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钰
新媒体环境下工会工作创新策略探究
刘 钰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及应用对职工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媒体对工会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工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推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改革创新。
新媒体;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作 者]刘 钰,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创新,工会工作也要发展、也要创新”。[1]当前,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们搭建起了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交互平台,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是新媒体使用极为广泛和活跃的群体。要充分认识新媒体对职工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准确把握新媒体对工会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推动解决新问题,使工会工作在创新发展中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一种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属于职工范畴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42.2%,约2.67亿。可见,职工网民已成为网民的主力军。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职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使职工获取信息的途径、方式发生改变
一方面,新媒体信息发布更为即时、多元。职工获得第一手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方式更为便捷,并且信息来源的渠道更为多元和宽泛。另一方面,信息形式更为综合、多样。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新媒体综合表现形式改变了传统媒体较为单一的形式,使得信息的传播由静态变为动态、无声变为有声、抽象变为具体,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使用新媒体的主动性不断增强。
(二)使职工沟通、交流的方式发生改变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职工沟通交流的方式通常以书信、电话为主。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职工更倾向于用QQ、E-mail、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人际沟通交流。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新闻发言人”,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反映工作上的急难事,诉说生活中的烦心事,真情实感地表达情感和宣泄情绪。
(三)使职工的人格构建、心理情绪发生改变
新媒体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职工现实生活交往的时间。职工若一度沉溺虚拟空间,会淡化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原则,会不同程度导致情感淡漠、焦虑抑郁、激动易怒,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障碍,出现逃避现实的心理趋向,甚至造成人格分裂,从而出现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负面与虚假信息,捏造事实恶意攻击诽谤他人等不良行为,导致人际信任危机和社会责任感缺失。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手段和平台的不断丰富,创新了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方式和载体,为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但是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即时性、虚拟性、隐蔽性、不可预见性和新媒体信息容量无限性、庞杂性等也给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带来的机遇
1.为更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了新服务。新媒体条件下,各级工会组织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发布职工维权的有关法律法规解析、提供有关维权案例分析等,供职工有针对性地下载使用,打造职工维权的新阵地。此外,还可通过搭建“你来我往”的互动交流平台,给职工维权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极大地拓展了为职工维权的工作空间。
2.为创新民主管理拓展了新渠道。新媒体环境下,工会组织可以利用QQ群、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新媒体,及时公布工会活动动态、单位经营状况、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干部选拔聘用等系列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为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创造良好条件。
3.为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打架了新平台。
运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微视频,发布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记录工会活动,展示新时期职工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等。这样,职工在接受相关信息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使工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培养职工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
(二)新媒体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带来的挑战
1.对工会传统工作模式带来了新挑战。与新媒体所依托的互联网、移动通信、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相比,依靠报刊学习、文件传达、会议部署等传统的工会工作宣教模式和说教、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已经难以满足现实工作需要,由此造成的直接冲击就是“老手段不够用”“新方法不会用”。
2.对工会网络舆情引导带来了新挑战。由于新媒体传播的自由性、匿名性、流动性和开放性,使得新媒体的大量信息不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就可以即时发布,最终甚至可以演变成为震动各界的舆论“海啸”[3]。例如山西黑砖窑、富士康N连跳等事件经网络传播后,短时间内网民指责之声一发不可收拾,这些网络舆论压力将工会组织推向了风口浪尖。
3.对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带来了新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往往是体现在操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变。这些改变,对工会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包括思想观念的转变、媒介素养的提升、交流方式的改变以及心态上的调整适应,等等。
新媒体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内容、形式、载体等方面的影响显而易见。要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性,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使之为工会工作服务,不断推动新形势下工会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树立工会组织使用新媒体的科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形势下,工会组织要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潮流,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对工会工作以及职工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在工会工作,要中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善于运用新媒体平台了解和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善于运用新媒体语言与职工交流互动,善于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即时通信、社交网站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开展工作,牢牢把握工会对新媒体使用的主动权,努力把新媒体打造成为工会组织联系、服务、引导职工的新途径、新载体。
(二)建立一支既懂新媒体技术,又会做职工工作的工会干部队伍
由于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传播方式不断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各级工会组织不断提升工会干部的媒介素养,通过组织开展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快速适应新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挑战,积极学习和努力掌握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创造性地运用到工会工作中去。在培养一支懂新媒体技术、具备良好信息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的同时,还要把这支队伍锻造为具备较强舆论引导能力、善于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干部队伍,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快捷、涉及面广、影响巨大的特点,扬长避短,兴利除害,努力提高正面舆论引导力,最大限度削减负面舆论破坏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舆论氛围,为单位改革发展营造稳定环境。
(三)健全完善工会组织新媒体运行的长效机制
建长效机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治本之策。要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职工诉求督办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健全完善工会组织新媒体运行的长效机制。一是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要积极为办公自动化、即时沟通交流、对外宣传等新媒体平台建设提供政策保证和资金支持,加强对新媒体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运用新媒体联系服务职工提供有力经费保障。二是职工诉求督办机制,要把线上交流线下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作为工会组织帮助职工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新方式,正确处理好“动手”与“跑腿”的关系,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合理需求,要跟踪督办,确保职工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三是责任追究机制,要研究制定运用新媒体联系服务职工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在重大舆情中因工作失职、决策失误等问题酿成群体性事件,造成工作被动,对单位运行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准确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敏锐地感受到新媒体对职工产生的影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使用和应对新媒体的能力,工会工作就一定能在创新发展中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1]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当代工人,2013-06-15.
[2]邹瑞琼.利用新媒体创新工会工作的机制与方法[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
[3]秦洁.新媒体时代工会组织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思考[J].工会信息,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