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素民
(浙江财经大学 东方学院,浙江海宁344018)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析
聂素民
(浙江财经大学 东方学院,浙江海宁344018)
在实验数据中发现,“两翼两课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大学英语”教学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阐述了“两翼两课堂”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比间接与直接实验数据,得出“两翼两课堂”不失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它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大学英语”教改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成才亦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两翼两课堂”作为“大学英语”教改方法值得推广。
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两翼两课堂
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和中外教师合作授课被称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两翼”,而“两课堂”是指课内和课外教学的课堂。21世纪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强调网络多媒体下的自主学习新模式。这一改革率先在180所院校进行,分别有100所分为三批次作为改革的示范点。有的院校虽不在改革的示范点之中,却启动了教改的新模式,对此做实证研究的不在少数,实证调查证实了改革的优势明显亦不在少数。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尚无示范点、试点,启动教改新模式的学校亦不多。因此,“大学英语”教改也就相对滞后,这就使得“大学英语”课堂仍然以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为主。在多次访谈中,绝大多数老师认为应用型的高校可以不启动教改新模式,原因是该类高校学生英语基础差、录取分数比较低,学生的学习也不够主动。2011年6月对该类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课外不学习的占到61%,这与来自广东、浙江[1]几所类似的高校实证数据基本吻合。这一数据显示出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不足,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以致于缺乏学习自主性。而“大学英语”教改新模式要求网络自主学习、听说课与读写课相结合,这与应用型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实形成了反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其“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与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相衔接,只能定位于一般要求,并且还具有特殊性[2]。对应《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应用型的高校可定位于一般要求。由于定位和“大学英语”教改滞后的双重特殊性,大家更应思考“大学英语”教学教改的出路。
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主张创造适应的语言学习条件和环境,反对机械地传授语言知识。国内外众多文献资料阐明网络化的英语教学其优势至少有二个:一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得到提升;二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能得到提高。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性,注重人的价值、人的潜力和人的个别差异,这实际上与人本主义理论是不谋而合的。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既可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又可以促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被分成三大部分:第一,学习模块:一是由在线学习,以主教材的词汇讲解、课文分析、课文录音与翻译等组成;二是由语言知识及听力、阅读、翻译、写作、初级口语等技能组成教学与训练,其教学与训练成为学习模块的必要组成部分;三是由网上实时和非实时性辅导、电子作业提交、批改、管理和网上学业测试的评估内容为组成部分。第二,管理模块:包括英语课程注册及该课程分组测试,学生在网上进行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成绩统计与分析。第三,资源库模块:主要是为主教材提供配套的中外优秀教学课件、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等知识、语言学习策略、英语测试题库,等等。这些共同构成了较丰富的网络自主学习方式,突出了学习具有同化性的特点,含有丰富意义的学习内部心理机制。这在认知论中被认为是:学习者应采用元认知策略去了解他们的学习行为、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以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等。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外老师合作授课,是指由中国本土教师与外国教师共同承担“大学英语”开课班级的授课任务。中国教师主要负责帮助学生输入语言知识,国外教师主要负责输出语言知识。本土教师与国外教师的合作授课方式,在非应用型的高校里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合作教授同一门课的教学效果应大于两位教师教学效果的简单相加,故提出了1+1>2的假设教学成绩,并得到了证实。比如郭尔平(2002)证实了这一假设,何世潮(2004)指出中外合作教学是一个不错的理念,周航(2003)认为中外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是可以互补合作的。刘华东通过自然法调查问卷,调查了参与口语合作教学的8位中外教师和四个班168名学生,认为外教教学效果好的达到了“83%”,并认为口语有合作教学必要性的占“83%”[3]。郭尔平在他的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大多数学生肯定和支持“合作”教学形式。比如研究数据表明,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合作”形式的口语课占人数的“81.7%”,学生认为“合作”对自己上好英语口语课产生了积极影响的人数占“86.1%”,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口语有了明显或比较明显的进步的占“3.4%”7[4]。
第二课堂是指学生的课外活动。我国学生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两种形式:一是学习,通过课堂教学或自学实现;二是习得,是依赖英语语言环境自然而然地掌握。实际上,第二课堂就是学习者开展双向交际和双向意义协商的一种操练的真实环境与角色化演练的实际场所。对此,有“69%”的学生肯定了开设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性[5]。学习者作为主体认知的本身认为,他们需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这种需要与建构主义理论是相吻合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应在真实情景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才能获得知识。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正是顺应了这一理论,并把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主动营造语言学习环境,积极有效地将课内所学习的知识融入真实的情境之中,再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再构,这样既能习得知识,又能增强学习情感和兴趣。
以我国西中东部的院校实验结果为例,分析部分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改的实验结果。
西部以重庆四所院校的抽样调查为例,其表明比较喜欢与很喜欢利用网络为英语学习载体的占了“54%”,不太喜欢与不喜欢的占“23.58%”[6]。
中部以湖北一所院校为例。该校为了加强学生在课外的学习自主能力、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相互结合、学生自我把握学习进度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进了雅信达自主学习系统和新视野大学英语在线学习系统,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之后,据统计该校2004级毕业生四级通过率达到了75%以上,少数系和班级达到了95%以上[7]。这比全国同等类型的院校平均通过率的44.97%高出了31.3%和50%。
东部以浙江省一所院校为例。该学院是母体学校的校中校,依托母体学校的nceonline外研社的自主学习系统,与中外教师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的新教改模式,在2007级学生的第三个学期部分班级作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便随机从实验班中抽取了30个样本,从对照班中随机抽取了30个样本,一是对比他们的考试成绩;二是对比他们的四级考试通过率;三是问卷调查学生对教改新模式的态度。
实验班与对照学生的考试成绩由形成性与终结性学习成绩组成,外教负责口语成绩,中教负责笔试成绩。根据统计,试验班的口试平均成绩为85.4分、笔试平均成绩76.6;对照班的口试成绩为78.7分、笔试成绩为68.2分;四级通过率试验班为61%,对照班的四级通过率为49%。从中可以看出,试验班的口试成绩比对照班高出8.8分、笔试成绩高出10.5分、四级通过率高出12%。
鉴于试验班成绩高出对照班,又针对试验班发出纸质问卷调查表150份,当场发问卷,回收146份,4份无效问卷。随机抽取了30个样本,对网络自主学习与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满意度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喜欢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占总人数的6.67%;喜欢网络自主学习的占总人数的23.33%;喜欢网络自主与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占总人数的70.00%。采用第三种教学方法教学的学生认为英语水平有显著提高的占6.67%;有较大提高的占33.33%;有一点提高的占46.67%;没有提高的占13.33%。对外教口语课感兴趣程度分为:最感兴趣、较感兴趣、一般感兴趣和不感兴趣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0.00%、46.67%、30.00%和13.33%。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最感兴趣、较感兴趣、一般感兴趣和不感兴趣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0.00%、46.67%、16.67%和6.67%。学生参加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为:每次参加、经常参加、偶尔参加和从不参加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67%、60.00%、26.67%和6.67%。
以上数字表明,学生对单一的网络自主学习的喜爱度并不高,这说明应用型的高校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而对于网络自主学习与中外教师的“两翼”相结合时,学生喜欢的高达70%,比单一的网络自主学习高出了近两倍。从试验的结果来看,以英语水平的提高为模糊检验值,在短短一个学期的试验中,学生对于网络自主学习的课内学习加“两翼”的效果给予了一定的认可,无论如何近一半学生英语水平有提高,五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有较大的提高。上述试验结果说明,“两课堂”之课内教学应与“两翼”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而对于“两课堂”之课外活动,较感兴趣的学生占了近80%,只有极少部分不感兴趣,这说明学生喜欢教学的生动性、丰富性和真实情景性。从对外教课感兴趣和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也可以得到验证。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喜欢度尤如对外教口语课的喜欢度,但是实际参加的次数却有些出入,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从主观上来看,学生的感性认知大于理性参与;从客观上来看,第二课堂活动所投入的精力不够,设计活动不够到位,组织不够理想等,这些方面还需加强。从总体来看,对于“两翼两课堂”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项目之正面评价远远高于负面评价,这一组数据中所显示的“没有”“不感兴趣”“从不参加”等诸项都在15%以下,与抽样调查中所得出的学生课外不主动学习的占61%、与学习没有明确目标的占70%来比对的话也已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这恰恰说明后两项数据,正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下的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所得出的结果。而试验班启动了“两翼两课堂”的教改后,这一数据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学生所喜欢的教学中的网络自主与中外合作教学占了70%,该项与70%的学生没有学习目标的数据恰好相同,实验前70%的学生没有学习目标,实验后的结果证明,网络自主学习和中外教师合作的方式加第二课堂英语教学活动即“两翼两课堂”,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希望。
“两翼两课堂”作为英语教学的途径,适应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顺应“大学英语”新模式教学改革的要求。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中外教师有机的合作互动、把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不仅优化了英语学习的组合,而且开辟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第一,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学生录取总分数较其它高校相对较低、相应的英语成绩也一样较低,但学生的期望值却较高,这一高一低之间形成了矛盾或冲突、同样也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足与个性自主自足之间的矛盾、学生之间学习成绩个别差异性大的矛盾。“两翼两课堂”也正是从四个不同方向,以人本主义哲学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课程要求》为准,以“大学英语”教改为方向,结合实际,融入外教,增加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将更丰富教学教改的内容,以满足学生需求,达到学生渴望的教学效果。
第二,促进 “两翼两课堂”教学改革。一是应该建立网络自主学习系统,创造适应语言学习条件和环境,充分利用语言进行交际创设便利的学习途径。网络下的英语教学可调动学生获取知识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国内外研究资料进一步表明,这样的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刺激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效率,这正是英语教学的迫切需要。二是中外教师合作和课堂内外有机结合,正如实验数据表明,它将增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丰富教学改革的新内容,增加教学内涵,扩展教学外延。
第三,提高“两翼两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其一呈现了网络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较理想的语言学习与实践环境,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实际运用能力,提升英语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个性化的教学。其二体现了网络自主学习系统中的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按不同级别设置的层次化与差异化的教学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需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和学有所成。这是一种融学习活动、愿望、兴趣和需求为一体的建构主义学习平台。这个学习平台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其收效是明显的。
在现实中,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两翼两课堂”的教学与教学改革,还需要在教学管理上给予硬件与软件的支持。具体来说,就是配备自主学习网络软件和招聘外教等,这些也正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中的困难。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两翼两课堂”的教学优势是明显的,是值得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推广的。
[1]甘寿国.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调查和分析[J].高教探索,2009(6):108.徐国辉.危机意识教育与学风建设的思考和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09:(11).方渝萍.对东方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掌握情况的调查与研究[J].财经论丛,2007(11):75.黄骞.浙江工业大学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的调查与启示[J].科技文汇,2006(08):72.聂素民.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有接口”[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1(2):163-165.
[2]李祖华,邹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特殊定位[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4):30-32.
[3]刘华东,晏莉.中外合作教学模式运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调查报告[J].新余高专学报,2009(03):108.
[4]郭尔平,顾超美,鲍静英.“中外教师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合作”实践报告[J].外语界,2002(3):51.
[5]薜梅,肖咏梅.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研究——第二课堂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报告 [J].中国成人教育,2010(4):81.
[6]张大海,薛松梅.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学习者态度对适应教学资源的启示 [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 (12):68.
[7]谢和平.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改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08(10):244.
责任编辑 刘志明
G618
A
1674-5787(2015)04-0122-04
10.13887/j.cnki.jccee.2015(4).33
2015-05-12
本文系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元认知策略下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KG2013582)研究成果。
聂素民(1960—),女,江西金溪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