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明,王广保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在高等职业院校艺术类专业开设一定数量的工科课程,是当代艺术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从目前高职艺术专业教育实践看,学生虽然拥有较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动手能力普遍较弱,特别是一些与建筑、景观设计相关的专业,学生在作业现场的表现几乎可以用手足无措来描述。从艺术类学生的就业跟踪调查情况来看,许多就业单位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企业还需要为这些毕业生配备专职技术人员或老师傅进行“传、帮、代”。对相当多的学生来说,他们也难以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和严谨的工作规范,艺术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使许多学生选择了放弃。
据麦可思《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年版》,该院艺术设计系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但专业吻合度只有65%,其中建筑装饰专业就业满意度只有46%,低于学院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数据同时显示,建筑装饰专业半年离职率达到70%。
从报告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看,一方面,高职教育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盲目向普通高等院校看齐,培养出的人才没有明显的特色,实践能力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对当代艺术发展与民众生活、经济建设的紧密联系缺乏认识,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如装饰工程、装潢设计等专业缺乏工科课程的有效植入,从而造成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职业方向不明确,职业技能薄弱。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把工学结合、增强学生能力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并参照相关行业和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带动专业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方式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认为职业教育需要解构传统学科体系,重构行动体系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根本改变。行动体系教学就是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过程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行动体系教学强调职业情境、教学反思和学习管理,教学理念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学习取代教师单向讲授,以项目化、工作室教学模式取代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姜大源借鉴部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职教理念,提出了从工作过程出发,包括现状分析、工作分析、教学分析、教学目标四个环节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从宏观层面来看,在高职艺术类专业开设工科课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总方针;从微观层面来看,工科课程的设立对以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模式为表征的艺术类专业行动体系教学的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部在2004年推出了“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指导方案”,基于行动体系教学理论的课程项目化改革就是重要课题之一,同时也是在艺术类专业开设工科课程的重要路径之一。课程的工作室制项目化改革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它把生产一线中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做中学”,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
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家庭装饰装修电工课程为例,在家庭装饰装修施工中,电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程,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居住人员的安全性。一个合格的装饰装修电工知识体系应该以装饰装修电气施工的主要环节和作业内容为主线,包括装饰装修电工基础知识、电工作业总体要求、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常用电工材料、照明光源及灯具、电工作业施工、安全用电等知识。
基于艺术类学生情感想象力丰富,但组织纪律性不强,专业情结浓厚,但知识面狭窄的实际情况,以工作室制项目化教学为载体,让学生根据实际电工作业工程需要,快速掌握各项电工作业施工技能就成为培养这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重要路径和手段。
(一)以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立电工工作室。工作室制突出以来自公司、企业的真实项目为中心,将课程、教室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以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训练。
(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的电工教学内容。首先,确定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技能培养目标,以公装和家装两类项目为依托,对装饰装修电工技能进行整理,初步形成装饰装修电工技能知识体系。其次,对岗位关键职业能力和综合技能进行分析,明确具体能力目标,并对工作项目进行分解和细化,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任务,从而制订出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工作任务解析表。最后,确定专业课程设置,编制专业实施性教学方案。
(三)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设计和情境化教学。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基础上开发的情形和环境。情境化教学包括创设情境、转换情境、应用情境、优化情境等环节。创设情境是情境化教学的核心。为了使所设情境能完整地模拟现实工作场景,可以邀请装潢公司和供电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描述自己的主要岗位工作,并科学地设计各项工作的过程及内容,了解了各项工作的重要程度以及关联程度。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生的学业水平,教师要勇于改进知识结构,深入到电力企业和家装一线,强化自身实践操作能力锻炼,实现“打铁首先自身硬”。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多种预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电工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在高职艺术类专业开设工科课程虽多有实践,但由于教学理念和传统学科体系设置的诸多束缚,特别是没有基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当代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实际,总体而言,还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创新。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2]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3]严璇,唐林伟.“工作室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