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志书校勘整理的思考

2015-03-19 08:10□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整理者点校志书

□王 颖

一、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地方志是中国独有的书籍类型,它记述了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与现状。历代方志品种繁多,如汗牛充栋,形成了世界独有的文化奇观。而旧志作为华夏文化重要宝库之一,还处于半昏睡状态,对其开发利用,使之从放光彩,是我们当代方志人的重要职责。

所谓旧志,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编修的志书。旧志可以分为古志(清以前)和民国志。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应该是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有的人认为《华阳国志》是最早的地方志),之后宋元有几部地方志但很少,其大多体例不完善、内容简略,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志书。中国真正开始以政府行为来修志,应该是在明朝。而明朝及以前的地方志即使编写好了,也大多没有刊印,只有抄本。如武安县的首部县志就完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后又陆续编修了天启《武安县志》、康熙《武安县志》、乾隆《武安县志》等版本。这几部县志虽为官修,但均未组织专业班子,终因人单力薄,资料不全,给后人留下许多缺憾。民国时期,志书的编修出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较之前版本体例更加完善和严谨,资料更加丰富、翔实、准确,印制精良。但由于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很多志书没有刻印,多为手抄本。

所谓旧志整理,是从业人员在古籍版本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依据文字规则、标点规范,对照其他版本或史料对相关古籍划分段落、加注标点、选择用字并撰写校勘记的过程。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对其进行系统梳理、整理、点校和出版的工作任务相当艰巨。

二、旧志整理需要注意的事项

清朝是中国地方志编修出版的大丰收时期。顺治、康熙、乾隆、光绪等几代都曾下令全国修志。在清朝学术界,也产生过有关地方志体例的争论。清代所修地方志,都是通志。可以看得出,地方志的编修水平在一步步提高。同治、光绪年间修的志是古志中水平最高的。清朝编修的地方志是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这些志书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大多状况不佳,亟需抢救。当今,我国经济已经大大发展,有了充足的财力,整理出版旧志已是力所能及的事了。从另一方面来讲,旧志的整理出版将是功德无量的大事,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旧志的整理需要下很大功夫。旧志多为古籍,内容丰富,语言晦涩,一般读者难以阅读。因此,在整理之前必须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持审慎的态度,严格制订科学的整理规划,安排能够胜任的专业人员去整理。整理者要具备历史知识、历史地理知识、文史知识、广博的百科知识,还要具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较丰富的古籍整理经验等。对于涉及的历史文献、典章制度,整理者要透彻理解文意,把握思维层次,仔细推敲,力求正确理解古籍,尽量使整理后的旧志与原志表意一致,以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尤其是对古今地名、词语含义以及官职职能的考证。例如,《明清民国涉县志》原文说明朝时蒙古瓦剌破三关掠阳曲榆次等涉县为防备要将城墙由土改石,整理者在此注“三关”为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试想,这三关都在阳曲、榆次之南,蒙古从北来,应该先掠阳曲、榆次才对。因此“三关”应该是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以上例子由于整理者的主观臆断,影响了读者阅读的准确性。

(二)整理者要遵守古籍整理的规则。旧志词汇多涉及古代地方性的人、事、物、地名等,如不加注释,难为今用。因此旧志的注释集考证、辨析、补充说明于一体,可以降低读者的阅读难度。傅振伦先生说:“地方如无精通之士,可不进行。”笔者在从事方志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整理者由于缺乏旧志注释的学术指导,释义的层次标准不一,补充史实、核定史料的注释更是纰漏百出。如旧志中有编者的自注,一般在原书中为小字。而现在有些的整理者将这些小字升级为正文的同号字,别出心裁地加上了圆括号。殊不知圆括号在古籍整理中是有特定含义的。一般来说,圆括号中的字表示衍字或错字,而方括号中的字则表示漏字或正字,括号表示整理者的工作。现在的排版技术很高,字体很多,可以变换字体、字号,还可以加页下注或按语,既保留了旧志的原貌,又表现出了整理者的工作。

(三)尽量保持旧志原貌和相对完整性。旧志点校是旧志深入整理核心工作。旧志标点是读懂旧志的先决条件,不加标点不便阅读,标点不准会歪曲古意。如《明万历天启乐亭县志》卷四《学校志》中有“在城之乡约五中拱真阁东东岳庙南观音祠西泰山宫北关王庙”,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在城之乡约五:中拱真阁,东东岳庙,南观音祠,西泰山宫,北关王庙”,而整理者最初断句是“在城之乡约五:中拱真阁东,东岳庙南,观音祠西,泰山宫北,关王庙”。旧志校勘首先要选择版本完好,内容翔实,具有较强研究价值的版本作为底本,并严格依照底本,采用对校和理校相结合的方法对旧志中的误字、脱文、衍文、倒错等错误加以解决。以误字为例,旧志中字的写法不规范,在一本之中,同一字可能会有多种写法,造成异体字和错讹字在旧志中相混,校勘十分困难。笔者认为最推崇的古籍整理方式是影印出版,一切保持原貌,如同古迹的修旧如旧一样。就目前情况来看,旧志专业性强,各地整理水平不一,点校需慎重,且使用对象大多为专业人士,他们更需要查阅志书原文,对于他们来说点校的意义不大。2008年,建议正定古文化研究会影印出版正定旧志,他们很快找到了清光绪元年版《正定县志》。在整理上,他们完全接受了建议,基本上照旧,但要有自己的痕迹。原大影印,16 开精装一册,用阿拉伯数字重新编定页码,目录缀以新页码,最后附有整理者后记。该书外观古朴典雅,内容保持原貌,销售很好。正定县的领导对此书的出版评价很高,认为这对宣传正定作出了很大贡献。河北的旧志有好几百种,希望各方面对此给予关注,花些财力和精力将它们整理出版或影印出版,让广大读者能看到更多的古志。

三、结语

身为史志工作者要勇于肩负重任,高瞻远瞩,以“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理念,发挥地方志记述历史与现状资料性文献的独特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历史,让更多的人享受祖先创造的文明成果,为社会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梁启超.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涉县旧志整理委员会编. 明清民国涉县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08

[3]乐亭县档案局点校. 明清乐亭县志[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4]清光绪元年. 正定县志[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5]王晖.旧志整理基本知识和方法[J].中国地方志,2007,3

[6]张丽华,高创奇.旧志整理之管见——从校注出版光版五年《河津县志》说起[J].沧桑,2010,7

猜你喜欢
整理者点校志书
长沙吴简临湘侯国都乡民所在丘名考*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拾取且珍袭,咏叹追前贤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传记书坊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肩水金关汉简(伍)》缀合札记∗
孔家坡漢簡日書釋文補正*①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古籍点校作品的著作权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