科学专业就读。3年前,爱好“鼓捣东西”的周浩因为在北大学习“痛不欲生”,退学转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中国青年报》)
中国网刊发张燕的评论文章,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多元的,并非每个人都一定觉得北大就最合适,更非每个人都适合做学术型人才,每个人的长处和发展路径本来就不同。譬如周浩,从小就喜欢拆分机械,当初高考也准备报考北航,但硬是被家长和老师劝阻,逼着考北大清华。而进入北大之后,他发现自己不适合北大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因此才做出转学技师学院的选择。学历、名校、成功,并非判断一个人的唯一标签。事实上,当一个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可以遵从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的道理,首先个人幸福指数会增加;其次,中国社会也会物尽其才、人尽其用,个人和国家的创造、创新能力和今天比,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给学生减压,需要你我的实际行动 《广州日报》刊登署名为张涨的文章,认为给学生减压,已说了太久太多,但这终归不该只是一句口号,需要父母、老师、政府、社会各方面都拿出实际行动来。作者从社会心理(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教育资源分配现状(“择校”之风盛行)以及现行人才选拔方式(高考“总开关”的评价标准仍然单一)三个方面,分析了减压越减越重的原因。呼吁给学生减压,我们已不缺重视、不缺口号。这些年来,家长、老师、政府、社会各方面确实也拿出了不少实际行动。但为孩子减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疏通压力产生的种种源头,才能还孩子们一个彩色的童年。
诺兰为父爱找到新的表达形式 《新京报》刊登的韩浩月文章,是一篇对好莱坞最新大片《星际穿越》的影评。文章中说,诺兰弱化了“好莱坞英雄”最后一刻拯救全人类的模式化表达,也无视强国之间的“太空竞赛”,将影片落点放在父亲“一定会回来”的承诺上,这让《星际穿越》的情感元素真实可信,具有自然的感染力。诺兰自己坦言,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拍摄了《星际穿越》,展示父爱的伟大于是成为影片的第一主旨。電影故事明白无误地指出,只有对孩子的爱,才能促使宇航员父亲库珀穿越星际,寻找可供人类移居的星球。
“太阳底下的考试”不一定阳光 1200多名学生同时坐在室外考试,80名老师监考,还动用了望远镜、人字梯、高清摄像头、扩音喇叭等设备。11月13日,如此壮观的考试在宝鸡一家学校举行。监考老师董龙涛说,因为每年都会组织这样的考试,学校为此还专门训练过学生搬运桌椅。现在上千套桌椅,一小时内就可以安放到位。(《华商报》)
四川在线雷彦鹏撰文称,如果说这样安排是为了杜绝考生作弊,那么同时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高考的严谨与严肃性,毕竟高考没有在露天下举行。文章认为,如此“警戒”,校方把学生当成什么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如何建立,师生关系又如何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