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晓飞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建立起了“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多元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也是史无前例,解决他们最基本、最迫切的生活问题,在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但这种以经济资助为主的单一物质资助无法从根本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除了享受物质不同外,在精神、能力、综合素质、健全人格等方面与非困难生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一度陷入精神贫困中。在提高资助实效问题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资助模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的研究课题。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教授于1979年在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上就指出:“懂得了穷人经济学就懂得了经济学的许多重大原理”。印度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也提出非物质贫困这一理论,如能力贫困、精神贫困、心理贫困等。阿玛蒂亚森认为,从一个人是否具有精神和能力享受自己期望的生活来判断这个人处境的角度来看,真正贫困并非经济收入低,而是非物质脱贫因素的缺失,并逐渐形成的贫困文化。正如某位哲学家所说“精神贫穷比物质贫穷更可怕”。在贫困文化支配下,人们常常以听天由命作为人生观,以好逸恶劳作为幸福观,以只求温饱作为消费观,以安土重迁作为乡土观、以“等、靠、要”作为度日观。这种贫困的文化特征正是人们贫困的根源。在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问题时,物质资助只是短暂的,要真正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脱离贫困,就必须从提高非物质资助实效入手。目前尽管国内学术界在资助育人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并未对非物质资助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高校非物质资助是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竞争力为指引,通过激发斗志,消除贫困文化,促使他们努力成为精神富有的人,最终由自身内涵发展而达到脱贫的目的。
能力资助是在非物质资助中最直接、见效最快的资助[1],也是非物质资助实效的外在表现。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资助,需要以综合素质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管理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作为指引。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缺乏热情,期望通过高等教育脱贫致富,用单一的目光看待大学生活,缺乏培养学习以外的能力与兴趣。因此,学习成绩成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体现。另外,自尊心强和自信心不足也会让他们回避社团面试的失败,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都得不到很好锻炼,职业素养得不到全面的发展,以致就业困难使他们最终演变成“双困生”。
针对综合素质不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首先要转变他们观念,通过专题讨论、集体谈话、个别谈心等方式,旁征博引,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大学期间不仅仅是学习、更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综合素养高的人,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在职业上谋有一席之地;其次,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能力。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状态变化,为他们创造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担任学生干部和负责某个小型项目等,帮助他们重建信心,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逐渐养成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习惯;再次,开展能力拓展训练。打造如“高空断桥”、“信任背摔”、“履薄冰”、“超越自我”、“盲人方阵”、“模拟电网”、“团队攀岩”、“破冰训练”等户外拓展项目,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体力行,敞开心扉,勇敢面对不足,打破交往障碍,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表现力,在体验式活动中学习知识、领悟道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与富裕的家庭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到资源储备和职业视野限制和贫困文化的影响,职业生涯成熟程度先天不足,与实际年龄不符。在大学学习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对生涯关注度不高,缺乏动机,很少在拓展自我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他们不熟悉专业发生趋势,没看清社会的人才需求,更没有储备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和价值观念,就业能力远落后于社会发展,被动地卷入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去,所有的梦想便在现实中破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遭遇一般大学生所面对的困难外,还遭受经济、资源限制带来的复杂而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遭受各种困难也在主观上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影响。有时一些很小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克服的,也会被他们的思维定势与评价方式放大化,给他们自己无限的困扰。
对于自我概念模糊的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合理认识自我和科学地评价自我。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矫正认知,增加挑战困难的勇气,重塑生涯自信。另一方面通过榜样教育法引导他们辩证地看待生涯隔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饱满的激情来发掘自我兴趣与培养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对于信息量少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鼓励他们转变“等、靠、要”贫困文化思想,积极通过网络、媒体、报刊等媒介获得资源。帮助他们通过各种校友、同学等人脉资源了解职场现状。高校还应当构建覆盖面广的新媒体平台,通过校园广播、校友经验讲座、企业宣讲、专业介绍等多种形式传递有用资讯,帮助他们准确、快速获得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
对于独立自主能力不足的学生,首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案设计上要结合贫困生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其次,要多为家庭困难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管理空间,在团委、学生会以及各类社团组织多吸收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参加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另外,要多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干部,大胆放权,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培养他们主动思考、主动联络、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生涯的实践能力;再次,高校实行导师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根据他们个体差异,深入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走出学习迷茫,激发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提高独立自主能力;最后,要鼓励他们参加各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使他们在比赛过程中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能力。
大学毕业后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分担家庭的重担、回报家人是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夙愿。但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过高的就业期望以及就业能力相对薄弱使得他们再次陷入困境。物质上的的贫困是短暂,而就业能力不足,很可能是永久性的贫困。因此,在高校资助实效检验标准中,就业能力资助应该是一项核心的指标。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本人多方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作为高校,除了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职业生涯管理外,还要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一是根据产业结构和市场对人才需求预测调整专业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大量需求的人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社会竞争提供前提条件;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与建议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明确人才培养思路,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为他们参与就业竞争提供内化条件;三是根据专业特色制定职业辅导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专家讲座、职业咨询、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构建全程化的就业资助机制。安排就业指导教师通过面对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实现对他们就业帮扶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专业化,为他们参与就业竞争提供最大的帮扶;四是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入到企业实习、开展课题研究,使他们尽早接触企业,了解企业一线人才需求以及自身的不足,从而完善自我,提升就业竞争力。五是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向基层。通过学校重点推荐法、党员就业服务队结对帮扶法,引导学生积极响应“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计划”、“村官计划”等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基层就业搭建平台和指引道路;六是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转化,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2]、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贷款支持等措施,切实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帮助他们走向创业成功。
高校通过三力指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能力资助,从方法论角度来看,确实会取得不错的外在资助效果。但我们必须看到:相当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期受到贫困文化的影响,往往会乐于贫困,在麻木僵滞的精神荒原中丧失信心,遗失意志。价值贫困、精神贫困给高校资助工作带来深层次的现实困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价值贫困、精神贫困支配下,高校的能力资助只能停留在智力、素质开发层面上,不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的价值理性和精神世界[3],资助育人就永远陷入精神困局之中。因此,要提升资助实效,还要从精神和心理资助、励志教育等内在表现进行双重突围。
俗语说,“扶人先扶贫,扶贫先扶志”。高校要从精神资助层面突围,就必须建立一套在物质资助基础上的精神和心理资助机制。
一是提前排查,建立档案,确定重点资助对象。高校在新手生入学时开展新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和心理健康测试,依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进行科学认定。根据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建立有心理偏差的贫困生学生档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资助。
二是通过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高校首先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贫困。定期对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心理测量,及时开导他们。其次,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建立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电话、组建朋辈辅导队伍等等[4]。再次,加强精神资助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由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教师、院系领导、辅导员组成的,且素质高、业务精的精神资助师资助队伍,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方位、多层面的精神帮扶和心理资助,以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障碍影响,突破贫困文化的束缚,最终脱离精神和心理贫困。
三是营造氛围,增加心理健康体验。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个和谐、宽松、乐观、向上的校园群体环境,消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紧张、敏感、封闭的心理。同时倡导平等互爱、励行节约、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岗位的育人功能,多开一些技术型、能力型的岗位,让学生获得经济资助,提升能力,让他们发现自身长处,培养自信心,体验劳动所带来的成就与快乐。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志愿活动,让他们从实践中学会付出和体验爱心,成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四是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精神和心理资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作,光靠高校单方面努力是难以达到最佳的效果,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合力[5]。如调动社会新闻媒体、志愿者协会、心理咨询机构等力量,传递正能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更多更专业的心理资助机会。家庭成员要千方百计减少学生因经济拮据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平时也要多关心他们的心理困惑,倾听他们的诉求,消除他们的负面情绪,真正地成为他们心灵的港湾,让他们用积极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生活。
从内涵角度来看,“励志”指一个人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发愤图强,积极向上,并由此去实现远大的理想与目标。而大学生励志教育是指以成功学、心理学、自我效能理论等理念为基础,通过系列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志向,激发潜能,磨炼意志,最终走向成功的一种教育。高校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开辟路径:
一是以活动为载体,增加励志教育效果。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广泛开展一些具有励志教育感召力的学生活动,如励志电影、励志讨论、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网络微信等活动,引导学生讲梦想、秀梦想、赛梦想,并将学生的大学梦、成才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汇聚学校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远大志向。
二是建设校园励志标杆工程。通过挖掘典型,树立榜样,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愤图强。高校开展十大励志学生标兵活动,选一些品行正、学习优、能力强、受广大师生认可的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励志标兵,通过他们的励志事迹教育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园广泛开展一些朋辈激励活动,如“先锋引领”、“学长引航”等主题活动,让一些励志标兵与其他同学相互激励,共同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积极挖掘一些热心投身西部计划和创业成功人士等励志类型的优秀人物回校作报告、经验交流,或者用人物访谈形式显现他们的励志故事,用励志成才观引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潮,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挑战自我,勇攀高峰。
三是将励志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将励志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学风建设、保卫科创新竞赛、素质能力竞赛、校园励志标兵评比、“桃战杯”自主创业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梦想,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并走向成功;将励志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专业竞赛和学习竞争,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能力;将励志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得学生遇到挫折会自我调适,有效化解心理危机,由内到外变得更强大。
非物质资助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只有以综合素质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管理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为指引,培养学生能力,从精神、心理帮扶和励志教育双向突围思想困境,实现能力和精神在交融中同步发展,才能由表及里、全面提升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实效,真正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1]丁文勤.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物质资助"的途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
[2]刘思.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4,(2).
[3]汪燕敏,陈年红.皖北地区贫困文化的经济学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08,(1).
[4]李勇男,张宁.大学生轻生现象心理学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5]陈泳如.高职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透析——以会计专业为例[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