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玉金
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改进策略探讨
余玉金
在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快速发展,新闻的传播与发展也因此获得肥沃的媒介土壤。基于此,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只有不断变革和创新,在深刻认识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及时找寻能促进改革、提高收视率的有效策略,才能在新媒体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特征;改进策略
[作 者]余玉金,福州电视台。
随着传统电视媒体转型的不断深入,现如今电视中民生新闻类节目已经放弃了传统的说教式新闻,尝试着通过生动的趣味性、鲜明的地方性等成功吸引受众眼球。电视民生新闻虽然坚持平民观点,为普通百姓排忧解难,把话语权交给受众,但在新媒体时代残酷的市场竞争压力下,电视民生新闻为迎合受众,也存在一些不具备新闻价值和积极意义的、不健康的内容,必须引起重视。
(一)平民化的新闻视角
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与展现中表达主题,它将传统传播媒体一贯的脱离群众、政治说教的形象摒弃,把电视新闻媒体的立场、视角放在老百姓身上,因而电视民生新闻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拥有平民化的新闻视角。社会上平凡的老百姓、农民兄弟、下岗人员、弱势群体等都是电视民生新闻所关注的对象,且电视民生新闻是从他们的视角上来反映问题,旨在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社会化的新闻题材
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题材来源就是民生,社会化的新闻题材是其另一个显著特征[1]。通过电视民生新闻,荧屏上的时政动态、社会名流变成了普通百姓身边的琐事,卫星传播也不仅仅为国家大事服务,还在转播各种社会化的民生新闻题材。在传播过程中,电视民生新闻把老百姓的琐碎家庭生活纳入新闻题材范围,对他们的生存、生活和生计进行关注,全方位报道百姓每天关注的、面对的事。
(三)地域化的新闻传播
综观当今的电视民生新闻,其形态无一不具备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传播中也是立足于某一个或多个交集而成的地域文化之内,很少有全国性的电视民生新闻。该特征能促进电视民生新闻更好地报道百姓身边的事,更能走进百姓心里,引起百姓的广泛关注。同时,电视民生新闻通过紧密结合各种新媒体,积极建立民生直播体系、新闻热线等,把不良社会现象公开曝光出来,从而在地域受众中树立亲和力和威信。
福州电视台《新闻110》是一档成立于2000年的福州本土最具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综合民生类新闻节目,其关注民生、反映民情的新闻节目,本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以关注民生为导向、播报最及时、最有效的民生新闻。由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报道面广、影响范围大、参与观众多,使得它多年来成为当地民生节目不可撼动的收视王牌之一。不过在新媒体自媒体风起云涌的时代,在《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等大量现象级综艺节目的强势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所有的民生节目一样,也面临严峻的考验。为此,电视民生新闻应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以下改进策略在未来创造自己的收视新高。
(一)优化节目品牌,获取长期发展动力
新媒体又被称为数字化媒体。数字电视的开播为受众提供了上百个可以选择的电视频道,导致受众手中的遥控器无所适从。因此,寻找喜爱的电视节目仿佛是在超市挑商品,让人产生眼花缭乱之感,而消费观念越来越成熟,促使受众能快速而有效地选择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品牌商品。品牌的概念不再新鲜,它已经细微到很多企业的战略、策略里,市场的主流也变成了品牌消费。
如果电视民生新闻在短时间里不能把亮点呈现给受众,或无法让受众信任节目品牌,受众换台时不会有丝毫犹豫。为此,品牌对一个电视民生新闻而言就像生命。如:《新闻110》可尝试着以社会类题材为主,打造属于福州自身特色的民生新闻“特色品牌”栏目,把镜头对准了社会的弱势群体,打出“生活主体是人,而人的主体是普通人”的理念,通过关注普通人生活的纪实性报道,用充满人文关怀的电视追求,构造出了一部由“小人物”写成的历史。普通的小人物虽然并无多大的政治价值,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所有人都是相通的,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从他们的被尊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的尊严和价值。同时,它在重大新闻事件面前敢于担当,不仅有历年防抗台风第一现场报道、海交会报道,还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建党90周年、一年一度的圆梦大学等大型公益活动报道。这类以人文主义的视角关注现实存在的人的电视样式,使人们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生存境况得到关怀,从而得到人们心理上的认同和喜爱。
(二)开发媒体资源,充分挖掘有效信息
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多使用短信息,但这种报道方式是最简单的,在为受众呈现事实之前并没有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的深度关注需求。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加大开发和利用媒体资源的力度,在选题上侧重于具备一定社会关注度的新闻,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把深度报道呈现给受众[2]。
因此,民生新闻必须要坚持进行理性报道,不仅要把每天发生的新鲜事呈现给受众,还要在内容设置方面为受众提供正确的舆论引导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挖掘,促使受众自我反省,起到参考与监督作用。如房价的涨跌是关系百姓利益的民生问题,电视民生新闻就可以此进行深度报道,把房价涨跌事实告知受众,并开发和利用媒体资源对房价涨跌原因进行深度分析,把对普通购房百姓有利的应对策略提供给受众,这样才能把有效信息充分挖掘出来,为受众的日常生活做出贡献。又如酷暑天市民如何度夏、暑期孩子安全过暑假的注意事项、暗访违规企业等等。这一档节目才是真正地将福州地区民生的实际情况反映了出来,帮助福州地区调整民生矛盾。
(三)利用好新媒体,不断丰富收视渠道
在各种新媒体强势来袭的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应看到宝贵的发展机遇。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碎片化,只有更好地利用更多的碎片才能不断丰富收视渠道,从而得到提高收视率的机会。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可把自媒体建立在手机应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从而把更新的新闻内容通过自己的账号、平台等多渠道传播出去,同时利用反馈、抽奖等环节把受众拉回电视民生新闻当中,以有效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电视民生新闻通常都是现在演播厅录制,然后进行传播,播报相关新闻就成为主持人的主要工作,受众并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在电视机前被动收看[3]。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电视民生新闻应充分利用好各种新媒体,通过三网合一的方式把民生新闻播报到不同的领域。如:在直播民生新闻时,可在演播厅里面设置一个大屏幕,滚动播出画面、文字、数据等信息,受众也可通过电话、微博、微信或短信等方式积极参与话题互动,第一时间更新受众对话题的支持率,直接把受众的视频、音频等切入直播现场,为受众提供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逐渐培养受众的参与性。同样地,现场记者及新闻事件观察专家等也可把事件的最新发展、评述等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传递到演播厅的大屏幕上,形成多向互动,不断拓展和丰富收视渠道。
新媒体时代的民生新闻要求电视台要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要做其他新闻样式的表率。然而电视民生新闻不能一味求新,而应重视优化节目品牌,通过应用各种新媒体资源来挖掘信息、丰富收视渠道,并平衡好新闻传播与收视率,从而为百姓提供价值坐标和行动参照,真正做到关注民情、贴近民生。
[1]叶晓青.刍议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途径[J].新闻传播,2014(16):88.
[2]童珍.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民生新闻的转型[J].西部广播电视,2015(1):35.
[3]陈鹏.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生存发展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4(14):15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