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与大学生性别意识建构

2015-03-19 15:36蔡志鹏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两性男权

何 涛,蔡志鹏

何涛,蔡志鹏/重庆交通大学助教(重庆402247)。

一、网络媒体是大学生性别意识生成的重要场域

人的性别意识实际上指的是人的性别角色意识,它的形成贯穿于人的发展的一生,人的性别角色是指每种性别在所属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所规定及希望的特定的行为模式。[1]性别角色意识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不同的文化传统具有不同的性别角色期待。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是通过性别社会化的过程来完成的。性别社会化是人们接受并内化社会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以此支配自己的行为、发展性别角色意识的过程,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性别认同过程。作为当代大学生,其性别意识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或者说是在多重场域中生成的,这些场域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而当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的兴起之后,作为当前使用网络的主力群体之一的大学生则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互联网所设定的时代。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性别意识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家庭、社会、学校性别教育缺场的情况下,网络媒体已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大学生性别意识生成的关键场域。网络媒体的运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社会跨入了令人振奋的信息化时代,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网络媒体不仅传递着有关性别的各种语言、行为与观念,而且成为追求性别平等人士的有力武器。当前大学生使用电脑及手机网络已经是普遍现象,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性别意识的生成作用体现在多个层面,网络媒体所发挥的这种作用是与网络媒体本身所具有的技术主体性、开放性、公共性、构造性、交互性及兼容性密不可分的。

网络媒体的技术主体性是网络媒体区分其他传统媒体的关键因素,网络媒体的技术主体性体现为如何从本质上去看待技术。传统观念把技术看成是一种价值无涉的对象化的工具及载体的客体,即通过制造工具及使用工具来改造自然客体的技术,这种被制造与使用的工具本身也是客体。而主体技术在于技术已经不被简单的看作载体,它更重要的是充当了制造经验世界的、改造人本身的技术。网络媒体所制造的经验世界与现实自然世界的最大区别在于他的身体隐匿性,即个体可以不受性别身份的束缚,在虚拟空间中自由选择及扮演各种角色,并可能内化及认同为自己的规范观念,最大限度地消弭容易产生性别不平等意识的生理性别差异。交往者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及语言信息来对他人行为进行认知和判断,面对面交往的副语言、身体语言及服饰、气质、风度等因素将处于缺席状态。这种交往模式显然可以不同程度地摒弃对性别身份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有利于性别平等意识的生成,同时也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可以摆脱性别身份的负面体验,满足全面参与社会的需求。另外,网络中的符号交往取代性别交往,女性通过性别模糊化的身份,换位进行性别体验,在增加新身份经验体验的同时,加深了对异性的体验,有助于减少性别刻板印象,扩展新的人生体验。

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及公共性有利于大学生广泛平等地参与两性交流,形成平等、公正、和谐的性别意识。网络媒体的最大魅力在于其开放性,开放性是网络媒体的力量源泉。在网络媒体中,开放性使得生理性别特征不同的男女两性可以容纳在一起,传递两性共同的性别角色认知,打破传统父权社会规定的男权中心主义模式,横向的扁平化的交往方式动摇了纵向的男权社会金字塔的权力等级结构。同时,网络媒体可以把全社会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人员,特别是社会底层、社会边缘及受男权压制的人群集中起来,倾听他们的声音,提出公正平等的权利诉求,在社会宏观及微观层面消解已有的性别权力不平等现状,形成正确的两性性别意识。大学生是促成社会民主政治形成的主力军,网络媒体整合了不同群体特别是男女两性平等的民主诉求,为大学生性别民主意识的觉醒提供了生成载体,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广泛参与到实现社会两性民主平等的社会实践中去。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兼容性及构造性为大学生两性平等自由交流,选择理想性别角色模式,构造新的性别交往空间提供了支撑。网络媒体的交互性使得男女两性可以同时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网络媒体的兼容性可以把各种性别文化及性别理想模式进行整合、并列、排布,并通过个体比较对照、自主选择,以实现性别交往模式的优胜劣汰,促使性别意识的形成及性别关系的和谐发展。网络媒体的构造性指的是大学生可以摆脱现实性别环境的束缚与压抑,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契机创造虚拟的性别理想模式,来延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塑造未来的生活生存方式。概言之,大学生是网络媒体运用的主要群体,网络媒体已经以其特有的方式改变着大学生的性别观念及行为模式,成为大学生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场域,对大学生性别意识的生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性别敏感性的冲击

尽管网络媒体在实现男女性别平等方面使我们看到了诸多希望,但正如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世界各国政府及观察员所言的那样,“在大多数国家,大众传媒并没有用均衡的方式描绘妇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对社会的贡献,相反宣传报道的往往是妇女的传统角色,或有关暴力、色情等行为”。[2]网络媒体的兴盛不但没有改变现有的性别不平等现状,反而在它上面所暴露的性别差异及性别不平等丝毫不小于传统媒体,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大学生性别意识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及性别敏感性的塑造。然而网络媒体却在不断的消解大学生的性别敏感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媒体延续及加深着大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又称“性别陈规”“性别角色定型”或者“性别偏见”,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固定的、僵化的看法,抹杀了男女两性个体的多种多样的性别特征及丰富的个性。性别刻板印象主要包括刻板的人格及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及职业特征。人们性别刻板印象是通过直接的人际群体接触和间接的别人介绍及传媒描述所获得的,网络媒体作为大学生普遍使用的交流工具,在促成大学生性别偏见形成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媒体总是如法炮制现实生活中各种关于男女固有的性别成见。从网络对两性的价值定位来看,男性总是处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政治的高端领域,男性总是被描述成独立、积极进取、自信、有主见、果断勇敢、坚强、富有竞争性、支配性、冒险性、攻击性、操作能力强的精英;而女性则处于家庭、情感、婚姻、需要男人呵护、辅助、关怀的较为弱者的私人领域,女性人格特质也常被描述为依赖人、情绪化、善解人意、脆弱、整洁、文静、细心、富有亲和力、敏感性、表达性等,在职业的描述上,女性大多与情人、贤妻良母、秘书、公关小姐、保姆、护士相联系。网络媒体中一些内容特别强烈的传递着性别歧视的观念,如,爱情是女人的宗教;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人挺起来才美丽;做漂亮女生,享美丽人生等。在各大女性网站中,充斥着世纪婚姻、情感天地、时尚流行、恋爱宝典、好太太厨房等内容;而在男性的网站,却是求职宝典、成功男人等信息。这些话语的背后的潜台词无非是男人属于“公共领域”,女人属于“私人领域”,男人是社会的中心,女人只是在边缘。这些网络媒体对性别的刻板印象的传递无疑不利于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生成。

其次,网络媒体强大的集体幻象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话语进行消音,使得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性别话语权力被消解。网络媒体“作为一种隐蔽的文化暴力,不断强化男权意识,标举男权价值,通过大量的、重复的、高频率出现含有思想文化观念信息的传播,对整个社会造成消极影响,对处于文化边缘和流浪状态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观念起到压制、约束、监控的作用,从而模糊男女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把社会纳入男权文化体系之中,使女性的声音越来越弱”。[3]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网络媒体也会把女性看成是一种压制和监控的对象,是男权社会体系中的“流亡者”,在具体的媒体语言及影像描述中总会有意或无意地强化男性对女性的主导地位,比如对“女人美”的过分关注,而很少去设置“男人美”的议题。网络媒体常常报道“男人留岗,女人回家”的信息,以缓解就业压力,却很少报道讨论“女人留岗,男人回家”的问题。在这里,男性意识作为主流意识、多数意见及优势力量被夸大其词,而把女性意识看成非主流意识、少数意见及劣势力量。

第三,网络传媒通过强化男权性别意识,把男权中心主义设定的性别价值观念内化到女性的价值观念中,形成女性的集体无意识。简单地说,基于性别角色的集体无意识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有关性别的经验在两性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网络媒体无疑在复制着由传统文化长期形成的以男权为中心的性别权力结构,为两性的性别集体无意识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周旋于网络媒体的大学生即便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认知力,但他们很难去改变网络媒体所预先设置的男权中心为主体的这种现状,也会逐渐地在自己的认知结构深处去认同、内化男权话语下的性别价值体系,很少意识到它的不平等性存在。网络媒体所形成的这种性别角色集体无意识阻碍、麻痹了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使得女性主体意识不能真正觉醒,女性的真正解放漫长而渺茫。

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性别敏感性的消解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女性的性别身份被突出和放大,女性仍为性的欲求目标,女性的多重人格身份被湮没,女性仍处于“被看”的客体地位,女性主体意识被压制和监控,网络媒体不断复制和强化男权性别权力结构,加剧社会性别不平等。从根本上说,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性别意识的这种不利冲击源于既有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历史文化体制,要消除性别不平等必须从根本上重塑两性平等的话语体系。网络媒体中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及多元文化交流,为建立公正平等的性别网络环境提出了挑战。男性长期作为高科技技术的控制者,形成了“技术男性化”的局面,并形成了女性对技术的恐惧及规避心理,女性仅仅是作为技术的使用者而存在。网络媒体技术可以通过不断强化男性权力中心观念来加大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物的可能性。并且男性对于信息的掌控权会越来越大,形成“信息富人”,不断加大与女性的差距。另外,消费时代眼球经济的勃兴更是助推了网络媒体对性别不平等意识的渲染。

三、网络媒体性别结构优化:大学生性别意识建构的必由之路

网络媒体是对大学生进行性别意识建构的重要场域,大学生性别意识的构建需要借助及发挥网络媒体的正向功能,以此逐渐消解网络媒体对性别意识的负向建构。因此需要优化网络媒体中的不平等性别话语结构。网络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话语系统,他与整个社会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还可能影响和型塑着整个社会大系统。因而,网络媒体性别结构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同时网络媒体本身的特质也为构建性别平等意识提供了可能。

网络媒体的技术主体性为两性体验、建构多重身份及性别经验环境提供了条件,它冲破了传统的本质主义的性别话语,即将两性看作是二元对立的,并且女性是作为附属的客体而存在的,女性不能偏离作为女性身份的存在,必须表现出恰当的女性特质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网络媒体中的性别隐匿性为个体在网络空间实施多重身份的转换提供了载体。网络媒体的去中心化特质正好印证了反本质主义的性别理论主张,把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身影纳入到主流意识中来,重塑了性别权力结构。一方面他为目前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群体提供了“发音”的可能,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体验主体将自己的感觉印象移植到现实社会中,无疑冲击着传统的性别权力结构。但网络媒体中的性别角色建构及身份体验也为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伦理问题,如网络婚姻、网络性爱现象的产生,这似乎已经超出了人的性别意识建构的范畴,触及到了人的本质论问题。然而网络媒体技术的这种身体“缺场”并不能在根本上形成平等的两性性别意识,“忘却身体是一种老套的笛卡尔哲学把戏,由于我们的忘却,通常是妇女和少数民族而保持语言沉默,最终将会对身体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女性不应该借助于技术来抛弃身体,而是应该呼吁技术的根本重构,以基于身体的方式来发展、创造自身形象和喻义,在电子媒体实践中开辟一种肯定自我、而不是否定自我的空间。”[4]因而我们必须回归到网络媒体的外部环境中去寻找解决的根本路径。

那么,从网络媒体所处的外在环境来看,必须在社会文化的观念及制度层面来做出努力。观念层面的文化是整个社会的深层根基,经过历史文化发展形成的男权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长期统治着现存社会,要改变现有的性别不平等意识,社会各个结构主体必须从观念层面来建构新的两性性别话语价值体系,以此来指导具体的实践。在制度层面,作为社会公共管理机构的政府部门必须从顶层加大制度设计,将性别因素纳入到各项决策中去。完善法律制度,为社会性别立法,加大对法律实施的监控、追踪及评估。扩大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参与度,把女性从传统的职业体系中解放出来,加入到更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去,实现与男性的平等对话,以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性别平等氛围。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必须把性别教育纳入到主流的学科体系中去,形成性别教育学科的主流化。高校也必须优化学校各个结构主体的性别权力环境,让女性的声音“出场”。在对网络媒体技术的掌控上,必须创造一种有利于女性进入的机制,比如加大高校招收更多的女生进入诸如计算机等传统被认为是男性涉足的专业领域学习,逐步扩大女性进入高精端领域的比例。同时,在网络媒体信息的制造、传播及监控途径中,“把关人”的性别意识建构将不可缺少。总之,一个性别结构优化的网络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性别意识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大学生性别意识的建构也必须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1]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0.

[2]王淑贤.<行动纲领>中12个重大领域简介[J].妇女研究,1996(2).

[3]姜红.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3).

[4]李银河.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J].哲学研究,1996(5).

[5]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7]闵冬潮.Gender(社会性别)在中国的旅行片段[J].妇女研究论丛,2003(5).

[8]胡传荣.中国的国际环境与社会性别话语的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0).

[9]杨新敏,荀洁.95世妇会后女性与传媒研究述评[J].现代传播,2004(3).

[10]林红.试析性别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学术价值—从性别概念的形成谈起[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11]吴瑾.广告中女性形象定位的探讨[J].当代传播,2003(5).

[12]陈阳.我国女性期刊中的女性形象[C].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2004.

[13]禹建湘.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4]沈奕斐.赛博空间中的主体技术和性、性别政治[J].妇女研究论丛,2009(1).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两性男权
Myth and Mechas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自我认同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从古典到西洋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
两性羊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DADMAC-AA两性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