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城关一小 马 玲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带着希冀和憧憬来到了美丽的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国培计划”(2014)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脱产培训置换研修学习。在这些日子里,我收获颇多,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人生最美好的记忆!
听专家讲座,如沐春风。俞世伟教授的潇洒自如,大气横秋,一堂《师智师德师风》使在座老师哑然若惊,他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自身的阅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应该树立德智平衡的理念,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促进自己良好师风、师智的形成和发展。他讲得非常好:“人品不高,总为一个利字看不透,学业不精,总为一个懒字丢不开,人脉不和,总为一个诈字撇不下”。俞教授强调:人只有灵秀之智,不足以确保有为人生之方向;人,只有仰慕之德,也不足以构成生存之绩效,只有秉承德行之崇高与灵秀之智慧的统一才有辉煌的人生。
聆听了俞教授的讲座,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只有不断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并用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人格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的更新,信息化教学手段已是丰富课堂,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手段,聆听了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张筱兰教授的《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的专题讲座,使我了解了许多信息化教学环境类型与所适合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信息技术带来的课堂变革。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已迫在眉睫,我们应多下功夫,多钻研,并灵活的使用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教学难不难?不难!语文教学就是端端正正写字,明明白白说话,滚瓜烂熟读书,并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我听了宁夏教育厅马兰老师《体现学段教学特点,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记得最清楚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学生有差异性和多样性,每个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特长,教师过度的引导和帮助不利于学生成长,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发挥特长,发挥优势,因材施教。”“不能给孩子一刀切,应该遵循孩子发展规律,给孩子创造一个优势发展的空间,一个发展的平台,孩子都有差异性,多样性。我们应该遵循孩子的喜好,因材施教。”马兰老师对教学深钻细研,对工作精益求情,可是我们语文老师学习的榜样!
总之,聆听了所有的专家教授或教研员一线老师的讲座,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精彩,真是大饱“耳福”啊!
西夏六小是个美丽的学校,“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是六小的办学宗旨,学校办学目标明确,校园整洁,办学理念先进,以“润”“悦”体现了人性化的办学理念,学校注重德育教育的同时,第二课堂很有特色,书法,腰鼓队,绘画尽显风光。
刚到六小的时候。恰逢学校各级骨干教师进行展示课分享,在为时两周的听课时间里,我们分别听了学校各级骨干教师的展示课共计十节,从师生课前的准备,教师的精神风貌,课件的制作,问题的设计,课堂当中的师生关系,课堂总体的驾驭能力、课堂语言的精准,无一不体现出,西夏六小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精湛的教学技术,我的带教老师黄文英老师,她是国家级骨干教师。《鲸》是一篇说明文,但黄老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巧妙的设计,幽默的语言,把一节说明题材的课上得津津有味,整节课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轻松愉悦的学习,课堂气氛融洽,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效果非常好,整节课黄老师体现出的是一个大将的风度,听黄老师讲课简直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课余我和她促膝交谈,“黄老师,您真的太范儿了!”我由衷地说,她微微一笑:“哪里,马老师,我只是把要做的事情尽力去做好而已,其实你们走到今天已经非常的优秀了,你们身上肯定有我们没有的更多宝贵的东西,咱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吧!”她对待学生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一片《用爱心打开孩子的心》足以看出她的为师之道。从西夏六小老师身上,尤其是黄文英老师身上,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感到西夏六小之行真无遗憾!
这次学习,让我眼界大开,听俞世伟教授的讲座,使我懂得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听戴院长的讲座,使我懂得了更多的管理班级的好办法,听曾教授讲座,使我学会了如何适度调节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和学习,听吴丽莉教授的讲座,促使我反思如何用爱心引导学困生爱学习。一个个精彩的讲座听的我入痴入迷。
就这样,我在学习中感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
本次国培使我受益匪浅,专家的讲座,让我获得了很多理论知识,影子实践使我的专业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学习之余生活的点点滴滴使我感受到了学友们之间的真情与快乐,总结会上,领导的句句讲话不仅是对我们学习的肯定,更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给予了厚望,令人非常感动,学员代表的讲话道出了我们每个学员三个月的培训心情,感谢国培,感恩国培,静思心潮澎湃,奋笔疾书,每一个场景,一句句、一幕幕,每一个瞬间,每次的感动,每次的反思,我设计成板块,编成目录,起名《金秋》,就这样《金秋》设想初成雏型,我要把学到的知识,感受到的快乐,一并收集,编辑而成,当份礼物送给“国培”,送给我亲爱的学友们,让《金秋》把我们美好的回忆留下,让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个念想!