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 绘 李智山 赵建忠 童允洁 润袁敏,*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许多临床并发症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血栓事件发生机制涉及除血管内皮损伤、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平衡失调等多个血栓形成因素外,最近研究发现狼疮抗凝物(LA)在SLE患者的检出率较高,而且与血栓事件发生率相关[1]。本文检测分析合并血栓形成SLE患者的LA水平变化。
2012-06-2015-04在本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患者78例(SLE组),其中男8例,女70例,年龄13-61岁,平均37±9岁,SLE诊断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SLE诊断标准[2]。SLE组患者入院时病情均处于活动期,住院期间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或联合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按是否合并血栓事件将SLE组分为SLE-血栓组(n=8)和SLE-非血栓组(n=70)两个亚组。SLE-血栓组与SLE-非血栓组年龄、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LE-血栓组8例(8/78)共发生11次血栓事件,血栓类型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6/11)、上肢静脉血栓(1/11)、缺血性脑卒中(2/11)、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11)和胎盘血栓(1/11)。对照组为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n=40),男6例,女34例,年龄14-60岁,平均36±8岁。对照组性别、年龄与SLE组相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受检者取血前一周均未使用抗凝药物。清晨空腹取静脉血2.7ml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中,混匀后离心(1200g,10min)。为去除血小板,取离心后的上层血浆进行二次离心(1200g,10min)[3]。将上层乏血小板血浆于-80℃冰箱保存、批检。LA检测采用改良稀释蝰蛇毒磷脂时间法,试剂和质控物购自美国沃芬医疗设备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筛 选 试 剂 Lot:NO249101;确 诊 试 剂 Lot:NO349312;阳性质控Lot:NO440025;阴性质控Lot:EO942625),按照试剂说明书,采用血凝分析仪(STAGO-Evolution,法国)检测。筛选试验:分别取患者和同批对照血浆100μl,37℃预热240s,加100μl筛选试剂(试剂主要成分为蝰蛇蛇毒和钙离子混合液),记录血浆凝固时间,计算筛选试验比值(=患者凝固时间/对照凝固时间);确诊试验:分别取患者和同批对照血浆100μl,37℃ 预热240s,加100μl确诊试剂(试剂主要成分为蝰蛇蛇毒、钙离子混合液和血小板溶解液),记录血浆凝固时间,计算确诊试验比值(=患者凝固时间/对照凝固时间)。同批完成质控并计算LA比值(=筛选试验比值/确诊试验比值)。
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多普勒超声扫描、血管造影证实;缺血性脑卒中经CT及临床表现证实;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经头颅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并结合临床表现证实;胎盘血栓经病理证实。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Shapiro-wilk检验判定符合正态分布。两组间LA比值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SLE组LA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0.07vs 1.30±0.36,t=6.139,P<0.01)。
与SLE-非血栓组比较,SLE-血栓组LA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0.30vs 1.80±0.44,t=-4.659,P<0.01)。
SLE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组织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涉及体内免疫、激素和神经调节失衡。血栓形成是SLE患者的重要表现之一。除因广泛血管损伤导致凝血增强外,LA水平升高对SLE血栓形成可能也有一定的作用[4,5]。本文结果不仅显示SLE患者LA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SLE-血栓组LA比值显著高于SLE-非血栓组(P<0.05),提示LA在SLE血栓事件中起重要作用。
作为抗磷脂抗体之一,LA在体外试验中表现为延长磷脂依赖的凝血过程,但在体内,LA反而具有促血栓形成的作用。LA促进SLE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可能机制包括:(1)LA与血管内皮细胞膜磷脂作用,干扰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而抑制纤溶;(2)LA与血小板膜磷脂作用,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促进血小板活化;(3)LA可抑制与磷脂相关的内源性抗凝物质,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如LA通过竞争磷脂酰乙醇胺,抑制蛋白C途径,引起获得性活化蛋白C抵抗,使之减少或丧失对FⅤa和FⅧa的快速水解作用。LA的上述多途径促血栓作用的持续存在,有助于处于血栓前状态SLE患者的血栓形成[6]。因此临床有必要对SLE患者进行LA水平检测,一方面用于评估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另一方面还可对LA持续中、高滴度SLE患者使用羟氯喹的疗效进行监测[7],也能通过LA水平的升降变化预测治疗后血栓的转归[8],从而为SLE血栓事件的防治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