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中医图书出版的新机遇

2015-03-19 23:49:53薄九深
传播与版权 2015年9期
关键词:类图书人民卫生出版社一带

薄九深

“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中医图书出版的新机遇

薄九深

国家于2013年确立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在发展经济圈的同时尤其强调中外的人文交流。其中“一带”具体是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则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医图书作为特殊的学术图书分类,是实现中国图书“走出去”战略的关键所在。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中医出版的发展问题和建议进行讨论。

“一带一路”;中医出版;问题;建议

[作 者]薄九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中医文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它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的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能够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与特色。正如习近平2010年6月20日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揭牌仪式上所说:“中医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1]这表明了中医的重要性,其代表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的硬实力,更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弘扬。

(一)中医图书学术价值偏低

目前,我国图书市场上看到的中医图书大多都是传统的理论读本。反之,在国外图书市场上,很多外文中医图书多以普及和介绍中医及中医文化为主。总体上来看,其出版种类比较单一,学术水平也较一般,在中医内容上也常有不妥或错误。中医教育在国外有较好的发展,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都开设有中医院校,并且有数量不少的中医学生。但是这些学校和学生缺乏统一、系统的教材,所用课本内容也较单一。

近年来,人民卫生出版社通过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英文版、德文版、法文版等一系列中医著作,其中《张仲景50味药证》《八名方临床应用》《中国本草彩色图鉴》等中医图书已经成为国外学生学习中医的教材。在这些合作出版中,国内出版社借鉴了西方读者喜爱的编排方式、语言表达、插图使用等编辑方式,国外出版社提供了良好的销售途径。这样的合作定制出版模式,让世界读者更加准确了解中医学知识,让面向世界的中医图书更具阅读品位,实现中医图书学术价值的升华。在每年的法兰克福书展和伦敦书展上,许多国外知名出版巨头对中医图书的潜在出版价值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要我们能嫁接合作的桥梁,中医图书“走出去”的道路将会是光明的。

(二)中医类图书编辑水平不高

目前,国内中医学图书大多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各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图书内容大多比较专业,适合中医医务人员阅读。对于全世界的读者而言,很多已出版的中医学图书是难懂生涩的,这就对现有的编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必须知晓中医的理法方药和中国文化的精华,才能很好地将两者有机结合,打造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的图书。二是还要精通外语,这才能在翻译之后准确判断图书的内容是否有偏差。目前,整个出版业的中医图书编辑,多为学外语或学中医出身,真正能达到双重标准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中医学图书在海外市场潜力巨大,出版社应该重视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可以尝试与海外出版社的合作,通过培训、调研等多种方式让中医图书编辑能有真正的机会策划面向世界读者的中医图书。

(三)中医图书翻译存在问题

翻译问题一直是困扰“走出去”工作的重大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层面在翻译工作上加大了投入,打造了“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扶持项目,但是对医学出版“走出去”的扶持工作还是相对较少的。

如何解决翻译问题呢?我们可以先从英文版中医图书出版计划开始。一方面是邀请母语是英语的海外编辑参加翻译工作,对国内中医翻译专家的翻译稿件进行语言润色,尽可能兼顾学术水平和本土化,保证“走出去”中医教材的高质量;另一方面由国内中医大学知名专家审核修改中文底稿,保证中医学术的严谨。另外,不能忽视中医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如一些特定的中医名词术语,应坚持采用异化翻译法,保留住中国的“东方情调”,不能一味地向目标语读者靠拢,而要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中国特色,秉持“文化传真”的翻译基本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文化“走出去”的质量和影响力。

二、“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医图书出版建议

虽然世界图书市场对中医健康养生类的图书具有很大的需求量,但是进入欧美公共图书馆的这类图书主要是由欧美与中国台湾地区出版机构所出版的图书,中医出版资源最丰富的中国大陆却并没有展现出像其他文学作品那样的冲击力,在“一带一路”政策下,海外市场充满巨大的诱惑,如何让中国中医类图书真正走向世界,从目前各个出版社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合作出版建立国际化桥梁

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卫生出版社[2]一直走在中医类图书出版工作的前列,从2005年开始,人民卫生出版社积极响应国家的“走出去”战略,开始制定国际化的中医图书出版目标,人民卫生出版社通过在多个国家的市场调研,寻找中医图书出版的优势,将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中医类图书作为出版战略的最佳切入点,实施“中医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7年选择独立参加法兰克福书展,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建立了中医出版国际化合作平台。经过长期的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多名一流中医专家对中医类出版物进行翻译出版,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中医科普、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等,并和多个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出版合作关系,形成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大背景下,加上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中医类图书出版社应该借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成功经验,紧跟时代步伐,将已经出版的外文版中医类图书进行深度开发,实现图书的电子化发展,能够促进中医知识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传播,大力推动中医文化“走出去”工程,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邀请外籍中医师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江苏科技出版社在2009年邀请美国中医师麦孟竹到社里坐班一个月,并对社里所出版的《中医十大类方》一书进行了翻译[3]。概述曾经获得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资助,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后受到了大量关注。

在此之后,江苏科技出版社又陆续邀请了多个国家的十余位中医师到江苏科技出版社进行“工作”,对促进江苏科技出版社中医类图书向世界范围出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中医辨证思路解析》《方药心悟》等中医类图书畅销海内外,外国中医师在其中发挥的宣传效应不言而喻。外国专家到出版社中与出版社编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共同策划、共同编译中医类图书,可以更好地结合海外市场的实际需求,定向制作和推广中医类图书,从而为世界范围内的中医研究以及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外文版中医经典专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改变编辑闭门造成、产品需求脱离市场需求的现状,为促进中医类图书在“一带一路”政策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语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医类出版社应该充分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书展,并充分发挥出我国中医资源方面的优势,结合这些国家的地域特性、文化语言特性等,配合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图书出版,促进我国中医图版进一步“走出去”。

[1]张灼华.中国香港:成为“一带一路”版图中的持续亮点[J].国际经济评论,2015(2):80-89.

[2]储殷.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定位的三个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15(2):90-99+6.

[3]周俊生.“一带一路”:新思路,新机遇[J].金融博览(财富),2014(12):54-56.

猜你喜欢
类图书人民卫生出版社一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带一路”我的梦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4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中国(俄文)(2019年6期)2019-07-05 07:02:56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新形势下教育类图书编辑如何全面提升编辑素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02
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与选题策划研究
新闻传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31
从一本书的出版到一门课程的建设:浅谈教育类图书编辑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5年12期)2015-07-18 11: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